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萬裡長城永不倒》
1982年,由徐小明編劇、導演、監製,由香港名演員黃元申、米雪、梁小龍主演的電視劇《大俠霍元甲》一鳴驚人,在香港掀起了瘋狂的收視率,又像旋風一樣席捲了馬來西亞、新加坡、廣東等地,改寫了武打片沒有靈魂和格調的歷史。
1983年3月,該劇歷史性地獲準在廣東電視臺播出,成為香港最早一批進入內地的電視劇集。該劇的主題曲《萬裡長城永不倒》以及霍大俠的「迷蹤拳」一下子紅遍了大江南北,即便是偏遠的內地,霍元甲、陳真的名字隨著雄壯激烈的旋律,迅速成為一代中國人的偶像。也能看到那時內地的年輕人嘴裡哼著粵語,手腳比劃著霍師傅的招式。同時這首歌曲也和電視劇相當契合,表現了激昂的愛國情懷。
02、《威廉古堡》
周杰倫在做《威廉古堡》的demo時就已經想好了用西方世界裡的魔怪「吸血鬼」為歌曲的題材,之後周杰倫把想像的故事告訴方文山,然後方文山查找資料,並與周杰倫討論,最終形成這首歌的歌詞。在作曲方面,周杰倫在做歌曲demo時就想到用MIDI做出管風琴,並在前面加上馬蹄聲等音效。歌曲最後的rap則來源於歌曲《鬥牛》的歌詞,是周杰倫最後錄音時現場加進去的。
《威廉古堡》是一首英式風格的歌曲,周杰倫把古典巴洛克式弦樂伴奏及Band加入音樂創作中,形成一種英國式的復古風格。更特別的是,周杰倫嘗試把西班牙式風格的弦樂演奏表現在歌曲中,意境卻出乎意料的逼近電影配樂,如恐怖片一樣的詭異氣氛,令人回味無窮。
03、《忍者》
《忍者》則是典型的周杰倫式唱法——不強調咬字,而著重音樂神韻,加上神秘的東洋樂風,刻畫出一個忍者的形象。這也是周杰倫繼上張專輯的《娘子》之後又一首加入東方音樂的歌。簡直可以說,臺灣主流歌壇這一年來最大的收穫,就是出現了一個周杰倫。忍者是日本特有的一種特殊職業,簡單的解釋就是在古代日本一種受過特殊機構施以特殊「忍術訓練」而產生出來的特戰殺手、特戰間諜。其所呈現的是屬於「派系組織性的單位」形態。類似於「間諜」。
《忍者》,一向給人神秘、詭譎多變的感覺,他所賦予的使命是神聖不可侵犯,甚至可以不惜犧牲性命去達成。如此職業殺手的強烈視覺,建築在充滿幻想魅力的專輯中,形成了非常有趣的對比及震撼,因此,在這張專輯的內頁呈現上,杰倫首度嘗試穿上改良後的忍者造型;在MTV的畫面表現,杰倫將因應不同歌曲的需求,化身為歌曲中的主角演出,充分滿足觀眾在視覺上的享受。
04、《想像之中》
經過一年的創作,許嵩第三張詞曲全創專輯《蘇格拉沒有底》於2011年4月1日面世,《想像之中》就是為這首專輯而發表的暖身之作,並收錄進這首專輯,成為專輯的主打歌曲。
這首慢板R&B作品,內斂中帶些慵懶的唱腔,無論是走在街頭,坐在車裡,臨睡前,對著電腦時……聽起來都很愜意。《想像之中》由一個詭異中帶點滑稽感的電子音色開場,這種陰鬱懶散的情感基調,已成為許嵩的個人特質。大氣卻不乏細膩之處的旋律,值得玩味的歌詞,保障了該作品的一線水準。單論演唱而言,許嵩亦有一種獨特的聲線氣質:慵懶中仍保持著清新的氣息。大量滑音、裝飾音穿插在整首作品中,但卻也不會給人以油滑之感。至於情緒的分寸拿捏也相當到位:3分37秒,沙啞的一瞬,情緒的湧動把傷感推到新的高度。
05、《拂曉》
《拂曉》是音樂製作人李榮浩為劉惜君量身創作的一首歌,創作靈感來源於「希望」這個詞,那些人們成長路上必經的艱辛後,對自我的未來所抱希望的堅定信念。同時這首歌的創作也意味著劉惜君經過長久的辛勤努力,終於要在2011年發光發亮,迎接美好的未來。
《拂曉》雨滴聲一般的囈語開場,仿佛為滋潤的大地開啟了生機盎然的幕布,整首歌淡淡的鋼琴鋪墊和極簡主義的編曲,引領著你跋山涉水,拂去都市的喧囂和浮華,告別煙塵和尾氣,在音樂的自然氣息中見證一場生命復甦的旅程。城市的負壓重擔,往往讓人只顧低頭奮鬥,在忽視了生命甦醒那一刻的美好的同時,也忘卻了新希望的來臨,於是劉惜君選擇,用輕吟淺唱的這樣一首歌,呼喚漠然生活中盼望著的光芒——「拂曉」片刻,充滿希望的陽光衝破黑暗絕望的剎那,兩者相互碰撞交織出的,正是生活的狀態:回憶是憂傷的,期待是迷惘的,而當下的混合著希望和失望的激情才屬於真實的自己。從過往的記憶和心事中抽離出來,淡忘對未來名利和地位的欲望,退去你期望過的別人的影子,在「拂曉」中找回最本真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