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排座位,現在不知怎麼就成了家長關注的熱點,網上有好多教室座位示意圖,分出好多區域,什麼學霸區、學渣區、努力區、醬油區等等,挺熱鬧的,我只能,按照教師課堂管理心理,那些把成績差的排在最後一排,有點不現實,反正小學教師一般不會這樣排。中學和大學會不會這樣排,我就不怎麼清楚了。
我從事教學工作多年,也做了班主任多年,排座位和調整座位是班主任的一項常規工作,以往,很少有家長對於學生座位說三道四,也沒有多少人會特別看重這個。
現在,情況確實有了很大變化,很多家長總是把孩子成績好的希望,寄托在一些客觀的條件上,而不是重視孩子自身因素,可以說是真正的緣木求魚。
對於排座位,老師遵循的一個基本原則就是按高矮排座位,因為上課的教室都是普通教室,很少有階梯教室,按照高矮排座位,矮個子坐前面,高個子坐後面,學生都能看到黑板。
這是基本原則,按照這個基本原則排好後,適當照顧一些有視力缺陷的學生,比如有個學生,個子雖然比較高,但是視力很差,坐在後面是看不到黑板上的板書的,那就要向前調整。為了不影響其他學生,一般調整到考前排兩側的位置,要是在中間位置,會擋住很多學生的視線。
學生成績在排座位時是否需要考慮呢?這是必須考慮的一個因素,我一般的做法是成績好和差的搭配一下,這樣好的學生可以幫扶差的學生,不至於差生更差。而不會像問題裡所說的,把差生放到最後一排。
也有人說,對於調皮好動的學生,會放到最後一排,這就更外行了,把這樣的學生放到最後一排,離老師講臺那麼遠,不是更難管理,這不就等於放縱他們嗎?顯然,會管理的老師是不會這麼做的。
對於不守紀律的學生,我是放在講臺左右兩側,上課時離我很近,實際上也就是一種人盯人的戰術,跟這樣的學生比耐力,一般情況下,學生經過時間長的看管,會變得好一些。
我的教室一般不設特座,最後一排也是正常安排。但是,有時候也會設特座,屬於最後一排以外的一排,一般是單獨設置的。這是給那些不守紀律還不能管教的學生設置的,這些學生不守紀律,上課搗亂,家長還不讓管,老師也就不能管。這種情況,是家長逼的,老師也是出於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