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肯:馬刺磐石 令人難忘的打板投籃

2020-12-22 直播吧

鄧肯在整個職業生涯裡之所以被稱作磐石和他標誌性的打板投籃有關,這種得分方式既簡單又高效。在前段時間的一集播客裡,開拓者球員CJ-麥科勒姆參與了聯盟史上最無解的五個技術動作的討論,艾弗森的胯下運球過人、賈巴爾的天勾、吉諾比利的歐洲步、奧拉朱旺的夢幻腳步和喬丹的後仰跳投都在討論範圍內。當麥科勒姆在推特上提問有哪些經典動作被遺忘時,有網友表示鄧肯的標誌性擦板投籃值得入選,隨後麥科勒姆將這一動作稱為傳奇動作。

賈森-基德對鄧肯的這個動作也有很高的評價,2003年總決賽基德和籃網的對手正是鄧肯帶領的馬刺。基德表示鄧肯做這個動作就像自動化機器一樣,實際上鄧肯在整個職業生涯裡十分低調,這使得他標誌性的動作沒有得到足夠的讚美。在19年的職業生涯裡,鄧肯一直在為馬刺打球,他還帶領球隊五次奪得總冠軍。鄧肯15次入選全明星,2次當選常規賽最有價值球員(2002和2003年),3次當選總決賽最有價值球員(1999、2003和2005年)。

諾維茨基也是一位準名人堂球員,他和鄧肯在常規賽交手57次,季後賽遭遇33次,他表示鄧肯是聯盟歷史最優秀的大前鋒。鄧肯是聯盟歷史上唯一一位在一支球隊贏下至少1000場比賽的球員,他為馬刺效力期間馬刺從沒有缺席過季後賽。

鄧肯和波波維奇有很多相同的觀念,他們都不喜歡閃光燈,後來波波維奇將打板投籃技術融進了球隊訓練課裡,一開始他不是很明白為什麼很多球員都不願意練習這個動作。有次他在採訪中說:「可能球員們覺得這個動作不是很酷。」憑藉簡單有效的技術動作鄧肯可以在中距離得分,穩定的得分讓奧尼爾稱鄧肯為磐石。奧尼爾說:「我習慣採用相對粗暴點的打法,我會用肘部對付別人,但這在鄧肯面前沒什麼效果,反倒是他會在我面前亮起手肘。鄧肯是奧拉朱旺之後又一位讓我感到頭疼的球員,他的球商也很高。」

鄧肯的職業生涯差一次衛冕就很完美了,進入21世紀後馬刺在2003、2005、2007和2014年獲得了總冠軍,但他們也好幾次倒在總決賽的門口。比如2006年吉諾比利對諾維茨基的那個付出沉重代價的犯規和2013年總決賽被熱火逆轉。羅伯特-霍裡(2003-08年馬刺的球員)說:「當年如果吉諾比利沒有對諾維茨基犯規,我們會取得三連冠。」

倘若馬刺衛冕成功過一次,鄧肯在聯盟的歷史地位肯定要比現在高。實際上鄧肯不怎麼在乎這些,2003-04賽季聯盟將打板投籃列入數據統計,那個賽季鄧肯一共完成945次打板投籃,他職業生涯最後13個賽季有59.1%的得分方式都是打板投籃。2006-07賽季鄧肯一共完成175記打板投籃,他70.3%的出手都是打板。現如今這項技術幾乎已經失傳了,字母哥、戴維斯、恩比德和唐斯都是優秀的大前鋒,本賽季這四位球員一共出手25次打板投籃,戴維斯是其中打板投籃最多的球員,但也只有7次。

1997年鄧肯加入了馬刺,很快馬裡克-羅斯(現活塞隊的總經理助理)以自由球員的身份加入了馬刺,鄧肯和羅斯建立了很深厚的友誼。羅斯回憶說:「原先鄧肯是遊泳運動員,鄧肯經常和我講他接觸籃球的故事。鄧肯在維京島長大,那裡幾乎沒有籃球場,少年時期鄧肯一位朋友的家裡有簡易籃筐和塑料籃板,他接觸籃球的時候已經很晚了。鄧肯告訴我籃板上有一個對應點,無論用多大的力氣以正確的方向將球打向那個點,球總會彈進籃筐,這就是他為什麼打板投籃這麼穩定的主要原因。」

