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質植物越來越受歡迎,這不僅是因為其獨特的湯匙形狀的葉子排列成的荷花吸引人,它皮實的適應性,更是大眾喜愛盆栽的關鍵。至於肉食性植物的品種,相信沒有幾個人能一一列舉,但針對盆栽養殖技術,誰都能說出他的栽養技巧。
多肉性植物的觀賞價值大多在它漂亮的湯匙形狀的葉子上,而不在它開花後的景象上,畢竟多肉性植物的大多數品種是不能開花的,即使是開花了,也會危及株苗的生命,所以培育多肉性植物並非大多數人想要的奮鬥目標。
那麼,下面就重點講解下盆栽觀葉肉,我們該如何提升其盆栽的美觀性,在盆栽觀葉肉的過程中,應該怎麼做才能適應它的生長習性,讓莖、葉生長得更快,株苗狀態更好,並且保證操作簡便,人人都能學會,輕鬆上手。
一、首要的問題,控制好水
多肉莖葉片中的水分含量要比其它綠植植物高得多,所以在盆栽過程中,不要因為季節的變化而突然增加澆水,因為如果這些多餘的水分不能及時被肉根部吸收,就會留在土壤中,讓土壤中的有害細菌增多。
例如:我們看到盆栽肉質植物的養分土壤表面已經乾涸泛白,但明後天就有降雨,這種氣候下,我們不要急於澆水,因為露天的肉質植物吸收了雨水,滋養了根部的土壤,比我們用簡單的晾曬的自來水澆花效果要好。而此時空氣中的水分含量較高,多肉莖葉會自動從中吸取自己需要的水分和微量元素。
二是光照適宜
多肉性植物在氣溫適宜時,可獲得全天候日照,這一規律不受季節限制,因此,到了夏天,即使是入伏,只要溫度保持在28攝氏度以下,我們就可以把它放在戶外,多曬太陽,促使它的莖和葉光合作用,早日上色。
氣溫在30攝氏度以上時,我們需要避開白天的大部分陽光,只在寒冷的早晨或晚上,離開室外,擱置在開著窗戶的窗臺或陽臺上,通氣的同時多吸收一些散射的光線,以維持其光合作用所需的光照。
三是土壤。
大多數肉食之所以夏至難食,是因為土壤含水量超過了它本身的需要,而之所以過量,一方面是由於養花人澆水勤造成的,一方面是土壤不適宜。因此,在春秋季節換盆土時,將多肉換為含60%左右大顆粒沙土土,方便多肉根透水透氣。
四、少施化肥
多肉性可以天生麗質,無需追肥,所以平時澆花時可以每月將多肉性專用營養液混合一次澆花,當然,施肥的事只能發生在其生長旺盛的季節,春夏季節,等等極端氣候,給它們追肥是有害無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