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這首詞,千古文絕,千百年來又有幾人能讀出詞中「愁」,精闢

2021-01-07 一夢文化

說到蘇東坡,大家就不得不想起他的古詩詞,而在他的古詩詞之中,有一首《江城子》,寫盡宋詞之婉約,寫盡古人之哀愁,寫盡亡妻之恩愛,可以說文絕千古,義重情長,有人說,蘇東坡愛的並不是她的小妾嗎,但是從這裡,你能見到他的真心實意給了誰?那麼還有一個問題,他的妻子並不是王弗,是包辦婚姻嗎?為什麼會有如此深的情義呢,又是怎麼培養起來的呢?那麼今日大家就一起解讀蘇東坡與王弗的一世恩愛,生死情長。

1056年,二十歲的蘇東坡與弟弟蘇轍,父親蘇洵一起赴京趕考,兩年前,蘇東坡在父母的包辦下,與鄉貢進士王方之女王弗結婚。可謂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當地姑娘,都相互了解,這並不比京都的姑娘要好很多嗎?你覺得他們有愛情嗎?很有可能你覺得,這為什麼會有呢?殊不知答案是否定的。想不到小兩口先婚姻後愛情,此後開始了朝朝暮暮的陪伴,生生死死的愛戀。

王弗出生書香世家,但並沒有大家小姐那種架子,蘇東坡給他的妻子的評價是「敏而靜」,聰明伶俐而不張揚,她最愛看他的相公醉心讀書的模樣,想一想,妻子紅袖添香是何等的溫馨。並且有時候蘇東坡忘卻的文章內容,她能「輒能記之」,對其他書也略知之。很有可能看得出還是秀外慧中,知書達理。

他醒來了,那只是一個夢,他寫了一首《江城子》無意中成為了悼亡詩中的名作。成了豪放蘇軾的柔情代表作。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江城子

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這首代表作,千百年來被人們傳頌,感受詞人那種哀愁,那種對亡妻的思念。可是人們又怎麼能想到蘇軾對亡妻的那種深情呢,不思量自難忘,真正的刻骨銘心,從來不會形之於口聲聲的思念,只會默默埋藏於方寸之間那方柔軟之地。而對蘇軾來說,今夜的夢就是出口。

這本《蘇軾詞傳》中不但收集了蘇軾的詩,還讓我真正了解他的一生,讀懂了他的豁達。只有等我們真正走進他的詩詞才能走進他的人生,進而學會他的心境。

《蘇軾詞傳》還以蘇軾的詞為主題,從當時的社會觀念與時代背景出發,對蘇軾的生平際遇、詩詞藝術、社會活動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再現了蘇軾以文傳世、以官入世的典型宋代文官形象。

不僅如此,書中用唯美深情的妙筆將蘇軾的一生娓娓道來,既豐富了文章內容,又能從東坡的生平中體會到他作詞時的心情,從而更加了解這位詩詞大家的超脫心境。

當然與之一起的還有《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辛棄疾詞傳》,六本書現在搞活動,一共只需88.8元。

