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浪導演的腦洞裡,鯊魚能上岸

2020-12-17 騰訊網

「國外B級片搞新意,往往是做那種三頭鯊五頭鯊,這在國內不合適,視覺觀感上不是大部分人能接受的,很容易往恐怖血腥去了,而且講不通的邏輯很多。」

作者:藍二

編輯:王子之

版式:王威

「弗蘭肯斯坦」式的主題,為什麼兩百年來始終具有著強吸引力?

在成思宇看來,這個主題給創意留下了無窮的可能,每個創作者都可以在其間找到極大的創造空間,用自己的途徑去講出不同面的怪物和人心。

這位95後的年輕導演剛剛完成自己在科學怪物上的首次嘗試。他挑戰的鯊魚片是一個類型片的矛盾體——一方面是大量國外影片在國內形成了成熟的市場受眾和觀影體驗,一方面是國內卻很少有人涉足。在這次《陸行鯊》的嘗試中,成思宇輸出的是自己在故事空間的大膽創新,應對的則是陌生領域的製作挑戰。

1

成思宇背後的底氣是《大蛇》的出品方淘夢和眾樂樂。怪物片具有比較成熟且穩定增長的市場,對於網絡電影領域該類型的領先者而言,持續的作品產出是一種必然。

自《大白鯊》始,鯊魚題材在怪物片中就有著超然的存在。在國內正式上映過的大製作票房都不低,而在網絡空間,無論是經典片、大製作還是數量眾多的B級片,都有著較強的長尾觀影效應。題材整體的商業性意味著國內製作總會去觸碰,只是需要去找到有差異性的吸引點,以及在製作難度與投入收益上去尋找到平衡點。

「做常規的鯊魚片,肯定就缺少了一些創造力。」成思宇認為。

導演成思宇

但事實上,對怪物片創作的尺度把握又是一個關乎腦洞、經驗、心理等綜合考量的微妙平衡。要突破受眾的想像,稍超前一些,但不能衝破多數觀眾的視覺和心理承受力。人們對於怪物片的邏輯性有一定的包容度,畢竟會涉及到一些科幻或傳奇色彩,但底線也是存在的,即一部影片至少要在其自身的世界觀裡邏輯自洽。

「比如國外B級片搞新意,往往是做那種三頭鯊五頭鯊,我覺得這在國內不合適,視覺觀感上不是大部分人能接受的,很容易往恐怖血腥去靠了,而且講不通的問題很多。」

另有一層沒有被說出口的話,沒有邊界的怪力亂神,也正是網絡電影早期發展中給外界留下不佳印象、飽受詬病的因素之一。

成思宇嘗試的思考方向還是落地性,他認為鯊魚片在國外更有觀眾緣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國外在海域生活或者有密切接觸的人群很多,對於鯊魚的存在有真實感知,而國內以內陸為主,對絕大部分人群來說,這一生物很遙遠。那麼是不是能在這方面做點文章,跟人們的生活拉近些?

如果鯊魚能上岸,會怎樣?

這個創意在一次午飯閒聊時拋出,富有經驗的導演林珍釗當時就覺得可以做。

刺激感和想像力無疑是人們在怪物片中所尋求的,「上岸」這個破口,將鯊魚可形成的刺激感增強與延伸,原本人們從海域逃脫了就安全,現在回到陸地威脅依然存在,並且是對更大人群的威脅,那麼對於影片來說,就不再是過去佔主導的「逃」這個主題,而變成了「鬥」,必須要將怪物消滅。自然而然,這款增強型鯊魚的威力,鯊魚在陸地上的行為模式和破壞力,如何找到致命弱點,就可以給觀眾留下豐富的獵奇和期待空間。

腦洞有了,而關於鯊魚上岸可能性與邏輯性的討論和推導,則一步步構成了故事的全貌。回歸經典創作主題,把落點放在科學和未來的可能性上,內核是人對自然規律狂妄的、過度的無視與挑戰,構建起一個有價值觀的立意。

在創作前和創作中,對於鯊魚生物習性,嫁接於鯊魚身上的細胞基因特性,需要進行科學真實的掌握,基於此再對鯊魚變異發展的性狀進行大膽的設想和演繹,保證邏輯自洽。

「比如出於電影中研發情節的需要,是將蚯蚓基因注入鯊魚,之後鯊魚在地層間和陸上的行為,以及最終鯊魚的致命弱點,都結合了蚯蚓的真實性狀。」

2

在這部影片中,這位年輕導演最大膽的動作是什麼?

