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當地時間10月13日報導,中國最近購買的日本國債數額已經飆升至三年來的最高紀錄,數據顯示,中國在今年4月至7月增持的日本國債數量,是去年同期的三倍以上。
中國增持,歐洲售出
據日本日經新聞援引日本財務省及日本中央銀行的數據報導,中國在2020年的3個月中,淨購買了1.46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933億元)的日本中長期國債,是去年同期的3.6倍。
相比之下,美國購買的日本國債數量僅增加了30%,而歐洲在這以一個時期卻售出了價值3萬億日元的日本國債。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在報導中指出,這款債券的收益率約為零,回報率相對較低,因此並不能將中國大規模增持日本國債這一行為視為一種投資,那中國為何會選擇購入大量的日本國債呢?報導在採訪了幾位經濟領域的專家和學者後,給出了如下兩個觀點。
穩定人民幣匯率
美國阿伯丁標準投資公司的投資總監哈奇森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當下環境中一個奇怪之處在於,日本國債並不是一種具有明顯吸引力的固定收益債券,但這也取決於購買這種債券時所提供的貨幣。
比如說,中國可以通過購買30年期限的日本國債,並將其外匯敞口換回美元,這樣就可以在這看似沒有太大收益可賺的投資中獲取收益,哈奇森預測稱,如果選擇這樣做,將使收益額外提高0.56%。一般而言,長期債券的收益率都會比較高,因為投資者需要擔負著更高的風險來持有需要長時間等待才能換回收益的債券。
另一位分析師指出,中國這樣做有可能是為了穩定人民幣的匯率。今年6月份,人民幣兌日元的匯率飆升,拋售人民幣購買以日元計價的日本國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人民幣兌日元升值。
此前,由於中國在控制住疫情後,經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率先復甦,因此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也曾持續走強,為了穩定人民幣匯率,中國人民銀行就曾出臺新政,合理調控人民幣兌美元之間的匯率。
收益率相對較高
除了出於穩定人民幣匯率的考量,還有專家指出,中國增值日本國債可能也有防範風險的因素。投資領域有一句很著名的話,"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國家層面的經濟投資也是如此。報導稱,與全球其他主要國家發行的債券相比,日本政府債券的收益率其實並不是最低的。
報導進一步解釋稱,雖然日本國債的收益率低於0%,但相比瑞典、瑞士和核心區一些國家發行的極為負的債券收益率相比,日本的債券市場比其他國家更具吸引力。
文/海蜇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