一包煙的價錢,就能讓你品讀到這麼多文學經典,並能從中感悟到大家風範的人生哲理,實在是個機會呀!點擊以下領取正版蘇軾詞傳↓↓↓

相關焦點

  • 蘇軾的詞千百年來無人能夠超越,一首經典的愛情詞,成為壓卷之作
    可能有人會覺得筆者是在譁眾取寵,那麼舉一個例子,當時的文壇領袖歐陽修晚年編撰文集時,並沒有把詞收錄,只選取了詩歌和散文,從這一點就足以說明,詞並受歡迎,傳統的文人甚至是在排斥。蘇軾橫空出世,以一已之力,把宋詞推向了另一個高度,達到了唐詩的水平,在這一點上,他對於宋詞的貢獻無人能出其右。
  • 秦觀1首詞引起詞壇轟動,蘇軾等人爭相應和,卻無人能超越
    這首詞在秦觀在世時,就在文人中造成很大影響,引起了詞壇轟動,特別是蘇軾、黃庭堅、晁補之在內的「元祐黨人」,被貶往各處,對於秦觀這首詞所要表現的情緒感同身受,於是紛紛依此詞寫下次韻作品,也就是按秦觀詞中的韻字和用韻的次序寫下的應和詞,成就詞壇一大盛事。但無人能夠超越秦觀詞,我們這就先來看看他的詞。
  • 蘇軾19歲難忘新婚夜寫下這首詞,盡情傾瀉,果然還是年輕人
    蘇軾一生作品無數,幾乎都是經典作品,哪一首拿出來都是膾炙人口。我們喜歡蘇軾的灑脫,喜歡他不拘一格。「一蓑煙雨任平生」的勇氣和瀟灑,千百年來有幾人?我更喜歡蘇軾對王弗的深情,「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這種刻到骨子裡的愛情,怎能讓人不羨慕?今天安久想和大家分享一首蘇軾新婚夜寫給妻子的詞,這也是他們甜蜜愛情的見證。
  • 千古第一悼亡詞,開頭便是經典名句,千百年來無出其右
    千古第一悼亡詞,開頭便是經典名句,千百年來無出其右在物質匱乏、科技落後的封建時期,古人的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研究詩詞、專研學問上。雖然他們沒有紅酒玫瑰巧克力般的浪漫,卻有「生死契闊、死生不離」的深情。比如今天所說的這個「千古第一悼亡詞」。開頭一句就令人潸然淚下、動容不已,這句絕唱千百年來無人超越,它是什麼?悼念的又是誰?作者又有著怎樣的故事?
  • 李清照罵蘇軾「不通音律」,寫首詞與他較勁,一哥蘇軾輸在哪兒?
    李清照還曾暗懟過蘇軾。蘇軾的一首詞,詞名叫《菩薩蠻·溼雲不動溪橋冷》,那時候的他是位心上人寫的,在詞中東坡寫道:「人憐花似舊。花比人應瘦。莫憑小欄幹。夜深花正寒。」意思是說佳人因惜春憐花,而花比人瘦。這首詞也是引得了一眾名家叫好,至今為止都是被人們引用。
  • 蘇軾風雨中寫下一首詞,短短幾句道盡人生沉浮,林語堂讚不絕口
    人生沉浮,若想在這浮塵之中保持生命最初的本真,便要有能夠洗滌心靈的能力,而擁有這種能力的人少之又少,而大文豪蘇軾則是難得少有的能夠給心靈深處鉛華洗盡的人。一代國學大師林語堂老先生輕易不怎麼誇人,而他在《蘇東坡傳》中特地為蘇軾提序,在這當中有一句話更加是誇讚蘇軾本人是難得可貴之人:「像蘇東坡這樣的人物,是人間不可無一難能有二的。」
  • 蘇軾詩詞中的豪情壯志,又有幾人,看透其中蒼涼?
    今天小編就要和大家聊一聊蘇軾詩詞中的酒酣淋漓過後的落寞情懷,蘇軾想必大家應有耳聞,他是北宋時期的一名有名的偉大詩人,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的一生極為坎坷,官場上也是鬱郁不得志,雖然仕途飄搖坎坷,但是他的才華卻讓後人驚嘆,其中最為人們傳唱的大概就是《江城子.密州出獵》了吧。
  • 蘇軾這首詞通篇充滿了生活氣息,讀來親切歡快,但很多人不認識
    很多北宋詞人也嘗試過對宋詞題材和寫作上的革新,到蘇軾時期,宋詞的轉型和豪放派宋詞才真正成型。而我們今天要說的這首詞,通篇描寫宴席主人生子的快樂和詞人對其得子之事的誇耀,顯得很有生活氣息,讀來親切歡快。蘇軾的代表作品有《水調歌頭》、《念奴嬌·赤壁懷古》、《定風波》等,不過,我們今天要說的這首詞,可不是那些我們平日裡耳熟能詳的詞,我敢說,這首詞,大部分人都不認識。
  • 詩酒趁年華:從蘇軾的飲酒詞中看,他有著怎樣的人生和情感體驗
    由杭州移密州的途中,蘇軾給他的弟弟蘇轍寫了《沁園春·孤館燈青》一詞,從詞句「似此區區長鮮歡。微吟罷,憑徵鞍無語,往事千端」中,就可以讀出這是蘇軾旅途孤飲,也體現出了蘇軾對人生的感慨和心境的悲涼。這首詞是蘇軾作於元豐八年(1084年),蘇軾到高郵與秦觀相會,兩人在淮河上飲別,蘇軾遂作此詞。詞中的「竹溪花浦曾同醉」,則是蘇軾回憶起當年與秦觀同遊時飲酒的情景。
  • 五首描寫中秋節的古詩詞,每一首都是上乘之作,千百年來久經不衰
