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諸多現象顯示,2020年的下半場,世界可能更艱難?

2020-12-15 科學趣談

對世界上大多數人來說,2020真的是多災多難的一年:澳洲大火、非洲蝗災、新冠疫情,一波波災難在2020年的上半年輪番肆虐,現在酷熱之下,人們仍不敢摘下口罩,全球失業人口暴增,無數個店鋪和企業永久關閉……

而正當人們為2020年上半年的多災多難感慨系之的時候,專家卻告訴我們:太多異象已顯現!2020年下半場可能更兇險

一、北極圈「殭屍野火」有可能加速地球變成「火球」

這兇險的第一個根源竟是北極圈「殭屍野火(暫時休眠的野火)」復燃,熊熊大火很可能會給地球帶來可怕的大災難!

為什麼北極會遍地「狼煙」呢?這要「得益於」北極的高溫!據報導,今年6月份,北極的氣溫已經達到了38℃,這才是導致北極圈野火復燃、遍地狼煙的原因所在。

然而,有人可能會納悶:北極是整個地球的「冰箱」,那裡怎麼可能會熱到38℃呢?

這其實是與工業化以來,人類大量的碳排放日積月累有關!現在全球變暖已經很難逆轉。溫室效應,不僅導致了北極升溫,更引發了北極野火遍地燃燒。

從2018年到2019年,北極野火已經燒毀了數百萬公頃的凍原森林。僅在2019年6月和7月內,北極圈共發生了超過100場猛烈的野火。據俄羅斯綠色和平組織稱,單單是去年八月,西伯利亞就有超過400萬公頃的森林著火。綠色和平組織項目部主任弗拉基米爾·楚普羅夫(Vladimir Chuprov)說,2020年北極野火已經比往年更早地開始了。

令專家感到後怕的是,這種規模的野火,其釋放的二氧化碳,很可能會使人類控制碳排放的努力化為泡影,從而使地球進入更加惡化的死循環,長此下去,地球真有可能會變成第二個金星,一顆可怕的「火球」而毀滅一切生物!

專家告訴我們,這種野火,不僅僅是大規模排放二氧化碳這一種危害,更可怕的是,不斷增強的野火會破壞北極的泥炭地。泥炭地相當於一個大碳球,全球溼地碳儲量絕大多數存儲在泥炭地裡,而90%的泥炭地又分布在北半球溫帶及寒冷地區, 所以說,北極地區的泥炭地裡儲存的碳比世界上所有雨林的碳儲量加起來還要多。一旦北極的泥炭地燃燒起來,那麼從中大量釋放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將會加速讓地球變成「火球」,屆時,地球將不再依據,人類將要失去家園!

專家們不明白,從2019年到今年,自然災害,似乎正想著法地釋放二氧化碳,似乎要加速地球的悶熱速度。比如去年發生在澳洲的森林大火就有超過1170萬公頃森林被燒毀,超過12.5億動物死亡,3000多間房屋化為烏有,其釋放的二氧化碳超過了許多大火山噴髮帶來的碳排量。

二、永凍土融化,引發北冰洋石油洩漏大危機

由於全球變暖引發的北極圈溫度飆升,西伯利亞地區的永凍土正以極快的速度融化,這些凍結了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土地解凍,讓建在凍土上的建築開始逐一崩塌。比如俄羅斯在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州諾裡爾斯克附近建的幾處燃料儲存庫,已經開始破裂並塌陷,而儲存在裡面的21000噸石油,正在瘋狂地湧入附近的安巴納亞河。這條流向北冰洋的河流,就像被鮮血染紅了一樣,場面十分恐怖。

但是恐怖還在繼續蔓延,這些即將流進北冰洋的石油會造成北極地區極大的汙染,有人擔心汙染會擴散到大北極國家自然保護區,這是俄羅斯和歐亞大陸最大的自然保護區,一旦汙染發生,將會損害生活在這裡的動植物。

