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邁入「2.0時代」

2020-12-17 南方新聞網

12月16日上午,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舉行2號樓啟用儀式。歷經數年建設而成的2號樓,讓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總開放床位可增加至1500張,不僅增設了產科和新生兒科,急救創傷中心也實現升級——面積較原創傷中心擴大幾倍,緩解了急救創傷醫療用地問題。

同時啟用的還有位於2號樓樓頂可以全天候起降的空中救援停機坪,標誌著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空地一體」醫療救援新局面正式打開。

隨著2號樓的啟用,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正式邁入「2.0時代」,這不僅意味著硬體設施的升級,更重要的是,醫療服務也將駛上提質增效的快車道,為惠州及周邊地區居民帶來更多觸手可及的優質醫療資源。

1 提檔升級

床位增至1500張 車位增加近400個

2號樓啟用的這一天,也是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12周年院慶的日子。

12年前,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在惠州中心城區的江北新城拔地而起。爍爍徵程,履新揚鞭。在惠州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以及社會各界的支持下,在全院員工戮力同心的艱苦拼搏下,2017年,這家年輕的醫院終於躋身「三甲」醫院行列。

如今啟用的2號樓,對於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而言同樣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伴隨著江北成為新的城市中心區,人口迅速向江北集聚,醫療服務的需求也隨之劇增。然而,直至目前,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依然是江北區域唯一的三甲醫院,周邊患者對於醫院擴容的呼聲越來越高。

2016年2月,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擴建工程獲批立項,成為惠州重點推進的民生工程之一。該院黨委書記祝曉芬介紹,2號樓的啟用將增設產科和新生兒科,急救創傷中心也隨之實現升級,同時還設置三層地下停車場,將大大改善就醫環境及醫療服務能力,緩解市民看病難、停車難的問題。

據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方永平介紹,正式啟用的2號樓建築面積近7萬平方米,建成後全院總開放床位可達1500張。2號樓啟用後,增設了以往沒有開設的產科、新生兒科等專科,原本床位不足的消化內科等強勢學科也得以擴容,該院內鏡中心更是將打造成為惠州市規模最大的內鏡中心。對於市民來說,無論是就醫環境,還是醫療資源,都得到顯著提升。

目前,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2號樓已經啟用的科室有急救創傷中心、腦血管病科、神經內科、神經外科、心血管病科、心臟外科、胸外科、婦科、兒科等。介入血管科、老年病科、內鏡中心等也將陸續搬遷至2號樓,增設的產科、新生兒科也將陸續開科,為患者提供更多的便利。

據了解,新開設的產科共有兩層。從2019年啟動籌備至今,已經引進了學科帶頭人並搭建了專業團隊,藉助強大的學科群實力,該院產科將為孕產婦提供更好的生命保障和更加及時的醫療服務。

新生兒科同樣是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的重點建設科室之一,醫護團隊現有醫護人員25人,其中高級職稱3人、中級職稱7人,能診治新生兒科各種疑難、急危重病例。在新的住院大樓,新生兒科一期開放床位25張,設有重症監護病房、早產兒室、傳染病隔離病房及普通病房,配有嚴格消毒的配奶室、沐浴室。

對於不少人關注的停車問題,方永平表示,目前2號樓有三層地下停車場,包括立體停車層,比以往增加近400個車位。加上一期的停車空間,所有的停車位約為1000個,實際上還是比較緊張的。因此,該院也將通過信息化建設,加強智慧醫療的建設,通過豐富線上醫療服務方便市民,一定程度上緩解停車緊張的情況。

2 理念革新

變「病人等醫生」為「醫生等病人」

走進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二號樓,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嶄新的急救創傷中心,這裡是急救創傷中心新的「主戰場」。2號樓的啟用,讓原本僅有2000多平方米的急救創傷中心,擴大到7000多平方米,重症病房和普通病房的數量都實現了翻番。

升級的不只是面積。在新的急救創傷中心,搶救室位處中心地帶,通過專門設置的急救專用通道,嚴重創傷患者可以從救護車快速無阻地被送往搶救室。與此同時,CT、X光、彩超、檢驗等重要的檢查室和急診藥房都布局在搶救室周邊,讓危重患者在10米之內完成各項檢查需要。

「搶救室裡的往往是最危重的病人,讓主要的醫療資源圍繞著搶救室,把變『病人等醫生』變為『醫生等病人』,這是急救理念的重大轉變。」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急救創傷中心主任李王安介紹,搶救室內還設置了多個搶救單元,包括2個創傷復甦單元,3個內科重症復甦單元,這樣的布局可以實現急危重症患者的一站式搶救,在最短時間內讓醫療資源抵達患者身邊,提升救治效率。

