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技投向標|華為智能汽車部件採用三元鋰電池 京東方向成都顯示...

2020-12-22 科創板日報

《科創板日報》(上海,宋子喬)訊,本周,硬科技領域重要消息包括:華為智能汽車部件採用三元鋰電池;京東方向成都顯示增資75.5億元;AI公司雲從科技完成輔導工作;比亞迪、蔚來、理想、小鵬等公布11月交付量。

》》政策

發改委:預計2025年中國聯網汽車將達2800萬輛

在廣州舉辦的2020世界智能汽車大會上,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司副司長高健表示,我國智能汽車行業正迎來發展的黃金期,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一大智能汽車市場。車聯網方面,預計2025年全球聯網汽車數量將接近7400萬臺,其中中國的聯網汽車數量將達到2800萬輛。自動駕駛方面,截至今年6月,全國17個城市已累計發放約282張自動駕駛路測牌照。

上海電子化學品專區揭牌成立 將重點發展光刻膠、電子特氣等產品

昨日下午,上海電子化學品專區正式揭牌,專區將集中發展電子化學品項目,為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提供基礎材料支撐。上海化工區電子化學品專區將重點發展以光刻膠以及配套材料、電子特氣和溼電子化學品三大類產品,構建以上海化工區為主體,金山、奉賢分區協同發展的「一體兩翼」格局,形成上海化工區側重製造和研發,「兩翼」側重倉儲、非涉危製造的一體化產業布局。

工信部:加快5G行業虛擬專網落地 全力推進行業標杆性應用落地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召開紮實推進5G發展座談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劉烈宏指出,加快推動5G高質量發展是信息通信行業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戰略方向。加強規劃,準確把握「十四五」時期5G發展思路。穩中求進,紮實打造高質量5G網絡,穩妥推進網絡建設,加快行業虛擬專網落地。強化應用,全力推進行業標杆性應用落地。完善生態,拓展5G技術產業發展空間,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增強產業基礎支撐能力,強化5G及增強技術標準研製。

工信部:將儘快出臺《5G安全指引》

工信部副部長劉烈宏表示,中國將做好「十四五」信息通訊業發展規劃,聚焦安全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加快制定《促進網絡安全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儘快出臺《5G安全指引》等一批重大政策,深入實施工業網際網路安全創新發展等一批重大工程。

易綱:穩妥推進數字貨幣研發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署名文章中指出,穩妥推進數字貨幣研發,有序開展可控試點,健全法定數字貨幣法律框架。

比特幣刷新高引「真香定律」 賣「鏟子」的嘉楠科技:我要挖礦!

》》IPO

AI公司雲從科技完成輔導工作 擬科創板上市

據《科創板日報》記者獲悉,雲從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已完成輔導工作,公司擬赴科創板上市,中信建投證券擔任雲從科技的輔導機構。官網顯示,雲從科技孵化自中國科學院,公司已經先後布局了智慧金融、智慧治理、智慧出行及智慧商業等四大業務領域。

知名投資者潛伏!AI公司雲從科技叩響科創板大門 擬募資37.5億元

造車新勢力零跑汽車或將明年下半年登陸科創板

零跑汽車聯合創始人、總裁吳保軍表示,「我們要像國內的蔚來汽車、理想汽車一樣,加強與資本市場的對接,零跑汽車計劃於明年下半年提交IPO文件,在2021年底或2022年初在科創板實現上市,並且IPO前還將進行一輪融資。」

高分子新材料供應商海力威擬科創板IPO

《科創板日報》記者獲悉,青島海力威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完成輔導工作,東亞前海證券任其輔導機構,公司擬申報在科創板上市。據了解,海力威從事以橡塑為主的高分子新材料應用,主要以研發、生產橡膠密封製品、減振降噪製品,聚氨酯製品、複合材料製品及其它高分子材料製品為重點的企業。產品可應用於汽車、機車車輛的密封、減震、輕量化等。

雷射解決方案供應商金橙子擬赴科創板上市

《科創板日報》記者獲悉,北京金橙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擬前往科創板上市,安信證券任其輔導機構。據了解,金橙子是一家專注於光束傳輸及控制產品研發、生產及銷售的企業,主營業務為雷射標刻數控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大數據公司東方金信擬前往科創板上市