1998年的季後賽,馬刺第一輪系列賽的對手是太陽隊,這也是鄧肯的第一次季後賽之旅,當年的第一輪系列賽還是5局3勝制。第一場季後賽鄧肯就得到32分,第四節他一人得到18分,最後馬刺大勝對手。羅斯說:「那輪季後賽肯定是霍特-羅德-威廉士(當時鄧肯對位的太陽球員)最不想回憶起的噩夢之一,鄧肯可以在籃筐周圍肆意得分,他很難被防守住。」

像鄧肯這種類型的球員,從旁觀者的角度更能了解他的特點,他比較牴觸在別人面前展示自己。2015-16賽季結束後鄧肯宣布了退役,去年夏天他以馬刺助教的身份加入了波波維奇的教練組。在進入今年的名人堂名單之後鄧肯在接受ESPN的採訪時說了一些話,這和他以往的風格相反。但羅斯表示即使這樣鄧肯在獲獎演講中說很多話的可能性依然不大,他說:「他會在那天晚上作一個簡單的演講。」這種情況很有可能發生,作為球員的鄧肯更習慣享受得分後的寂靜,即使成為助教他的風格也不會改變。基德說:「鄧肯可以在任何時代打球,從60年代到現在他都有實力成為球隊的磐石。」

相關焦點

  • 為何專業打籃球的投籃基本都是空心的!很少有打板的?
    相信很多喜歡打球的朋友們在野球場上都怕遇到這麼一種人:他們不喜歡跑位去擺脫防守,接到球之後也不做花哨的動作,而是直接站在45度角的位置上來一記打板投籃,並且幾乎百發百中,這種人被稱為野球場一大bug——打板怪。
  • 如今已經瀕臨失傳的擦板投籃 當年的石佛鄧肯是怎樣練出來的?
    1999年春天,馬刺收到了一個壞消息,他們的冠軍鋒線艾利奧特因為腎臟出了問題得去做移植手術,這讓馬刺的側翼瞬間空虛了起來,於是正在成長中的鄧肯需要承擔的更多一些。也正是從1999至2000賽季開始,鄧肯的拿手絕技擦板投籃開始在全聯盟揚名。
  • 為何專業籃球遠動員投籃幾乎都是空心!很少有打板的?
    在野球場上,很多籃球愛好者一手打板投籃秀翻全場,尤其是在45度的打板投籃,怎麼投怎麼有,得心應手。然而在職業賽場當中,籃球運動員很少採用打板投籃的方式,投籃幾乎都是空心球,這是為什麼呢?投籃幾乎都是空心球?
  • 為何NBA球星投籃大多都是空心,打板的卻很少?
    相信很多喜歡打球的朋友都曾經鑽研過投籃,因為在野球場上擁有一手穩健的投籃簡直就等同於無敵的存在,並且投籃也是最輕鬆的得分方式。關於怎麼樣投籃才投的準,很多人都有自己的見解,一些人覺得打板投籃是最準的投籃方式,只要找準了點,幾乎就沒有投不進的球。
  • 阿德混了14年都沒成鄧肯第二,波波退休馬刺恐進行20年大清洗
    2019-20賽季,阿德在馬刺對陣灰熊的比賽中單場砍下40分9籃板5助攻的表現,也正是從這場比賽開始,阿德的表現一度令馬刺充滿希望,但是好景不長,阿德很快便再次陷入了低迷的比賽狀態。在2018-19賽季對陣凱爾特人的比賽中,阿德單場砍下48分13籃板6助攻,成為了繼2001年的鄧肯之後,又一位在常規賽單場拿下40+10+5的球員。
  • 馬刺四分五裂,下賽季成未知數,鄧肯離開的那天,馬刺王朝結束
    馬刺的興起源於羅賓遜和鄧肯的加盟,兩位內線狀元撐起了馬刺的一片天。1997年馬刺隊通過選秀,得到了當年的狀元蒂姆-鄧肯。鄧肯首個賽季便成為球隊頭號得分手,場均20+10。首個賽季馬刺就殺入總決賽,鄧肯憑藉自己出色的發揮為馬刺贏得了總冠軍,鄧肯也當選FMVP。馬刺的王朝就此開始,鄧肯和帕克、吉諾比利組成了GDP組合,他們逢基奪冠。