「就是做這部片子本身。」成思宇認為,「比如說它的特效,時間周期、體量和最具難度的解算量,在整個網絡電影怪物片裡應該可以排前三。」

《陸行鯊》可以說是一部對得起愛好者的影片,在緊湊不灌水的時長中,有鯊魚的鏡頭佔到了近一半。

雖有林珍釗做監製,置景、拍攝、特效等各部分都是怪物片老手,但面對鯊魚這個不熟的課題,以及因內容設計而帶來的密室水中、海域、叢林、城市等多種情節場景的存在,所有人面對的難題都十分棘手。

成思宇告訴我們,從總體上來說,製作難度可以分為兩個部分,首先就是偏傳統的鯊魚在水中的戲份,在觀看層面上大部分人對於這種畫面和模式都比較熟悉了,業外人往往容易低估其複雜性,但其實實操層面國內經驗普遍不足,只能自己邊拍邊摸索,同時又因網絡電影創作周期和體量畢竟有限,許多設備和條件都不具備,更需要是靠巧思來解決問題,而不能「燒經費」。

「這一階段最難的就是眾人被圍困在逼仄的實驗室空間裡,遭到鯊魚攻擊而要逃出生天的戲份。拍攝時,演員、攝影師以及一些工作人員,在水裡整整泡了5天。」

這場戲的難度在哪?

沒有合適的拍攝場地,能尋到的專業水下場景租金太高,同時不允許劇組在其中置景。製作團隊在一處工廠廠房裡自己搭了景,幾百噸的水量灌進去,用浮板支撐著攝影師,有時攝影師也需要身在水中全程肩扛機器,所有接電接線從頂上走。每天拍攝時全組需要極其小心地進行安全管理,以防水量水壓衝垮置景,或者漏電這樣的意外。

在拍攝上,儘管與特效要先期進行充分的鏡頭和場景溝通,但在素材的選取和運鏡調度上依然要依賴於現場的探索和發揮,儘可能多留存可能角度的素材量,以便給後期鯊魚特效足夠的發揮空間。

「後期特效和剪輯期間,其實我又去水下補拍了1天,補些鏡頭。」

除了水中的場景,另一大部分難度,就是鯊魚上岸後,在叢林中穿行、在城市間破壞這些創新內容的設計。如前文提到,電影中使用了蚯蚓的基因與鯊魚結合,因此設計上就要研究鯊魚遊行與蚯蚓蠕行特性的一些合理擬合。

成思宇的實戰經驗是,怪物片的拍攝中與動作部門、特效部門充分及時的溝通探討是極為必要的,以此來形成更精準的對鏡頭路線的把握,並且同等重要的是,為演員們的無實物表演提供幫助和支撐。

從影片2019年4月殺青,到近期即將上線,《陸行鯊》的後期特效花了整整一年時間,其中最關鍵之處在於3D和解算量極大,「比如鯊魚在水裡遊動,在土裡鑽,在空中躍起,帶動起的水、泥土、風的變動,這些互動特效都需要解算,有時候一個水的鏡頭可能一兩周就沒了」。

在特效完成後,有了鯊魚與人真正地在一個畫面中,成思宇又一幀一幀摳著剪了幾版,一版一版找出先能讓自己這個創作者真正感到緊張的影片節奏。

然而製作往往就是靠時間量堆起來,細細打磨,才能做出一部真正有衝擊力、有看點、有記憶留存的影片。

這一部《陸行鯊》完成,成思宇希望,如果再有續集或者下一次的怪物片機會,能將此次嘗試中那些碰壁、受限的經驗轉化為方法,將創新點再做足一些,「我要活用一些更符合政策要求的方法,將怪物在城市裡橫行的戲份設計得更足一些,就像好萊塢怪物片一樣」。