《科創板日報》記者獲悉,北京東方金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擬赴科創板上市,中金公司任其輔導機構。據了解,東方金信是一家專注於大數據平臺和大數據解決方案的企業。2019年4月,公司獲得騰訊投資和銀豐投資的數億元的融資,今年5月獲得中金公司的股權融資。

通信晶片公司創耀科技科創板IPO獲受理 第一大客戶身份成謎

》》一級市場

「萬智生科技」完成數千萬Pre-A輪投資

「萬智生科技」宣布,已完成藍馳創投獨家投資的數千萬Pre- A輪融資,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萬智生科技在人工智慧、物聯網智能終端、邊緣計算的深度研發、運營擴張和市場拓展。萬智生科技成立於2017年,核心團隊來自於亞信科技、惠普、IBM、華為、中國移動等公司。萬智生科技依託AIoT技術以「零替換」的模式賦能傳統產業實現包括數據採集、大數據分析、業務創新的全閉環數位化運營。

雲原生的數字地球PaaS平臺 「大地量子」完成5000萬元A輪融資

雲原生的數字地球PaaS平臺 「大地量子」近日完成5000萬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蘭馨亞洲領投,SIG海納亞洲跟投,主要應用於新技術研發、人才招募以及超算中心的搭建。成立於2017年的大地量子,融合了遙感衛星、無人機、傳感器數據,利用自研算法對數據進行網格化管理,滿足不同空間大數據產品開發的需要。

性能智能視覺晶片設計公司瀚博半導體宣布完成5000萬美元A輪融資

瀚博半導體(上海)有限公司今日宣布完成總計5000萬美元的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快手,紅點創投中國基金,五源資本(原晨興資本)聯合領投,賽富投資基金和所有現有股東(包括真格基金,天狼星資本和耀途資本)跟投。瀚博致力於提供高性能智能視覺晶片設計與整體解決方案。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公司現有主打晶片產品下遊應用的規模化生產,研發團隊的進一步擴充和全球客戶的加速拓展。

機器視覺檢測解決方案商「鼎納自動化」完成B輪億元融資

近日,機器視覺檢測解決方案商「鼎納自動化」完成了由源碼資本、遠海明華、小苗資本聯合投資的1億元B輪融資。B輪融資將用於擴充產能、滿足客戶需求、高端專家人才引進、新產品的研發,以及保持技術和產品的競爭力。

AR光學模組供應商「瓏璟光電」獲數千萬元人民幣B3輪融資

AR(增強現實)光學模組製造商「瓏璟光電」完成數千萬人民幣的B3輪融資,投資方為漢能創投。資金將主要用於光波導光學模組擴產和全息光柵產品研發。今年9月和7月,瓏璟光電分別完成了雷石投資的數千萬元人民幣B2輪融資,和由中信證券直投平臺中信證券投資有限公司以自有資金投資的B輪融資。

哪吒汽車C輪融資將收官 華鼎資本獨家領投20億元

哪吒汽車正式宣布C輪融資由華鼎資本領投20億元人民幣。據創始團隊透露,哪吒汽車本輪融資獲得了眾多大型著名投資機構的高度認可,最終融資額度會遠超原計劃的30億元人民幣,C輪融資將很快圓滿關閉。據悉,華鼎資本長期專注於智能電動汽車全產業鏈的深度戰略投資,旗下管理的股權投資基金規模近500億元人民幣,主要投資案例包括寧德時代、華鼎國聯、貝特瑞、晨道基金、睿智科技等。

和利資本被投企業武漢飛恩微電子宣布完成2億元D輪融資

近日,和利資本投資企業武漢飛恩微電子有限公司宣布超額完成2億元D輪融資。本輪投資方包括軟銀中國、長江創新投,原股東方廣資本跟投。飛恩微電子是致力於為汽車、物聯網、智能家居及工業控制行業提供MEMS傳感器及系統產品的高新技術企業。

