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位於世界籃球巔峰的美國隊,在88年的奧運會決賽中,因為派出的隊員都是大學生球員,最終輸給了蘇聯隊。
這次失利給美國人敲醒了警鐘,也讓美國職業籃球運動員參加奧運會迎來了最好的時機。
在接下來的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會上,為了重振美國籃球之雄風。美國隊最終組成了以喬丹、魔術師、伯德、巴克利等名人堂級別的超級明星出戰,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夢一隊,從此他們開啟了美國夢之隊的先河。
在奧運會上,這支隊伍所向披靡,場均淨勝對手43.8分,主帥戴利在8場比賽中未叫一個暫停,他給出的說辭便是,他要尊敬這些球員,不需要暫停。
除了比賽結果毫無懸念之外,夢一隊的最大魅力在於,他讓對手們徹底變成了「粉絲」,其他球員都爭相和喬丹、魔術師等夢一隊成員合影留念。對於這些球員來說,追星已經取代比賽,成為了他們在和夢之隊交戰的首要任務。
夢一隊以摧枯拉朽之勢,以全勝戰績拿到了92年奧運會男籃金牌。但實際上,這支球隊在成立後打的第一場熱身賽便輸球了,而且還是輸給了一幫大學生球員。
為了給剛組建的夢一隊熱身,美國籃協最終找來了一幫大學生球員,這些球員很多人在後來也都在NBA賽場揚名立萬。包括克裡斯-韋伯、格蘭特-希爾、便士哈達威,「中投王」阿蘭-休斯頓等。
首場比賽,夢之隊不夠重視,打的散漫。反觀大學生球隊,終於有機會和這些最傑出的籃球運動員來一較高下。因此,他們打的非常活躍,每個人都打出了200%的能量,身高183cm的速度型後衛赫利讓身材高大的魔術師詹森移動慢的劣勢完全暴漏。大學生球隊用連續的突破分球,打的夢之隊措手不及。
最終,夢一隊以80-88輸給了大學生球隊。
實際上,打盹的夢一隊完全有機會拿下本場比賽。輸給大學生球隊,是主教練戴利精心策劃的一場敗仗,在關鍵時刻,他把喬丹換下場。在有機會扭轉局勢時,戴利並沒有專門布置戰術,而是任由隊員自由決定。
本場「失利」,也給夢之隊敲響了警鐘。接下來的第二場熱身賽,夢之隊開始動真格,由喬丹和皮蓬輪流去防守赫利,在兩位頂級防守大師的特殊照顧下,赫利想把球運過半場都顯得極其困難。
最終夢之隊徹底展現統治力,以40分左右的比分大勝了大學生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