而專家預測這樣嚴重的石油洩漏,清理成本可能將達到100億人民幣。因此,如何清理這些洩露的石油將是個問題。

而最終清理與否,受難的依然是生存在北冰洋的動物, 有可能北冰洋的魚類因為石油汙染而被大量毒死,漂浮在水中。

就連北極熊,也會因為水資源被嚴重汙染,不得不步行千裡遷徙,以尋找乾淨水資源和無毒的食物。

三、洪水為禍人間

印度洪水463萬人受災,國內湖北遭殃,2020,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正當近百萬的新冠病人,讓印度苦不堪言之際,另一場災難又及時趕來。從5月份開始的季節性降雨已經造成了印度境內多地發生嚴重的水災,而如今洪水還在繼續肆意蔓延。至今已經奪走了數十條生命,超過463萬人受災。

不僅印度遭遇洪水襲擊,我國境內也遭遇了60年不遇的大洪水。目前,據有關部門的不完全統計,6月以來,長江中下遊地區降雨異常偏多,平均降水量403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49%,為1961年以來同期第一位。氣象衛星監測顯示鄱陽湖主體及附近水域面積為近60年最大,部分地區洪澇災害嚴重,國家防總已將防汛應急響應提升至I級。長江中下遊幹流監利以下江段及鄱陽湖、洞庭湖、太湖水位均已超警;湖南洞庭湖區及湖北、安徽、江蘇沿江仍有13條河湖超標。目前我國受災人口已達1600多萬人。

四、天災之外,人禍急湊!日本核洩漏再次上演,核電站出現41條裂縫竟然沒人管

日本是一個地震多發的國家,人們近日發現,福島核電站中防止反應餘渣出現洩漏而設立的保護層竟然出現了41條裂縫。但是此前核電站卻一直將此情況隱瞞。假如這41條裂縫真的出現了核輻射洩漏,那對全球必然會造成巨大的風險。這些核電站保護層之所以出現裂縫,是因為當初建立核電站時不符合標準,所以隨著時間流逝,這些問題就越發嚴重地呈現出來。如果日本再發生新的較強地震,這41條裂縫,很可能會成為今年最大的人禍,危害周邊國家,甚至是全世界!屆時,各種物種突變、各種怪病將會危害全球人類。

而正當我們在梳理2020年下半場可能出現的天災人禍時,印度的佔星術男孩等多個預言者,告訴我們,2020年7-10月,木星、土星、火星、金星和地球,將會出現五星連珠的奇特天象,這位佔星術士稱,2020年12月,還將有一場更大規模的災難肆虐地球。它會是什麼呢?2020年下半年真的會更糟糕嗎?

