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限塑令之後,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出現了:超市塑膠袋更受老年人青睞了!很多人老人在逛超市的時候,經常多扯一些塑膠袋,即便只需要一個塑膠袋就可以裝完,老人總會習慣性的多扯一些,甚至直接揣進褲兜拿回家用。近日,湖邊宜昌一老人瘋拿超市20多個塑膠袋引關注,有關老人素質問題的討論再次成為焦點。
據了解,6月20日,湖北宜昌,一超市內發生一起糾紛,一名身穿綠色衣服的老人因拿購物袋的時候和店員發生爭執。據超市工作人員介紹,每人只能限領3個塑膠袋,誰料一名老人竟然瘋狂拿了20多個塑膠袋,隨後被超市工作人員攔下。老人遭制止後開始撒潑打人,最終演變成肢體衝突。
看到這裡,有人會問,也就20多個袋子,能值多少錢呢?老人只是貪小便宜而已,拿回去還能當垃圾袋使用,或者有些老人喜歡用袋子裝一些東西,然後放到牆上各個角落掛起來。這些袋子,或許對超市的損失雖然不大,但對老人而言,尤其是老人家屬而言,顯得很不光彩,很不體面,非常丟人的一件事,搞不好還會到影響自己的孫子或孫女。
很多人年輕人都在感慨,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老人就不能活得體面一點嗎,這點便宜也要佔?事實上,這個問題並不能代表大多數,也不能說是老人素質普遍低下,只能說只有一少數人愛貪小便宜,這只是一種小市民心態,和一個人生長生活的環境有關。
魯迅曾在《故鄉》中這樣寫道:「辛苦輾轉而生活,辛苦麻木而生活,辛苦恣睢而生活。」第三種生活由生活的艱辛和處世的自私、刻薄與放肆混合而成,這點用在瘋拿塑膠袋的老人身上,再合適不過了。她們經歷過計劃經濟大鍋飯的時代,看別人都在拿,自己不拿心裡就會有壓力,用網友調侃的話來說就是「出門不撿著東西就算丟」。
但是,老人也忽略了一個問題,這些價格低廉的塑膠袋,雖然拿一兩個沒什麼,但如果拿的塑料較多,屬於盜竊行為。如果數量較小,這種治安案件一般會受到治安管理處罰;如果數量巨大,那就屬於盜竊,要負刑事責任。儘管如此,但老人瘋拿塑膠袋,由於歲數已高,一般都會免於刑罰。這樣一來,那拿與不拿,是本性決定的也是素質的問題!
既然如此,那麼有人會想到,如果是購物,就不存在所謂盜竊了,要拿二十多個塑膠袋,我可以買二十多根蔥,把每根蔥分別裝到不同的袋子裡,何樂而不為呢?其實這種騷操作是不合理的,因為購物要使用塑膠袋必須是基於正當使用,不能拐彎抹角的非法佔有,兩者不能混為一談。
然而網上對於偷超市塑膠袋的行為存在理解,認為老人偷拿塑膠袋是出於節省,可以理解。但這不是節省,是貪婪,不要因為免費就肆無忌憚,如果真需要這些塑膠袋,是可以花錢購買的,偷拿就會遭人嫌棄了。
責任編輯 小蘑菇的姑姑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