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京都萬福寺收到中國捐贈口罩:望中日交流更加活躍

2020-12-12 中國經濟網

日媒稱,日本京都府宇治市的黃檗宗大本山萬福寺日前收到了中國的文化交流團體等捐贈的約4萬隻口罩,4月2日舉行法事祈願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平息。該寺計劃向京都府和京都市、宇治市各贈送1萬隻,今後將把剩下的1萬隻分發給當地居民等。

據共同社4月2日報導,戴著口罩的僧侶等在正殿誦經結束後,萬福寺管長近藤博道把裝口罩的箱子放在託盤上,交給了京都府等的代表。

中國捐贈的裝口罩的紙箱上貼著寫有「東西互照,道義撐持」的紙,這是1661年創建萬福寺的中國僧侶隱元的語錄,意思是「彼此互相幫助」。

近藤表示:「收到大量口罩非常感謝。希望中日彼此攜手,使交流更加活躍。」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來源:新華社

相關焦點

  • 京都萬福寺收到中國捐贈的4萬隻口罩:「望中日交流更加活躍」
    參考消息網4月2日報導 日媒稱,日本京都府宇治市的黃檗宗大本山萬福寺日前收到了中國的文化交流團體等捐贈的約4萬隻口罩,4月2日舉行法事祈願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平息。該寺計劃向京都府和京都市、宇治市各贈送1萬隻,今後將把剩下的1萬隻分發給當地居民等。
  • NHK報導中國寄給萬福寺口罩
    4月2日,在日本京都萬福寺這座有著悠久歷史的寺院裡,舉辦了一場意義非凡的口罩捐贈儀式和祛除病魔祈願法會。福建福清的黃檗文化促進會、日本一般社團法人黃檗文化促進會、福清的福山寺、株式會社亞洲太平洋觀光社聯合從中國採購的口罩抵達宇治市黃檗山萬福寺。
  • 福建對外友協向日本京都萬福寺捐款
    華輿訊 據日本關西華文時報報導,11月4日,中國駐大阪總領事何振良出席了福建省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向日本京都宇治萬福寺捐款線上交接儀式,並代表福建方面向萬福寺轉交了捐款。福建省外辦主任兼省對外友協會長王天明、京都宇治萬福寺住持兼黃檗宗管長近藤博道、張玉萍副總領事等出席。
  • ...同舟共濟攜手共抗疫情|萬福寺|隱元|疫情|日本_社會|京都府宇治市
    3月30日電(鄭松波)30日,首批由福建福清黃檗文化促進會、福清福山寺聯合日本一般社團法人黃檗文化促進會及日本亞洲太平洋觀光社聯合捐贈的防護口罩,從中國運抵日本黃檗宗大本山萬福寺,之後,將由寺方發放給日本社會各界,支援日方抗擊疫情。此批物資全部為7萬個防護口罩。
  • 福建省向日本長崎縣捐贈梵鍾 見證雙方黃檗情誼
    福建省向日本長崎縣捐贈梵鍾 見證雙方黃檗情誼 2020-11-12 19:30:44 閆旭 攝   中新網福州11月12日電 (閆旭)在隱元禪師東渡366周年暨長崎興福寺建寺400周年之際,福建省捐贈日本長崎縣梵鍾啟運儀式12日在福清黃檗山萬福寺舉行,並為梵鍾誦經灑淨。
  • 中國加油!日本兵庫縣向廣東捐贈口罩
    日本兵庫縣向廣東捐贈口罩金羊網  作者:梁栩豪、粵外事  2020-02-14 據悉,廣東省與兵庫縣於1983年3月正式締結友好省縣關係。
  • 〔讀城〕京都萬福寺記:白雲連肺煎茶道
    日本煎茶道出自中國明代淪飲法,2017年春,我們在京都郊外的茶鄉宇治,訪謁了煎茶道「大本營」萬福寺。《日吉神道密記》記載有,公元805年,平安朝時,日本天台宗創始人最澄從中國攜回茶籽,種在距京都不遠的比睿山東麓日吉神社旁邊,成為日本最古老的茶園,至今那裡還立有《日吉茶園之碑》。
  • 日本又一地區收到中國口罩回禮 日官員:患難互助見真情
    圖源:佐賀新聞【海外網3月26日|戰疫全時區】據日本《佐賀新聞》網站26日報導,3月24日,中國貴州省向其友好交流地——日本佐賀縣寄出大量抗疫物資。日媒指出,由於佐賀縣曾在今年1月和2月向貴州省捐贈過口罩等物資,此次也是來自中國方面的愛心「回禮」。
  • 青島留日同窗會捐贈十萬口罩助力日本三市抗擊疫情
    4月25日,由青島同窗會30多名會員出資捐贈的92000隻標準的醫用外科口罩順利完成通關手續,分別運往日本東京、大阪、神戶等地支援,連同之前已經到達日本神戶大學醫學部附屬醫院的8000隻醫用外科口罩, 青島留日同窗會向日本三市捐贈的10萬「愛心」口罩將全部抵達,助力日本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 劉潭服裝針織服裝廠向日本友人捐贈愛心口罩
    劉潭服裝向日本友人捐贈口罩近日來,日本新冠病毒感染不斷擴大,現在正值日本疫情防控關鍵時期,劉潭服裝廠緊急籌措物資,4月3日,一分公司針織服裝廠在劉潭服裝總部的帶領下,於困難之時主動履行社會責任下午,在籌措好1萬多個口罩後,一分公司總經理蔣敏緊急調配,動員手下各部門負責人,一起將貼有「齊心協力,共渡難關」等暖心標語的防護口罩快速無誤的整理打包,並發往日本客戶處,助力當地抗疫。疫情防控仍迫在眉睫,希望此次物資能夠緩解日本當前醫療物資緊張的現狀。
  • 日本兵庫縣向廣東省捐贈防災貯備口罩
