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島解讀8月乘用車市場:頭部豪華品牌銷量超去年,小眾品牌日趨沒落

2020-12-04 金融界

來源:藍鯨財經

藍鯨汽車9月29日訊,樂車邦旗下人和島智庫七千發布了《8月乘用車市場銷量解讀》,其中顯示,儘管8月乘用車終端零售銷量完成175.5萬輛,同比增長16%,環比增長6%,令全年銷量跌幅進一步縮窄至17%,但細分來看,品牌呈現越發嚴重的兩極分化。

從8月車市銷量整體來看,有兩大特點,其一是新能源車型呈現大幅增長,同比增幅為104%,達到9.4萬輛;其二,SUV延續高速增長。人和島報告顯示,8月SUV收到中大型豪華SUV的拉動,整體終端零售量完成52.53萬輛,同比增長17%,是增幅最大的細分市場。

從品牌的維度來看,豪華汽車市場熱度仍持續,奔馳、寶馬和奧迪三大豪華品牌巨頭月度同比增長均超過20%,尤其是寶馬,月度銷量增長達到39%,達到8萬輛。此外特斯拉、紅旗等豪華汽車品牌表現突出。與此同時,小眾品牌日趨沒落。

合資品牌中,上汽大眾8月份銷量完成12.2萬輛,同比微增1.4%,以0.7萬輛的微弱優勢領先一汽大眾,銷量位居合資品牌榜首,東風本田前期受武漢工廠影響銷量下滑,自下半年開始銷量恢復同比正增長,8月份銷量位居合資品牌第四。人和島分析稱,北京現代、雪佛蘭、長安福特等平價合資品牌於主流合資品牌月度銷售差距拉大,年累計銷量整體均處於同比下降態勢,且下降深度較大,邊緣化趨勢明顯。