THE END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將鯊魚蚯蚓融合後,變異鯊魚上岸瘋狂食人
    從設備上看,鯊魚心臟驟停,馬上就要死翹翹,就在咱們這幫人手忙腳亂。不知道咋辦的時候,鯊魚忽然整死了一個跑龍套的,這到底是咋回事呢? 難道鯊魚現在還會裝死了,而且在設備上,小漂亮還發現一個事情,那就是這隻鯊魚懷孕了,當時羊毛卷就說扯淡,這隻鯊魚是雄性的,哪能懷孕呢?
  • 國外小哥腦洞大開,買鯊魚卵回家,你敢將它養在魚缸裡嗎?
    國外小哥腦洞大開,買鯊魚卵回家,你敢將它養在魚缸裡嗎?腦洞大開的老外,在冒險方面可謂是做的遊刃有餘,與生俱來的挑戰性,讓這些國外人在養寵物方面就很容易體現出來,他們不似我們喜歡養一些乖巧可愛的寵物,而是專門養一些兇猛具有挑戰性的,國外小哥腦洞大開,買鯊魚卵回家,你敢將它養在魚缸裡嗎,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來看一看吧。
  • 導演王良匠心之作 鯊魚題材冒險災難電影《血鯊》即將引爆暑期檔
    導演王良匠心之作 鯊魚題材冒險災難電影《血鯊》即將引爆暑期檔時間:2020-07-16 09:4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導演王良匠心之作,鯊魚題材冒險災難電影《血鯊》即將引爆暑期檔 假設你在大海裡正享受海天一線的美景,突然鯊魚來了,你會如何應對和解決?
  • 「Z世代」後浪:在觸漫,我是自己的導演
    在她看來,她之所以能堅持日更,除了本身喜歡創作漫畫之外,觸漫上粉絲對其作品的喜愛和支持更是給了她源源不斷的動力。而且,她也想藉此證明自己,畢竟這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在觸漫,我是自己的導演"沫瑩雪用觸漫創作已經有兩年的時間了。
  • 米國需要多少鯊魚電影
    場面著實宏偉,和復聯最後的大戰有一拼,它用好萊塢災難片一貫的超現實手法,在全球進行了一次驚人的鯊魚空投。剛看完第一部時,我單純地認為這只是一部誇張描述的警世環保片,直到鯊魚飛過洛杉磯、撞機紐約、侵襲華盛頓、打砸賭城,甚至隨著這股邪風席捲全球後,我才發現這部電影講的不是鯊魚多能飛,而是作為主角不要隨便和前妻來往。
  • 退役後生活,奧尼爾挑戰十幾條鯊魚,奧尼爾:鯊魚哥,我是小泥鰍
    哈嘍大家好,我是老布,今天繼續來說NBA的故事,一說起大鯊魚大家都津津樂道,退役後的大鯊魚也沒有閒著,作為球場的靈魂舞者,大鯊魚的球技和統治力是母庸置疑的。最近有個視頻中大鯊魚獨自「下海」面對十幾條鯊魚,大鯊魚真的一刻都沒有閒著,在作死的路上漸行漸遠,雖然有防護措施,我覺得還是有很大的危險!在記錄的視頻中看到大鯊魚奧尼爾,獨自進入防鯊籠中,去吸引十幾條的鯊魚,雖然這些鯊魚並不是很大,但是作為海洋霸主的鯊魚戰鬥力會很弱嗎?而且還是在水裡,幾乎無敵的存在,反觀奧爾尼退役後,身體都更加的發胖了。
  • 那些跟鯊魚有關的電影,刺激!
    我們都知道,真正推動影視產業發展的不是編劇的創意,而是特效師們的手藝,有了能夠上天入地的拍攝技術,編劇才有可能在技術的基礎上大膽創意,而用技術成就電影的代表作,當屬斯皮爾·伯格導演的《大白鯊》。導演帶領技術團隊通過早期仿生技術製作的大白鯊模型,栩栩如生的展現了劇本中的創意,也正是由於斯皮爾·伯格導演用於探索,鯊魚為基礎的電影形成了一個成熟的故事平臺,被日後許多影片反覆應用,可謂是改款頗多。
  • 進化史上最兇猛的動物含肺魚,吃鯊魚就像嚼辣條一樣,還可以上岸
    曾經地球上出現過一種最兇猛的最大的動物,這種動物就是含肺魚,鯊魚對於含肺魚來說就是小菜一碟,它經常捕食鯊魚,就像嚼辣條一樣經常吃個不停。含肺魚最早出現在泥盆紀中期,曾經稱霸一時,數量得到了大量的繁殖,但是,後來由於種種原因現在只有少數極特化的種類生活在非洲、大洋洲和南美洲,當初的兇猛已被埋沒,相當於這種物種已經不復存在。
  • 被美國人玩壞的鯊魚:各種怪獸大戰,能上天打爆人類飛船
    但是,又或許是因為《大白鯊》過於成功,使得其隨後的幾部續集都顯得平平無奇,縱觀至今所有有關鯊魚的驚悚主題電影,除了《巨齒鯊》,《深海狂鯊》等少數影片在質量上能夠勉強跟上《大白鯊》的腳步,其餘的基本上都是爛片。而正是這些「爛片」,也讓我們深刻感受到了美國人的神奇腦洞。
  • 專訪導演張立衍:小成本並不妨礙開腦洞
