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大家都有美好的童年,當年的動畫幾乎每一部都是非常經典的,可能很多人都忘記了,但是呢,小編還記得一些經典的動畫片,這些國產的經典動畫片,給我們的童年帶來了非常美好的一段生活,現在想起來也是非常美麗的回憶呢! 今天就來盤點一下!
知識普及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以下簡稱「上美影」)是中國歷史最長、片庫量最大、擁有智慧財產權最多的國有動畫企業。前身是東北電影製片廠卡通股,1949年成立美術片組,次年遷到上海。
自1957年4月建廠以來,上美影先後成立了手繪動畫片、木偶動畫片、剪紙動畫片、水墨動畫片等多個動畫部門,創作了《大鬧天剛》、《小蝌蚪找媽媽》、《黑貓警長》、《葫蘆兄弟》等500多部伴隨了幾代中國人成長的經典作品,獲得了近200項國內外大獎,以動畫「中國學派」享譽國際。
中國動畫發展史
了解中國動畫,必須先來認識一下中國動畫的開山鼻祖:萬氏兄弟。
1926年,身在上海的萬氏兄弟——萬籟鳴、萬古蟾、萬超塵、萬滌寰,製作了中國第一部動畫《大鬧畫室》。要知道,如今聞名世界的米老鼠是誕生在1928年,可見中國動畫起步是非常早的。
萬籟鳴(中)、萬古蟾(右)、萬超塵(左)三兄弟分別是新中國動畫片、剪紙片、木偶片的奠基人。
喜愛美術的萬氏兄弟在第一次接觸到動畫片時,就確立了做動畫人的志向。然而當時他們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卻是——動畫的製作。
或許現在,我們都知道動畫的製作原理是逐幀拍攝、一秒24格。但時間倒退90年,當時所有的動畫技術都掌握在歐美人手中,而且嚴密封鎖。在多次去信歐美動畫製作人尋求援助無果後,萬家老大萬籟鳴決心帶著兄弟攻克這個難題。
萬氏兄弟用自己僅七平方米的房子改造成繪製、洗印、放映的工作室,摸索了四年,經過數以百計實驗的失敗,掌握了動畫片的基本技術,製作出《大鬧畫室》。(小編不禁感慨:核心技術必須靠自力更生)
《大鬧畫室》片長只有10分鐘,是默片,卻已經做到真人與動畫的結合。
《大鬧畫室》之後,萬氏兄弟幾年內又陸續製作了近20部動畫,這些動畫大多都是模仿美國動畫風格,並沒有引起太多注意。萬籟鳴意識到癥結:一味地模仿美國,而沒有真正屬於中國人自己的東西。他在一篇文章中寫到:要使中國動畫事業具有無限的生命力,必須在自己民族傳統的土壤裡生根。
中國第一部長篇動畫:《鐵扇公主》
1940年,美國卡通片《白雪公主》在上海放映,反響火熱、票房驚人,這對萬氏 兄弟觸動很大。萬氏兄弟決心要做一部屬於中國人自己的高質量長片動畫。
功夫不負有心人。1941年,歷時1年半的時間,萬氏兄弟率領近百人,繪製出近2 萬張畫稿,製作出了中國第一部長片大型動畫——《鐵扇公主》,放映1小時20分 鍾,創下當時亞洲地區第一部長動畫片的紀錄。
這部傾盡心血的動畫長篇,取自名著《西遊記》,這使得在故事上更能獲得國人認同;其次,畫風沒有照搬美國動畫的單線平塗模式,而是採用了很多中國畫的繪畫方法,具有很濃的水墨意味,形成鮮明的民族文化和美術特色。
50年代:中國動畫學派雛形漸成
新中國成立後,文藝界百花齊放,大批動畫創作者用獨特的想像力,用木偶、剪紙、水墨等多種表現形式,為中國的孩子們奉獻了大批經典作品。
