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正常的生活與生產節奏,帶來了諸多負面影響,但在這場抗疫鬥爭中,我們也更進一步的見識了科學技術的力量,特別是人工智慧技術的巨大作用——無論是其助力科學家解密病毒基因序列,還是助力基層實現疫情信息排查,亦或是幫助用戶實現自查自防,都可以說是人工智慧技術作用凸顯的鐵證。
如今,隨著我國疫情已被高效控制,在促進疫苗研發、實現復工復產、推進新基建建設的新要求下,頂層設計正鼓勵在抗疫中展現出巨大作用的人工智慧技術進一步發揮好支撐作用;而在經濟重啟企業轉型的真實需求下,人工智慧在業界落地速度上也愈發的呈現出加速趨勢。
在此,我們可以以百度為例,透過這家「2019全球AI公司五強」公司近期在AI技術落地上的頻繁動作,一窺當下人工智慧技術落地的火熱。
從現實來說,一直致力於推進AI技術在全行業落地,實現產業智能化發展的百度,當前正為各行各業按下AI落地加速鍵,「瘋狂」的進行技術輸出。僅以四月下旬為例,捋一捋時間線,我們就能看到百度AI技術的落地速度有多快。
4月15日,基於自主研發的ARM伺服器,百度發布覆蓋雲遊戲、雲應用、雲VR和雲辦公等四大場景的百度「雲手機」,其在讓用戶手機擺脫配置限制的同時,也助力百度智能雲進入遊戲、教育、遠程辦公等賽道。
4月19日,百度無人駕駛計程車服務——Apollo Robotaxi服務上線百度地圖及百度APP智能小程序,這是國內首個通過國民級應用向公眾開放的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百度由此開啟無人駕駛計程車在國內市場的大規模運營。此時,長沙用戶打開百度地圖進入打車服務或在百度APP搜索「Dutaxi」,已能率先體驗新式自動駕駛出行服務。
4月20日,百度研究院推出業界首個支撐通用型、大規模生產的智能視頻合成平臺VidPress,以AI技術大幅提速視頻內容生產效率,助力用戶爭雄短視頻時代。
通過VidPress,用戶僅需一鍵輸入新聞圖文內容連結,其餘全部工作即可由平臺自動化完成,視頻素材智能化聚合、解說詞生成、語音合成、音視頻對齊和渲染導出等視頻製作的整套製作流程在9分鐘內即可完成。
4月21日,百度Apollo籤約南京市、秦淮區兩級政府,為秦淮車聯網省級先導區建設,推進南京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助力。通過在自動駕駛、車路協同、智能車聯等領域展深入合作,為南京智能交通新基建開路。同日,百度通過公益基金會向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資助AI算力資源,用於支持「針對新冠病毒的藥物篩選」項目的研究,共同推動疫情防控及防治工作。
4月24日,百度在一天之內又達成了兩項重要AI落地戰略合作:
一是百度與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聯合設立「中國CDC應急技術中心-百度基因測序工作站」,共同推動新冠肺炎病毒相關分析研究工作,以及未來更長遠的公共衛生相關科學研究。據悉百度將為工作站提供一整套最先進的基因測序設備,並將基於AI、大數據能力,持續為病毒病所的研究工作提供技術支持。
二是百度智能雲協同度小滿與億聯銀行達成戰略合作,百度智能雲與億聯銀行預期在金融業務和金融科技方向將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方面進行更深入合作,建立起從IaaS基礎雲服務到SaaS解決方案的完整金融智能化方案。屆時百度智能雲將與度小滿協同作戰,整合百度技術能力和金融業務能力,與億聯銀行形成三邊共贏的戰略合作,共同打造「未來銀行」新範式。
多領域密集落地,釋放了何種信號?一個月內,百度AI技術在交通、金融、內容創作、生物科技等領域密集落地,這樣的落地速度,可以說是許多人都是為之羨慕的。而在百度AI技術落地加速度中,又釋放出了怎麼樣的信號?
鄰章認為至少有這樣四點:
一是各行各業對效率提升、降本增效、實現產業智能化的需求,因疫情衝擊而進一步凸顯,變得更為迫切。其實這倒不難理解,畢竟疫情對各行各業帶來的衝擊是顯而易見的,而像金融這種本身就處於內外承壓的行業,在疫情黑天鵝的突襲下,其遭受的衝擊可能就更為凸顯,自然也使得他們對新技術的需求會更為迫切。在此,AI解決方案技術提供商們可能需要做好市場強需求的準備了。
二是百度AI的技術虹吸效應顯現。在此前文章中我就曾談到,隨著越來越多的業內夥伴選擇與百度合作,通過百度的AI技術進行產業智能化改造,這一方面證明了百度AI技術對產業智能化改造的強適用性;另一方面也或將使得百度AI技術產生虹吸效應。如今看來,這一預判並沒有錯。而隨著百度在與各行各業夥伴的技術合作中積累到越來越豐富的落地經驗,再加上其本身AI技術的領先性,相信百度AI技術的虹吸效應在未來將進一步顯現。
三是對人工智慧核心技術的持續研究是其實現技術輸出賦能的前提。許多人可能都在羨慕百度AI在行業的密集落地,但為什麼百度AI技術對各行各業的智能化改造具備強適用性,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於百度在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等AI核心技術上擁有世界級的技術能力,在SemEval、AAAI、CVPR 、ACL等行業頂會中取得了豐碩的成績。
諸如在SemEval 2020 上,百度基於飛槳平臺自研的語義理解框架 ERNIE一舉斬獲5項世界冠軍,囊括視覺媒體的關鍵文本片段挖掘、多語攻擊性語言檢測和混合語種的情感分析;又如在AAAI 2020中,面對斯坦福、哈佛、谷歌等強力競爭者,百度在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等領域共入選論文28篇,堪稱全球第一梯隊;再如在有計算機視覺領域「奧斯卡」之稱的CVPR 2020中,百度入選論文達到22篇;在ACL 2020中,百度11篇論文被大會收錄。這些都是百度在AI核心技術領域水準與實力的體現。
四是百度在技術輸出中不僅重視產業效益,同時也在追求社會效益。這從百度向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資助AI算力資源;與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聯合設立「中國CDC應急技術中心-百度基因測序工作站」等動作就可見一斑。它彰顯著百度對AI技術的態度:AI不僅要為企業與產業創造經濟效益,同時也要帶來社會效益,要通過AI技術促進社會發展,踐行企業社會責任。
寫在最後:產業發展的有趣之處或許在於,不確定性事件似乎比確定性事件更能對行業發展產生關鍵性的助推作用。就這次疫情而言,雖然它讓社會按下了暫停鍵,使得一季度GDP同比下跌6.8%,但從產業進化的角度來看,它也或給人工智慧等技術在行業內實現更快、更大規模的落地按下了加速鍵。這對於產業早日達成產業智能化升級,走上智能經濟發展道路而言,卻也可以說是一劑催化劑,這從百度AI技術的在各行業的頻繁落地,就可見一斑。
作者:鄰章【微信號:ZLxgic,公眾號:TMT317】系獨立撰稿人,專注科技網際網路評論,致力傳遞有價值的思考,關注智慧型手機、消費&產業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產業,現已入駐36氪、虎嗅、鈦媒體、界面、創業邦等40餘家科技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