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讓凱撒的歸凱撒,上帝的歸上帝吧。
01
不得不說,人生處處是「驚喜」。我本等著國行PS4,頭上的那隻「靴子」落下,沒成想第二天起床,卻發現隔壁看熱鬧的微軟被砸死了——近日,有消息稱國行Xbox將修復「後門」,更新後只能使用國服。
有一說一,國行XBOX這些年是真的慘。儘管於本世代,他們第一個搶灘大陸市場,可連絲毫「先機」都未曾佔到。先是在口碑方面,完敗給後來者索尼。接著,XBOX中國區總經理謝恩偉,又借著一句「中國玩家和市場需要被教育」,徹底激怒了國人。
加之, 本來這幾年微軟遊戲就少的可憐,表面上大家叫你一聲「巨硬」,其實誰都知道你有多「軟」。
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只是等著看熱鬧,並想踩上微軟一腳,那就大可不必。微軟的轟然倒下,也預兆了國行索尼隨後的落寞,所謂「後門」,也許不會一同開啟,但勢必要一起關閉,礙於各種複雜的原因,我無法深入解釋,但相信聰明的你,一定能夠理解。
畢竟,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今天,我們不妨來聊聊,是什麼讓兩大主機商接連吃癟?而我國遊戲審核制度,又有哪些問題?
02
根據目前得到的信息反饋,微軟封閉伺服器,應該是國行需接入「未成年人遊戲控制系統」所致,也許你並不清楚這個複雜的系統。那你一定知道,目前一些手機APP中,每次進入都會跳出的「青少年模式」。
他們之間的基本概念是一致的。
我知道,文章至此,已經有些讀者想要口吐芬芳。忍一忍,我們先來看兩個簡單的小問題,以便更深入的了解根源所在:
① 假如你有一個孩子(未成年),你會讓他玩《新戰神》和《巫師3》嗎?
② 你認為《新戰神》和《巫師3》是好遊戲嗎?
首先,我作為一名父親,在孩子尚且年幼時,我肯定不會讓他玩以上兩款遊戲——它們的身上帶有大量「少兒不宜」的要素,這是不爭的事實。但需要明確時,無論是《新戰神》還是《巫師3》,其受眾本就不是青少年,而是屏幕前一個個成年玩家。
接著來看第二個問題。毋庸置疑,兩者都是TGA(遊戲奧斯卡)年度遊戲,品質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堪稱業界標杆,絕對配得上一個「好」字。
那麼試問,如果這兩款「好」遊戲要進入中國,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遵循常理,只要令孩子們接觸不到,而讓成年人去玩,就已經能解決所有問題。
可在實際情況下,《新戰神》與《巫師3》連1%過審的機會都沒有,為什麼?
03
因為,我國的遊戲審核機制中遵循一條鐵律:一款遊戲,必須同時適合孩子與成年人,劃重點「同時」。
其優勢在於,的確有助於保護未成年人——在一個充斥著「全年齡遊戲」的世界裡,孩子們根本無法接觸到不適合他們的遊戲。
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個審核標準,卻幾乎剝奪了成年人「選擇」遊戲的權力。因為,一款18+作品中,多少會有些不適合孩子的元素。那這款遊戲就不符合上文中提到的「鐵律」,自然也無法過審,最終導致的結果是,只有孩子能玩的遊戲,才能進入大陸市場,而孩子不能玩的,一概進不來。
坦誠的說,我可以在6歲時津津有味的看《喜羊羊與灰太狼》,甚至在12歲時也能夠勉強接受,但當我18歲時,你興奮的告訴我:不用看《喜洋洋》了,恭喜成年,我們給你準備了《熊出沒》。
我是真的笑不出來。
要解決以上實際問題,最簡單且有效的辦法,就是推出遊戲分級制度。一方面,提供家長以參考,讓他們知道,哪些遊戲適合他們的孩子,就算你對遊戲一竅不通,也應該認得標誌上大大的數字。
另一方面,給成年人屬於他們的快樂,我們早就「熟透」,能夠分得清虛擬與現實。
總之一句話,讓凱撒的歸凱撒,上帝的歸上帝吧。
當然,這終歸只能是臆想,因為現實如何,大家心理都清楚。你見過綠色的血嗎?你見過人死了,還能自己挖墳埋自己的嗎?
你見過,你們都見過!
04
其實,國內的遊戲審核機構絕非「鐵板」一塊。去年,人民網就曾聯合國內遊戲巨頭們,聯合推出了《遊戲適齡提示草案》,即中國遊戲分級草案。在該草案中,正式出現了6+、12+、16+、18+的四個級別。
然而有趣的是,在18+這個等級中,仍拒絕出現暴力,性暗示,血腥,恐怖,不良語句等要素。
唉。
這幾天,虛幻5的演示視頻,一直在我的腦海中浮現,我總有種即將進入「次世代」的感覺,而於真實世界,Tony老師的筆觸,此刻卻在論述XBOX封閉「後門」的破事。當這兩個新聞,在我腦海中交融時,我竟一時分不清現實與虛幻,看不透過去與未來。
恍如隔世。
想了想:或許,這就是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