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雨勢加強 出梅要到中旬 直擊淳安: 70個村書記的防汛一線

2020-12-03 中國網

  這幾天,杭州的最高氣溫都在30℃以下,氣溫不太高,但感覺很悶熱,一動就是一身汗。 

  杭州市氣象臺統計,自5月29日入梅以來全市面雨量744毫米,是常年梅雨量的2.8倍。截至7月9日,全省梅雨量498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65%,排常年同期第1位。

  這雨到底要下到什麼時候?快了,再熬兩天,雨就停了。

  昨天是最近幾天杭州全市雨水最弱的一天,從8日20時至9日15時,全市面雨量7.3毫米,新安江流域15.2毫米。

  市氣象臺預測,目前主雨帶位於江西中部到浙江南部。然而,隨著雨帶加強和北抬,今天,杭州雨勢將會加強,預計全市陰有中陣雨或雷雨,其中西部和南部縣市中到大雨,局部暴雨。明天多雲到陰有時有陣雨或雷雨;12日-13日降雨間歇,杭州轉而受到副熱帶高壓控制,以晴熱天氣為主,午後局部有陣雨或雷雨。

  具體到新安江流域,9日到11日面雨量有40-60毫米,上遊黃山地區20-40毫米,雨量明顯小了。

  夏天就是這樣,雨水暫停,氣溫就要上升了。今天最高氣溫就要衝到30℃以上,12日白天最高氣溫更是又要衝擊35℃高溫線。

  什麼時候出梅?幫大家問過了,很遺憾地告訴你,至少本周無望了,出梅恐怕要等到7月中旬了。

  還記得去年都市快報、淳安縣委宣傳部聯合推出的「70個村書記導遊」嗎?在歲月靜好的時候,村書記們是綠水青山的代言人,鄉村振興的領頭羊。

  在近段時間抗洪搶險的非常時刻,這些村書記又是村子的「守護神」,抗擊汛情的急先鋒。

  回顧淳安村書記們在防汛一線的點點滴滴,依然動人。也許沒有大開大合驚心動魄的事跡,但面臨汛情,防範危險,處理好瑣碎卻重要的事情,衛護大家生活,靠的正是這種吃苦耐勞的精神和持久的責任心。

  汛情過去,村書記們還將帶領村民,胼手胝足,消除汛情影響,恢復生產。這會是一個不短的過程,我們也將繼續關注。

  方家村洪世文

  「你們接應,我過河」

  「洪書記嗎?我們村裡自來水管被洪水衝斷了,全村都斷水了。」

  9日中午1點左右,左口鄉方家村黨總支書記洪世文一接到電話,就和包村幹部一起帶著搶修設備驅車前往現場。

  那是一段過河水管,洪水巨大的衝力把水管扯斷了,斷管被彈到了河道對面。

  「趁現在沒雨,我過河把斷管拉過來,你們在這邊接應。」洪世文說完就往河裡奔去。

  湍急的水流沒過了他的膝蓋,岸邊同事擔心地看著他。好在他經驗豐富,順利到達對岸拿到了斷管。

  這時天又下起了瓢潑大雨,洪世文說:「大家努把力,一鼓作氣把管子接上。」

  拉繩、墊石、熔接,大家齊心協力,水管很快搶修好了。洪世文全身溼透,上了岸發現自己的腳在過河時被石頭劃破。

 

  

  黃川村陳志鵬/33898步

  「志鵬啊,我們家後面塌方,我一個老太婆處理不了,請村裡幫幫忙!」

  「陳書記,下塢村水渠水滿到地裡了!」

  「黃川村道路塌方,車過不了了,陳書記快想想辦法。」

  在安陽鄉黃川村,遇到大大小小的事,村民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村黨支部書記陳志鵬(上圖左1)。

  9日早上6點,陳志鵬的手機又開始響了:「陳書記,房子塌了把路堵住了,我們出不去了。」他才睡了不到4小時,又緊急趕往現場。

  原來,村裡路邊一棟閒置的泥牆屋因長時間雨水浸泡塌陷,把村子主幹道堵得嚴嚴實實。

  「趕緊清理,這條路影響的不只我們一個村,還有裡頭三個村進出。」陳志鵬指揮村民先從鄰近小路繞行,自己拿起鐵鍬開始埋頭清理。

  這已是他連續第二天睡眠不足4小時了。他在村裡到處奔波,白加黑連續巡查、搶險了一天一夜,微信步數顯示走了33898步。

  「前面道路又有塌方,趕緊過去看看。」他指了指幾十米遠拐角處的一處山體滑坡,急忙過去處理。

 

