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大眾捷達VS7我的愛車

2020-12-19 集卡迷貝貝

對於剛結婚的小兩口,我們需要購買一臺車來改善我們的生活,提高我們的生活品質。在我們經濟範圍內的車,我們選了又選,捷達VS7最近剛上市不久,這款車也是捷達的新款車型,廣大的車主朋友們對於它的口脾還是很不錯的。我們也是非常喜歡這款車。

這款車內部空間很大,新車三圍分別為4419/1841/1616mm軸距為2630mm,表現非常的優秀。前後排座椅調節後內部空間對於我這一米八多的大個來說坐進去內部空間還是很舒服的。不感覺到擁擠。

整車配備了LED大燈、LED日間行車燈,這點讓我很滿足,在夜晚的行車路上能保證我的行車視線,晚上照明效果很棒。前臉的六邊形的進氣格柵,內部有很多鱗片狀的鍍鉻點綴,這種造型很是獨特,能讓廣大的車主朋友一眼識別出這就是捷達VS7,讓捷達車顯得年輕有活力,適合年輕人開。

車內的配置方向有座椅電加熱功能,在這個寒冷的冬天能溫暖你的身體,電動座椅,多功能方向盤,無鑰匙進入功能,一鍵啟動功能,後視鏡自動摺疊,全景天窗,ACC自適應巡航,輪胎胎壓報警功能。捷達VS7使用了8英寸中控屏幕,並支持CarPlay、CarLife、WeLink等功能。中控臺偏向駕駛員一側,便於駕駛員操作. 車內小儲物空間多,比較人性貼心;後備箱空間大,能裝下的東西還算比較多;

