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重要嗎?當然重要。因為,一個人幸福與否,可能與你的愛情是否美滿相關。
但如果在一個人的生命中,愛情佔據了生命最最重要的位置,或者說,你為了愛情孤注一擲,飛蛾撲火,對它傾注了太多太多的期望,愛情成為你此生最大的精神支柱。
那麼,如果有一天,承載了你太多期待的愛情即將失去了,你因此將一無所有,你的精神世界一片荒蕪,你會怎麼辦?
痛不欲生?悔不當初?咬啐鋼牙和血吞?
或者,如《隱秘的角落》裡的張東升,蓄謀已久,殘忍報復?
《隱秘的角落》中,張東升對所愛之人徐靜,是張愛玲所說的,低到塵埃裡去。但又如何呢?
徐靜有了外遇,提出了離婚。
紫金陳的原著《壞小孩》中,主要筆墨花在朱朝陽三個小朋友身上,對張東升和徐靜的故事沒有展開,在小說的開頭,張東升已經實施了謀殺。我們無法知道張東升與徐靜更多的前塵往事。
而在《隱秘的角落》中,張東升與徐靜有了感情線。
張東升是一個沒有編制的「臨時工」,他有才華,卻沒有被徐靜家人親戚認可的「硬碰硬通貨」——編制內的工作。
在沒有智能機的時代,其實,就算現在智能機普及的現在,在很多地方,有一份國家單位,穩定的旱澇保收的工作,依然是一些家長們眼裡的香餑餑。
張東升顯然是獨自一個人追隨著徐靜的腳步,來到她所在的城市生活的。
在這個充滿異鄉口音的地方,也許也是個很排外的地方,一個外地人,舉目無親,無依無靠,沒有穩定的,被她的親人們認可的硬體(好工作),可想而知,他的內心要承載多大的壓力。
支撐他的,可能是他和徐靜的愛。
但有一天,他愛的人告訴他,她不愛他了。她沒有明說,但以他的聰明,憑蛛絲馬跡,他知道她愛上了別人。
可笑吧,可悲吧?
你想依靠的那份愛情,其實是最不保險的。什麼愛的感覺,其實你抓不到,你看不見。所謂愛情,不過是一種自我欺騙。說沒有,也就沒有了。
張東升因為相信愛情而來,他所仰仗的,卻被摧毀了。離開徐靜,也就是離開他的愛情,離開他的信仰。那也說明,他這幾年如此卑微的付出,是多麼可笑。
他不懂,失去自我的愛,其實是無根之漂萍,這樣的愛,毫無特色,讓人厭棄。
並不是所有女人都喜歡這種被人卑微討好的愛的。也許當她擁有你的卑微之愛後,她可能又覺得陽剛的男性更能撩撥她,更具吸引力了呢?
又或許,是她周圍親人朋友瞧不起張東升,久而久之,也對她造成衝擊,加上過去幾年,激情不再(在有的人看來,激情不再,就是愛情了了),所以移情別戀,尋找另一份更剌激的愛呢。
張東升指望他的嶽父嶽母能說動他們的女兒別和他離婚,無異於與虎謀皮,是天真的美好的願望。
如果沒有徐靜,他張東升算個啥?和他們沒有關係。
如果他們的女兒已經下定決定要離開張東升,你們覺得,他們是站自己女兒呢,還是撇開自己的女兒,反而去站隊沒有血緣關係的女婿呢?
正常來說,當然是前者。
所以,在六峰山上,張東升最後的掙扎沒有驚喜——他的嶽父母拒絕了他最後的奢望。當然,老人說得也有道理,不愛了,就分開吧,對雙方都好。
道理是這個道理,但是,這個女婿對女兒這些年的付出,就沒有一點值得同情的地方嗎(要不然說,知識分子在人情事世故方面比較一根筋。看徐靜父母的穿著舉止,肯定不是農民和下崗工人之流)?
張東升的頭腦中轟轟作響,有什麼東西轟隆隆跌落在地,碎了。
既然如此,他也就心一橫,按原計劃,拍照,讓他的嶽父母「失足跌落」滾下山崖。
因為一份投注太多的愛情,他扭曲了。
一不作二不休,其後,他又讓徐靜去和地下的父母團圓。
原著中,如果不是壞小孩發現他的陰謀,他的計策,也是天衣無縫的。徐靜出事時,張東升有完美的不在場證明,離事故現場遠著呢。
張東升算鳳凰男吧?恨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
物極必反,盛極而衰。愛有多深,恨有多深!
沒有什麼可以永恆!愛情更是如此。
對有些人來說,愛,其實就是佔有。既然我得不到,那就毀了她。要他們做到好聚好散,揮揮手不帶走一片雲彩,太難。
其實不贊成人們將愛情看得太重太重,愛情充其量是生命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也不可以把所有押在愛情上,否則,你可能會輸得很慘。
「我把一切都給了你。」「只要你不離開我,我什麼都可以接受!」張東升說。
但徐靜並不需要,她另有所愛了。
太過卑微地愛一個人,結果就是你越想抓住的,越怕失去的,反而越快離開你。也許你這種卑微的愛,只會讓對方感到窒息。到最後,你反而兩手空空。
如果你愛別人勝於愛自己,也就是,你都不怎麼愛自己,那別人為什麼要愛你,又憑什麼要愛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