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個頭有護航大能量——長徵八號發射背後的科技創新

2020-12-24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 題:小個頭有護航大能量——長徵八號發射背後的科技創新

  新華社記者溫競華

  12月22日,中國新一代可重複利用的運載火箭長徵八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一箭五星」成功發射。記者從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獲悉,中國電科在此次發射任務中持續發揮技術創新能力,為火箭和衛星提供了測控通信、衛星載荷、電源產品和關鍵元器件等設備,全程保障支撐發射。

  「小個子」扛起數據傳輸大旗

  如果把太空飛行器比作飛在太空的風箏,那麼測控系統就像是一根看不見的風箏線,實現太空飛行器在各飛行階段的軌道測量、遙測、遙控和圖像傳輸等工作。其中,天基測控利用天鏈衛星系統進行數據中繼,實現火箭遙測數據的超視距傳輸,相比陸基、海基測控,具有全程覆蓋、實時性高的特點。

  中國電科為長徵八號研製的ka頻段天基測控設備,實現了ka頻段高速中繼傳輸在運載火箭飛行任務的運用。

  「確保火箭在飛出國境後地基雷達不能跟蹤時,能夠實時獲取火箭遙測數據。」中國電科技術專家說,這一新設備採用ka頻段的中繼測控終端和相控陣天線,在傳輸速率等方面性能更好。長徵八號系列後續的發射任務將主要依賴天基傳輸,天基測控系統將直接扛起數據傳輸的大旗。

  功能更強勁,個頭卻變小了。據介紹,中國電科綜合利用晶片技術和微組裝工藝,實現了天基測控設備的小型化,解決了運載火箭對設備的應用需求,處於國內領先水平。

  為衛星「在線工作」注入滿滿活力

  本次發射,長徵八號成功將五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在其中的海絲一號和新技術驗證七號衛星上,中國電科配套了衛星載荷和電源產品,為衛星「在線工作」注入滿滿能量。

  「海絲一號」是中國電科和天儀空間研究院聯合研製的國內首顆商業SAR衛星,其載荷由中國電科自主研製,具有輕小型、低成本、高解析度特點。基於C頻段輕量化有源相控陣天線和一體化中央電子設備集成等技術,可全天候、全天時對陸地、海洋、海岸進行成像觀測,為我國海洋環境、災害監測和土地利用等提供服務。

  在新技術驗證七號衛星上,隨著太陽翼展開到位,由中國電科研製的電源產品也開始為衛星注入能量。

  「作為衛星能源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太陽電池陣在光照期為衛星負載供電,同時給蓄電池組充電。」中國電科技術專家介紹,為該星配套的太陽電池陣,兼顧防靜電放電設計、抗原子氧設計、耐高溫設計,可為衛星在軌翱翔提供源源動力。

  打造通信「千裡眼」「順風耳」

  無論飛到哪裡,都能清晰看到火箭的蹤跡。這背後,是中國電科研製的衛星通信系統在發揮著「千裡眼」「順風耳」的作用。

  「衛星通信系統負責搭建文昌發射場與其他指揮中心的衛通鏈路,可將任務過程中的關鍵數據傳輸至參試單位,它就是指揮中心的眼睛和耳朵。『遠在天邊、近在眼前』之所以成為現實,靠的就是它。」中國電科54所衛星通信系統總師李曉芳說。

  據介紹,為構建「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信息傳輸網絡,中國電科還研製配套了包含網絡、網管、安全等三大系統的地面通信IP網,數以千計的設備在地面架設起一道道「信息傳輸大路」,並對地面通信設備的狀態和通信鏈路進行監控,實現整個信息系統的通信安全,讓畫面和語音更連續、更清晰、傳輸更快。