這款捷達VS7是我心愛的車。

相關焦點

  • 捷達VS7為何能成為眾多當家人的新選擇?
    憑藉其成熟,穩定的運行和實用的特性,捷達(jetta)國民汽車在28年中為很多家庭帶來了幸福。如今,捷達已從大眾汽車的車型升級到子品牌,依舊以高質量的產品滿足用戶需求。其中,捷達(jetta)vs7以其硬核的質量和較高的成本效益,向越來越多的人展示了更居家的捷達。
  • 騰訊試駕一汽-大眾捷達VS7 更務實的德國味
    對於大眾品牌的車型,我們應該是再熟悉不過了,而「捷達」更是應該屬於一個時代的記憶與烙印,現如今捷達已經不再是一款車型,而是作為一汽-大眾旗下全新的合資品牌,擁有自己的專屬LOGO,時光荏苒,如白駒過隙,煥然一新的捷達是否還能帶來那份熟悉的德國味道呢
  • 德系的品質/自主的價格 試駕一汽-大眾捷達VS7
    其實不然,一汽-大眾全新推出的子品牌捷達便看重了這一市場潛力,推出全新中型SUV,捷達VS7。家用、省心,這些該級別必須具備的硬條件一個都不少,更是擁有德國大眾所獨有的德系品質加持,可以說是充當著市場攪局者身份而來。 捷達品牌在過去的一年裡,不斷拓展經銷商,先後帶來了VA3和VS5兩款車型。
  • 一汽-大眾捷達-捷達VS5
    今天來講一下一汽-大眾捷達-捷達VS5,首先說整體給我感覺還是不錯的。首先說內飾總體情況:相比較國產車是有點欠缺,但整體是不錯的,八寸大屏向主駕傾斜,駕駛的時候視線比較安全。還有車門上的熱壓型的設計,也是使得整個內飾看起來比較年輕化。
  • 一汽-大眾捷達負責人穆海樂去世
    德國《汽車周刊》12月15日報導,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捷達品牌負責人穆海樂(Harald Müller)去世,大眾CEO迪斯和大眾中國CEO馮思翰發文悼念。大眾中國CEO馮思翰在領英上發文寫道:「我懷著難以言表的沉痛心情告訴大家這個令人難過的消息: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捷達品牌及成都分公司總經理穆海樂先生永遠離開了我們。」他寫道:「對於大眾汽車集團(中國)的每一個人來說,我們痛失了一位受人尊敬的商業領袖,一位啟迪心靈的工作夥伴,一位真誠相待的親密朋友。
  • 一汽-大眾捷達總經理穆海樂逝世 在華任職近十年
    日前,網通社了解到,12月15日晚,大眾汽車集團CEO赫伯特·迪斯和大眾汽車集團(中國)CEO馮思翰在社交平臺發文,沉痛悼念逝世的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捷達品牌&成都分公司總經理Harald Mueller穆海樂先生。
  • 豪華的運動感 全新捷達VS7實車,配1.4T+手自一體
    在外觀部份,捷達vs7依舊延續了大眾精準之道,採用了家族式設計語言,並且細節處理更符合年輕消費者的審美需求。前臉採用了六邊形進氣格柵,內部分布著菱形鍍鉻裝飾,中間是捷達的全新品牌logo,看起來辨識度非常高。
  • 全國首臺捷達vs7進店,1.4T+6AT_易車網
    對於捷達這個品牌大家很熟悉了,自打捷達vs5、va3這兩款車上市後,捷達在低端市場就有了非常高的名氣。旗下的車型因為走了低端路線,所以價格非常親民,跟以往大眾車有著很大不同。而捷達vs7作為一款中型SUV,在空間更貼近大家的要求,現在全國首臺捷達vs7進店了,預售價也已公布。那麼,該車表現如何?來分析一下。
  • 大眾捷達使用說明書|全新捷達維護保養手冊|大眾捷達用戶手冊
    捷達車主必備:大眾全新捷達使用說明書一汽大眾全新捷達使用說明書是由大眾汽車官網提供的大眾捷達使用手冊電子版,該電子說明書為PDF版本,可以在電腦瀏覽器中直接打開,也可以存放到手機內存中,更加方便攜帶,不用走到哪裡都帶著紙質說明書,是每一個大眾捷達車主必備電子手冊
  • 捷達VS7純「德原朗」
    看到這樣的標題,估計會有很多網友噴我,但在這裡我希望你能耐心看看我下面的內容。為什麼我們都尊重德袁朗?首先,我說說什麼是「德原朗」。在我國汽車發展的初期,我們都是依靠引進、合資等方式來發展汽車工業的。為什麼捷達VS7是純的德原朗?別擔心這裡的讀者,我們談談吧。捷達VS7的血統是純的,說到捷達,我們想到了他150萬公裡的無大修記錄。年銷售額2012超過230萬,累計銷售額超過400萬。說起捷達無疑是一個時代的記憶。
  • 品質挑大梁 捷達VS7勇當合資中型SUV破局者
