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國家憲法日宣傳片:我與憲法的24小時
2020年12月4日是第七個國家憲法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我國的根本法,規定擁有最高法律效力。它神聖不可侵犯,又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每一個中國公民,都在憲法保護之下。
圖/@央視新聞 微博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根據改革開放與國家發展的客觀需要,憲法在總體上保持穩定性的同時與社會發展保持一致,形成了憲法發展的特色,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堅持黨對憲法實施的領導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本質的特徵。在中國憲法發展中,始終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把黨的領導貫穿於憲法發展的全過程,確保憲法發展的正確政治方向。從1954年制憲開始,形成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制憲、修憲的制度。
如在制定1954年憲法時,先由中共中央成立憲法起草小組完成憲法草案初稿的起草工作,再由中共中央把通過的草案初稿提交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起草委員會討論,後形成《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並提交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審議,經過廣泛的民主討論,最終提請第一屆全國人大審議通過。在隨後的歷次修憲工作中,逐漸形成了在黨的統一領導下,既符合憲法精神,又行之有效的修憲工作程序和機制。
豐富國家指導思想
國家指導思想是憲法制定、憲法修改、憲法解釋以及憲法實施的整個過程中的思想原則和行動指南,一般被稱為「憲法的靈魂」。
一部憲法是否科學,首先看指導思想是否正確。1954年憲法確立了民主原則和社會主義原則,使它成為新中國第一部憲法的基本精神。從1982年憲法確定把「四項基本原則」作為憲法指導思想以來,經過1999年、2004年的修改,把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寫入憲法,使之成為國家指導思想。在2018年修憲中,把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載入憲法,在國家的指導思想上實現了又一次歷史性的飛躍。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入憲,它將成為我們未來中國憲法發展的思想指導與理論指南。
圖/@央視新聞 微博
《新中國憲法發展70年》出版
恰逢我國第七個國家憲法日來臨之際,廣東人民出版社推出了《新中國憲法發展70年》。《新中國憲法發展70年》是根據近10年來中國憲法發展的新變化,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憲法學研究新成果,對《新中國憲法發展60年》一書進行修訂而成的。
本書力圖通過對新中國憲法發展 70 年歷史的客觀描述,介紹社會變遷中憲法發展的客觀進程,並挖掘憲法發展中的第一手資料,為關注、學習與研究新中國憲法發展的讀者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制憲與修憲的歷史背景與相關知識,便於人們從歷史、社會與文化中了解新中國憲法發展的內在邏輯與歷史脈絡。本書對讀者理解新中國憲法發展的脈絡和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社會法律體系、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具有重要意義。
《新中國憲法發展70年》主編韓大元教授
主編介紹:韓大元,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級教學名師。兼任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委員、國際憲法協會執委會委員,中國法學會憲法學研究會會長、中國法學教育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憲法學、比較憲法學、基本法、憲法史學等,代表性著作有《1954年憲法制定過程》《中國憲法學說史研究》《亞洲立憲主義》等。
《新中國憲法發展70年》記載了共和國憲法70年的不平凡的歷程,以憲法制定、憲法修改、憲法實施為主線,揭示了從制憲到行憲的內在邏輯。
70年來,憲法在國家治理體系的現代化進程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面向中國實踐的憲法學理論也得到了完善。為了從整體上展示共和國憲法發展70年的歷程,及時地反映憲法制度發展的新變化,本書作者們對《新中國憲法發展60年》一書進行了必要的修訂。
本次修訂的主要內容是:在框架與體例上與原書保持一致,以保持連續性;根據2009年以來憲法制度與理論的發展補充了新內容、新資料;對原書的一些資料或表述上的不妥之處進行了修訂等。我們希望每十年對本書進行修訂,不斷充實內容,為2049年出版《新中國憲法發展100年》奠定良好的基礎。
《新中國憲法發展70年》
作者:韓大元
定價:82元
ISBN:978-7-218-14242-5
出版時間:2020年11月
目錄
引言:新中國社會變遷與憲法發展
一、新中國成立與《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二、新中國憲法體制奠基與1954年憲法
三、憲法秩序的恢復與1978年憲法
四、改革開放與1982年憲法
五、新中國憲法發展的基本經驗
六、新時代中國憲法發展的未來
七、研究新中國憲法發展史的意義
第一章臨時憲法:《共同綱領》
一、特定的歷史條件
二、制定《共同綱領》的過程
三、基本內容分析
四、《共同綱領》的運行過程
五、《共同綱領》對中國憲法發展的影響與評價
第二章新中國憲法體制的奠基:1954年憲法
一、1954年憲法的制定背景
二、1954年憲法的制定過程
三、1954年憲法的基本內容與特點
四、1954年憲法的運行過程
五、1954年憲法的歷史地位
六、1954年憲法的歷史局限性
第三章憲法與現實衝突:1975年憲法
一、修憲的歷史背景
二、修憲過程
三、修憲內容評析
四、1975年憲法的運行與影響
第四章曲折中的發展:1978年憲法的全面修改
一、破舊迎新:變革中的中國社會與1978年全面修憲
二、撥亂反正:1978年全面修憲的意義
三、亟待來日:1978年全面修憲的歷史局限
四、繼往開來:1978年憲法的運行與影響
五、別求新聲:對1978年憲法的局部修改
第五章改革開放與1982年憲法
一、中國社會發展進程與憲法價值的恢復
二、修憲過程
三、1982年憲法的指導思想和基本特點
四、1982年憲法的發展
五、憲法運行機制與功能
六、社會變革與憲法的不斷完善
七、新時代的憲法發展
附錄一新中國憲法發展大事記
附錄二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82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1-2)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3-11)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12-17)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18-31)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32-52)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