有了這些硬體設施的支撐,12月初,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成立了急診創傷外科,實行多發傷病人的統一管理,「以前嚴重創傷病人都分散在不同的病區,得到的救治服務也是不均衡的,實行統一管理後,可以更規範地提供服務,實現治療效果的最優化。」李王安說。

李王安介紹,目前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急救創傷中心還是負責本地區大型突發性、群體性公共事件和化學中毒類事件醫療救護工作的重點保障單位。每年接診各種中毒病例數百例,可獨立開展全胃腸洗消,血液灌流,CRRT、血漿置換等中毒救治措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蛇傷救治體系,今年截至目前已成功救治超過180例蛇傷患者,治癒率達到百分之百。李王安表示,隨著急診重症病房的擴大,該中心還將重點打造三大醫療品牌——即嚴重創傷救治中心、急性中毒救治中心和蛇咬傷救治中心。

值得注意的是,2號樓樓頂還設置了直升飛機停機坪,可以通過空中救援,為急危重症患者贏取寶貴的搶救時間。啟用活動當天,救援直升機進行了首飛,這也寓示著市一院停機坪正式啟用,將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更為及時高效的服務。

■延伸

創傷中心建設的惠州方法論

惠州市一院牽頭組建市創傷中心聯盟,構築省內首個市級「公眾—基層—高級」創傷培訓體系

日前,一場急救創傷領域的「大比武」在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舉行,全市20家二級以上醫療衛生機構派出隊伍參賽。在這場「大比武」中,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以優異成績脫穎而出,高分奪得「院內高級創傷生命支持組」一等獎。

「只要還有一口氣,趕緊趕緊送市一」,在隨後2020年惠州市創傷中心聯盟大會上,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的急危重症搶救能力更是得到了國家級知名創傷專家的肯定和鼓勵。

從2019年1月18日牽頭成立惠州市創傷中心聯盟至今,惠州共有4家醫院加入中國創傷救治聯盟,建設規模在廣東省各市中排名前列。惠州市創傷中心聯盟已培訓出18支高級創傷救治團隊和1309名一線醫護人員。值得注意的是,作為聯盟牽頭單位,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2019年ISS大於15分的嚴重創傷患者院內死亡率僅5.61%,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隨著二期的啟用,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急救創傷中心面積從原來的2000多平方米擴大到7000平方米,還新增了空中救援直升機停機坪,將造福更多的惠州及周邊地區嚴重創傷患者。

探出新經驗以急診外科為核心建設創傷中心

在眾多急危重症類型中,創傷已成為全球範圍內45歲以下人群的第一位死亡原因。統計顯示,惠州每年因交通創傷需要送醫院救治的患者超過7萬人,其中嚴重創傷患者死亡率高於15%。一個更加科學高效的創傷救治體系如何建立?

作為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急救創傷中心主任,這一問題始終縈繞在李王安心頭。位於中心城區的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每天接診的急診病人中超過四成是創傷患者。「不少病人是從基層轉運上來的,但是經常出現院前急救措施不到位,浪費了最佳搶救時間,導致最終搶救效果並不理想」,談論起過往親歷的病例,李王安依然感到遺憾。

事實上,不僅是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嚴重創傷患者對於全市各地區的醫療衛生機構都是巨大的挑戰。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節點城市,惠州目前全市人口已經超過480萬,轄區內有10條高速公路,汽車保有量超過120萬輛。密集的人口和繁忙的交通路網,潛藏著意外傷害的重重隱患。

2018年8月,《惠州市2018—2020年臨床重點專科建設方案》印發實施,五大救治中心被列為建設周期內的核心建設任務,創傷中心被列為惠州重點建設的五大救治中心之一,由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牽頭完成建設任務。

隨後,惠州市創傷中心聯盟於2019年1月18日正式成立,由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牽頭,與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惠州市120急救指揮中心、惠州市中醫醫院等18家市直及縣區醫療機構組建。

「我們牽頭建設全市創傷救治體系的最終目標,是希望惠州老百姓得到安全的生命保障,不管在惠州哪個地方,一旦有意外傷害發生,都能得到及時、規範、高效的救治」,李王安說,「這些目標講起來很容易,但是真正做起來是很難的。」

