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要1. 12月14日,英國衛生大臣稱一種傳染力提高了70%的新冠病毒新毒株正在英格蘭部分地區加速傳播。這個超級變體是目前所報告的感染最厲害的變體,引發全球性的關注。2. 新冠病毒的流行導致國與國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的「疏遠」。12月20日起,歐洲國家紛紛對英國採取了旅行限令,但這對控制新毒株的傳播只能起到有限的作用。3. 12月19日,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網站緊急調整雙陰檢測方式,再次增加了華人回國的難度。由於中國的入境檢疫和隔離一直在嚴格堅持,因此英國變異病毒在中國內部傳播的機率是最小的。4. 自新冠疫情出現之後,新冠病毒一直在變異。但只是一種量變,還沒有出現致病性、耐藥性等質變,要避免質變發生帶來災難,唯一的辦法就是儘快消除疫情。
12月14日,英國衛生大臣馬特·漢考稱,一種叫做VUI-202012/01的新冠病毒新毒株正在英格蘭部分地區加速傳播。12月19日,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宣布,因為新毒株傳染力提高高了70%,英國將採取更嚴格的封鎖措施,倫敦將於聖誕節前封城,消息傳出,30萬人蜂擁而出,上演出了一出聖誕病毒大逃亡。自新冠疫情出現之後,新冠病毒一直在變異。GISAID是一個收集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的資料庫,到目前為止,已經有研究者提交了27萬份數據。對其中3510份病毒基因組的分析發現,可以從進化上將病毒分成8個族系:GR, GH, G, GV, S, O, L, V。在不同的族系之間,病毒的差別其實不大,不是那種人和猩猩差別,可以理解成是趙、錢、孫、李之間的區別。只要疫情還存在,病毒就會不斷變異,病毒的族系還會越來越多,這是預料之中的事。但是,沒有預料到的是,在消息出來之後,從12月20日起,歐洲的國家紛紛動手了,對英國採取了行動。
荷蘭第一個禁止來自英國客運航班入境,有效期至明年1月1日。比利時不只要停航班,還要停火車。義大利不僅要停飛航班,在未來14天之內,還要禁止曾經去過英國的旅客入境。
法國,愛爾蘭,奧地利,保加利亞,都宣布了旅行禁令,葡萄牙宣布除了本國公民和居民之外,不接受來自英國的訪客。
德國和瑞士不只是停止與英國之間的旅行,也限制來自南非的旅行,因為南非也出現了一個名為「501.V2」類似變異株。
在歐洲之外,以色列、伊朗也宣布了一些相關的旅行限令。
同時,英國宣布倫敦、以及倫敦所在的英國東南部地區都「封城」,因為新毒株在這個地方大量出現。目前「封城」涉及1600萬人口,佔英國總人口的四分之一。因為這個「封城」令,有報導說「倫敦大逃亡」正在上演。
當然,英國的封城,在力度上並不能與武漢封城相提並論,實際只是一種限制。在這個上升到「4級」限制令的地區,人們不能離開自己家,到其他地方進行聖誕聚會。
疫情一夜變天,中國香港地區宣布將於22日禁航。外媒紛紛猜測中國內地也將宣布禁航英國。但此事在發稿前並沒有得到證實。據了解,從11月1日到12月16日,每周從英國約有8個航班飛到中國大陸,由於中國的入境檢疫和隔離一直在嚴格堅持,因此英國變異病毒在中國內部傳播的機率應該是最小的。儘管如此,12月19日,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網站緊急發布通知,第二次調整雙陰檢測方式。1、抗體檢測須採靜脈血,2、赴華乘客須在直航起飛地採樣, 3、且必須在指定地點檢測!
