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認識「秋」。
甲骨文的「秋」字,像蟋蟀的形狀,這是個象形字。為什麼寫成這形狀呢?因為秋天蟋蟀叫,所以蟋蟀也稱為「秋蟲」。以蟋蟀鳴秋,藉以表達秋天。也有人說秋蟲入室,表示天氣已涼,秋天到了。
小篆的「秋」字省略了蟋蟀的形狀,由「火」和「禾」組成一個會意字。「火」,表示紅色。「禾」指莊稼,意思是似火的莊稼,也就是成熟的莊稼,其本義就是莊稼成熟。
小篆的寫法也奠定現代楷書「秋」的基礎,秋天除了「秋蟲鳴叫」這一特徵之外,還有一個顯著的特徵就是禾穀成熟了,而成熟的禾穀大都呈金黃色或紅色,閃閃發亮,顏色就像火一樣,所以「秋」字的本義指禾穀成熟了。
我的老家沂蒙山有一個桃源村,是個水果之鄉,每到秋天,果園裡充滿了歡聲笑語,果農們一起摘梨子,蘋果一筐筐一車車的往城裡送,大家享受著豐收的喜悅。
這個村的果農們有一個愛好,相互間喜歡猜謎語,其中有幾位制謎高手在當地還頗有名望。
這一天,大家摘梨子累了,就在果樹下休息時,幾個年輕人按男左女右,分成兩邊比賽猜字謎。
男方代表出了個字謎,「左邊是綠,右邊是紅,右邊怕水,左邊怕蟲」。
女方幾個人交頭接耳,派出代表說「秋」字,對不?
男方紛紛鼓掌說,猜對了,讓女方出字謎。
女方指著眼前幾棵果樹說,「兩棵樹,真蹊蹺,一株矮,一株高,高的旁邊站,矮的日頭頂樹梢。」
男方的幾個小夥子蹲在一起嘀咕了半天,抓頭摸耳,用樹枝在地上畫來畫去,好一會兒,也沒猜出來。難就難在「矮的日頭頂樹梢」這一句。
女方有個胖丫叫到:「再猜不出來就算認輸啦」!
這時男方一個小夥子急中生智,大聲叫道:「是一棵樹的「棵」字!」
女方姑娘們一起生喝彩:「答對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