難在哪裡?和腦卒中、心血管病等不同,創傷並不是一種專病,範疇甚廣,目前國內各地對於創傷中心建設的模式各不相同。在李王安看來,五大救治中心的建設任務中,創傷中心的建設是最難的。創傷中心的建設要把分散的資源集中,以惠州為例,各級醫院急救水平參差不齊,很難做到規範管理,而且在創傷救治的發展過程中,不僅需要高精尖的救治技術,更加重要的是促進創傷救治規範和流程的普及與推廣。「亟需在全市推廣同質化、規範化的創傷急救培訓,讓市民不管在哪裡因意外受傷,都能得到同質化的急救服務。」

李王安也曾多次參與大型交通事故的救援,到基層醫院參與會診的過程中,他發現一些基層醫院急救理念、技術和設備都非常落後,對嚴重創傷患者的評估不夠準確,「這就造成一些重病患者沒有辦法得到及時有效的搶救,往往耽誤了救治。」李王安說。

這成了惠州市初級創傷生命支持培訓班的啟動因素。惠州市創傷中心聯盟面向基層醫院急診醫護人員開設的這一培訓班,重點為基層醫務人員傳授院前創傷急救技術。從2018年12月開始,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急救創傷中心聯合聯盟其他單位派出專業醫護人員,在龍門等各縣區基層醫療機構對醫務人員進行規範化、同質化培訓,兩年舉辦了8場培訓班,共有1309人接受培訓,取得積極的臨床成效和社會效應。

經過幾年的探索,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摸索出一條新的「路子」——以急診外科為核心科室,以「嚴重創傷時間窗內全流程一體化救治」為建設理念推動醫院創傷中心建設。這一經驗得到國內不少同行的認可,從2018年下半年起,已有21家三級醫院來函參觀學習,覆蓋國內4個省份和省內8個地級市,起到了「省級創傷中心示範基地」作用。

培訓全覆蓋建起「公眾—基層—高級」三級創傷培訓體系

理想的培訓效果是:經過培訓後,受訓者能把每一個創傷患者的評估和治療變成一種有計劃、有邏輯的習慣性程序。

即便在疫情防控最嚴峻的期間,培訓也沒有停歇。由於線下大規模培訓課程受限,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急救創傷中心聯合惠州市創傷中心聯盟,組織專家拍攝了「惠州市初級創傷生命支持教學示範視頻」,通過教學示範視頻,更好地幫助急救從業人員規範和優化嚴重創傷患者的救治流程,助力培養和強化惠州醫療機構院內創傷救治隊伍建設,推進分級分類急救人員培訓,造福廣大惠州市民。

事實上,嚴重創傷病人的救治成功率能體現一個醫院的整體創傷救治能力,同時也是一個城市創傷急救體系是否完善的標誌。而嚴重創傷病人到達院內是否能接受到安全、規範、高效的急診創傷評估和復甦是其得以生存的關鍵。因此,院內創傷評估和復甦的培訓至關重要。

為此,在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的牽頭下,惠州市創傷中心聯盟成立省內首個市級「嚴重創傷規範化救治培訓中心」並舉辦首期培訓班,面向二級以上醫院招收32名創傷從業骨幹進行精英教學,以團隊形式開展(如兩醫兩護、三醫三護)培訓,重點傳授嚴重創傷的團隊合作救治、規範評估和管理。2019年12月中旬成功舉辦第二期高級培訓班。

在兩期培訓班中,全市17家二級以上醫院、共68名專業醫護人員得到培訓,為各大醫院培養了立即可用的專業創傷團隊。

近年來,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牽頭搭建了覆蓋專業創傷團隊、基層醫務人員和公眾的全市創傷培訓體系。從2016年至今,聯盟先後深入羅浮山等景點,面向公眾開展創傷急救技能的培訓,累計培訓公眾超過10000人次。

至此,在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牽頭帶動下,惠州成功構建了覆蓋全市的「公眾—基層—高級」三級創傷培訓體系,為完善惠州市創傷救治體系奠定堅實基礎。

「惠州市創傷中心聯盟自成立伊始,就把創傷急救培訓作為重要工作來抓,經過兩年努力,成功搭建了省內首個市級『公眾—基層—高級』創傷培訓體系」,惠州市衛生健康局醫政醫管科科長金程介紹,這些舉措,在惠州建立起一個覆蓋面較廣的創傷培訓體系,不僅讓各醫療機構創傷救治水平得以提升,也讓惠州創傷患者的生命健康得到更好的保障。