目前在英準備回國的華人,大都緊盯著中國駐英使館的網站,是否會發布斷航或者新的檢測規則。
這個新毒株有14個突變點,其中7個發生在新冠病毒感染細胞的S蛋白上,但是,讓英國周邊國家緊張的原因,是這種新變異的病毒株,傳播力增加了70%。這個新毒株所具有的一個點突變N501Y( S蛋白501位的胺基酸從N變成了Y ),之前已經表明可以增加S蛋白與細胞上的受體結合,增加病毒入侵細胞的效率。因為傳播力增加,在確診的感染者中,被這種毒株感染的人群比例越來越大。目前,在倫敦的新增感染者中,新病毒的比例已經超過了60%,而在上個月,這個比例只有28%。如果不控制,新毒株的超級傳染力會感染更多的人,感染人群中攜帶這種病毒的比例也會越來越高。病毒發生變異突變幾乎每天都在發生,英國的這個超級變體引發全球性的關注,主要因為這個病毒變體正在迅速取代其他版本的病毒,成為目前所報告的感染最厲害的變體。
英國於本月中旬批准了輝瑞商苗的緊急使用,但到目前為止,幾乎所有的科學家都認為疫苗可以對抗這種病毒變體。WHO正在各國收集這種變體的蹤跡,以此繪出它在全球感染的模型。
但是,真有必要對這個毒株產生恐慌嗎?或者說,目前這些國家對英國採取的旅行限制,能夠控制住新毒株的傳播嗎?大家其實想一下就明白,既然在上個月倫敦的感染者中就有28%的人帶有這個新毒株,由於之前沒有旅行限制,這個病毒株其實早已傳播到其他國家了。事實上,最早於9月份,英國就從患者身上採集到了這個新毒株。目前的病毒核酸檢測,只是一種定性的檢測,雖然能確診患者被病毒感染了,但並不知道病毒株的具體基因序列。要想知道到底是什麼序列,需要進行基因測序。「不測不知道,一測嚇一跳」,荷蘭的研究者在12月初採集的樣本中,也發現了這個新毒株,丹麥、甚至澳大利亞,也都檢測到這種變異。再等幾天,世界各國一定會出現的現象,可能是出現這個病毒的國家名單,會越來越長。此外,「傳播力增加了70%」,這個表述也是不清楚的。新冠病毒一直在變,到底以哪種病毒株為參考呢?之前歐洲出現的D614G突變體,就已經說是感染力增強了3~9倍。如今的突變,應該是在這3~9倍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70%。70%聽著不少,但增加還不到1倍。再換一個角度想一下,目前美國沒報導有這種病毒,但是每天確診人數都有20多萬。美國現在在流行什麼毒株呢?到底是英國的這個毒株傳播力厲害,還是美國的毒株厲害呢?之前丹麥出現一個新毒株,不但感染了人,也感染了大量的水貂,丹麥政府因此下令捕殺境內1500萬~1700萬水貂,但是在幾天之後,丹麥首相又在國會道歉,撤回了捕殺令,丹麥農業部長也因為「沒有法律依據就下令撲殺」而引咎辭職。目前這些對英國的旅行限制,也是因為疫情太緊張而出現的過激措施。可以這麼說,大家所恐懼的,並不是出現了什麼新毒株,而是為什麼病毒一直在流行。 圖/12月19日午夜,倫敦封城,近30萬人出逃,這是在帕丁頓車站前等候出發的民眾 圖/德國法國等11個國家與地區宣布了對英國的禁航令人口的流動,是導致病毒傳播的一個主要原因,只要限制住人口流動,也就限制住了病毒傳播。雖然針對英國的旅行限制屬於「過激」,但多少會對控制疫情有一定的效果。也可以這麼理解,其實各國目前也就是在找一個藉口,加強對旅行的限制。但如果要找藉口,這樣的藉口可以信手拈來,因為只要用心找,在任何一個有疫情的國家,都能找到一個變異,在一個特定的時候出現很高的傳染率。今年2月,Biogen公司在波士頓開了一個會,發生了聚集性感染,參會的人有100多人,但是這些人將病毒帶回了家,傳播到美國29個州,以及澳大利亞、瑞典、斯洛伐克等國家,導致全球有30萬例相關的感染。