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英國科學雜誌:唱歌跑調的人可能存在溝通障礙
近日,網上一則微博引發熱議,稱英國《自然神經科學》雜誌上一份研究發現,唱歌跑調是一種病,這類人多半方向感不好、整理能力差。研究人員指出,唱歌跑調是因為他們分辨不出有細微差別的音符,所以他們可能還存在溝通障礙,比如辨別不出對方語言中傳達的生氣、害怕或諷刺等情緒。
每個人唱歌都有可能跑調,這也算是病嗎?記者採訪幾位市民,發現並不盡然如此。但專家給出的答案讓人吃驚——天生愛跑調的人可能真的不那麼善解人意。
跑調爹爹講話愛冷場
家住百步亭的張爹爹退休後在老年大學裡學唱歌,但老師發現他有頑固的「跑調症」,一首歌唱得全不在調上,練幾十遍都沒什麼進步。除此之外,同學們都不太喜歡跟他聊天,因為他特別愛自吹自擂,而且不會看臉色,即便別人懶得搭話他也滔滔不絕地講,還喜歡隨便插話,又講得不在點子上。
能說會道唱歌照樣跑調
單身的汪先生是武漢某大學教師,口才不錯,人緣也好。從讀大學起,他就發現自己唱歌愛跑調,所以每次聚會K歌他幾乎不開口,寧可在一旁當聽眾喝彩。
與他相親的女孩子開始大都為他的談吐傾倒,但只要一提出去K歌,汪先生就打退堂鼓。
有一次,一位女孩熱情地邀請他合唱一曲,他迫於無奈開了金口,誰料第一句就跑調了,心裡一急後面再也唱不下去了。兩人都很尷尬。
「雖然唱歌好不好不是關鍵問題,但女性似乎更加青睞有音樂才華的男士。」今年春節,汪先生在家對著電腦練歌,現在勉強練好了幾首曲目,準備用來應付場面。
愛唱歌的人也跑調
50歲的吳先生是物流公司老闆,開車近20年,方向感一流。他天生粗嗓而且自認為「五音不全」,平時幾乎不唱歌,但又格外愛音樂,尤其喜歡聽鄧麗君的歌。
今年過年全家人一起K歌,氣氛非常融洽,他也躍躍欲試,連唱幾首鄧氏情歌,除了個別地方聽起來有點跑調,整體還算和諧。
吳先生透露,他習慣邊開車邊聽歌,聽多了就會小聲哼唱,因為很少當眾唱歌,他感覺底氣還是不足,但能聽出來自己哪裡唱錯了及時糾正,不至於一錯到底。
跑調大致有兩種原因
人唱歌為什麼會跑調?聲樂教師湯京飛介紹,跑調大致有兩種原因:一種是天生音準不好,即俗稱的五音不全,一般這類人唱歌跑了調自己都聽不出來;還有一種是發聲位置不對。大多數未經過專業聲樂訓練的人,都會出現唱歌跑調的情況,但通常能夠意識到自己的音準問題,並且通過訓練會有所改善,而頑固的五音不全很難根治。
她說,唱歌首先要靠聽覺識別音調,缺乏音感的人往往也聽不出來別人話語當中的語調和語氣,從而誤解他人真正想要表達的意思。所以英國這項研究結果有一定的科學道理,天生五音不全的人可能真的存在交際障礙,聲樂界早就有這種說法了。
武漢市中心醫院耳鼻喉科主任袁琨認為,聽閾不寬和聲帶運動機能缺損都可能引起唱歌跑調,這屬於生理缺陷,前者很難通過後天訓練改善,後者則可用正確的發聲方法進行矯正。聽力和前庭平衡功能都是內耳的重要功能,兩者沒有必然聯繫,所以唱歌跑調跟方向感好壞關係不大。
記者萬凌
(來源:武漢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