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逆流而上 拿下8607件無線專利
IPRdaliy與incoPat創新指數研究中心,共同發布2020年全球無線通信網絡技術發明專利榜。其中,中國頂級科技巨頭華為,在被美國實施技術封鎖,各項業務增速全面下滑的情況下,依舊逆流而上,僅10個月時間就拿下8607項無線專利,成功超越高通、愛立信,在榜單上登頂。
ICT
華為申請「測溫」手機專利:連溫度計都省了
近日,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公開了一項名為「帶溫度測量及顯示結果圖形用戶界面的手機」的專利,專利類型為外觀專利。摘要中顯示,該專利是「通過手機、平板的攝像頭掃描人體或物體後,主視圖界面中部顯示測量的人體或物體的溫度信息」。該專利於2020年3月31日申請,11月17日正式公開。
降低亮度拯救續航 蘋果新型自發光LED面板專利曝光
近日,蘋果的一份全新的屏幕顯示專利曝光,蘋果計劃用這種新型面板實現手機屏幕亮度的降低,並將之應用在包括iPhone、Apple Watch和尚未面世的Apple Glass上。專利顯示,蘋果計劃採用一種自發光的LED面板,面板上的光源與子像素實際上是覆蓋重合的,以此來實現降低亮度的目的。冗餘的光線會通過反光鏡進入到鏡片箱中。
蘋果MagSafe手機殼專利曝光 可以讓手機運行速度更快
蘋果註冊的一項專利曝光,是一種MagSafe類的手機殼,它可以讓判斷手機是否有保護套,可以讓手機以更快的速度運行,用戶也不用擔心手機溫度會太高。蘋果表示,內置在手機殼內的磁鐵可以產生磁場,從而被傳感器探測到,因此可以檢測到iPhone是否佩戴了這一配件。
蘋果在研Apple Glass新專利公布 提高沉浸式體驗
蘋果周二通過2項新專利,皆與傳聞中正在研發的頭戴式顯示設備(HMD)相關。第一項專利 「用於虛擬實境、混合現實的頭戴顯示設備,具有內置位置感知、身體和環境追蹤功能」。這是一項核心專利,描述了利用多個傳感器來提高 AR、VR 使用中的沉浸體驗。第二項專利是操控方面的,讓用戶利用手勢控制周圍的電子產品。
蘋果新AR專利分享:檢測場景提供虛擬對象放置基底
在日前由美國專利商標局公布的一份專利申請中,蘋果描述了如何檢測場景內的平面或四叉樹,並確定它們的範圍,從而提供放置虛擬對象的虛擬基底。名為「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cting Planes And/Or Quadtrees For Use As A Virtual Substrate(檢測用作虛擬基底的平面和/或四叉樹的方法和設備)」的蘋果專利申請主要描述了用於iPhone或iPad的AR技術。
蘋果AR照明方案:根據面部光線確定虛擬對象照明
蘋果希望能夠提供一種具有普適性的方法,特別是在具有未知照明條件的環境。在日前一份名為「Method And System For Representing A Virtual Object In A View Of A Real Environment」的專利申請中,蘋果介紹了在真實環境視圖中表示虛擬對象的方法與系統。
小米摺疊屏專利公開 採用彈出式攝像頭設計
2020年9月25日,小米向海牙國際外觀設計系統(WIPO的一部分)提交了一項全新的摺疊屏手機外觀專利。該專利於2020年11月20日對外公開。根據公布的專利圖,這款小米摺疊屏手機在機身外配備了一塊面積較小的顯示屏,和三星Galaxy Fold一代的外屏設計非常相似。此次小米採用了彈出式自拍攝像頭設計,並擁有2顆自拍鏡頭。
OPPO新機設計專利曝光 配備旋轉式前攝模組
近日有消息源曝光了OPPO旗下一款新機的外觀設計專利與產品渲染圖,顯示其將採用全新的旋轉式前攝模組的設計。這款新機的前攝與後攝模組的位置非常接近,前攝被安置在一個半圓形模組上,在使用過程中能以180度旋轉的方式彈出,因此也意味著在屏幕上將沒有任何的開孔及挖槽。
Realme新機設計專利現身 與現有機型完全不同
近日有消息源曝光了realme一款新機的外觀專利示意圖,外界推測其或將會在後續產品中得以應用。這款realme旗下新機採用了目前主流的開孔屏設計,開孔位置位於屏幕左上角,其在機身背部中軸線上方所安置的是圓形後置多攝模組,其中有4個開孔,但暫時還無法確認其具體的攝像頭數量。
LG新專利:捲軸屏筆記本電腦 13.3-17英寸隨心變