《神筆馬良》1955年洪汛濤先生創作的木偶片《神筆馬良》可謂創造了當時木偶片的巔峰輝煌,這部作品在國際競選上獲得了兒童娛樂片一等獎,這是中國美術片第一次在國際上獲獎,意義非凡。馬良的形象也深深地印在了每個孩子的心上。
《烏鴉為什麼是黑色的》1955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製作了《烏鴉為什麼是黑色的》,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彩色動畫片。這部動畫在畫面效果上幾乎是當時動畫片的巔峰,於次年獲得了第七屆威尼斯國際兒童電影節獎。
《驕傲的將軍》擁有了彩色動畫片技術後,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在1956年,又推出了一部更有代表性的彩色動畫——《驕傲的將軍》。《驕傲的將軍》在表現形式上充分借鑑了京劇的藝術特色,充分吸取和利用了京劇的元素特徵,具有鮮明的中華文化色彩。
動畫人物一昂首,一投足,都透著京劇的味道,在臺詞上也大量地運用了「嗯嗯啊哈」這樣的京劇唱腔,頗有韻味。《驕傲的將軍》被稱為動畫片「中國學派」的創始之作。
1958年,上美廠製作了我國第一部剪紙片《豬八戒吃西瓜》,再次為中國美術片增加了一個新的品種。
60年代:中國動畫進入鼎盛時期
進入60年代,中國動畫全面進入鼎盛階段,而開啟這一階段的作品,正是1960年上美廠製作完成的《小蝌蚪找媽媽》。《小蝌蚪找媽媽》根據方慧珍與盛璐德創作的同名童話改編,是中國第一部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全長15分鐘,整個故事的靈感取材於齊白石先生的名畫《蛙聲十裡出山泉》,論景論情都飽含了中國傳統藝術精神的積澱。
小蝌蚪找媽媽》推出後,在1961年-1981年間獲得了世界範圍內的多個獎項,
「水墨動畫」這種如詩如畫的意蘊令世界動畫界讚嘆不已。
《大鬧天宮》由國產動畫的開創者萬籟鳴與唐澄合作導演,參加創作的人員共有近三十人,被分為五個組,每組由一個原畫、助理和幾個動畫人員組成,成片後的動畫上下集總時長超過了100分鐘。
《大鬧天宮》從籌拍到完成足足耗費了4年的時間。然而對於萬籟鳴老先生而言,再多的苦和累都比不上看到孫大聖活躍在熒幕時的激動和快樂。
試映那天,64歲的萬老哭了,他一生的追求夙願得償:
「孫悟空,我們終於見面了!」
據不完全統計,《大鬧天宮》在40多個國家和地區上映,先後參加了18個國際電影節展映,多次獲獎。
美聯社曾報導稱:「美國最感興趣的是《大鬧天宮》,因為這部影片惟妙惟肖,有點像《幻想曲》,但比迪士尼的作品更精彩。美國絕不可能拍出這樣的動畫片。」
這位帶有濃濃中國味的齊天大聖給我們帶來的,也不僅僅是一部動畫電影本身的精彩,更重要的是影響了幾代人的記憶,如此民族的、恢弘的、永恆經典的記憶……
60年代同期優秀的動畫作品遠不止《大鬧天宮》《小蝌蚪》這兩部,還有膾炙人口的《小燕子》(1960)、第一部摺紙動畫《一棵大白菜》(1962)、街知巷聞的《沒頭腦和不高興》(1962)等等……
80年代:中國動畫涅槃重生
從1978年年底開始,中國進入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時期。經歷了十年浩劫,國產動畫就像《哪吒鬧海》裡的蓮花童子,在驚濤駭浪之後,心中那團如火焰般的熱情終於噴薄而出!
