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1 信息來源: 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
編輯:山石 | 責編:悠然2020年12月18—19日,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BIOPIC)十周年慶典暨2020年度學術研討會在秋林報告廳舉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名譽主席、北京大學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科學技術與醫學史創系主任韓啟德院士,北京大學校長郝平、副校長張平文,王恩哥院士,北京市教委主任劉宇輝,王曉東院士,邵峰院士,喬傑院士,林東昕院士,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吳虹、分子醫學研究所所長肖瑞平,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王宏偉等,以及北京大學相關部門代表,兄弟高校代表出席,與BIOPIC主任謝曉亮和中心近300名全體師生共同見證BIOPIC成立十周年的重要時刻。
會議現場
謝曉亮向各位到場致賀的來賓表示熱烈歡迎。在開幕辭中,他回顧了中心十年的發展歷程,從團隊建設、科研成果、人才培養、產業轉化四個方面歷數成果,並提出未來發展的方向和目標。他表示,過去十年BIOPIC在學校、北京市及國家各部門單位的領導和關懷下,緊跟科技發展的浪潮不斷成長,已經成為全球生命科學領域一隻不容忽視的生力軍。中心眾多科研成果在國際頂級期刊上發表,其中一些成功實現產業轉化並造福社會。他特別提到,中心專門定製了收藏版筆筒,來紀念中心十年來最具代表性的七項成果。
謝曉亮致開幕辭
謝曉亮指出,中心的另一個重要產出是人才培養。十年間,中心共培養出十多位年輕PI,目前任教於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知名學府。另外,由中心科研成果產出的六家高科技生物醫藥企業發展勢頭迅猛,為國計民生作出了積極貢獻。今年,BIOPIC的新家也在學校的支持下建成落地,即將投入使用。BIOPIC十年發展,碩果纍纍,背後離不開所有師生團隊的無私奉獻,更離不開母校、政府和社會的鼎力支持。致辭最後,謝曉亮分享了三位中心的老朋友,也是全球生命科學界的泰鬥——196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James Watson、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Stefan Hell和BIOPIC 國際科學顧問委員會(SAB)主席Tom Maniatis從海外送來的祝福。
James Watson致賀信
Stefan Hell致賀詞
Tom Maniatis致賀詞
張平文致辭
張平文在致辭中代表學校肯定了中心十年來的發展成就。特別是在今年的抗疫工作中,謝曉亮教授帶領下的新冠特效藥研製工作十分亮眼。他勉勵中心師生再接再厲,攜手校內多學科單位深化合作,共建生物醫學的北大「高峰」。
韓啟德致辭
韓啟德在致辭中對BIOPIC十年來取得的成就給予高度評價。他表示,BIOPIC的發展有科技融合、原始創新、團隊年輕、人才集聚四個特點。當下科學發展進入重大轉向階段,更加系統化複雜化,更加強調社會應用的重要性,希望BIOPIC勇擔重任,引領中國科學發展的未來。
領導嘉賓在BIOPIC新樓啟動儀式上合影(左起:謝曉亮、張平文、王曉東、郝平、韓啟德、喬傑、蘇曉東、張澤民)
隨後進入新樓啟動儀式。謝曉亮與韓啟德、郝平、張平文、王曉東、喬傑、蘇曉東、張澤民登臺,共同啟動BIOPIC「新家」。
王曉東作主題報告
開幕式結束後,學術研討會正式開始。王曉東院士作為特邀嘉賓,作了題為「Cell Death Pathways Control Organ-Specific Aging in the Mammalian Reproductive System」的主題報告。中心研究員張澤民、高毅勤、謝曉亮、魏文勝、湯富酬、孫育傑、蘇曉東、黃巖誼、葛顥、邢棟、高歌、鄧伍蘭、白凡依次上場,就其實驗室的最新科研進展作了分享。
中心常務副主任蘇曉東教授作報告
中心副主任張澤民教授作報告
林東昕院士提問
學術牆報展示
2020年BIOPIC合照
閉幕儀式上,北京諾禾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BIOPIC就設立「諾禾獎學金」舉行了籤約儀式,並對首批獲獎的16名學生進行了頒獎。
諾禾致源CEO李瑞強致辭
設立「諾禾獎學金」
謝曉亮和李瑞強共同為獲獎學生頒發證書
除此之外,今年BIOPIC在北京百奧智匯科技有限公司支持下,新設了「百奧智匯優秀論文獎」,以獎勵當年中心博士生發表的最佳學術論文。評獎工作將於明年舉行。
百奧智匯CEO王泱洲致辭
設立「百奧智匯優秀論文獎」
謝曉亮在閉幕辭中感謝諾禾致源、百奧智匯兩家公司對青年人才培養的投入和中國科學未來的支持。他表示,在一天半的學術報告中湧現出了很多令人振奮的科研進展。希望中心學生珍惜大好環境,無論身處何地、是何身份,都要以服務國計民生為最高使命和責任,立定目標拼搏奮鬥,假以時日定能做出有真正價值的原創性工作,在變局中創造出更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