撰文:廖鈺嫻 程秋伊

相關焦點

  • 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2號大樓正式啟用
    大家注意啦,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2號樓正式啟用!12月16日,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2號樓正式啟用。2號樓啟用後,醫院將開設以往沒有的產科、新生兒科等專科,原本床位不足的學科也得以擴充,特別是重點打造的急救創傷中心、骨科、消化內科等在惠州乃至廣東省具影響力的強勢專科。目前已經啟用的科室有急救創傷中心、腦血管病科、神經內科、神經外科、心血管病科、心臟外科、胸外科、婦科、兒科等。
  • 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人民醫院職工食堂經營權招標項目中標公告
    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人民醫院職工食堂經營權招標項目中標公告  正大鵬安建設項目管理有限公司受博羅縣人民醫院的委託,於2020年11月26日就博羅縣人民醫院職工食堂經營權招標項目進行開標、評標。
  • 【招聘】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心血管醫學中心誠邀天下英才加盟!
    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心血管醫學中心簡介: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心血管醫學中心由知名心血管病專家肖純博士創建於2010年10月,下設心血管內科、心胸外科、血管外科、糖尿病及代謝性疾病專科、心臟重症監護病房、心臟康復中心
  • 滬滇醫療幫扶升級「2.0時代」,上海同仁醫院開到金平人民家門口...
    永不停歇,滬滇幫扶升級「2.0時代」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位於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南部,總面積3677平方公裡,世居著苗族、彝族、布朗族等多個民族如今,通過多年幫扶,已經形成了以金平縣人民醫院為診療區域中心,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為延伸的醫療網絡,醫療質量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新生兒死亡率由2014年的5.44‰下降到2019年的4.0‰,孕產婦死亡率由2014年的49.46/10萬下降到2019年的零死亡,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逐漸規範,急重症的處理水平也得到提升。
  • 樹惠州榜樣 傳中華美德——第二屆惠州市道德模範評選頒獎活動3日...
    附:惠州市第二屆道德模範名單(共10名,按姓氏筆畫排序)  ● 敬業奉獻類(5名)  石喆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  馮清川中建鋼構廣東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  唐雄陸軍第74集團軍某旅「硬骨頭六連」三班班長  遊小慧(女)中共惠州市委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
  • 關於2020年惠州市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和先進集體推薦名單公示通告
    12.鄭如添 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感染內科主任 13.崔嫦婷(女) 惠州市第一婦幼保健院溫馨產科副主任護師 14.管丹丹(女) 惠州市第一中學高中語文教師 15.王宏京 惠州市職業介紹服務中心市場部部長 16.李巧龍 惠州市水利信息中心助理工程師、駐龍門縣龍潭鎮左潭村第一書記 17
  • 市第一人民醫院2號樓啟用
    惠州日報訊 (記者周智聰)昨日,市第一人民醫院2號樓啟用,副市長李俊玲出席啟用儀式並講話。 李俊玲表示,為進一步優化醫療資源布局,市政府啟動了市第一人民醫院2號樓建設工程,這是我市重點民生工程。2號樓啟用是我市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又一重大成果,標誌著該院的服務能力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 市立醫院整體交付廣東省人民醫院管理
    時間拉回今年1月6日,贛州市立醫院與廣東省人民醫院正式「牽手」,讓我們來回顧它們合作帶來的發展新氣象:1月6日,廣東省人民醫院(廣東省醫學科學院)協作醫院在市立醫院揭牌,雙方合作正式開啟。第一批醫學博士團也正式進駐市立醫院。
  • 市中心人民醫院建院七十周年
    昨日,紀念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建院七十周年大會在西湖大劇院舉行,省衛生健康委一級巡視員劉冠賢,副市長李俊玲出席並講話。劉冠賢要求市中心人民醫院把建設高水平醫院當作重中之重,大力開展技術創新和應用,建設一流醫學科研創新平臺,集聚培養醫學人才,抓好醫德醫風建設,發揮省區域醫療中心的示範效應,為周邊區域百姓提供更優質的醫療健康服務。
  • 2021廣東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惠亞醫院招聘院內合同人員81人公告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惠亞醫院(惠州市中大惠亞醫院)位於惠州市大亞灣()開發區,是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和大亞灣區政府合作共建的按「三級甲等」標準建設的公立非營利綜合醫院。醫院分為兩期建設,一期總投入逾11億元,佔地面積120畝,2013年11月12日正式營業。
  • 為了孩子那份「聽到的美好」——惠州市耳聰工程公益項目為聽障...
    2020年9月26日上午8時,惠州第三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門診事實上,據國家衛計委2017年公開的數據顯示,0-6歲的聽力殘疾兒童有13.7萬,且每年新增2-3萬人,符合條件的報名患者數量遠遠大於國家能夠提供的名額數量。即便2018年廣東省正式將人工耳蝸耗材列入醫保報銷範疇,由於醫保支付比例有限,仍讓許多困難家庭望而卻步。與此同時,因為缺乏足夠的信息和支持,聽障兒童的家庭也面對著很大的壓力。