  • 深度解析:鄧肯與諾維茨基誰是更好的大前鋒?
    罰球鄧肯職業生涯難最大的短板,2013年總決賽好幾次都是兩罰一中,要是多進一個,就沒有後面雷阿倫單騎救主的英雄故事了。5、馬刺情緣為了得到鄧肯當年有三支NBA球隊瘋狂擺爛,其中馬刺輸了62場,成了三隊中狀元籤概率最小的那一支。但馬刺是幸運的,他們以很小的概率抽到了狀元籤選中了鄧肯。自此一個21號新秀一用就是20年。
  • 季後賽如熱血籃球電影 孤膽英雄演打板絕殺
    話又說回來,把這下場面拍成熱血籃球電影也怪辛苦的,現場幾萬名群眾演員要陪著一遍又一遍的試鏡,實在是不容易,而那些令人難以置信的打板絕殺,不知道要練習多少遍才能成功?  玩笑開玩,我們來欣賞一下這個系列賽中最驚心動魄的三次打板絕殺吧。  一、快船馬刺的搶七大戰,從頭到尾兩支球隊都在咬牙死磕,保羅一開場就腿部受傷,拖著一條病腿在場上一瘸一拐玩命攻防。
  • 為啥籃球運動員投籃大多都是空心,幾乎看不到打板的
    在籃球比賽當中,投籃相對來說是最容易的進球方式,它可以儘可能地避免身體對抗,不需要去消耗過多的體力去擺脫防守。然而經常看比賽的球迷會發現,在比賽中球員的投籃大多都是空心,幾乎看不到打板球,這是為什麼呢?
  • 不用懷疑,鄧肯就是歷史最好的大前鋒
    1997年選秀大會上,鄧肯毫無疑問的成為了選秀狀元,當馬刺隊成功得到鄧肯之後,又收到無數請求得到鄧肯的電話,時任馬刺總裁的波波維奇總是會笑著回應道:「門都沒有!」後來鄧肯在初到馬刺的時候,波波維奇安排了一場海軍上將與鄧肯的單挑,結果上將被鄧肯完爆了。
  • 阿德屢屢犧牲依然難救馬刺於水火,投籃機器會是聖城崛起的鑰匙嗎
    阿德開拓者與馬刺時期數據對比:如果前一個賽季是變換東家的不適應期,那16-17賽季則是阿德馬刺生涯甚至是職業生涯最差的一季。鄧肯退役後,阿德開始增重,打法也向中鋒靠攏。由於增重,阿德手感開始下降,更關鍵的是,他最擅長的投籃區域又和萊昂納德的投籃熱區重合,為了給小卡騰出舒適的進攻位置,阿德開始更多的到籃下肉搏。場均17.3分7.3籃板1.9助攻,勝利貢獻值7.2,效率值18.6更是近七個賽季的最低。
  • 21世紀的G7:防守贏得總冠軍 2005年馬刺VS活塞
    讓我們來看看雙方的主要陣容:馬刺:主教練波波維奇、巔峰「石佛」鄧肯、跑車滿油的帕克、一頭秀髮的「妖刀」吉諾比利、關鍵先生霍裡、防守專家鮑文以及布蘭特·巴裡等球員。第一節首節跳球,馬刺獲得球權,鄧肯以一記高難度的打板命中了本場第一個進球,妖刀也以一記中投兩分讓把比分改寫成4:0。隨後大本一改本色,連續強吃穆罕默德三次外加一次空切,連砍8分,漢密爾頓兩記精準的中投讓比分來到了12:4.
  • 科比&鄧肯&狼王聚首2020年名人堂