    做導演難,做動畫導演更難。那麼,做一個小成本的動畫導演呢?張立衍用自己積極樂觀的性格以及處事作風告訴大家一個答案,就像《江海漁童》裡的小主人公滿江一樣,雖然生活歷經磨難,但是成長遠沒有那麼「苦大仇深」。
  • 《食人鯊》遊民評測6.5分 後勁不足的鯊魚冒險
    我對鯊魚的最初印象都來自於影視作品,在朋友家看的《大白鯊》系列、《戰慄汪洋》等等。在這些影像裡的大白鯊不僅兇狠殘暴,還如影隨形,仿佛就是人類在水裡的噩夢化身。由於每次都是放學一直看到晚上,看完之後我都被嚇得不輕,連家都不敢一個人回去。唯有在父母電話的反覆催促後,我才鼓起勇氣一路小跑回家。
  • 現代「腦洞大開」的冷兵器:美國「鯊魚臂刀」最霸道,防不勝防
    導語:現代「腦洞大開」的冷兵器:美國「鯊魚臂刀」最霸道,防不勝防雖然現在已經是一個新的時代,但是冷兵器還是會時不時地出現在人們的生活當中。研發武器是一件新奇又有趣的事情,對於熱兵器而言,打造恐怕會很困難,因為這會影響到武器的性能。
  • 現代「腦洞大開」兵器:美國「鯊魚臂刀」最霸道,利刃武裝到牙齒
    導語:現代「腦洞大開」兵器:美國「鯊魚臂刀」最霸道,利刃武裝到牙齒古時候由於各國搶資源,搶城池,擴疆土,因此很多的地方常年都打仗,人民的生活十分困苦。無論是在戰場上,還是在民間,冷兵器都成為了炙手可熱的東西。
  • 秉承著厚顏無恥的精神,誓死將鯊魚進行到底
    那也太低估導演的腦洞了,我們還要再虐鯊之路上繼續狂奔呢鐺鐺鐺鐺,《奪命五頭鯊》閃亮登場開不開心?意不意外?,最後都成了鯊魚的口中餐。編劇也開始玩穿越了跟國外穿越題材往前穿不同,他們是往回穿重新穿越回到第一部時的鯊捲風事件要把鯊捲風扼殺在搖籃裡以拯救已然毀滅的地球
  • 鯊魚在電影裡被黑了43年,是時候出來正名了——《巨齒鯊》
    由喬·德特杜巴導演、傑森·斯坦森和李冰冰主演的《巨齒鯊》。影片中,在世界上已經滅絕的史前生物巨齒鯊重見天日,它體型龐大、攻擊力極強,成了這一群人在海裡的巨大威脅。看到這特效尚佳、驚險刺激的預告片,我內心毫無波動甚至有點想拍案而起。沒有怪獸哥斯拉,你們就要拿鯊魚來充當怪獸嗎?
  • 刷新三觀的腦洞爛片——《房子鯊魚》
    鯊魚電影相信大家都看過不少,比較經典的大白鯊,食人鯊等口碑電影,以及像我之前提到的鯊捲風,無敵猛鯊等爛片。畢竟已經離婚三天了,出門約會便找了個臨時保姆,(科普時間到:雖然美國大部分州都沒有法律明文規定,多大年齡的兒童可以被單獨放在家中,但是你將不具有單獨照顧自己能力的兒童單獨放在家中,這種行為被兒童保護機構發現,你有可能會給自己惹來不小的麻煩,甚至被剝奪撫養權)新找來的保姆在衛生間看書,突然有生物從馬桶中襲擊了她,正巧回到家中的男主想出手相助,但為時已晚,男主便與兒子離開家中,男主隱約看見襲擊保姆的是只鯊魚
  • 幾款「腦洞大開」兵器:美國「鯊魚臂刀」最兇悍,利刃武裝到牙齒
    有一些整體造型非常的奇特,堪稱是腦洞大開。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在現代生活中出現的幾種。第一種兵器就是骨鐮,說實話這個兵器確實把腦洞開得很大,直接讓人聯想到了拿著鐮刀的死神。不要看它奇形怪狀的樣子,實際上它的可揮動範圍在3米左右,哪怕還沒出招,也會給對手帶來心理上的巨大壓力。
  • (鯊魚電影上)
    寓言故事裡,深海有海盜的寶藏。沉船中有海洋之心。每個人都有一顆深海探寶之心。對於深海的恐懼不僅僅是黑暗,還有那些個頭龐大,性情暴躁的動物。本期介紹電影合集——鯊魚電影Top1《大白鯊》(1975)強力推薦!著名導演史匹柏於1975年拍攝的大白鯊是新好萊塢商業片的代表。
  • 男子在海裡遊泳,剛下海背部就感覺不對勁,上岸後連家人都很意外
    男子在海裡遊泳,剛下海背部就感覺不對勁,上岸後連家人都很意外遊遍世界美景,品讀百味人生,海洋是生命最高誕生的地方,所以在海洋裡孕育著千千萬萬種稀奇古怪的生物,而我們對於這些生物的探索,也只能依靠先進的科學設備。
  • 人類只吃鯊魚魚鰭,不吃鯊魚肉?鯊魚肉難吃是因有「尿味」?
    這是《本草綱目》裡形容鯊魚的一句話,也是我國古代文獻對吃魚翅的最早記載。到了清代,魚翅被列為御膳,與鮑魚、海參、魚鰾統稱為海味「四大天王」,於是吃魚翅也漸漸被視為身份地位的象徵。但現代檢測技術表明,魚翅所含營養與雞肉、雞蛋沒什麼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