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先看看下面幾張圖
(美院門口的招生車)
(這招生車,太炫富了吧)
(央美XX畫室、XX美院單科狀元)
(XX畫室)
(XX畫室)
(XX畫室)
招生車佔滿了路邊的停車位。
路兩邊,但凡能利用做成廣告牌的都利用了!
據說一個廣告位快趕上北京的房價了!
我們再看看口號
畫畫改變命運,態度決定一切!
上央美清華,就來XX畫室
XX畫室,拿證率100%
XX畫室橫掃各大美院單科狀元
XX畫室,前十佔20
(乖乖類,我數學不好,前十怎麼還能佔20個?)
那個美院第一,這個美院第一,
搞得大家都不知道到底央美清華發了多少個第一的合格證!
過了兩年又有廣告語出來了,
當年第一名的考生也開了畫室,
那就是央美XX狀元開辦XX狀元畫室央美狀元親自執教!
狀元畫室狀元中的狀元……. 戰鬥機中的狀元機!
還有的更無法理解,
校考不就是個專業考試嘛,發個合格證僅僅相當於專業合格,
怎奈,專業成績出來後,
現在的畫室廣告居然用了恭喜已被「錄取」!
文化課還沒考呢,好吧
看到這些
開個玩笑話
中央美術學院以後更名為:「中央畫室學院」!
難怪兩年前,我陪親戚逛北京,來到美院門口,他們被門口的這些招生大隊給弄蒙了!
「美院門口這麼多畫室啊!
都是誰開的?畢業的學生嗎?」
大多都是!
「上這麼好的學校,畢業出來怎麼都開畫室啊!
看來還真是美院的。」
【1】
「從考前到考上,對畫室有特殊的了解和感情」
拿我來說,回想當年,學美術的初衷除了確實喜歡畫畫外,還有一點就是藉此能上個好大學。坦白講,那個時候在畫室學習的心理是這樣的:
看到代課的老師,聽說是中央美院的,或者清華的在校生,首先無比的羨慕,崇拜!
男的帥(男神),女的美(女神)!咋看咋敬!
當時心理的第一念頭:我要是能向他們一樣,上了夢想的大學,然後大學期間還能出來代課賺錢多好啊!學生還都把我當偶像看,嗯,這不賴!
然後的第二念頭:嗯,堅定考設計,將來找工作好找! 造型的不好找工作!
這種從學美術一開始,畫室就對一個學生來說,就是一種啟蒙。學知識,在畫室。交朋友,在畫室。吃個飯,也在畫室。甚至交個男女朋友也是在畫室認識的! 畫室有著不可抹滅的一種獨特私人感情!
學費一交就是數萬元,傻子也能猜出來,畫室老師挺掙錢的。
那個時候就已經形成一種盈利思維。開畫室,賺錢!
上了大學,賺外快最快的辦法就是代課。
。。。。。。。
【2】
「當今大學生就業狀況造成」
說真的,
為什麼要上大學?
為什麼要上好的大學?
好的大學都在大城市
還不是將來能有個好的發展?
還不是為了找個好工作,
然後賺錢嗎?
中國最近藝考教育,猶如中國的房地產一樣,瘋狂的發展了有15年以上了吧。據統計,每年僅美術類的藝考生全國加起來有30萬人左右。也就意味著每年有30萬的美術類專業畢業生,那發展了有15年以上了,就應該有450萬相關專業的畢業生要找工作。但現實是:工作哪那麼好找! 且不說各大院校的教育資源如何,光看眾多跟風式的報考美術,這就是中國美術教育的泡沫式發展!
如果一個畢業生,畢業後找不到合適的滿意的工作怎麼辦?
在家等著啃老? 還是將就一下,薪水低,先委屈一下隨便幹著?
想了很多,掙錢快的話,乾脆開畫室吧!
要不就是到畫室裡代課當老師!(等待機會)
【3】
「美術教育考試的硬性需求決定了這一塊有市場」
隨著前陣子,國家教育部發布,以後美術成績將要納入中考總分的消息,這塊市場會更大!
以前都是上大學,學美術,針對高考! 現在可好,只要是個學生,你都得學美術!
如果按照高考全國每年有30萬人的市場。那對於全國中考,換言之就是初中生的人數,少說也得1000多萬以上。你說這市場大不大?
如果把高一高二的算上大概90萬人,就能養活全國這麼多的畫室。那增加至少10倍的市場呢?
最後總結
甭管畢業後幹嘛,只要你有事做就行!
甭管畢業後幹嘛,只要你能掙錢就行!
甭管畢業後幹嘛,只要你能傳授美術知識正能量就行!
甭管畢業後幹嘛,只要你活得開心幸福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