  

  屏湖村繆發春/放不下

  「繆書記回來了!」9日下午,千島湖鎮屏湖村的黨員幹部們驚訝地發現,村黨總支書記繆發春(上圖左1)只用了半天時間處理完老丈人的後事,就匆匆趕了回來並肩作戰。

  「今夜我值班。」繆發春看著村道上五六十釐米深的積水,顧不得疲憊,擼起褲腿蹚進水裡。

  屏湖村是臨水民俗村,共有38家民宿,每年接待的遊客量都十分可觀。但這次的汛情讓村裡70餘畝農田受損、10餘幢民房浸水,還發生了四五處山體滑坡和堤防損毀。

  7月6日開始,屏湖村村兩委幹部就全都住到了辦公樓裡,24小時值班,防汛堵漏,轉移安置受災村民,幫農戶搶收物資,勸返民宿遊客。

  7月7日凌晨4點,正在指揮抗災的繆發春突然接到了老丈人去世的噩耗,大伙兒都勸他趕緊回家。但汛情緊急,低高程區域的農戶和遊客怎麼辦?繆發春放不下,安撫好妻子,繼續埋頭救災。

  7月8日傍晚,雨勢漸小,繆發春在安排好當夜工作後,才帶著妻子回左口鄉處理老丈人後事。

 

  

  青山口村夏建平/幸虧提前勸走了老人

  「別拉著我,我要進去搬東西……」8日中午11點多,宋村鄉青山口村,一棟二層樓老房子一側牆體突然倒塌,67歲的房主夏槐蘭趕到,著急地要掙脫人們的拉拽,想往屋裡衝。

  「不可以進去,拉住她!」青山口村書記夏建平一邊拉電閘一邊喊。

  事發房屋建於上世紀80年代,2017年被鑑定為危舊房,但因總體結構還算穩定,加上房主家庭經濟困難,一直未推倒重建。過去三年來,但凡出現惡劣天氣,鄉村兩級幹部就第一時間趕赴夏槐蘭家排查,確保安全。

  這次汛期中,夏槐蘭家牆體出現明顯裂縫,並有擴大趨勢,側面牆體突出,安全隱患嚴重。在7月大汛期來臨前,村幹部們說服夏槐蘭暫時搬去女婿家住,待汛期過後再做決定。

  轉移是及時的,這次暴雨中房屋倒塌的牆體面積佔整個老房子的近1/4,人如果在裡面就糟了。

  房屋倒塌後,鄉村兩級幹部立即趕赴現場,在房屋周邊拉起警戒線。夏建平第一時間聯繫上夏槐蘭的兒女,希望對方能馬上回村商量後續事宜,並聯繫電工拆除房屋的電線,排除觸電隱患。

  為幫夏槐蘭將損失降到最低,大家趁雨量變小的間隙,一邊小心提防二次坍塌,一邊用「四人輪流,兩進兩出」的方法,冒險從屋內搶搬物資,不到一小時就將一樓騰空。

 

  

  茶山村汪亨敏/搭一條路給鄰省患病老人借道

  「汪書記,我們這裡一位老人腦溢血,急需送醫,麻煩你們幫幫忙!」9日凌晨5點,一宿沒睡的中洲鎮茶山村黨總支書記汪亨敏,接到了一個安徽歙縣獅石鄉的求救電話。

  茶山村位於浙皖兩省三縣交會之地,與歙縣獅石鄉相鄰。受連續強降雨影響,獅石鄉通往歙縣縣城的道路塌方無法通行,情急之下,獅石鄉負責人想到了取道中洲鎮將老人送醫的辦法。

  但茶山村出山的必經道路餘茶線洄溪自然村段也有塌方,車輛和行人不能通行。汪亨敏動員村幹部,從造房子的農戶家裡借來建築板材,墊在鬆軟的塌方土方上,只用了10分鐘,就搭出了一條臨時便道。