    捷達,一個國內家喻戶曉的響噹噹名字,在中國汽車工業長達六十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曾經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作為一汽-大眾最早引入國產的車型,捷達轎車憑藉經濟、皮實、耐用的特性,成為當時眾多家庭用戶的不二選擇。
  • 一汽-大眾捷達德方總經理穆海樂去世
    《汽車公社》獲知,一汽-大眾捷達德方總經理穆海樂於日前去世。2020年12月15日晚間,大眾汽車集團CEO赫伯特·迪斯和大眾汽車集團(中國)CEO馮思翰在領英LinkedIn平臺發文,悼念一汽-大眾捷達德方總經理穆海樂離世。
  • 銷量不佳的捷達品牌,會被一汽大眾停掉嗎?
    2019年2月26日,大眾將捷達獨立出來,做成了旗下的第一個子品牌。將老捷達停產,推出了繼任車型捷達VA3,隨後推出了兩款SUV,捷達VS5和捷達VS7。將老捷達停產無疑是一件非常令人傷感的事,因為這款車對於一汽大眾來說意義重大。
  • 從捷達VS7看何為「德系正宗」
    在汽車市場中,德系車地位穩固,而論起「正宗」的德系代表,大眾當之無愧。   從德國沃爾夫斯堡走出來的「大眾」,讓嚴謹、精準的德國工藝被無數消費者認識並認可,也成為德系車的「最佳代名詞」。捷達品牌是大眾品牌子品牌,在大眾品牌的「基因遺傳」下,捷達品牌有了正宗的德系血統。
  • 家用SUV的務實之選 一汽-大眾捷達VS5購車手冊
    但是,伴隨著汽車價格的整體下探和合資車企產品線的豐富,一些10萬元左右的合資緊湊型SUV逐漸湧現,其中就包括本文的主角——一汽-大眾捷達VS5。 而作為捷達品牌推出的首臺緊湊型SUV, 捷達VS5 ( 參數 | 詢價 ) 展現出了足夠的誠意:基於大眾MQB平臺打造,起售價不足10萬元,同時配置和空間表現在以性價比著稱的自主SUV面前卻不落下風。正因如此,捷達VS5在上市之後一直保持了很高的銷量,甚至屢屢月銷過萬臺。那麼本文,我們就來對這位「後起之秀」更加深入地解讀一番,來看看它究竟還有哪些過人之處。
  • 10萬元起售的「純德味」 試駕捷達VS7
    [愛卡汽車 試駕 原創]在國內「捷達」這個名字有著很強的吸引力,可以說是幾代人的記憶,也讓大多數人對大眾品牌有了最初的認識。如今捷達已經演變成大眾旗下一個獨立子品牌,熟悉的名字全新的車型,開起來還會是熟悉的德味嗎?
  • 「捷達王」、VS5賽車領銜,VS7、VS5、VA3同臺亮相,捷達展臺竟如此...
    11月20日,汽車市場的年末壓軸大戲廣州車展正式拉開序幕,一汽-大眾捷達品牌攜旗下VS7、VS5以及VA3三款車型傾情亮相,並帶來多款強勁賽車。 30年前,中國汽車賽事自港京拉力賽開始,捷達憑藉不錯的機械素質成為許多車隊的首選對象;20年前,一汽-大眾車手陳德安駕駛他的捷達賽車徵戰CRC戰場,斬獲無數冠軍榮耀;今天,10萬元級捷達VS5仍是一款能夠跑拉力賽的家用SUV
  • 捷達VS7激戰峨眉 實力兼具勢力為車市盡責盡力
    作為捷達品牌的當家車型,捷達VS7上市快半年來,銷量一路飄紅。為了大家能更近距離的體驗捷達VS7的實力,捷達品牌將在7月22日舉辦,以"大俠駕到,以德服人"為主題的試駕會。本次試駕會安排在風景秀麗的峨眉山。捷達VS7是出自剛剛獨立不到一年的捷達品牌 。
  • 加速數位化電動化轉型 一汽-大眾謀定下個30年
    11月18日,一汽-大眾「電動化 數位化」高峰論壇在其MEB智慧工廠所在地佛山舉辦,來自產、學、研、政、企多方人士的參與,使得本次論壇頗具含金量,為汽車行業轉型及未來發展提供了可以借鑑的思路和方向。一汽集團黨委常委、副總經理、一汽-大眾董事、黨委書記、總經理劉亦功在論壇上表示,2020年是一汽-大眾的「創變之年」,在電動化和數位化轉型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 「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的區別是什麼?我們該如何選擇呢?
    大眾的話,很多消費者已經回到了自己是知道的,下屬的車系的帕薩特燒燒,朝氣蓬勃,速、桑塔納、捷達等賣也相當的人氣,成為大眾汽車在國內市場也可以是自己的實力,品質和大眾,最早將在我國的合資汽車品牌,以及國內建設兩個基地,形成了南北兩派的局勢,即南有上海、北一汽,同樣都是大眾的標誌,但又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