  李曉芳說,這張通信測控網已經成功保障了長徵七號、長徵五號的首發任務以及長五遙三任務,經過多次升級建設,目前運行情況良好。

相關焦點

  • 【地評線】京彩好評:長徵八號火箭首飛成功 彰顯中國科技創新實力...
    12月22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一箭五星」成功發射。這是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的首次飛行任務,也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56次飛行。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是我國面向國際商業航天發射市場,研製的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此次任務長徵八號火箭已經開展了可重複和智慧化相關技術的驗證,彰顯了中國運載火箭能力的新提升、航天科技創新的新高度和航天商業舞臺的新跨越。  填空白,實現中國運載火箭能力的新提升。
  • 長徵八號火箭首飛 未來有望實現一鍵發射
    來源:第一財經長徵八號火箭首飛 未來有望實現一鍵發射作者: 錢童心12月22日12時37分,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一箭五星」,首飛告捷。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徵八號火箭總指揮肖耘介紹稱:「長徵八號是一款兩級半構型火箭,2017年5月正式批覆立項。我們用了三年時間,採用借鑑成熟模塊的組合化研製,用於填補我國未來在太陽同步領域4.5噸以上的運載能力。」
  • 長徵八號火箭發射時間推斷
    2020年12月16日,長徵八號遙一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相關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12月底擇機實施首次飛行試驗任務。那麼長徵八號遙一火箭具體什麼時間發射呢?據此推斷,長徵八號遙一火箭的發射日期應該在12月18日至12月21日期間。
  • 長徵八號首飛推遲2天背後,是高空風在搗亂
    12月22日,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首飛成功,為新一代運載火箭「十三五」期間的發射任務畫上了圓滿句號。 鮮為人知的是,長徵八號火箭原定於12月20日發射,如今「首秀」推到22日,比原本的計劃晚了2天。這背後究竟是何緣故?記者就此採訪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徵八號火箭研製專家。
  • 填補空白,長徵八號首飛成功
    新華社記者 蒲曉旭攝12月22日12時37分,北緯19度,東經110度,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八號首次飛行試驗圓滿成功。這是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製的新型中型運載火箭,本次飛行任務為一箭五星,其中包括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的新技術驗證七號衛星。
  • 國產獵鷹來了—長徵八號將開啟商業發射新徵程
    12月16日,長徵八號從文昌航天發射場總裝廠房順利轉運至發射工位,計劃於12月下旬擇機實施飛行試驗任務,此次是長徵八號的首飛,將發射新技術驗證七號衛星和4顆小微衛星。長徵八號運載火箭是航天科技集團面向商業市場推出的一款新型火箭,其特點是商業化、低成本、好使用。
  • 長徵八號火箭總指揮:未來一年應該不少於20次發射
    首飛前夕,我們前往海南文昌,專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徵八號火箭總指揮肖耘。 問:長徵八號是一款怎樣的火箭?它對完善中國火箭型譜和中國航天發展有何意義,您能為我們簡要介紹一下嗎? 肖耘:長徵八號是一款兩級半構型火箭,2017年5月正式批覆立項。我們用了三年時間,採用借鑑了成熟模塊來進行組合化研製,用於填補我國未來在太陽同步領域4.5噸以上的運載能力。
  • 長徵八號首飛成功完善了我國運載火箭型譜 填補了發射能力空白
    央視網消息:長徵八號運載火箭的首飛成功填補了我國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3噸到4.5噸之間的空白,為我國未來中低軌衛星發射的迫切需求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對於完善我國運載火箭型譜、提升進入空間能力具有重大意義。
  • 長徵八號遙一火箭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背後有湘潭力量
    我國新一代可回收、可重複利用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預計將於近日擇機實施首次發射任務。湘潭市特種線纜股份有限公司為此次發射,做出貢獻,來看湘潭日報全媒體的獨家報導。12月16日上午8時20分,承載著長徵八號遙一運載火箭的活動發射平臺,駛出發射場垂直測試廠房,經兩個多小時平穩行駛,安全轉運至發射區。後續,火箭將加注推進劑,擇機首飛。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張實踐就在「轉場」現場,記錄下了這一歷史時刻。
  • 長徵八號火箭敢於直接點火發射,跳過關鍵測試項
