2019年1月28日,遊人碼頭宣布代理《血源詛咒:卡牌遊戲》。這款桌遊基於熱門電子遊戲《血源詛咒》改編,由頂級桌遊設計師Eric M.Lang(狼老師)操刀設計。
強力的熱門ip,豪華的設計陣容,這款桌遊絕對值得玩家期待。
作為遊戲的故事背景,《血源詛咒》在電子遊戲業內廣受好評,並且資深遊戲媒體《FAMI通》將該遊戲納入了自身的白金殿堂。遊戲質量絕對毋庸置疑,無論是劇情還是關卡設計都出類拔萃。
桌遊版截取了自原作中的聖杯地牢,因此在桌遊中得到的遊戲體驗和聖杯地牢類似,是一個多個玩家探索地牢的遊戲。
這款桌遊的出版社是廣受大家信賴的CMON,遊戲的設計也是玩家的老朋友狼老師。但是本次合作的桌遊,並不是模型華麗的區域控制遊戲。
《血源詛咒:卡牌遊戲》是一個偽合作類的完全卡牌遊戲,甚至沒有一個模型的出現。連起始玩家標記也選擇了紙板製成的獵人背影,令人十分意外。
如果只用聖杯地牢來製作桌遊,顯然不能讓粉絲滿足。所以桌遊版並沒有將選材局限在聖杯地牢中,除了聖杯地牢中會出現的Boss和武器,還會出現原作中其他經典boss和武器。
雖然沒有模型,但是卡牌的所有配圖都來自原作插畫。如此傑出的美工,無論是原作粉絲還是剛接觸的玩家都可以滿意。
作為一個桌遊,想要還原電子遊戲中的操作是十分困難的。雖然如此,桌遊的遊戲機制依然值得期待。
遊戲的機制有一些DBG的影子,在遊戲開始時,每位玩家獲得5張起始卡牌。而在遊戲過程中,玩家獲得的卡牌會不斷的變強,而起始也就是被替換的優先選擇。
遊戲的第一個階段,每個玩家各自從手牌中選擇一張卡牌暗扣,並同時展開。
最先結算的卡牌是變形(transform),打出這張卡牌的玩家,可以在看到其他玩家的卡牌之後再選擇一張武器打出。
之後再結算瞬間效果(instant effect),比如使用採血瓶回復體力就是在這個階段執行的。
接著是攻擊階段,和一般的遊戲不同,《血源詛咒:卡牌遊戲》中怪物會先對獵人們發起攻擊。攻擊時投擲對應顏色的骰子,來決定所有玩家會受到的傷害的數值。如果投擲到帶有「+」的數字時還會需要再投擲一次骰子然後將兩次結果的傷害累加。
之後就到了獵人們反擊的回合,只有存活且打出了攻擊卡牌的獵人才有機會反擊。每個玩家依次從怪物卡牌上取走等於傷害數值的血之迴響。如果獵人們成功擊殺了怪物,對怪物造成過傷害的玩家還可以獲得額外的分數。
當地牢被探索完畢後,遊戲進入Boss階段。想要挑戰哪個Boss,既可以隨機決定,也可以由玩家共同決定。
最終Boss被狩獵完成後遊戲結束,獵人們各自結算血之迴響綜合,以及戰利品獎勵分數,兩者相加分數最高的獵人成為優勝者。
總的來說,《血源詛咒:卡牌遊戲》這款桌遊是一個相對簡單,且節奏輕鬆的遊戲。由於遊戲的輪數被嚴格限制,所以遊戲時長不會脫出官方給出的30-45分鐘。
設計師狼老師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他從電子版遊戲中獲得的懲罰的感覺,是桌遊版遊戲的主要設計目標。實際上這點也可以從遊戲的機制上看出來,比如在遊戲中,玩家死亡之後會損失所有血之迴響。
在這個遊戲裡,由於大家的卡牌強度差別不會太大,想要拉開很大的分差,關鍵點在於用手段讓後位玩家打不出足額傷害,甚至乾脆攻擊不到怪物。
因此玩家往往會不斷坑害其他玩家,稱的上是惡人遊戲。玩家需要不斷的博弈,猜測其他玩家打出什麼卡牌。而遊戲中戰利品的設定更是激化了這樣的設定,因為只有造成過傷害的玩家才能獲得到戰利品。
遊戲的可重開性還不錯,怪物堆的構成存在著不小的隨機性,再加上五個不同的Boss,遊戲的過程不會完全一樣。另一方面這個遊戲有著很大的互動性,而這類遊戲的很大一部分體驗來自於玩家的構成,與不同類型的玩家遊玩也會有不同的遊戲體驗。
這樣的一款遊戲,對於原作粉來說自然不能錯過,就衝著遊戲的原作插畫就已經值回票價。當然即使拋開了背景設定,只是把它看成一個節奏明快的互坑遊戲依然不錯。
讓我們一起期待它的上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