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時代,人們幾乎隨時隨地都在使用手機。然而出門在外,手機沒電了,又忘記帶充電寶數據線怎麼辦?
出於這種需求,共享充電寶就出現了。
現在,餐廳、車站、便利店......只要是你能看到的地方,幾乎都有共享充電寶租借的地方。
不過,共享充電寶自從被發明以來,就一直爭議不斷。
此前,網上就一度曝光過共享充電寶行業存在的許多問題,比如費用越來越高、安全性不足等等。
就在去年,某品牌共享充電寶還發生過爆炸事件,並引發嚴重火災。
現在,共享充電寶又被曝光了新的問題。
12月6日,公安部網安局官方微信號發布了一則重要通知,提醒大家警惕身邊的共享充電寶陷阱。
警方在文中表示,人流密集場所有的充電寶或免費試用,或免費贈送,但裡面卻隱藏著木馬程序,一旦插入手機,就會盜取你的個人信息。
在一則新聞視頻中,測試者將一部安卓手機和一臺做過手腳的充電寶連接起來後,通過電腦就可以控制這部手機。
不僅如此,連接成功後,還可以直接進入用戶手機支付寶付款二維碼的頁面,在用戶完全不知情的狀態下把裡面的錢轉走。
網絡安全專家解釋,不僅共享充電寶,我們日常使用的充電樁設備都可能存在安全隱患。
其中有一部分產品,在設計之初就存在非法獲取用戶數據的硬體,然後被惡意投放在市場中讓人們使用,導致用戶數據遭受損失甚至手機被植入木馬。
還有一小部分屬於黑客的惡意行為,黑客對公共場合的充電寶和充電櫃進行改造,內部集成黑客硬體,再趁用戶使用的時候實施入侵行為。
那麼,哪些充電寶可能存在安全隱患呢?
警方稱,一是商場裡的可租賃移動電源,二是火車站裡叫賣的滿電充電寶,三是掃碼免費送的充電寶。
因此,警方提醒,不要隨意領取和購買來歷不明的移動電源,如有需要,請選擇正規產品。連接移動電源時,如彈出是否「信任」提示,請保持警惕。
新聞曝光後不久,12月15日,#共享充電寶可能會實時監聽#的話題也再度衝上熱搜。
據新聞報導稱,技術人員指出,如果使用能夠傳輸數據的充電線,共享充電寶就能將惡意程序上傳至手機。
這意味著,即使用戶斷開充電後,依然能被不法分子操控手機,輕易調動攝像頭,甚至進行實時監聽。
技術人員張林才介紹說,不法分子還會用你的APP去做一些比較敏感的操作,如轉帳。
專家提醒,使用外來充電寶時,如果手機上出現需要用戶授權,打開調試模式等提醒,務必謹慎。
具體來說,就是如果手機上出現「是否信任此設備」等類似提示的時候,一定要提高警惕,一旦選擇「是」之後,第三方設備便擁有了對手機進行操作的權限,極容易導致用戶數據洩露或者被植入木馬。
在共享經濟的大背景下,共享充電寶出現在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
然而,正是這些習以為常給了危險可乘之機,大家使用還是小心謹慎才行。
內容 | 共享充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