    前有嫦娥五號上九天攬月,現在有長徵八號一箭五星。據央視新聞報導,12月22日12時37分,中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在海南省文昌航天發射場首次點火發射,火箭飛行正常,一切順利,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 長徵八號火箭首飛成功,將聚焦未來太陽同步軌道發射任務需求
    長徵八號火箭首飛成功,將聚焦未來太陽同步軌道發射任務需求 2020-12-22 16: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長徵八號遙一火箭垂直轉運至發射區 本月底擇機發射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微信公眾號12月16日消息,當天,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研製的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相關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12月底擇機實施飛行試驗任務。
  • 我國新型火箭長徵八號即將首飛
    前有長徵五號火箭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月面採集月球土壤,時間過去多一半嫦娥五號探測器即將攜帶樣品返回地球,就在返回地球的時候中國航天又傳來一則好消息,我國一枚新型火箭(長徵八號)即將首飛。就在今日早8時左右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研製的新型火箭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了技術區相關工作後,火箭已經完全順利垂直轉運至發射區,長徵八號運載火箭計劃在12月底擇機實施首次飛行試驗任務。
  • 對標獵鷹9號的長徵八號可回收復用火箭準備發射了!
    上次講到國內神秘公司向國際電聯遞交12992顆通信衛星的申請時,還在想長徵八號還沒準備好,怎麼在幾年之內把萬多顆衛星發射到軌道呢?今天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就在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本月20日擇機實施發射。此次發射將運載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的試驗衛星,還將搭載4顆實驗小衛星。長徵八號為什麼如此引人注目呢?
  • 長徵八號首飛告捷,火箭回收時代何時來?——專訪長徵八號火箭總...
    首飛前夕,我們前往海南文昌,專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徵八號火箭總指揮肖耘。問:長徵八號是一款怎樣的火箭?它對完善中國火箭型譜和中國航天發展有何意義,您能為我們簡要介紹一下嗎?肖耘:長徵八號是一款兩級半構型火箭,2017年5月正式批覆立項。我們用了三年時間,採用借鑑了成熟模塊來進行組合化研製,用於填補我國未來在太陽同步領域4.5噸以上的運載能力。
  • 長徵八號遙一火箭12月底擇機發射,滿足中高軌商業發射需求
    16日上午8時20分,承載著長徵八號遙一運載火箭的活動發射平臺,駛出發射場垂直測試廠房,平穩行駛,安全轉運至發射區。後續,火箭將加注推進劑,按計劃實施發射。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獲悉,長徵八號後續也將具備海上垂直回收的能力。目前,矽谷鋼鐵俠馬斯克的SpaceX旗下獵鷹9號火箭具備海上垂直回收的能力。
  • 剛剛,「海絲一號」衛星搭載長徵八號,發射升空!
    12月22日 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 長徵八號 「一箭五星」 首飛成功!海絲一號衛星 搭載長徵八號運載火箭 在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 捆綁2枚助推器的新型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
    2020年真實不平凡的一年,近日嫦娥五號任務剛完成,就在今日北京時間12時37分左右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六院提供全系列動力長徵八號遙一運載火箭在我國海南文昌發射場順利點火升空,新一代的長徵八號運載火箭以捆綁2枚助推器的方案,以一箭五星的方式將有效載荷送入預定軌道,長徵八號火箭首飛取得圓滿成功
  • 長城公司在長徵八號首飛任務上成功發射四顆小衛星
    2020年12月22日12時37分,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將新技術驗證七號衛星、海絲一號衛星、元光號衛星、天啟星座零八星和智星一號A星等五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首次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長徵八號火箭總指揮:未來一年應該不少於20次發射
    作為長徵家族的新成員,長徵八號是怎樣誕生的,能力如何,肩負哪些使命和任務?它的出現,是否意味著火箭回收時代正在到來?首飛前夕,我們前往海南文昌,專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徵八號火箭總指揮肖耘。 問:長徵八號是一款怎樣的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