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中國的網際網路產業剛剛開始騰飛。彼時的網際網路四大門戶新浪、網易、搜狐、騰訊陸續在資本市場掛牌上市。隨著網際網路騰飛的,是第一代的網際網路少年。他們在網際網路上,不斷地尋找屬於自己的精神家園。
2003年,中國移動推出了國內首個通信業務品牌「動感地帶」,並由「當紅炸子雞」周杰倫代言,隨後紅遍大街小巷。動感地帶推出的個性化鈴聲和圖片下載、超值簡訊套餐、移動Q Q 、1 2 5 8 6 娛音在線等新業務,無論是從產品設計、服務理念,都無不圍繞那個時代的少年的需求在服務。「動感地帶」也成為了初代網際網路少年與精神世界聯絡的紐帶,陪伴了80後整整一代人的青春。
2019年12月,中國移動宣布「動感地帶」回歸。在籤約蔡徐坤成為「動感地帶5G合伙人」之後,7月21日中國移動再度加碼,宣布張藝興成為「動感地帶5G合伙人&AI宣推官」,自此,中國移動以「動感地帶」為路基,開往「Z世代「的高速路已全面鋪開。
Z世代,運營商新的增長引擎
在每一個通信時代,打通市場成為霸主往往需要具同時備2個條件:
一是終端的價格足夠低。隨著紅米、華為榮耀將5G的終端價格降至2000以內,大大降低了5G終端的更換成本,為5G的普及掃清了障礙。
二是電信套餐的價格足夠平民化。作為張藝興入職中國移動推出的第一款聯名產品,動感地帶Xback卡,資費套餐費為59元/月。這個價位,即使是三四線城市的小鎮青年也毫無壓力。
在5G終端和套餐平民化之後,運營商接下來要解決的是「如何規模化用戶,並將用戶的教育成本降到足夠低」。
2003年,「動感地帶」的推出,締造了中國移動在通信市場的增長傳奇。在2003年3月至2004年9月之間,「動感地帶」以每3秒新增一名客戶的速度,迅速積累了2000萬的年輕客戶。正所謂「得年輕人者得天下」,動感地帶成為了中國移動過去10多年來最重要的增長引擎。
17年前「動感地帶」推出時,客戶定位在15到25歲的年輕群體,品牌特徵是「時尚、好玩、探索」,主張「我的地盤,聽我的」,代表年輕人主張自由,自己有自己的選擇的一種精神追求。這一定位,放在17年後的今天同樣適用,意味著新5G時代,中國移動把目標瞄向了Z世代年輕客群。
如今的Z世代與當時初代網際網路少年不盡相同,他們思想前衛、追求個性,且勇於接受新事物。但Z世代生於移動網際網路世代,天生就是網際網路的原住民,所以他們的需求也會更挑剔,更熱衷娛樂、更強調精神消費。也正是因為Z世代的這些特質,讓Z世代與其他人群相比,教育成本足夠低。
此外,Z世代在用戶規模上也非常可觀。據專業數據挖掘和分析機構艾媒諮詢數據顯示,1995-2009年間出生的Z世代,佔國內人口總量的16.9%,2019年線上總消費比例在40%以上的Z時代網民有將近4成。這些網際網路原住民重度依賴手機,他們的線上消費也高於中國網民的平均水平,未來Z世代將成為帶動消費增長的主力軍。
Z世代用戶規模大、教育成本低、高速的成長性以及高消費能力,是中國移動選擇面向Z世代復興「動感地帶」的最重要原因,Z世代或將成為中國移動在5G時代最重要的增長引擎。
獲取用戶不能只是「跑馬圈地」,讓用戶獲得身份認同才能獲得高留存。因此,在內容的供給側,2020年動感地帶瞄準Z世代獨有的「圈層文化」。在「圈層文化」中,由固定的興趣愛好形成的社交群體更加穩固,在興趣愛好的趨同下,馬太效應會非常的明顯。
在圈層文化中,街舞被Z世代視為最具個性的表達方式之一。自2017年以來,多檔街舞綜藝的熱播,在國內掀起了街舞文化浪潮,張藝興作為韓國男子流行演唱組合EXO的成員,團隊主舞、中國街舞運動的推廣大使、《這!就是街舞3》隊長等「身份」,使之成為Z世代眼中兼具#時尚#、#潮流#、#街舞#標籤的全能藝人,是追隨模仿的對象。
基於圈層文化,動感地帶Xback卡除了基礎的流量、通話等套餐權益外,別出心裁以「定製感」切中Z世代個性化需求,如張藝興視頻彩鈴、月曆壁紙、AR+VR合照及正版周邊、粉絲見面會、演唱會、街舞課程等開卡專屬權益,對嚮往和偶像建立獨特連接的粉絲,獨具吸引力。