  • 重醫附一院邁入全國三級綜合公立醫院第一方陣
    7月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關於2018年度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國家監測分析有關情況的通報》,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聯合相關部門,根據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國家監測指標數據,對全國2398家(其中,綜合醫院1289家,專科醫院576家,中醫醫院533家)三級公立醫院開展了監測分析
  • 惠州市第六屆耳聰工程正在火熱招募患者!
    」是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與香港耳聽心言基金合作的公益項目,旨在幫助貧困耳疾患者解除病痛、恢復聽力,重享有聲世界,重拾生活信心,減少因耳疾所致的家庭及社會問題,並引起全社會對聽力障礙人士的關注和幫助。自2015年始,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連續開展五屆「惠州市耳聰工程大型公益慈善活動」,每屆舉行慈善義診、公益手術、手術直播示教、基層醫生培訓、聽障兒童術後言語康復指導及學術會議等活動。
  • 「中國夢·耳聰美」惠州市第六屆耳聰工程正式啟動!
    惠州市衛生健康局黨組書記、局長劉慶榮,惠城區人民政府副區長遊京樊,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院長馬顯力等各級領導、全國各地專家志願者、慈善團體、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受益人士及家屬代表及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職工代表約
  • 惠州市耳聰工程用連續六年全力救助聽障耳疾患者的...
    為了這一美好惠州市耳聰工程連續六年全力救助聽障耳疾患者留下無數感人至深的故事……2020年11月19日至22日,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與惠州市港惠愛心基金會隆重舉辦惠州市第六屆耳聰工程大型公益慈善活動。2018年,策劃拍攝製作了惠州市耳聰工程公益片《聽到的美好》,並在惠州市第四屆耳聰工程啟動儀式上首播了該片,感動了現場所有人,該片還於2019年全國衛生健康微電影大賽中獲得公益科普類唯一的金獎。其中,片子裡面就有小一段動聽的插曲給該片增色不少。今年,醫院將這一小段插曲重新打磨成一首完整的同名歌曲,並拍攝製作成歌曲MV。
  • 山東省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SCI論文存在大量圖片造假
    論 文 背 景2016年2月2日,山東省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在雜誌上發表題為"Synergistic enhancement of the antitumor activity of 5-fluorouracil by bornyl acetate in SGC-7901 human gastric cancer cells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 惠州市2020年廣東省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候對象簡要事跡
    林常青林常青,男,漢族,1964年11月出生,廣東省惠城區人,1987年8月參加工作,群眾,廣東醫科大學臨床醫療系畢業,大學本科學歷,學士學位,現任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呼吸內科主任、主任醫師。陳維生陳維生,男,漢族,1979年8月出生,廣東省河源市人,2003年9月參加工作,2001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廣東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畢業,大學本科學歷,碩士學位,現任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急診重症監護病房主任。2016年11月,陳維生以骨幹人才引進到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工作並擔任急診重症監護病房主任。
  • 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東院(郴州市腫瘤醫院)試營業了!
    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東院(郴州市腫瘤醫院)試營業了!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集團又添新成員!作為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一體四輪」總體規劃的重要戰略布局,東院不論是地理位置、醫療資源還是周邊環境,都為患者們配置了最佳資源。新院區的情況究竟如何?今天就為大家做個「揭秘」哦!
  • ...字救人的江淮名醫——記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技術主任凌安生
    61歲的凌安生,是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技術主任、主任醫師,消化道癌早診早治篩查項目辦公室主任。這位享受安慶市政府津貼的「江淮名醫」從事消化病臨床診斷治療研究已有36年。5月18日,星期一,對於醫生來說,這是一周最忙碌的一天。早上7點多,凌安生在消化內科病房查房看診,隨後又趕往胃鏡中心,給病人做檢查。
  • 2020廣東深圳寶安人民醫院()第二人民醫院(石巖人民醫院)招聘33人...
    一、醫院簡介深圳市寶安區石巖人民醫院成立於1954年,2016年7月深圳市寶安人民醫院()成立,編為寶醫第二人民醫院,是集醫療、科研、教學、預防、保健、康復、社區健康服務於一體的二級甲等公立綜合醫院。國家胸痛中心、深圳市卒中中心、廣東省高等醫學院校教學醫院、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技術協作單位。醫院下設社康中心14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