    日本駐廣州總領事館、廣東省政府外事辦、省民政廳等機構出席儀式嘉賓與日本兵庫縣捐贈物資合影留念南方網訊 2月13日至14日,由廣東省友好縣日本兵庫縣捐贈給廣東的防災貯備口罩分批運抵廣州。據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後,廣東省友好縣日本兵庫縣非常關心,先後通過各種方式表達支持,並傾其所有將防災貯備中的絕大部分口罩捐贈給廣東,是疫情發生以來日本地方政府最大規模的捐贈。此次捐贈得到我駐大阪總領事館和日本駐廣州總領事館的大力支持。經廣東省政府外事辦、省民政廳和海關總署廣東分署溝通協調,最終運抵廣州白雲機場。
  • 「木桃瓊瑤,永以為好」朝陽義塾校孫源源校長捐贈十萬口罩
    積極踐行社會責任,以「四海之內,皆兄弟」的寬廣胸襟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博愛精神,為中日友好和世界和平做出貢獻。 周同學:在中國國內疫情基本控制下來之後,中國政府以及社會各界人士都在為抗擊海外疫情做出努力。我校孫源源校長也向日本捐贈贈了10萬枚口罩。
  •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中國各界捐助日本口罩新聞層出不窮!
    而這裡面不單單是來自日本的國內,甚至還有許多是來自中國的捐款。在收到捐款後,這名女高中生馬上聯繫了西東京市一家專門從事中國進出口貿易的公司,在和公司經營者透露自己想要為日本募捐口罩的想法後,這家公司的負責人果斷表示「這是非常好的事情,而我們也會為你提供一半的支援。於是在這家公司的協助下,順利的確保了2萬枚口罩的物資。
  • 「聊贈一枝春」揚州市向日本友城厚木捐贈口罩和防護服
    人民網東京5月8日電(吳穎)據日本神奈川新聞報導,隨著疫情在日本國內蔓延,神奈川縣厚木市最近收到了來自友好城市江蘇省揚州市的口罩2萬6千個和防護服100套的防疫物資。這批物資將用於支援厚木市內的醫療機關、福利設施、幼兒園等機構。
  • 「中日(日中)青少年環保漫畫交流項目—北京・京都—」啟動儀式...
    (神州學人網訊)近日,「中日(日中)青少年環保漫畫交流項目—北京・京都—」(以下簡稱「項目」)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教授陶冶、京都大學淺利美鈴分別代表中日主辦方在合作協議書上簽字。本次活動由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京都大學、京都造形藝術大學、一般社團法人日中漫畫學會主辦,京都市市政府聯合主辦,一般社團法人驚奇生態發電所等支持,京都漫畫博物館、京都生態中心、陶冶文創、京都動畫、京都國際交流會館等協辦,神州學人等媒體支持。
  • 日本belulu美容儀聯合矢野浩二捐贈中國13萬個口罩
    2020年伊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開始席捲中國,比疫情更恐怖的是,因為口罩極其短缺,我們中的很多人根本沒有辦法進行防護。危難見真情,我們的鄰國日本這次給了中國滿滿的感動,自1月27日以來,已有11個日本縣/市地方政府向中方捐贈口罩、防護服等物資。
  • 中日20多名志願者合作翻譯中國「抗疫經驗」
    【文/觀察者網 鞠峰】據共同社4月27日報導,北京中日友好醫院的職工孟華川,為向日本介紹中國「抗疫」的成功經驗,聯合約20名志願者翻譯中國政府公開的「抗疫」資料,贈予日本,收穫了日本方面的感謝。孟華川35歲,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日語專業碩士畢業,在北京市中日友好醫院負責國際交流工作。2月份中國疫情較嚴重時期,他所在的中日友好醫院收到了日本捐贈的口罩。此後,隨著疫情在日本的逐漸惡化,孟華川得知日本缺少新冠病毒的有關情報,於是找到了同為北二外畢業的楊明月。
  • 援助中國抗疫的日本友人:詩句應援 文字寄情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日本中央、地方政府及民間都表現出了各種積極姿態,向中國捐贈財物,以表聲援與支持。詩句應援疫情當前,一衣帶水的中日友誼溫暖人心。隨著物資一同來到中國的,還有他們飽含情誼的溫暖話語。
  • 給武漢姑娘寄165個口罩的日本婆婆找到了,不止一個人收到她的禮物
    僅僅一面之緣,在日本京都開和服店的青木婆婆,給武漢姑娘寄來了165個口罩,9塊巧克力,一瓶消毒水以及一張用中日兩國文字寫著祝福語的明信片(詳見本報官方微博2月20日報導)。多位網友留言稱,他們也收到了婆婆寄來的口罩,更多的網友則表示,以後一定要去青木婆婆店裡看一看。今日,記者輾轉聯繫上遠在京都的青木婆婆,電話中婆婆告訴記者,她只是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希望大家都要加油,她在日本為大家祈福。
  • 細數日本捐贈武漢物資上暖哭網友的詩句
    在本次疫情之中,我們看到包括日本、俄羅斯、巴基斯坦、土耳其等在內的很多國家都積極援助我們國家抗擊疫情。在這些捐贈物資的國家裡我們注意到,鄰邦日本這一次做得太好了,不僅及時捐贈口罩和防護服等重要物資,還在網絡和現實中為武漢為中國加油打氣,讓我們感動萬分。在日本捐贈給我們的物資中大家其實都關注到了一個感人的細節,那就是日本的捐贈物資上面很多都寫著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