在自主品牌中,五菱和長安兩個品牌實現了大跨度的增長,而吉利以累計58.9萬輛的成績位居自主品牌銷量榜首。

相關焦點

  • 量話車市│乘用車市場銷量10月走勢分析
    從整體銷量、級別市場、產地類型、品牌國別等維度,對汽車市場進行數據解讀,幫助您及時了解車市場銷量走勢,全面掌握市場動向。  【數據說明】本文分析所涉及到的數據來源於月度汽車交強險數據,由汽車之家進行整理得出。上險量數據指車輛售出後購買交通強制險的數量。文中分析對象為狹義乘用車:包括轎車、SUV、MPV,車型類別按照汽車之家產品庫標準進行劃分。
  • 乘聯會:11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18萬輛 同比增128.6%
    1、11月全國乘用車市場回顧零售:11月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208.1萬輛,同比去年11月增長8.0%,實現了連續5個月8%左右的近兩年最高增速。今年1-11月的零售累計增速-8.3%,較1-10月累計增速-10.2%提升2個百分點,體現行業的穩步回暖態勢。
  • 2020年11月乘用車產量有增有減 僅一合資品牌產量突破200萬
    核心信息一覽:1、2021年乘用車銷量預計增長7%左右,終端銷量在2100萬輛以上。2、新能源市場跨過調整期,預計2021年增長40%,銷量將達到150萬輛左右。3、豪華品牌穩中有升,預計2021年能實現10%左右的增長。
  • 豪華與自主的冰與火之歌丨2020年6月全國乘用車市場運行報告
    關注「易車志」公眾號回復「報告」獲取6月完整版PDF數據報告 整體走勢與區域銷量1.整體走勢根據全國乘用車交強險數據顯示,2020年6月,我國乘用車交強險新增數量(即實際銷量)為164.7萬輛,同比2019年6月下滑25.7%,環比2020年5月增長3.3%。
  • 超豪華品牌的電動化之路怎麼走?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眾所周知,像蘭博基尼、賓利、邁凱倫等超豪華汽車品牌一向以大排量發動機和強大的運動屬性聞名,與V8、V10、V12等大排量發動機伴隨而來的轟鳴聲浪也成為這些超豪華品牌跑車的「標配」。可想而知,超豪華品牌的電動化之路會有多難。
  • 榮威月銷3.7萬輛,自主品牌向上未止步
    隨著市場份額的不斷下滑,「新四化」的不斷促進,自主品牌向上發展成為車企必由之路。 月銷3.7萬,多領域品牌向上 日前,上汽乘用車公布銷量,上汽乘用車11月累計銷售超8萬輛,同比環比雙增;其中榮威11月銷量超3.7萬輛。
  • 協會發布|2020年11月各汽車品牌零售銷量排名
    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汽車市場研究分會(乘聯會)最新零售銷量數據統計,11月份國內狹義乘用車市場銷量達208.1萬輛,同比增長8.0%,環比增長4.5%;1-11月累計銷量1700.2萬輛,累計增速-8.3%。
  • 主流品牌的三個關鍵詞
    一汽-大眾蟬聯乘用車銷量冠軍,2020年累計終端銷售2161888輛車(含進口車),同比增長1.5%,年產整車超207萬輛,成為國內唯一一家產銷均突破200萬輛的乘用車企業。  1月6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重點企業旬報情況預估,2020年12月,汽車行業銷量預估完成280.2萬輛,環比增長1.2%,同比增長5.4%。
  • 乘聯會:初步推算本月狹義乘用車零售231.5萬輛左右 同比增長約7.9%
    來源:東方財富網原標題:乘聯會:初步推算本月狹義乘用車零售231.5萬輛左右 同比增長約7.9% 來源:乘聯會11月市場增速維持,新能源再創新高11月工業、一方面,在促消費政策和地方限牌新政的推動下,新能源市場創下年內銷量新高,零售同比大幅增長139%。另一方面,「金九銀十」消費月一定程度上透支了11月的銷量,加上豪華、日系品牌年末收價保利,供給端有所收緊。多種因素綜合作用下,市場略低於我們此前預期,但仍保持了旺盛的增長態勢,11月狹義乘用車零售完成208.1萬輛,同比增長8.0%。
  • 豪華品牌大亂鬥 「決戰」時刻誰輸誰贏?
    那麼12月已過半旬,在汽車市場,除了上個月的銷量表現,人們更關注哪些車企能夠實現年初定下的銷量目標,近日,乘聯會發布最新一期全國乘用車市場產銷數據。11月,我國乘用車生產227.8萬輛,同比增長8.0%;零售208.1萬輛,同比增長8.0%,連續5個月保持在8%左右的增速且為近兩年來最高。
  • 榮威Marvel X前7月賣51輛 上汽乘用車上半年巨虧22億元
