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條》這部電影相信大家都看過了。
在這部電影中,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給觀眾拋出了很多物理學問題。像是熵的概念、熱力學第二定律、反熱力學第二定律、麥克斯韋妖理論、本片科學顧問著名物理學家基普索恩的老師約翰惠勒在1940年提到的單電子宇宙以及祖父悖論等科幻片中很常見的概念,在這部電影中均有體現。
我們不否認祖父悖論之類的穿越時空的科幻片套路已經玩得很習以為常了,但是我們同時也必須承認諾蘭導演在這部科幻片中仍然給我們帶來了意想不到的驚喜。反熱力學第二定律的熵減現象是本片奪人眼球的奇觀。
在主角第一次踏入逆世界的時候,倒著飛得鳥、向內波動的水坑、倒著開的輪船以及不能夠吸入體內的逆向空氣。可以說,諾蘭給我們先入為主地帶來了一個全新的設定,在這個設定中,我們不能夠繼續以習慣的思維方式來理解逆世界。當然,逆世界的設定無形中增加了電影的理解難度。這也正是很多觀眾看到逆世界的奇觀後一邊驚嘆又感到困惑的原因。
今天小帥和大家討論的問題,是與逆世界有關的一個問題。那就是《信條》的男主為什麼要費盡波折完成那麼多次的任務?而不是選擇直接在逆世界中回到過去直接殺死反派sator呢?
考慮到逆向思維的難度,我們先從簡單的祖父悖論開始講起。
電影中尼爾提到過祖父悖論。它講的是你回到過去殺了你的祖父然後你的祖父沒了,然後就不會有你,那麼你就會消失。然後你消失了你就無法回到過去殺死你的祖父。這在單一宇宙的時間線上是無法完成閉合的環的,麥比烏斯環不成立,於是這個結論就變成了互為對立的「悖論」。
理解了祖父悖論,接下來我們討論下男主為什麼不能回到過去直接殺死反派。
小帥將其歸為了兩方面的原因。
一,逆世界不允許男主存在時間太久。
這個怎麼解釋呢?我們知道男主回到逆世界每次都需要吸自身攜帶的氧氣。而且男主如果要想回到反派sator小時候直接幹掉他,那麼男主必須在逆世界裡搭帳篷逆向活到sator小時候。我們都知道sator看上去起碼有40歲了,先不說男主這一趟回去要耗費掉近50年的壽命,等他回到五十年前在那裡還要再通過旋轉門把自己正向過來,再活五十年。這樣一來,他的一輩子都將耗費在殺sator上面。
而且光他自身攜帶的逆向氧氣就是遠遠不夠的。每次他們執行任務所攜帶的氧氣,都是有限度的。如果他要逆向活50年回到過去,那逆向的那50年必須有足夠的逆向空氣供他呼吸才行。顯然這是不可能的。
所以逆世界並不可能允許男主存在時間太久。
二、單一宇宙的規則不允許男主這樣做。
我們現在看到的大多科幻片都是基於多元宇宙和量子力學的,因為多元宇宙有無限的可能性,遇事不決可以用量子力學。所以很多軟科幻片,都喜歡用這兩個概念。然而在《信條》中,諾蘭導演沒有選擇多元宇宙。他僅僅是在單一宇宙裡構建了一個連結過去和未來的時間迴環。這個迴環上不斷地發生著男主、尼爾、凱特、sator等人重複的故事,永不停歇。
也就是說,只有穿越到過去的行為能夠循循善誘的核未來構成一個時間迴環,那麼在單一宇宙中才可能儘量避免出現祖父之類的悖論,才能使迴環閉合完整。
在單一宇宙的規則中,如果男主選擇回到最遙遠的過去殺掉小時候的反派sator,那麼他將如何在未來的基輔歌劇院被尼爾營救?他又將如何第一次遇到教他使用逆子彈的女科學家?他又將如何一步步和尼爾合作將自己循循善誘到印度先知的計劃中?
如果他破壞了規則,沒有遵循自由意志下的行為,他可能會將再次創造一個和小時候sator之間的迴環,這個迴環裡,主角能否渡過這一劫是未知數。畢竟,未來人也有可能回到過去幫助sator,一場《終結者》的劇情很有可能上演。
在單一宇宙中創造一個不可預知的時間迴環的代價是非常大的。而且單一宇宙的規則也拒絕了男主不遵循自由意志的行為。
簡單點講,從一開始男主去歌劇院的時候,他就已經陷入了這個時間迴環中,他遵循的自由意志是他自己選擇的結果。但另一方面講,不管他的自由意志有多麼強烈,他總能夠到達唯一的終點。這反而就有點諾蘭常提到的宿命論的意思了。
好了,今天小帥就和大家分享到這裡。不知道大家對今天的這個話題「《信條》男主為什麼不逆向回到過去,直接殺死反派?」有怎樣的理解呢?歡迎大家在評論下方留言,和小帥一起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