讓我們一起祈禱平安吧!生活還將繼續,日子還是要過,只希望下半年無論發生什麼事情,大家都依然好好的……

相關焦點

  • 《山海經》是古人環遊世界的「遊記」?專家:真相可能更離奇
    此書也被翻譯成諸多版本流向海外,因此《山海經》逐漸成為顯學,受到多國專家學者的熱捧。 其中就有一些新奇的觀點指出,實際上《山海經》中記載的五百多座山,三百多條水道,應該都是真實存在的。但是它們並不完全在中國境內,而《山海經》則是記載的世界地理,很可能是古人環遊世界的遊記。 那麼,這種說法都有哪些依據?
  • 北極「殭屍野火」死灰復燃,隨時爆發的核洩漏...2020年下半場可能更兇險
    再跟你們說一個更恐怖的事吧:2020年已經過去了一半....正當人們還沒來得及感慨2020年上半年的一波三折,2020下半年似乎已給了我們回應:2020年的下半年有可能更加糟糕。根據往年數據以及衛星圖數據顯示,大多專家認為,目前的許多野火,其實是去年休眠在北極圈地下的「殭屍大火」。
  • 2020年不是厄爾尼諾,是要出拉尼娜?專家:地球或進入小冰河時期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冷眼自從3月世界氣象組織公布關於厄爾尼諾現象在2020年出現概率低之後,就引發了不少人的熱議,是不是拉尼娜現象又要出現了呢?根據NOAA指出的數據顯示,今年春季將繼續ENSO中性的可能性為65%,到整個夏天仍將保持55%的機會為中性,世界氣象組織說3月至5月,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發生的可能性分別為35%和5%。6月至8月,兩者發生機率均為20%~25%。所以都覺得這種現象不太可能發生。
  • 七月你好:2020年下半場,不如換種活法
    當晚風都透著股暑氣,當街頭巷尾的孩子們手裡拿著冰棍、冰鎮西瓜和酸梅汁走過,當梔子花香濃鬱、向日葵怒放,或許你就會恍然發覺,原來時間的步履如此匆匆,一轉身,2020年的上半年已然過去,七月的盛夏,已經到來。
  • 2020年冬季氣候反常,拉尼娜或許會讓印度更寒冷,我國什麼情況?
    拉尼娜現象常與厄爾尼諾現象交替出現,但發生頻率要比厄爾尼諾現象低。一旦確定出現了拉尼娜現象,那我們就要面對一個比較寒冷的冬季。在今年前半年的時候,一些氣象專家就出來說,2020年下半年大概率會出現拉尼娜現象,會出現一個冷冬。可是後來又有一些專家出來說,2020年冬季出現冷冬的可能性比較小,拉尼娜現象也有可能不會出現。
  • 艱難的2020,「世界末日」說又雙叒來了?
    從8年前沸沸揚揚的2012世界末日說,到如今的新冠末日,聽上去如此熟悉的配方,為什麼大家總是買帳?這一現象的背後到底是什麼奇怪的心理?比疾病本身更讓人費解的是,它的消失就跟出現的時候一樣,非常迅速,但在十年後將再次出現。」 那時候,這個預言很快淡出了人們的公眾視線,該書的作者西爾維婭·布朗(Sylvia Browne)於2013年去世。 然而,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讓這本書《末日》重獲關注。
  • 2020年拉尼娜現象已經生成?會造成極寒天氣嗎?
    關於拉尼娜現象的出現,早在NOAA宣布之前,日本氣象廳已經說明過有60%的概率發展出來,而世界氣象組織也是同樣的概率,在8月27日表示今年9月至11月期間發生弱拉尼娜事件的概率為60%。而概率說得最高的就是澳大利亞氣象局為70%。 所以綜合情況來看,拉尼娜的到來是確鑿無疑了!這也就意味著極端氣候將對糧食生產的幹擾進一步加強。
  • 2020年,喜茶們的競爭進入到「下半場」
    隨著「網紅」光環的逐漸淡化,新式茶飲連鎖知名公司之間的競爭正進入到從擴張速度、管理質量乃至到資本運作全面比拼的「下半場」。 今晚,我們就帶大家關注一下幾家最受熱議的新式茶飲連鎖「頭部品牌」,包括喜茶、奈雪的茶、小鹿茶和鹿角巷的最新動向。
  • 都說國內「光棍」現象嚴重,真實情況到底怎樣?說了你可能不信
    都說國內「光棍」現象嚴重,真實情況到底怎樣?說了你可能不信。推薦語:這些年來,我國開放二胎後,人口出生率不增反減,就連人口專家們也預測失敗,2017年的出生人口1723萬,如今有消息稱2019年出生人口不到1100萬,2年時間人口出生直接減少600來萬,這一數據不禁讓人看得心裡有點「發慌」,再加上我國目前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如果人口增長率提不上來,那麼未來還談什麼發展呢?
  • 專家:「樓市崩塌」前夜,日本「這些現象」正在我國上演?早了解
    在房地產泡沫經濟的帶動下,東京也是當時世界最繁榮的城市之一,在房產財富效應下,豪車、名包遍地,當然,對有錢人來說,這些不過就是一個數字,但對此時的普通老百姓而言,買房還是非常吃力的,更糟糕的是,在樓市泡沫下,其他物價也被快速拉高,他們根本就沒享受到這場財富盛宴。所謂,物極必反,欲讓其毀滅,必先讓其瘋狂。