全棧業務運維服務商「雲智慧」獲6000萬美元D3輪融資

全棧業務運維服務商「雲智慧」正式宣布獲得6000萬美元D3輪融資,由中信產業基金領投,雲暉資本、越秀金控、中金資本、中南資本、紅杉資本中國基金、ASG、鏈興資本、浙民投跟投。本輪融資後,公司將加強智能運維平臺的核心技術研發,提升產品化交付能力與效率,解決方案和服務體系建設,並加快行業市場覆蓋以及生態合作夥伴賦能。

靈活用工服務商「熊貓雲聘」獲微光創投數百萬美金融資

靈活用工服務商「熊貓雲聘」於近日完成了新一輪數百萬美金融資,本輪投資方為微光創投。資金將主要用於團隊的擴張搭建、數位化系統的研發,以及「熊貓優才」新產品的服務推廣。熊貓雲聘致力於為新經濟企業提供基礎技術崗位的人力資源解決方案。

量旋科技完成新一輪數千萬元融資

近日,深圳量旋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新一輪數千萬元融資。據深圳高新投消息,本輪融資資金將主要用於新產品的研發,包括實用型超導晶片量子計算機的研發,以及現有桌面型量子計算機的產品迭代研發。

雷射精細微加工設備企業「德龍雷射」完成新一輪1.5億融資

今日,雷射精細微加工設備企業「德龍雷射」宣布完成新一輪1.5億元融資,本輪融資由沃衍資本聯和中微半導體、中電基金、舜宇V基金等機構和企業共同投資。本次融資後,將有助於德龍雷射在半導體、顯示、消費電子等領域的深耕奠定堅實的基礎。

民營衛星公司「長光衛星」完成24.64億元Pre-IPO輪融資

近日,民營衛星公司「長光衛星」完成24.64億元Pre-IPO輪融資。本輪融資的資方包括海南騫語、海通創新私募、深創投、辰韜資本、中金資本、裕智資本、海南金凱葉、海南凱星、婁底億鼎、朱雀股權、經緯中國、鯤鵬一創、科大訊飛、上海善達投資、中科創星、吉林中科創投等,原股東吉林省政府引導基金、深圳宸睿及公司核心骨幹等繼續增資。融資將主要用於「吉林一號」衛星星座建設、遙感數據應用產品開發以及人才團隊建設等。

》》熱點聚焦

華為智能汽車部件採用三元鋰電池

華為智能汽車部件業務重組及其投資決策管理權調整已於11月下旬完成。《科創板日報》記者12月2日獨家獲悉,華為智能汽車部件已明確採用三元鋰電池作為智能汽車的新能源技術方向,但目前尚不清楚其正極材料中鎳鈷鋁或鎳鈷錳的配比比例數據。

獨家|對標特斯拉:華為智能汽車動力部件採用三元鋰電池技術方向

華為汽車相中三元鋰電:性能優勢或成重要考量 高鎳材料有望獲取超額收益

恩智浦發布漲價函 決定全線調漲產品價格

據行業媒體報導,日前,繼瑞薩電子發布漲價通知後,汽車晶片廠商龍頭恩智浦(NXPI.US)漲價函再流出:11月26日,恩智浦向客戶表示,受衛生事件影響,恩智浦面臨產品嚴重緊缺和原料成本增加的雙重影響,決定全線調漲產品價格。據相關人士透露,未來一年,晶圓供應將持續緊張,恩智浦產品漲價幅度或將5%起跳,部分產品需要客戶籤一年的NCNR(不許取消,不許退貨)協議。

臺灣地區被動元件、面板、半導體廠春節拼生產

據臺灣媒體報導,因庫存水位偏低,訂單能見度延長,加上缺工問題等不確定因素,今年農曆年當地多家科技業廠商將加班趕工,包括被動元件、面板、半導體等領域。其中,半導體與面板前段屬於連續製程,工廠在過年期間無法停機休息。另外,被動元件廠也加班應戰,替年後的需求拉高庫存水位。因景氣能見度優於前一季,且已經延伸至農曆年以後,包括MLCC廠、鋁電廠、晶片電阻供應鏈在內均傳出今年產線要加班的消息。