    千百年來,有關中秋節的風俗習慣不勝枚舉,比如吃月餅,喝桂花酒,另外少不了拜月、賞月的閒情雅趣。 今天給大家分享其中五首,每一首都是上乘之作,千百年來經久不衰。 《一剪梅·中秋元月》 憶對中秋丹桂叢,花也杯中,月也杯中。今宵樓上一尊同,雲溼紗窗,雨溼紗窗。 渾欲乘風問化工,路也難通,信也難通。滿堂唯有燭花紅,歌且從容,杯且從容。
  • 蘇軾的這些詩詞,寫盡人一生的千百種滋味!
    有的人只是隨著時間的大流,糊裡糊塗的過完此生;而有些人卻從中領悟到了人生的千百滋味,賦之於詩詞中,最後成就了優美的詩篇。今天,我們一起去欣賞蘇東坡詩詞間人生的種種滋味。- 01 -看破人生路,萬事轉頭空。三過平山堂下,半生彈指聲中。
  • 詩詞大會:「但願人長久」中「長久」一詞,百人團僅有9人答對
    《水調歌頭》宋 蘇軾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 蘇軾最經典的十首詞,每一個中學生都應該背下來!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對於這首詞,小仙也沒什麼好說的,只說兩點:第一:學過這首詞之後,很多人見到明月(特別是在中秋的時候),馬上會脫口而出: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 蘇軾寫首千古名作,多年後辛棄疾睡不著寫首同名詞,水平高下立判
    我們先來看一下蘇軾的這首《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悽然北望。蘇軾這首詞寫於中秋節之際,詞的上闕,蘇軾在第一句中就感嘆「人生幾度秋涼」,後面也使用了風、葉、月等多個意象,來表達心中的愁苦。
  • 20歲的蘇軾洞房後,偷偷寫下生平第一首詞,才子哄妻果然有一套
    如果唐詩宋詞圈也來分一分咖位的話,蘇軾估計是當之無愧的宋詞一哥,讀過蘇軾的詞的人無一不被他的才華所折服。不過唯一讓人感到遺憾的是蘇軾生平所創作的詞數量只有三百多首,而詩作卻足足有兩千七百首,因為詩歌一直以來就是流行的大勢所趨,而詞直到兩宋時期才逐漸開始在民間流行起來,所以蘇軾一開始是一位詩人,那麼他是如何走上詞人的道路的呢?蘇軾最早題的一首詞叫做《南鄉子·寒玉細凝膚》,由於蘇軾出名的詞太多了,所以這首詞自然就被淹沒在眾多名篇之中了。
  • 千古詞人李清照,寫下一首詞,被稱為 「入神之詞」,讓人驚嘆
    但是,當你覺得自己無法能沉下心來的時候,可以多去看看古代的詩詞,讓自己游離的詩詞的海洋裡。這樣,你或許能豁然開朗找到屬於自己的解決辦法。在眾多古代的詩詞中,很多都被奉為經典。而這些經典大多都是一些著名的詩人或者詞人寫出來的。
  • 蘇軾調侃友人「一夜風流」寫下一首詞,不料一個玩笑成就一段佳話
    也有人說蘇軾這只不過都是逢場作戲,在宋朝女子的地位極其低下,尤其是歌女舞女,蘇軾跟宋朝所有的士大夫一樣對待這些女子根本都沒有付出過真心。其實仔細了解過蘇軾詩詞後我們不難發現,雖然蘇軾對待這些女子並沒有多珍惜,但是最起碼的尊重還是有的,他不吝誇讚這些女子,也從來不掩飾對這些女子的欣賞。在當時宋朝的士大夫中很少能有潔身自好的,除了蘇軾的一位好友李邦直。
  • 觀宋填詞132|程垓詞中,有一種迴環反覆的寫法最有味道
    並不是他的地位有多高,也不是他的故事有太多,而是他傳世的詞比較多,因此在《欽定詞譜》中,常常見到他的作品。實際上,程垓雖然詞填得不錯,但在群星燦爛的宋朝詞壇上,他還是不能躋身一流。在朱祖謀編撰的《宋詞三百首》中,僅僅收錄了他一首詞。一、程垓是蘇軾的中表兄弟嗎?
  • 蘇軾晚年的這首詞很少有人知道,卻道盡了人生愁苦,不忍卒讀
    總之,蘇軾這種豁達樂觀的積極思想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但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詞《行香子·秋與》,卻一反蘇詞平常的豁達樂觀,而是字裡行間充滿了對官場坎坷、世路滄桑的感嘆,以及對自己風燭殘年的悲傷。概括來說,它是一首風格悲涼悽婉,情感沉鬱纏綿的悲秋之作。與尋常悲秋之作所不同的是,蘇軾這首詞集合了悲自然之秋、悲生命之秋和悲心境之秋為一體。
  • 蘇軾這兩首詞都用密州和杭州相比,心境卻天上地下,詞中道出原委
    蘇東坡一生可謂是坎坷,光是他出任的地方都有很多個,並且中間還經歷了貶謫蠻荒之地的遭遇,這樣的遭遇在同一時期的詩詞作者中獨樹一幟,但是蘇軾這個作家並沒有因此而氣餒,遭受貶謫之後還能意氣風發,回歸官場,這樣的心境值得我們沒一個人去學習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