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導,日本超級計算機驅動的模型表明,開窗運行通勤列車並限制乘客數量可能有助於降低新冠病毒感染的風險,因為科學家警告稱,這種病毒可能會通過空氣傳播。
在周一發表的公開信中,來自 32 個國家的 239 名科學家列出了證據,表明漂浮的病毒顆粒可以被人吸入並引發感染。世界衛生組織 (WHO)承認出現了新冠病毒通過空氣傳播的 「證據」,但稱這不是決定性因素。
圖:日本東京,人們在新冠疫情爆發期間戴著防護口罩乘坐地鐵
即使新冠病毒可以通過空氣傳播,問題是有多少感染是通過這種途徑發生的。京都大學教授 Yuki Furuse 說,空氣中病毒顆粒的集中程度也可能決定傳染風險的高低。
在這封公開信中,科學家們敦促改善通風條件,避免擁擠、封閉的環境。這封信的合著者之一、早稻田大學教授 Shin-ichi Tanabe 表示,日本幾個月前就廣泛採納了這些建議。
Shin-ichi Tanabe 說:「在日本,新冠病毒對策委員會在早期階段就堅持 3C 標準,即避免封閉空間(Closed places)、擁擠場所(Crowded places)和近距離接觸環境(Close-contact settings),這走在了世界前列。」
隨著日本有效遏制疫情傳播,到目前為止其只有 1.9 萬例確診病例,死亡人數 977 人,經濟大臣西村康敏 (Yasutoshi Nishimura)將其成功歸功於 3C 及其集群跟蹤戰略。
日本研究巨頭 Riken 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使用了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超級計算機 Fugaku,模擬病毒在不同環境中的空氣傳播方式,提出了幾種降低公共場所感染風險的方法。
這個項目的首席研究員 Makoto Tsubokura 說,在通勤列車上打開窗戶可以將通風效果增加兩到三倍,從而降低環境中微生物的濃度。但模擬顯示,為了實現足夠的通風,乘客之間需要保留足夠空間,而日本的通勤列車向來以擁擠著稱。
研究人員的其他建議還包括,在辦公室和教室安裝隔板,醫院床位應該用接觸到天花板的窗簾包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