黑馬四連板、龍頭產業鏈整合正當時 上遊強需求拉動 「面板熱」有望長期延續

黑馬板了又板 面板究竟還能漲多久?答:可能比想像得更穩更持久

面板顯示新機遇!蘋果Mini LED出貨量大幅調升 晶片及封裝環節有望受益

手機需求致PCB產能吃緊 汽車電子市場火上澆油 機構看好這兩類公司

MCU全線暴漲 部分品項調幅超過10%

據臺媒12月3日報導,業界傳出,盛群(合泰)、凌通、松翰、閎康、新唐這五大臺灣MCU廠近期因成本上漲,同步調升產品報價,部分品項調幅超過10%,且有產品交期甚至拉長至10個月。業內人士指出,由於意法半導體發生罷工事件,市場供需出現缺口,加上現今產業鏈不論晶圓代工、封測端,產能相當吃緊。同時,由於晶圓代工價格漲幅至少10%、封測也上漲5-10%,帶動平均成本上升,加上訂單多看至明年上半年,需求遠大於供給,是造成五大MCU企業調漲產品價格的主要原因。

業內人士稱TWS耳機晶片缺貨嚴重 情況或持續到明年Q2

深圳市芯聯銳創科技有限公司CEO宋朔表示:「不單單是藍牙主晶片缺貨,諸如NOR Flash還有各類耳機觸控壓力傳感器晶片也都缺貨,所以說這個缺貨情況是普遍而全面的。」他認為這一狀況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缺貨預計持續到明年的二季度末, 部分元器件供貨緊張甚至要持續緊張到明年三季度。」另外,與TWS藍牙主控晶片供應鏈相關的人士稱,其部分主力的晶片型號從以往的10-20天發貨時間已經延長至30-60天。

系列報導|半導體缺貨漲價潮

LG化學正式分拆電池業務成立新公司

昨日,一家名叫LG新能源(LG Energy Solution)的電池公司正式成立。該公司正是LG化學拆分出來的電池業務。LG化學原電池事業本部總裁金鐘現(Kim Jong-hyun)出任該公司CEO。LG新能源計劃大幅擴充產能,從今年的100GWh擴至2023年的260GWh。韓國首爾梅瑞茲證券(Meritz Securities)分析師No Wu-ho稱,獨立後的LG新能源將進行IPO,吸引大的設備製造商和其他基金進行戰略投資,以支持擴張的產能。

LG化學中國工廠產能加倍 鎖定Model Y增量可期 寧德時代還有機會上車嗎?

長安汽車:公司與華為、寧德時代三方正在聯合開發智能網聯電動汽車平臺和產品

長安汽車發布股價異動風險提示公告稱,基於公司2019年與華為籤訂的《全面深化戰略合作協議》和2020年與寧德時代籤署的《戰略合作協議》,三方正在聯合開發智能網聯電動汽車平臺和產品,未來將根據項目進展情況適時發布相關信息。公司將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和要求,認真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及時做好信息披露工作。

奧迪將增加電動計劃投資 未來五年投資總額約350億歐元

奧迪今日宣布,為實現2025電動計劃增加投資,未來五年總投資額約為350億歐元,其中針對新車型及新技術領域的投資約170億歐元。到2025年,奧迪將擴充其電動化車型序列至30款左右,包括約20款純電動車型。此前,奧迪在電動車、數位化和自動駕駛領域的投資計劃為140億歐元。

比亞迪11月新能源汽車銷量2.7萬輛 同比增長138%

比亞迪11月汽車銷量53943輛,去年同期41295輛,同比增長30.6%。11月新能源汽車銷量26690輛,去年同期為11220輛。全年累計銷量41.8萬輛,同比下降11.37%。

蔚來汽車11月共交付新車5291臺 同比增長109.3%

蔚來公布2020年11月交付數。數據顯示,蔚來11月共交付新車5291臺,同比增長109.3%,繼10月後再超五千臺,連續第四個月創品牌單月交付數新高,並自今年4月以來連續第八個月實現同比翻番。

理想汽車11月再創單月交付量紀錄

理想ONE 11月交付4646輛,環比增長25.8%,再創單月交付量紀錄。2020年1月至11月,理想ONE已累計交付26498輛。11月,理想ONE單月產量突破5000輛,新增定單量超當月產量。