  • 2020下半場,開戰!
    來源:EMBA微金2020年剛過半,市場就在7月送來大禮,咱們的大盤衝上了3000點。2020年上半年,咱們的滬指下跌-2.15%,深成指上漲14.97%,創業板指大漲35.60%,其中,有360隻個股創歷史新高,也有310隻個股創了歷史新低。兩市3700多隻個股中,上半年上漲的只有1772隻,也就是說,如果你買股票有一半的概率是虧錢的。
  • 薪寶科技:疫情後的下半場 社交電商如何合規經營融合發展?
    2020年疫情後的下半場,社交電商的風向標似乎發生微妙的變化,社交電商在「野蠻生長」的過程中,如何合規經營創新發展?9月18日,由廣州電子商務行業協會、廣東直銷企業協會指導,薪寶科技、新零售觀察網、社交新零售工商領袖聯盟主辦的2020年社交新零售工商領袖聯盟——「合規經營 創新發展」——2020社交新零售工商領袖聯盟沙龍暨企業風控私董會在廣州舉行,與會行業專家、行業企業掌舵人以合規化實操建議、典型案例、財稅合規化解決方案、社交電商融合創新發展等角度進行交流探討。
  • 專家一再提醒,住新家兩個現象不能忽視,可能是甲醛中毒
    但是出於對甲醛的忌憚,我一直都在關注相關文章,結果發現專家們在反覆強調一件事情,那就是入住後的風險防護。專家表示,甲醛比較頑固,有時在入住後也會超標,因此在剛剛入住新房的一段時間內要尤為注意。後來我和專家說的現象一對比,發現這些超標反應我都有,一檢查,甲醛果然超標了,看來專家的話不能不聽。
  • 蔡當局2020年下半場荒腔走板,出現醜陋的「現代官場現形記」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2020年即將走入歷史,親綠的「臺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遊盈隆點出,最近蔡當局又做了兩件相當爭議的事,蔡英文「內舉不避親」以及用嚴厲黨紀處罰萊豬表決時3跑票「立委」,若用籃球賽若來做比喻:2020年下半場,民進黨當局的確打得一塌糊塗,荒腔走板。
  • 牛津大學專家:新冠病毒並非源自中國 可能在世界各地處於休眠狀態...
    牛津大學專家:新冠病毒並非源自中國 可能在世界各地處於休眠狀態伺機待發  Emma Chou • 2020-07-06 12
  • 金色的命運之輪轉動2020的下半場
    2020年6月21日下午2時,巨蟹座新月日蝕將在天空中形成金色的日環食。命運之輪轉動,將帶領我們走進2020考驗的下半場。我們曾以為,我們在2019年感受到的凝聚力和宗族根源的力量,是一場信息大戰,是一場情感大戲。 而在2020年1月,當土星冥王星木星火星形成緊密相位,我們每一個人都被捲入保衛國與家,保衛身邊每個人,保衛自己的巨大戰役。 在這一年中,巨大的考驗和變化帶來了更巨大的不安。
  • 《山海經》中隱藏的失落文明世界,專家:神話可能不僅僅是傳說
    地球自宇宙大爆炸後形成至今已有46億年,而我們人類卻只存在了數百萬年。科學家研究顯示,地球誕生至今已經歷過至少五次大滅絕。也就是說,人類並不是地球上的第一代文明,而是至少第五代文明。在這些消失的文明中,出現過恐龍時代這樣以非智慧生物統治地球的文明,那是否還出現過如人類文明一樣或比人類文明還要高級的其他文明呢?
  • 國民經略:樓市進入下半場,中心地段強者恆強,邊緣地段持續橫盤
    我們請到幸福裡籤約專家團成員@國民經略,為大家分析解讀今年這些樓市熱點現象。核心觀點一:中國樓市已經進入下半場,市場分化是大勢所趨今年以來,鶴崗的房子賣出「白菜價」,哈爾濱官方發布「哈十四條」救市,打響北方城市「救市」第一槍;而在南方,上海、深圳、杭州等地數次出現「萬人搖」的盛況。
  • 2020年拉尼娜現象發生的概率達70%,會對我國產生什麼影響?
    不知不覺,2020年已經過去了快九個月,由於近年來全球氣候的風雲變幻,一年四季我們都要小心氣候帶來的一些大的自然災難。去年的時候,很多人都認知到了一個氣候名詞,那就是「厄爾尼諾現象」。這一切的表現都是厄爾尼諾現象所致。所以進入2020年,科學家一直都在觀測氣候,看今年是否還會有厄爾尼諾現象發生。根據科學家的年初對氣候的觀測研究認為,2020年有可能是一個「弱厄爾尼諾現象」。雖然只是一個「弱厄爾尼諾現象」,可是對我國仍然會產生非常明顯的自然災害。這一點,相信大家通過近一個多月以來,大範圍的強降雨就可以看出來。
  • GET2020教育科技大會 核桃編程齊峰:在線教育下半場比拼的是組織力
    2020年11月23-24日,GET2020教育科技大會(簡稱「GET2020」)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召開。作為亞洲最大的教育科技峰會,在受疫情影響的特殊背景下,GET2020以「或躍在淵,教育的信心與發展」為主題,匯集了眾多教育領域的領軍人物與從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