《哪吒鬧海》刻畫了個性鮮明且具有反叛精神的小英雄哪吒。多少年後,哪吒長袖飄飄、白衣若雪,在暗如黑夜的暴風雨中橫劍的一幕仍歷歷在目,不能忘懷……
1980年《三個和尚》
中國有一句諺語叫做「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這也是上海美術製片廠根據這個典故來去改編的這個電影,裡面的角色也是令人稱奇,比如說一個高高的瘦和尚一個矮矮的胖和尚還有一個中等身材的和尚。
電影的導演無非就是借這三個和尚如何吊水的情節,來去表現這種和尚沒水喝的落後社會思想,從而把生活的新風尚和現實生活緊密的聯繫在一起,影片幽默雋永,賦予了古老諺語以新的趣味。 這是一部沒有聲音的動畫片,但是呢,他通過這種簡單的講述,白描繪了三個和尚的一些日常生活,通過三個和尚的這個生活呢,折射出了一些道理,那麼這部動畫片呢,就是通過這種非常簡單,但是呢,不管說大人小孩都能看懂的這種方式,來講述一些生活的大道理。
1980年《阿凡提的故事》
經典木偶動畫系列,由流傳於新疆的民間故事改編,應該是當時很多小朋友對新疆和維吾爾族的第一印象了吧。可惜,現在很少有電視臺重播了。
阿凡提的故事呢,也是圍繞了他和他的小毛驢,阿凡提那每天都會騎著他的小毛驢,到集市上去轉一轉看一看,那麼每天呢,他都會遇見不一樣的人,發生一些不一樣的故事,那麼通過這些故事呢,給我們這說出了很多的道理,阿凡提這部動畫片,相信大家也是比較熟悉的吧,他可以說,給我們的童年帶來了很多回憶。
1984年《黑貓警長》
邋遢大王
這一個動畫片的講述的就是一個小男孩,他那非常的邋遢,從來都不愛收拾,他的生活,他的家裡面總是亂糟糟的,而且呢,他也特別的不愛乾淨,所以呢,大家就叫他邋遢大王這個邋遢大王了,是真的很邋遢呀,他從來都是不愛乾淨的,並且呢他還喜歡吃髒髒的東西,他是一個很不講衛生的孩子,他一直就是要信奉邋遢的。
他們丫就通過自己不同的本領,發揮自己不同的長處,一同來保護村裡的村民。有的會噴火,有的呢,有火眼金睛,總之那七個葫蘆娃,各有所長,非常的厲害,然後呢他們就這樣,一起通過自己的不同的本領,共同維護著這個村民的安定,維護著他們的生活穩定。
90年代:國產動畫開始衰弱
進入90年代,電視的普及度突飛猛進,幾乎家家都有了電視機。為了迎合市場需求,添補播出空檔,大量優秀外國動畫廠商開始進入中國市場,《聖鬥士》《忍者神龜》《變形金剛》《灌籃高手》《足球小將》等等佔據了晚間少兒檔,這無疑壓縮了國產動畫的生存空間。由於沒有足夠的資金注入動畫行業,加上技術上的掉隊、人才的流失,直接導致中國動畫難以和產業化製作的國外動畫相抗衡,國產動畫加速衰弱。儘管如此,九十年代的國產動畫界依然有不少佳作。比如1991年的《鏡花緣》、1991年的《魔方大廈》、1995年《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1998年的《海爾兄弟》和1999年動畫版《西遊記》等等,由於時間關係就不一一做詳細介紹了。
進入21世紀
《我為歌狂》,中國第一部校園音樂題材的動畫片,一度和國外動漫人氣不相上下的國產動畫片,口碑很高,音樂原聲帶風靡一時,開闢了中國動畫片一個新的品類。
相比於電視動畫,動畫電影近幾年更有話題度和市場號召力,代表作有《魁拔》《大聖歸來》《大魚海棠》等。這些動畫投入大,畫風精美,製作精緻,但整體都存在一個問題:故事能力偏弱。
♥ 結束語
縱觀中國動畫發展史,國產動畫片歷來被詬病不少,回頭去看,很多確實也過於簡單粗糙,特別是在歐美和日系那些老少鹹宜的優秀動畫片的反襯下。但它們構成了彼時童年的很大一部分,小小的眼睛看過去,動畫裡那些小小人兒的命運緊緊牽動著神經,簡單浮誇裡有最真實的驚心動魄,在心底悄悄埋下種子,多年後邂逅這些熟悉的畫面和音樂,回憶裡依然滿溢著童年的味道。實際上諸如此類的國產動畫作品還有很多,就不一一做介紹了!
還有哪些國產動畫片是我們的童年回憶,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