LG的最新專利名為「具有可滾動顯示結構的可攜式電子設備」,描述了一種全新的筆記本電腦外形,包括一個17英寸顯示屏,該顯示屏可以像捲尺一樣拉出或收起,顯示屏可以展開到13.3英寸至17英寸的任意尺寸。捲軸處的接口連接鍵盤,然後滑鼠則需要從鍵盤接口外接。展開時的筆記本電腦類似於目前常見的條形音箱,該機右側具有電源按鈕。
京東數科申請「測謊器」外觀設計專利
2020年11月20日,京東數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公布一項名為「測謊器」的專利,專利類型為外觀設計,申請日為2020年6月28日,公開號為CN306181229S。簡單法律狀態為有效。該專利摘要中顯示本外觀設計產品的用途:用於檢測、探測和測試。
加密幣分析公司CipherTrace申請專利追蹤門羅幣交易
加密貨幣分析公司CipherTrace宣布,它已經申請了2項技術專利,可追蹤隱私幣Monero(門羅幣)的交易。不過CipherTrace的跟蹤工具的功能還沒有得到證實。一位Monero外聯代表表示,他們將「高度懷疑任何公司可以追蹤Monero交易的說法」,而且他們認為任何公司都不太可能「追蹤任何交易的錢包或金額」。
神思電子取得人臉臉勢識別等4項發明專利證書
神思電子公告,公司近日收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的4項發明專利證書,4項發明專利分別為:一種基於人臉臉勢識別的人臉檢索方法、一種基於軌跡的基站路測點選擇方法、一種基於日誌學習的對話系統自動優化方法、一種視頻聯動攝像機鏡頭變焦方法。
汽車
華為申請2項汽車專利:涉及電動車、車輛控制
近日,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新增多條專利信息,其中包括「一種熱管理系統及電動車」及「一種車輛控制方法及相關設備」,公布日均為2020年11月13日。首項專利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車輛控制方法及相關設備,車輛只有在驗證了控車指令為經過車企伺服器授權的控車指令後才能執行該控車指令,降低了安全隱患;第2項專利提供了一種熱管理系統及電動車。
豐田申請新專利 用自動駕駛工具給車加油/充電
豐田申請了一項專利,描述一個系統,其中採用了一個自動駕駛的工具,可以自動為拋錨的汽油車或電動汽車補充燃料或充電。該工具有點類似於用於飛機的空中加油站,目前尚不清楚是否該系統只適用於靜止的車輛,還是在車輛行駛時仍可工作。從專利圖中可以看到,該自動駕駛工具與正在加油/充電的車輛非常接近,可能意味著車輛已經停下了。
能源化工
國內首個「區塊鏈﹢新能源」專利獲授權
近日,由國網寧夏電力、國網電商公司共同申請的區塊鏈核心技術發明專利「基於區塊鏈的新能源用電數據處理方法、裝置及參與節點」成功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為適應高佔比大規模新能源出力體系,該專利首次構建了基於區塊鏈技術與新能源出力特性相適應的交易模式,服務於新能源消納高佔比輸出。該專利屬國內首個「區塊鏈﹢新能源」授權專利,是能源電力行業區塊鏈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
利安隆光穩定劑製備方法取得發明專利證書
天津利安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18日公告稱,取得了1項發明專利證書,專利名稱為「一種聚合型受阻胺類光穩定劑HA-88的製備方法」,專利權自授權公告之日起生效,期限為20年,。
其他
規格十分吸引人 騰龍2支新微單鏡頭專利曝光
騰龍最新註冊了2套光學設計的專利,包括一支APS-C畫幅的超廣角變焦鏡以及一支擁接近5倍光學變焦的全畫幅恆定光圈鏡頭。第1支12-24mm f/3.3-4.4超廣角鏡頭,其等效焦距是相當於18-36mm。對於APS-C畫幅來說這樣的焦段其實算得上比較廣了,而且這還是一支變焦鏡頭。另外一支是接近5倍光學變焦的24-115mm f/4.0全畫幅鏡頭,非常適合作為掛機頭使用。
蒙娜麗莎:獲3項發明專利並已在生產中應用
11月18日,蒙娜麗莎發布公告稱,於近日取得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發明專利證書3項,包括「一種多級複合金屬氧化物功能陶瓷的製備方法」、「一種硒化鐵/碳複合材料及其應用」及「鑽石幹粒、定位鑽石閃光效果拋釉磚及其製備方法」。