所以,病毒的流行,不但導致人與人之間的社交疏遠,也會導致國與國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的「疏遠」。其實甚至不需要查病毒的基因序列,只要某個地區出現了疫情,周邊的地區就會進行旅行限制。在沒有嚴重疫情的中國,因為擔心大規模疫情的出現,針對局部出現的疫情也會有旅行限制。這種限制並不一定是要封城、斷航,有時只是增加更多的核酸檢測和隔離要求,但是只要到過出事地區的人,都會感覺受到了某種「鄙視」。而且,因為對病毒的恐懼,人類不但產生了人與人之間的疏遠,還因為「環境傳人」,「食物傳人」,產生對環境、對食物的恐懼。比如當聽說進口海鮮出現出現汙染,有人就在呼籲:請禁止進口海鮮!後來發現不只是海鮮,只要是冰凍的食品,就容易帶來病毒,有人就呼籲:請禁止進口冰凍食品! 圖/隨著威爾斯封城,非必要商店已全部關閉。聖誕前的商店空無一人如果病毒每天都在變異,是否說就沒有必要擔心所出現的新變異呢?其實也並不是這樣。目前的新冠病毒的變異,是一種量變,應該說還沒有出現質變,帶來災難。如果病毒本來主要只在動物宿主裡傳染,但因為變異而出現了「動物傳人」的能力,那這種變異就是一種質變。通常這種「動物傳人」的能力,一般不可能導致巨大的疫情,也比較容易進行控制。但是,如果病毒進一步突變,出現了「人傳人」的能力,那就是一個質變了。這正是為什麼在今年一月份時,當鍾南山院士對媒體表明武漢出現「人傳人」疫情之後,全國的防疫措施馬上升級了。至於「環境傳人」,實際上跟「動物傳人」一個等級,「人傳人」的病毒等級更高,自然就可以環境傳人。11個月之前就已經知道新冠病毒有「人傳人」的能力,如今沒有必要因為發現可以「環境傳人」,就以為病毒發生了質變。當然,必要的謹慎還是應該的。以上這些病毒的「質變」都是已經發生的,未來的什麼質變會帶來更大的災難呢?如果病毒突變之後,感染者出現重症的比例增加,致死率也大大增加,那就說明災難來臨了。但是目前,並沒有表明英國新突變株的重症率和死亡率明顯提高了。在英國新毒株上,ORF8基因有缺失,之前有研究表明,出現這個缺失的病毒,感染後患者病症較輕。但是,因為新毒株同時有15個突變點,目前不知道對症狀總體上會有什麼影響。這就像下棋,不一定因為下了一步好棋,就肯定能贏,也不能因為走了一步臭棋,就肯定會輸。到底是輸是贏,還得看整體。如果病毒突變之後,雖然感染力大大增強,但只會導致無症狀感染,那就相當於讓人類獲得了一個天然的疫苗。可惜的是,這個可能性雖然存在,但並不能抱太大的期望,否則就像指望新冠在夏天消失一樣,最後只是絕望。目前針對新冠病毒,還沒有什麼特效藥。有一些藥物多少有些作用,但並沒有證據認為目前突變已經導致耐藥性。英國在本月初剛剛緊急批准了輝瑞的mRNA疫苗,也沒有證據表明,這個英國的新毒株會導致疫苗失效。所以,雖然目前病毒一直在突變,但是更大的災難還沒有發生。要避免這些災難的發生,唯一的辦法,就是儘快消除疫情。但在全球,目前不可能靠非醫學手段來強壓下疫情,唯一的指望,只有疫苗。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如果對旅行的限制,不管是任何藉口,如果能為疫苗的推廣贏得時間,那還是值得的。天天喊「病毒出現新突變」,最糟糕的結果就像是那個喊「狼來了」的人,等狼真的來了,大家卻毫無反應,災難才真的來了。
12月21日,歐盟批准了第一款新冠疫苗。如果沒有歐洲各國針對英國新毒株的一頓猛操作,歐盟會那麼快批准疫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