    儘管行業預估8月國內汽車銷量能實現9%左右的同比增長,但上汽乘用車的銷量依然在下滑。根據上汽集團日前發布的8月產銷數據,上汽乘用車當月銷量為50426輛,低於去年同期,並延續了今年2月以來的下滑趨勢。在行業主流車企紛紛反彈之際,擁有榮威和名爵雙品牌的上汽乘用車仍未能讓銷量「回正」。
  • 中國乘用市場逐步回暖 車企年中考試分數公布
    7月12日,乘聯會公布了中國汽車市場2020年6月銷量數據,其中狹義乘用車市場銷量為165.4萬輛,同比下滑6.2%;上半年狹義乘用車批發銷量為766萬臺,同比下降22.9%。因疫情的影響自然是重要原因之一,不過,2.9%的環比增長也能看出中國汽車市場呈現好轉態勢。
  • MG5上市首月熱銷8000臺,MG品牌銷量爆發的秘訣是什麼?
    數據顯示,MG品牌11月份全球總銷量超4.6萬輛,同比大漲69%,同時蟬聯中國出口單一汽車品牌銷冠。旗下多款車型熱銷,其中MG ZS車系全球熱銷近2萬輛,環比增幅高達80%;第三代MG6系列銷量平穩,同比增長18%;而第三季度才上市的全新車型MG領航以及MG5,銷量都超過了8000輛。
  • 國產汽車品牌大全:思皓乘用車打造安全可靠、大眾信賴的汽車品牌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思皓乘用車應運而生。國產汽車品牌大全中的思皓乘用車堅持自主研發,掌握核心技術優勢,打造出品質兼修、科技感十足的車型,成為了年輕一代消費者購車的首選。思皓乘用車因你而生,「你」是嚮往美好車生活的新生代用戶群,就算青澀,也不甘平凡,向陽而生,逆風翻盤;就算繁忙,也興趣廣泛,手機在手,天下我有;就算囊中羞澀,也絕不將就,既要個性,也很精明;就算生活是一場接一場的battle
  • 車企年度排名基本確定,這幾家銷量大幅下滑
    2018年上汽大眾年度銷量超過一汽-大眾奪冠,兩家車企均超200萬輛;2019年在保持200萬輛水平下,一汽-大眾實現反超。進入2020年,兩家車企出現分化,上汽大眾「跌跌不休」接近兩成的跌幅,而一汽-大眾將成為今年唯一一家超200萬輛銷量的乘用車企。
  • 全球11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排行:北汽EC系列提前一個月拿到年度總冠軍
    全球新能源(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市場在9月創下的記錄僅僅保持了兩個月,11月就再次超越,銷量繼續攀升至14.1萬輛,同比增長72%,拉動2017年前11個月累計銷量突破100萬輛,同比增幅為55%。基於如此輝煌的表現,預計12月可能刷新紀錄至18萬輛。
  • 上半年國內豪華汽車品牌銷量排名:奔馳銷量奪冠,紅旗排名第五
    2020年上半年國內國產豪華汽車品牌銷量排行榜出爐;在前三名中依舊是BBA包攬,其中上半年奔馳汽車共計銷量超28萬輛,排名上半年國內豪華品牌銷量第一名,奧迪汽車上半年銷量超27萬輛排名第二,寶馬汽車則銷量超26萬輛排名第三。
  • 後疫情時代 各地不同品牌市場表象的「真實之聲」
    疫情多月以來,隨著各類促進汽車消費的政策落實及剛需持續恢復,汽車市場恢復明顯,短期向好。近日,1-5月乘用車終端銷量數據出爐,廣東、江蘇、浙江銷量位列前三,其中浙江地區1-5月銷量457796臺,同比下降31%。
  • 快看|Nike和優衣庫等頭部品牌去年貢獻八成收入,申洲國際海外建廠...
    申洲國際為香港上市企業,是全國最大垂直一體化針織製造商,為NIKE、優衣庫等多家全球頭部服飾品牌提供代工服務。去年,NIKE、ADIDAS、優衣庫和PUMA四大外資品牌客戶為該集團貢獻了超八成銷量。從品類來看,申洲國際去年業績增長首要歸功於運動服飾銷量的增長,該品類在報告期錄得同比增長14.3%,運動服飾產品銷量佔申洲國際總銷量提升至72%。這主要歸功於內地和美國市場的運動服飾需求的上升。另外,報告期內休閒類產品銷量錄得同比增長約4.3%至53.88億元,銷量佔比近24%,主要得益於日本市場休閒服裝採購需求的上升。
  • 銷量寥寥,有4S店一周零成交,海馬華晨等弱勢自主品牌能否自救
    經歷過疫情考驗的汽車市場還在持續回暖。乘聯會數據顯示,10月一至五周乘用車日均零售是5.7萬輛,同比增長10%,環比9月同期銷量增長1%。與此同時,國內汽車廠商也在分化和洗牌,尤其是自主品牌車企,頭部品牌快速增長,而像海馬、華晨這樣的弱勢自主品牌,市場空間卻越來越小。記者採訪發現,北京一家華晨中華4S店,在大幅度優惠促銷的情況下,甚至曾出現一周零成交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