  很快,從歙縣出發的救護車以及從獅石鄉營川村出發的病重老人,分別抵達了塌方地點兩側,大家接力背起病重老人蹚過塌方點,登上救護車,前往歙縣的醫院治療。

 

  

  中聯村胡萬星/冒雨3小時搬了30臺機器

  「胡書記,廠區的水已經有40釐米深了,還好聽了你們的建議,不然直接經濟損失就20多萬元啊!」8日凌晨,鳩坑鄉中聯村黨支部書記胡萬星接到了村裡來料廠負責人高團花的感謝電話。

  事情要從前一天下午說起,受持續強降水影響,在檢查來料加工企業時,大家發現高團花來料廠內已有少量積水,並有繼續上漲趨勢。

  高團花起初並不重視,認為只要把機器設備墊高一點點就行了。

  胡萬星和村幹部們一起勸說——

  「不要有僥倖心理,今晚就把位置低的機器和材料全部搬離。」

  「團花,這幾天還是強降雨,水位肯定要持續上升,你這邊地勢太低了,低於109米,今晚之前必須搬離。」

  「團花,你剛剛採購的這些機器,一旦進水,修理很困難,到時候損失就嚴重了。」

  「是的啊,團花,你這裡是我們村最大的來料加工點,一旦機器受損,你這些趕工的東西肯定是完成不了的。」

  高團花終於同意將機器和材料搬離,鄉村幹部、網格員等志願者冒雨3個小時搬了30臺機器,避免了20多萬元損失。

 

  

  梓溪村方凱譽/無人機巡查

  「項爺爺,你是不是回家裡拿東西了?」8日,在臨時安置點,梓桐鎮梓溪村黨總支副書記方凱譽(左)問道。

  「你怎麼知道我回去的?」梓溪村的項爺爺很詫異,「我已經很注意了,一路上沒看到你們啊。」

  「我用無人機在天上一直看著呢,水位沒有退到警戒線以下,千萬不要再回去了,太危險了。」方凱譽擺了擺手中的無人機。

  梓溪村是今年6月份新合併的村,村子共7個自然村,403戶1235人,村頭村腳橫跨5公裡,人員居住分散。

  村子1/3轄區為沿湖地區,在此次強降雨過程中影響較大,截至8日早上,緊急轉移安置162人,完成109.5米以下人員全部轉移安置。

  方凱譽平時喜歡玩無人機航拍,他發揮自己的特長,趁雨停雨小的間隙,用無人機在監控整個行政村的人員流動以及水位上漲情況,與地面巡查組默契配合,保證人員安全。

來源: 杭州網    | 作者:王斐帆 王夏琴 周濤 餘夕雯 成方珣 陳航 蔣奇 餘瑋 汪彥    | 責編:郭昀皓    電子信箱:184042016@qq.com    