小鵬汽車11月交付量4224臺

小鵬汽車11月單月總交付量達到4224臺,同比增長342%;2020年1-11月累計交付21341臺,同比增長87%;小鵬P7單月交付量2732臺,環比增長30%;自今年6月底啟動規模交付以來,已累計交付11371臺;小鵬G3單月交付1492臺,環比增長59%,創2020年新高。

中興通訊回復問詢函:現有貨幣資金餘額僅能確保公司當前經營規模下現金流安全 未來運營資金需求量預計將進一步增加

中興通訊公告,公司回復問詢函,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帳面貨幣資金餘額為435億元(含保證金等受限資金20億元),現有貨幣資金餘額僅能確保公司當前經營規模下現金流安全。考慮到後疫情時代複雜的內外部環境以及庫存備貨、研發投入、5G市場需求持續增長,公司運營資金需求量預計將進一步增加。將本次募集配套資金的50%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彌補公司未來運營資金需求缺口,優化公司資本結構,具備合理性。

卓勝微:擬投資8億在無錫建設半導體產業化生產基地

經董事會審議,同意公司與江蘇省無錫蠡園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書》,在無錫市濱湖區胡埭東區投資建設半導體產業化生產基地,建設SAW濾波器晶圓生產和射頻模組封裝測試生產線,及廠房的配套設施建設及軟硬體設備購置,開展關鍵技術和工藝的研發及產品的產業化生產。該項目預計投資總金額8億元。

京東方A:改為以增資75.5億元方式實際控制成都顯示

京東方A公告,京東方和成都顯示股東經協商確定,擬調整成都顯示股權交易方案,即通過非公開協議增資的形式,京東方向成都顯示增資75.5億元人民幣。增資方案仍可實現京東方對成都顯示的實際控制。

》》科創企業

科創100|中科慧遠:站在百億「風口」,登頂工業外觀檢測界「珠峰」後,我們還要做什麼?

其他深度:

加班加點忙生產,被動元件龍頭產能告急,這兩個細分領域最受機構推崇

五菱宏光「神車」月銷三連冠 相關配套供應商一覽

半導體設備重要突破!萬業企業斬獲離子注入機首筆大單 可用於12英寸成熟工藝*

相關焦點

  • 華為智能汽車具體使用三元鋰電池哪種類型的能量密度型號?
    可見採用這類電池的品牌,它們旗下的車型都有著高性能、高續航等特點,完全滿足當下消費者對新能源車的需求。前幾年三元鋰電池的與鈷酸鋰相比,三元的能量密度普遍不太高,後來日本把三元鋰電池的能量密度提高到接近鈷酸鋰。相比傳統電池,三元鋰電池能量密度大、電壓更高,所以同樣重量的電池組電池容量更大,這也是主機廠選擇三元鋰電池的主要原因。
  • 三元鋰電池真實壽命_三元鋰電池的應用
    三元鋰電池真實壽命   根據國家規定,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容量衰減到新電池狀態的80%以下,可視作動力電池使用壽命的終結。   按照目前三元鋰電池的技術水平,目前電動汽車普遍使用的動力電池容量密度為260Wh/kg,按照該能量密度來計算,以一年兩萬公裡來進行計算,根據淺充淺放來計算的話,循環壽命至少有1000次。如果使用得當,在電動汽車上起碼可以使用5到8年左右的時間。
  • 對比三元鋰電池、刀片電池,豐田固態電池有什麼優勢?
    我們都知道傳統鋰電池,是由正極、隔膜、負極,再灌上電解液製造而成,而固態鋰電池,簡單來說就是電池裡面沒有氣體、液體,所有材料都以固態形式存在,用固態電解質代替隔膜和電解液。據悉,目前有三種主流固態電解質,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而豐田所走的技術路線採用的固態電解質便是硫化物,這種固態電解質各項參數都不錯,電導率較高,接近電解質,而且界面較為穩定。
  • 三元鋰電池與磷酸鐵鋰電池相比哪個成本更低
    打開APP 三元鋰電池與磷酸鐵鋰電池相比哪個成本更低 若風 發表於 2021-01-08 09:31:52 與三元鋰電池相比,磷酸鐵鋰電池的成本更低
  • 特斯拉拋棄三元鋰電池 比亞迪「刀片」逆轉新能源車
    近幾年,受到國家相關政策的影響,具有高能量密度優勢的三元鋰電池得到了更多應用,三元鋰電池的低溫放電性能較磷酸鐵鋰電池要好;三元鋰電池的能量密度較磷酸鐵鋰電池要高,同等重量或體積電池包,續航及充電效率更高;三元鋰電池是新能源汽車領域的主流,只有比亞迪堅持磷酸鐵的話,將會成為領域的孤家寡人,寡難敵眾。
  • 華為:智能汽車歸消費者業務,誰再建言造車就調崗
    關於智能汽車部件業務管理的決議華為董事常委會決議【2018】139號《關於應對宏觀風險的相關策略的決議》明確:華為不造車,但我們聚焦ICT技術,幫助車企造好車。為了增強智能汽車部件業務與智能終端業務的技術、資源的互動,經公司總裁批准,就智能汽車部件業務的管理做出如下決定:1、 將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IAS BU)的業務管轄關係從ICT業務管理委員會調整到消費者業務管理委員會,同時任命汪濤為消費者業務管理委員會成員。
  • 誰將殺死三元鋰電池?
    隨著電動汽車續航裡程的市場需求從早期的 300 公裡不到,到如今的 600+ 公裡,三元鋰電池的能量密度不斷推高,高鎳路線不斷明確。▲使用新型電池的 Model 3 續航將接近 600 公裡現階段 NCM/NCA 811 三元鋰電池中,正極的活性物質鎳元素的摩爾比已經超過了 8 成,這一類電池被稱為 8 系三元鋰電池。而在 8 系三元鋰電池之後,鎳元素含量超過 90% 的 9 系三元鋰電池正在蓄勢待發。
  • 智能汽車行業深度報告:華為入局智能汽車,產業價值鏈面臨重構
    相 較於 5000 億美元的智慧型手機市場,汽車市場對華為來說更具備戰略前景。從時間節點上看,汽車智能化水平快速提升,汽車行業正在從傳統製造向科技 製造轉型。3.2 華為打造 CDC 智能座艙平臺,實現全場景協同華為打造 CDC 智能座艙平臺,實現智能汽車與智慧型手機在硬體、軟體和應用 生態等全產業鏈的無縫共享:1)基於智慧型手機 Kirin 晶片構建 IVI 模組,發揮產業鏈協同的規模效應,降低硬 件成本;
  • 鋰電池正極材料上市公司名單(鈷酸鋰+錳酸鋰+磷酸鐵鋰+三元)
    (7)寧波杉元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石墨烯)... 84(8)安徽杉越科技有限公司(石墨烯)... 842、新能源汽車戰略... 843、發展歷程... 864、經營狀況... 865、整車業務... 86(1)內蒙古青杉汽車有限公司(客車)... 86(2)寧波杉杉汽車有限公司(輕貨+微面)...
  • 刀片電池和三元鋰電池有什麼區別?