晨光生物取得3項發明專利證書
晨光生物17日晚間公告稱,公司近日正式取得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3項發明專利證書,專利名稱分別為一種富含牡荊素鼠李糖苷的山楂葉提取物的製備方法、一種紅辣素連續靜置脫膠方法、低溶殘薑黃素晶體的生產方法,專利有效期均為20年。
金明精機獲3項吹膜國家專利證書
金明精機發布公告,公司於近期取得3項國家專利,並取得了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相關專利證書,專利名稱為「口模旋轉取向的吹膜模頭」、「同心套筒式多層共擠吹膜機頭」和「塑料吹膜機內冷結構」。
捷豹路虎狀告大眾汽車侵犯專利 多款豪車或禁止銷售
捷豹路虎於周四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提交申訴,指控保時捷、蘭博基尼、奧迪和大眾的多款汽車未經許可使用其全地形反饋適應系統(Terrain Response)專利技術,並請求美國禁止進口這幾款汽車。捷豹路虎認為,Terrain Response專利技術是使其路虎發現和捷豹F-Pace suv在車圈競爭中脫穎而出的原因之一。
2020年全球EUV光刻專利申請量:蔡司第1,三星超過ASML
在2011到2020年的專利申請中,向韓國知識產權局(KIPO)提交的與EUV光刻相關的專利申請數量達到88件的峰值,2018年達到55件,2019年達到50件。從全球來看,TOP6的廠商申請的EUV專利佔了全部的59%,其中卡爾蔡司佔比18%(畢竟光學物鏡是EUV核心),位列第1,三星緊隨其後,專利申請佔比18%,ASML公司佔比11%,位列第3。
全球5G網絡三分之一來自中國技術 華為5G專利數量最多
11月23日下午,《世界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在烏鎮正式發布。《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藍皮書顯示,據統計,從2020年開始,全球5G網絡將有三分之一來自中國技術。中國5G技術世界領先,專利申請數優勢明顯,華為排名第1,中興通訊第3。
中國物流科技專利20強:中集奪冠
日前,《中國物流科技專利20強企業榜單》發布,包括「發明專利企業榜」、「實用新型專利企業榜」、「外觀設計專利企業榜」和「專利總榜」4個榜單。在物流快遞發明專利20強企業中,中集集團3度上榜(中集集團、南通中集、深圳中集),3家發明專利數總計677件。順豐的外觀專利數量排名第1。
四川1-9月專利商標質押融資近50億元
去年全省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人民幣94.06億元,居中西部第一;今年1-9月,全省專利、商標質押融資近50億元……11月19日,「2020天府智慧財產權峰會暨中華地標品牌與產業發展國際研討會」在成都舉辦。會上,四川省智慧財產權服務促進中心發布了《四川省智慧財產權金融發展報告》。
第四屆中國高校專利年會促成近4億元交易
11月19日,由智慧財產權出版社、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四川農業大學主辦的第四屆中國高校專利年會在成都舉行。通過對接會和成果展,本屆年會共促成近4億元高價值專利成果意向交易項目。四川大學、四川農業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等高校的6項高價值專利成果交易項目進行了現場籤約,籤約金額達5900萬元。
OPPO持續布局人像攝影技術專利 已累計達700項
上周,OPPO舉行了全鏈路色彩管理系統技術論壇,OPPO為與會人員介紹了其多年來在手機影像領域的積累和成就。據悉,自2012年起,OPPO在全球範圍內開展人像技術專利布局,包括中國、美國、德國、法國、英國、印度以及日韓等25個國家和地區。OPPO在人像美顏、虛化、防抖、夜景等影像技術的專利申請總數已超過700件,其中發明專利佔比80%。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