    蒂姆-鄧肯——重劍無鋒 大巧不工 歷史第一大前鋒 鄧肯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經典畫面:坐在替補席因笑吃T、原地大風車、招牌45度打板投籃、2008年季後賽三分球絕平太陽......年總決賽場均24.2分17.0籃板5.2助攻5.3蓋帽,猶如天神下凡,G6加冕之戰21分20籃板10助攻8蓋帽準四雙;2005年馬刺VS活塞史上「最枯燥」總決賽,鄧肯不聲不響場均貢獻20.6分14.1籃板(4.7攻板)2.1助攻2.1蓋帽——2005年夏天,已滿29歲的鄧肯手握2MVP+3FMVP,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已經提前鎖定了歷史第一大前鋒的桂冠。
  • 鄧肯搶走了大衛羅賓遜的榮光?不,後者才是馬刺文化的奠基人!
    用自從在1999年第一次看到馬刺打比賽,我知道了鄧肯,也知道了大衛羅賓遜。大衛羅賓遜,7尺的身高,頎長的四肢,有著健美先生都可能難以媲美的肌肉線條,雖然球技可能不是當時聯盟裡最好的,然而,他的人品,如果說第二,還真沒誰敢說第一。
  • 馬刺釣魚鄧肯攜全隊玩漆彈 即將重建無損兄弟情
    ,為了幫助隊友儘快恢復,鄧肯邀請全隊一起玩漆彈遊戲,大家都十分盡興。雖然馬刺眾人前途未卜,但至少現在他們還親如手足。馬刺全隊才從洛杉磯飛回聖安東尼奧,鄧肯此時召集大家玩遊戲,恐怕也是希望能讓隊友儘快放鬆心情。美國記者也稱讚道:「這些人在場外真的是親如手足。」鄧肯原本就堪稱漆彈遊戲專家,他甚至組了自己的戰隊「狼群」,自己在家收藏著一整套裝備。
  • 馬刺用狀元籤選擇鄧肯,一段傳奇正式開始!
    1997年6月25日,馬刺用狀元籤選擇蒂姆·鄧肯,雖然知道鄧肯是未來之星,但是他們絕對沒有想到,這次選擇幫助馬刺成為未來20年最成功的球隊。從那一天起,鄧肯也開始了自己的傳奇,慢慢成為歷史上最偉大的大前鋒。
  • 鄧肯與KG:極端的兩面
    傳球,2007年馬刺奪冠時,比爾-拉塞爾說鄧肯是聯盟傳球最好的大個子:不在於多美妙,而在於make a play。 當然,KG的傳球比鄧肯還要好,幾乎可說是歷史上長人第一。 而KG的進攻則是: 招牌的20英尺空位中投。
  • 鄧肯當年到底有多強?
    鄧肯1997年開始進入聯盟,從此書寫了一段極其輝煌的職業生涯。有人說在大前鋒的位置上,鄧肯是歷史第一,這種說法絕對不是誇張。而為了得到鄧肯,多支球隊曾在1996-97賽季故意擺爛,因為他們知道鄧肯會在次年參選,擺爛球隊只為在次年更有機會得到他。那麼鄧肯當年的實力到底有多強呢?要分析鄧肯的實力,首先要了解一下他的大學生涯。鄧肯是他所在大學的歷史第一人。
  • 這是馬刺唯一對不起的球員,鄧肯之後的第...
    15年的夏天阿爾德裡奇加盟馬刺的時候提出了三個條件,一是自己不打中鋒,二是波波維奇不能退役,三是鄧肯短時間也不能退役。如今五年的時間過去了,馬刺留下唯一的承諾就只剩下波波維奇還沒退役了。
  • 鄧肯亮黑肘裡程碑平鯊魚 石佛4分鐘阻戰車逆襲
    35歲的諾維茨基 PK 37歲的鄧肯,這種化石級的對決真是看一場少一場了。不過這場對決德國人明顯佔據體能優勢,因為這是37歲的鄧肯在過去5天內打得第3場比賽,尤其是聖誕大戰更是讓火箭逼得出戰了34分鐘,今晚背靠背鄧肯又再次首發。反觀諾維茨基則是整整休息了3天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