    磷酸鐵鋰電池採用磷酸鐵鋰(LiFePO4)作為正極材料,用鐵來做電池原料一來成本低廉,二不含重金屬,對環境汙染較小,工作電壓為3.2V。三元鋰電池全稱是「三元材料電池」,一般是指採用鎳鈷錳酸鋰(Li(NiCoMn)O2,NCM)或鎳鈷鋁酸鋰(NCA)三元正極材料的鋰電池,把鎳鹽、鈷鹽、錳鹽作為三種不同的成分比例進行不同的調整,所以稱之為「三元」,包含了許多不同比例類型的電池
  • 科創板首批受理企業透析|容百科技:三元正極材料第一梯隊
    根據招股說明書顯示,容百科技成立於2013年9月,註冊資金3.98億元,經營範圍為鋰電池材料、動力電池相關產業,主要產品包括NCM523、NCM622、NCM811、NCA等系列三元正極材料及其前驅體。三元正極材料主要用於鋰電池的製造,並主要應用於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儲能設備和電子產品等領域。
  • 任正非重申華為不造整車,餘承東接管智能汽車業務
    通信世界網消息(CWW)11月25日,從華為心聲社區獲悉,任正非籤發了EMT決議【2020】007號《關於智能汽車部件業務管理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決議》指出,華為不造整車,而是聚焦ICT技術,幫助車企造好車,造好車,成為智能網聯汽車的增量部件提供商。
  • 探訪華為成都旗艦店:打破邊界,成就智慧生活
    比如筆者,就希望看到變形金剛帶我一路體驗華為智慧生活各類新奇功能,還希望在體驗中,與以往來過的網友或好友互動。今年10月,華為消費者業務大中華區總裁朱平曾介紹,華為將充分使用AR等黑科技,實現虛擬與現實的結合。本次熊貓AR可謂是朱平當時提出的發展方向的重要落地。
  • 比亞迪和特斯拉正在重演華為和蘋果的故事
    純電動汽車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多國已經制定燃油車退出市場的最後時刻表,最終純電動汽車將主導整個汽車產業。2014年,隨著android5.0的發布,作業系統的流暢度有了質的改善,之後華為集中精力補短板,陸續解決了顯示、拍照、電池等問題,加上華為對系統的優化,目前綜合體驗與蘋果的差距越來越小,其性價比已經超越蘋果、三星,終於可以與蘋果、三星一競高下。比亞迪正在重複華為的故事。
  • 體驗無邊界,科技有溫度:華為成都旗艦店正式開業
    其次,華為成都旗艦店並不只是賣產品這麼簡單,華為成都旗艦店除了有以往的銷售、體驗、售後等服務之外,還將華為智能 「全產品」和智慧 「全場景」融合,線下用戶可以更好理解和感受華為所打造的全場景智慧生活體驗,也是科技愛好者們的打卡聖地。
  • 鋰電池電動汽車和鋰電池品牌電動車排名
    鋰電池電動汽車和鋰電池品牌電動車排名。無論是什麼品牌的鋰電動車,主要取決於他使用什麼品牌的鋰電池,之前國產鋰電池比亞迪、比克等品牌的質量還可以。隨著鋰電池電動汽車在我國的快速發展,具有代表性的製造商數量也開始增加,讓我們看看中國鋰電池電動車的名單,希望能幫助我們購車。
  • 成都嘉納海威科技榮獲「2020年智能家居風雲榜」十佳企業!
    近日,由智家網主辦的「2020年智能家居風雲榜」獲獎榜單隆重揭曉!經過網絡公開投票及活動組委會核查,成都嘉納海威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獨創的軍工技術背景和產品研發實力,在諸多參選品牌中脫穎而出,表現出眾,斬獲「十佳企業」榮譽!
  • 鋰電池新方向:充滿電僅需10分鐘——續航是傳統鋰電池的兩倍!
    大家看到這裡肯定覺得這種電池有點玄乎啊,這是真的假的,但是研報君認為,要是放在10年前,又有誰會相信新能源汽車呢,當時大家對新能源汽車的態度也是,這種東西是扯淡吧。 但科技的力量真是無窮的,技術迭代也是常態的。研報君相信隨著科技的發展,這種電池在未來5,10年肯定會出現,所以今天大家有必要先了解一下!
  • 觀察|華為、博世、地平線:決定未來汽車市場格局的三家科技公司
    華為、博世、地平線三家企業成為了車展中不多的零部件參展商,雖然都是零部件供應商,但他們的身份和體量各不相同,華為作為半導體科技巨頭在看到智能汽車的崛起趨勢強勢殺入,博世則是傳統零部件巨頭正開啟智能化的全面轉型,而地平線則代表了中國本土初創企業初生牛犢不懼虎的挑戰者形象。而在中國龐大的汽車市場,為新技術、新概念的應用提供了廣闊的土壤,他們將站在同一起跑線。
  • 硬科技投向標| A股首單CDR九號公司科創板上市 新能源車產業發展...
    ,汽車產業基本實現電動化轉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生態持續優化,產品大規模應用;關鍵核心技術水平顯著提升,形成協同高效、安全可控的產業鏈;建立汽車智慧出行體系,形成汽車、交通、能源、城市深度融合生態;技術創新體系基本成熟,具備引領全球的原始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