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日本網友在推特上發起了一個名為「終於要來了……」的話題,預測「與當前時代相匹配的服務」或「那些服務的需求在未來會增長」,有大約1萬6千項職位(服務)被網友們提及,其中大部分都是現在看起來還微不足道,但是卻能滿足特定某些群體需要的崗位。
在這裡面,一項名為「生前估價」的服務吸引了我的注意,其主要面向的客戶跟大家差不多,就系喜歡二次元,喜歡收藏手辦,漫畫書和周邊的高齡御宅族。
傳統的收藏品,如車房,股票債券和名牌衣服手錶等等,都很容易估算其價值。相比之下,這些二次元的藏品往往很難被估價,一來這些東西象徵價值遠高於紙面價值,且濃縮了自己大量的心血和感情。二來在不懂行的人眼中,這些收藏品很容易被忽視。
之前我們已經不止一次看到 「妻子賤賣丈夫的模型/手辦/遊戲機」之類的新聞,聽者無不義憤填膺感同身受。實際上,這樣的處理方式並不是最差的,甚至有些東西最終都流向了垃圾桶。
針對御宅族的「生前估價」服務正是由此而生。日本二手動漫周邊連鎖店Mandarake就是這項服務的倡導者之一。
起初,這項服務設立的初衷是專門為那些自知時日無多的老年人而準備。日本動漫在上世紀70年代開始進入成熟期,而出生於上世紀60年代左右的人普遍被人們看作是「第一代御宅族」,這批最初的二次元愛好者最少也已經50多歲了,從年齡上看,這樣的「生前估價」服務確實有存在的意義。
Mandarake最早在2016年3月就已經開始幫助這些老年御宅族們進行生前估價,平均每個月會招待3,4名顧客,大部分都是50-69歲的老年男性。
由於「生前估價」並不需要提供醫院證明,所以近些年來客戶的平均年齡也逐漸降低到40歲所有,雖然這些年輕人並不一定是真的在為自己的後事提前做打算,但「生前估價」在另一個意義上也幫他們了解了自己的愛好,現在究竟「值多少錢」。
「對於收藏家來說,這些收藏品和自己的孩子一樣可愛,對於手辦,漫畫書來說是一樣的道理,但有時候這些藏品會給其他家庭成員帶來不理解或困擾。由於收藏者本人離世,而導致其親屬將這些藏品遺棄的案例非常多。」
Mandarake的經營者在談到這些服務的初衷時說到。「過去有一些中古店或者圖書館會接受親屬捐贈,但還是有相當多的數量最終被丟棄或是損壞。」
人都是有壽命的,而這些塑料小人或者漫畫書,只要保存得當,壽命卻幾乎是無限的。這些陪我們度過美好時光的玩物,一旦失去了珍視它們的的主人,想必也是非常寂寞的吧。
與其把這些東西被扔進垃圾桶,通過合理的手段將它們估價,通過中古店再找到新的主人,既能讓這些藏品重新煥發光彩,也能讓原主人的親屬明白其真正價值,或許還能消除生前家人的不理解。這才是「生前估價」背後的真正意義。
從Mandarake店家的角度來看,這項服務除了能體現對於宅男們的尊重之外,經濟上的考慮也是因素之一。
根據Mandarake提供的數據,「生前估價」服務開展以來,一共成交了超過100筆交易,預估價格平均在20萬-50萬日元(約2萬人民幣左右),最高金額是1500萬日元。在所有的估價產品中,不少明星產品的價格會遠遠超出我們的心裡預估:
除此之外,大部分的書籍,玩具,遊戲等產品都很難賣出豐厚的價格,尤其是跟那些幾十年的古玩相比。除非是一些絕版產品,或是未開封產品才更有收藏價值。
不過這就跟大部分喜歡逛中古店的普通人的心情一樣,大家總是抱著尋寶的目的去翻這些老物件,他們出於懷舊心理,試圖通過某些東西喚醒自己童年的記憶,而並非都是想要發一筆財。所以,這些相對的平價的收藏品反倒更有二次銷售的價值。
在回收時,Mandarake有一套嚴格的流程,而且全部估價流程都是免費的,即使你對價格不滿意也不回強制要求回收你的藏品。但根據統計,有超過70%的人在估價之後都達成了交易。
2016年日本NHK電視臺就曾做過一期有關「生前估價」的節目,就採訪了這樣一位「老宅男」。在接受訪問時,他就表示自己擔心自己過世之後,家裡的手辦會被愛人當成辣雞一樣丟掉。最終經過估價,他的這些藏品價值達到93.33萬日元(折合5萬7千元)。
這個價格遠遠超出了兩位老人的心裡預期,老爺爺看到自己的收藏被別人認可,感動地流下了淚水。而另一邊,老奶奶也非常高興,「等他去世之後可以拿這些錢換個名牌包包了」。氣氛一度非常「歡樂」。
通常來講,讓每一個人都能得到一個滿意的結果,正是「生前估價」的最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