在「討好」Z世代層面上,動感地帶顯得誠意十足,細節滿滿。在「10.07」張藝興生日日期上,打出了一套「1007」組合拳:10:07掐點官宣、限量開放的Xback卡1007號碼、啟動1007貝殼營業廳計劃……深知飯圈文化的中國移動,將「Xback卡」打上了「寵粉」標籤,這不僅能夠滿足張藝興粉絲的炫耀感,也有利於聚集因張藝興影響力輻射到的目標用戶,形成馬太效應,進一步強化目標受眾對「動感地帶」潮酷陣地的感知,展現全新品牌形象,增強對Z世代潮流圈層的品牌號召力。
中國移動與張藝興此番牽手,打出了面向Z世代潮流圈和街舞圈的新「王炸」。
中國移動與蔡徐坤、張藝興的合作,或許只是「討好」Z世代的第一步。未來動感地帶的代言人,或將和當年的百事可樂巨星一樣,以矩陣式的形式出現,橫掃娛樂圈,圈盡Z世代用戶。
通過動感地帶規模化,中國移動建立「攻守有序」的客戶體系,避免和競爭對手打巷戰。
根據《2020中國5G經濟報告》,國內2020-2025年的5G網絡總投資額是0.9~1.5萬億元。這筆投資的最大一部分,將花在5G基站的建設上。
平均新建一個5G宏基站,把硬體成本、租金、人工費用算上,高達40-50萬。在後期運營的電費上,5G基站的功耗約是4G基站的2~3倍,可以說5G成本攤銷十分高昂。中國移動重推「動感地帶」品牌,從成本的角度來看並不划算。但從營銷策略來看,卻是一步好棋。
「動感地帶」品牌的重新推出,為中國移動建立起「攻守有序」的客戶體系。「攻」是先做規模。從教育成本最低的Z世代用戶切入,用規模化的方式避免後期和競爭對手打巷戰,同時規模化有利於降低運營成本。
「攻」還直指了用戶增長引擎,最大化地「掏空」年輕用戶池,將 「公域流量」變為「私域流量」,給予競爭對手釜底抽薪似地打擊。在同樣的用戶池子裡,動感地帶獲取的用戶越多,意味著競爭對手如果想獲取相同數量的用戶,獲取成本會越高。
「守」是「動感地帶」以興趣圈層為切入點,在精神上強調與用戶的溝通,而不是用低資費將用戶捆綁,這相當於推高了用戶的轉網門檻,某種程度上建立了更高的用戶壁壘,避免競爭對手挖角用戶,穩定和擴大中國移動的用戶群。
此外,「守」還體現在「動感地帶」與「全球通」、「神州行」一起,構建了中國移動用戶的三級火箭。「神州行」作為國民品牌,是中國移動用戶規模價值的蓄水池;「動感地帶」作為激發年輕人社交活力的時尚品牌,是中國移動用戶潛在價值的培養基地;「全球通」作為價值保有的堅實堡壘,挖掘高價值用戶。
直白一點,就是通過中國移動通過「神州行」業務下沉,鎖定鎖定三四五線的用戶和流量;「動感地帶」提升年輕用戶對中國移動的認同感,狙擊競爭對手,同時作為新的利潤增長點。隨著Z世代的成長,未來Z世代還可以向上給「全球通」業務輸血;「全球通」作為中國移動的現金牛業務,不斷挖掘高價值用戶的價值。
動感地帶的重新推出,打破「神州行」與「全球通」的孤島效應,實現資源的外拓,以及用戶價值的最大化利用。2020動感地帶的這場戰役,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中國移動在未來10年繼續引領中國通信行業的發展。
藉助張藝興、蔡徐坤在街舞、音樂圈層的影響力,「入侵」Z世代的價值不言而喻。中國移動正藉助動感地帶的重啟,轉守為攻。中國移動在變,但也沒變。從2G到5G,周杰倫到張藝興,時代在變、技術在變、偶像在變,但17年來,動感地帶一直想引領新潮流的野心並沒有變。用戶年輕化、套餐個性化、代言矩陣化,動感地帶的重啟,讓中國移動針對增量與存量用戶的運營張弛有度、進退自如。
2020年下半年的移動通信市場,抬眼望去,擁有了張藝興、蔡徐坤代言的動感地帶,滿眼都是17年前「動感地帶」橫掃年輕一代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