相關焦點

  • 無懼風雨,與時間賽跑,我們奮戰在防汛一線!
    面對災情,鄉村幹部、第一書記顧不了太多,第一時間進村入戶,前往地質災害點、山塘水庫等地排查險情、轉移群眾。與此同時,在防汛關鍵時刻,一些老黨員、老支書、鄉賢黨員等群體主動站出來,他們不等不靠,不畏險情,爬山涉水,奔赴防汛抗洪搶險救災一線。
  • 淳安屏門鄉多處塌方,就要退休的老魯說:沒見過最大的洪水
    昨天晚上,梅雨季節的連續強降雨造成山體飽和,杭州淳安屏門鄉5個行政村10餘處出現不同程度的塌方,致使交通受阻。「我們佛嶺後村與屏門村潭頭自然村潭塘線塌方了,車子出不去了,能不能麻煩清理一下?」今天對即將退休的屏門鄉幹部魯如寶來說,是他最忙的一天,一大早,分管交通和文化的魯如寶,手機就沒停過。「先不要急,我馬上聯繫人員進行清理。」放下電話,魯如寶就聯繫公路段將相關情況告知,同時聯繫村主要幹部,讓村裡組織黨員群眾力量,自行開展清理工作。半小時不到,鄉、村道路陸續有黨員、鏟車投入搶險救災工作。
  • 防汛一線黨旗飄,風雨之中顯初心
    風雨和重任面前,江蘇水文局泰州分局從做好各項汛前準備,到高效快速應對、加強應急值守、啟動應急監測,廣大黨員幹部充分發揚「四個到一線」「我是黨員我先上」的行動自覺,踐行「五抓五促」專項行動、「三個表率」模範黨組織建設要求,向「風」而行,迎「雨」而上,在防汛一線立起一道道衝不垮的鋼鐵脊梁,豎起一面面吹不倒的鮮紅黨旗。以汛為令,「集結號」在黨旗下吹響。
  • 災情嚴重,省委書記、代省長前往一線
    兩天內,陝西省委書記劉國中、代省長趙一德均到洛南縣指揮抗洪搶險救災工作。據《陝西日報》消息,8月8日,陝西省委書記劉國中到遭受嚴重洪澇災害的商洛市洛南縣檢查指揮抗洪搶險救災工作。要深刻汲取洛南縣石門鎮、麻坪鎮搶險撤離不及時、不徹底導致人員傷亡、失聯的教訓,聚焦人員安全撤離方案,搶抓下一輪強降雨來臨前的窗口期,對整個防汛搶險工作進行再排查,紮實開展實戰演練,進一步夯實責任、堵塞漏洞,做到防汛責任到人、撤離對象到人、安置場所到位。
  • 【防汛抗災•她力量】龍坪鎮:綻放在防汛抗災一線的鏗鏘玫瑰
    在這危難時刻,有一個特殊的群體,她們搶在前面、衝在一線,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挑起了一份責任和擔當,在龍坪鎮防汛抗災戰場上綻放出最美的「鏗鏘玫瑰」。她鏖戰一線搶險都說「女人是水做的」,但是說到龍坪鎮黨委副書記郭昭妤,有人開玩笑:她只怕是「水泥」做的。
  • ...盛金國|瓶窯鎮|建德市|防汛|江維松|南山村|淳安縣|浪川鄉|張杰...
    防汛志願者 餘杭瓶窯鎮南山村村民 盛金國:我們走到這裡發現水比那邊多得多,所以我們要看一下是不是有漏洞,我們還要聽聽水聲有沒有、水聲的聲音有多大。7公裡長的堤塘,走走停停,僅僅一個單趟下來,就需要2個多小時。
  • 直擊皖警抗洪一線 | 閃耀「一槓一」,越是艱險越向前!
    在防汛抗洪一線安徽公安破浪出動守平安這支逆行的「藏青藍」隊伍中總有一群年輕的身影在忙碌著在圩堤上綻放無悔青春在波濤中守護萬家平安許子洋冒著大雨,腳踩泥濘,幫群眾收拾衣物上車,送群眾到安置點房間,駕駛警車,往返於江調圩與安置點之間二十餘次,連續工作16個小時,轉移群眾200餘人。7月12日晚8時,安置點群眾聽到洩洪傳言情緒激動,許子洋同志主動擔責,把所有人叫到會議室外的廣場上,一邊安撫群眾情緒,一邊宣講縣防指命令並向群眾普及防汛知識。
  • 礦泉水、鮮麵包、大西瓜…… 點點愛心湧向武漢防汛一線
    企業特意從恩施拖來2000箱富硒礦泉水;麵包店成立小分隊每天向值守點送上新出爐的麵包;村民自掏腰包給一線人員買飲料、方便麵;社區商戶為值守人員送來西瓜解渴……記者梳理發現,防汛工作啟動以來,企業、工商戶、個體戶、村民均在為防汛事業貢獻點點愛心。2000箱富硒水從恩施運到武漢7月16日下午,一輛來自恩施的大貨車停靠在漢口江灘旁的沿江大道。
  • 浠水:六個「前」覆蓋加強長江防汛
    浠水:六個「前」覆蓋加強長江防汛 2020-07-15 10: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要出梅了!激不激動!
    但要告訴你一個好消息 黏糊糊溼噠噠的天氣就快結束啦 據江蘇省氣象臺最新消息江蘇有望7月19日左右出梅啦~ 江蘇省氣象臺首席預報員蔣義芳說 未來幾天有一次較強降水過程 空氣汙染氣象條件普遍較好 目前來看 今年的梅雨季節
  • 省委組織部通知要求:黨組織和黨員幹部在防汛防臺一線擔當作為
    通知指出   要切實把防汛防臺工作擺到突出位置,增強打大仗打硬仗的思想自覺行動自覺,把省委關於防汛防臺工作的部署要求迅速傳達到每個黨支部、每名黨員,有效凝聚起防汛防臺的強大力量。各級黨委要堅決負起防汛防臺主體責任,強化統籌領導、科學調度、精準施策、有效管控,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
  • 礦泉水、鮮麵包、大西瓜……點點愛心湧向武漢防汛一線
    兩個小時後,2000箱礦泉水全部運送到江岸區各堤壩值守點以及轄區轉移安置居民手中。付祖平的公司在戰疫期間就積極參與了蔬菜保供,獲評武漢抗疫特殊貢獻企業。防汛以來,公司累計花費25萬元從恩施購買了3000箱富硒礦泉水,送到一線。
  • 馬濤到防汛一線檢查汛情和堤防情況
    馬濤到防汛一線檢查汛情和堤防情況強調抓緊抓實抓細搶險救災措施6月29日下午,在出席省防汛工作視頻調度會後,省委常委、省軍區司令員馬濤立即乘船到長江武漢段防汛一線檢查汛情和堤防情況,對駐鄂部隊參與抗洪搶險和組織民兵進行救災任務再研究、再部署、再檢查,對大江大河大型水庫汛情進行分析研判
  • 縣委書記,鄉鎮書記,村第一書記,看看今天「書記們」聚在一起談了啥
    縣委書記,鄉鎮書記,村第一書記,看看今天「書記們」聚在一起談了啥 2020-12-03 22: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武昌積玉橋街24小時堅守防汛一線 確保汛期安全
    在積玉橋街道防洪排澇分指揮部的指導下,積玉橋街迅速成立黨員防汛突擊隊,50名幹部、30名安保隊員搭建臨時防洪應急棚、駐守江堤,24小時堅守在防汛排滯一線,積極發揮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先鋒戰鬥作用,多措並舉做好當前防汛工作。
  • 關於在全市防汛抗災中黨組織和黨員幹部現實表現的情況專報(二)
    7月9日晚上10點,村黨總支書記李大樹帶隊巡查排洪渠時發現子堤決口,在向鎮值班領導報告後,村黨總支迅速組織50餘名黨員、群眾,調用1000多個沙袋和門板、木樁進行搶險,經過6個小時全力奮戰將決口堵住,防止險情進一步發生。4.汨羅市汨羅鎮九雁村黨總支:7月8日下午5點,受連日強降雨影響,九雁村九龍新壩出現塌方,洪水將壩堤附近的一座水泥橋衝垮。
  • 今天,南京出梅了!但壞消息是…
    出梅了!出梅了! 「超長待機」的梅雨終於結!束!了! 6月9日,江蘇省淮河以南地區自南向北入梅,比常年偏早; 7月21日,自南向北出梅,出梅偏晚。
  • 六旬書記,防汛抗災衝在前——達呼店鎮阿拉村黨支部書記多英孝
    「多書記,您慢一點啊,要不我們來開吧。」阿拉村會計向正在開四輪車幫助農戶矯正發電機位置的多書記喊道。面對突如其來的汛情,始終把村民的安全擺在第一位的老書記多英孝立即召集村裡勞動力,迅速行動,參與到防汛抗災中,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 高淳三新公司「兩委」書記下沉鎮街一線圩堤助力電網運行
    以鐵的紀律為防汛抗洪工作提供堅強供電保障!」7月18日,在高淳區固城街道義保圩,高淳三新公司「兩委」的書記深入圩堤一線「跟進式」監督電力防汛抗洪,助力電網穩定。 進入主汛期,電力在防汛抗洪中起著至關重要作用,如何發揮電網主力軍作用,高淳三新公司把防汛抗洪工作擺在首要位置,公司 「兩委」書記「下沉"各鎮街一線圩堤, 以「跟進式」方式督導各所加強防汛值班
  • 桃花鎮繁華新園社區:黨旗飄揚防汛一線 風雨砥礪為民初心
    連日來,面對嚴峻的防汛形勢,肥西縣桃花鎮繁華新園社區黨委帶領社區黨員幹部始終戰鬥在防汛一線,哪裡有汛情就戰鬥在哪裡,哪裡有積水就出現在哪裡,充分發揮了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讓黨旗在防汛一線高高飄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