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看花開花落,靜看雲捲雲舒

2020-12-16 染心閣

三毛有句話說:「青年人急於成為大樹,而內在本質的堅硬與否便來不及去顧及,一刀砍下去,便是斷了。」

事緩則圓,看起來簡簡單單的四個字,真的需要時間來悟,才能懂。

年青的時候,做事總是很急,深受「今日事今日畢」這句格言的影響。什麼事當時當日不解決,就難免心急如焚、焦慮恐懼,以為事情不解決天就會塌下來。

慢慢的才發現,有些事真的不能操之過急,沒有深思熟慮就做的決定或辦下來的事情,事後看大多不盡人意。有些事情當時當日沒有解決方案,但擱置了一段時間後,環境發生了變化、心態發生了變化、問題也發生了變化,解決方案竟然悄悄出現了。

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越覺得「事緩則圓」的重要性。人只有經過冷靜而又縝密的思考後做出的選擇和決定。才能把事情辦好而不留遺憾。

能夠慢下來是一種功夫,更是一個人的修養。

慢下來不是說做事拖拉,它是指生活和工作當中遇到矛盾、衝突、對立的人和事時,就需要我們慢下來,靜下來。慢下來,矛盾不會自動消除,但慢下來,影響矛盾的主客觀條件就會不知不覺間發生變化,解決矛盾的鑰匙有時就會出現。

我們不敢慢下來,就是因為我們思考問題的時候常常會忘記事物是變化的這一鐵律。一切事物都是發展變化的。慢下來、靜下來才能清晰地看出變化的規律和本質。才能處理好解決好各種問題。

大膽的慢下來吧,如果慢下來讓你焦慮,那就放下來,去做點能讓自己靜下來的事情,「閒看花開花落 ,靜看雲捲雲舒」。我們才能洞察到生活的妙處、人生的真諦。

相關焦點

  • 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
    半生已過,越來越覺得很多事情並沒有自己想像中的那麼重要,想一想,就算了,世事如煙,滄海桑田,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沒有一件事是永恆不變的,對於那些看不透的,難以放下的事情,我選擇了不去理會,做好自己,管理好自己,相信時間是最好的解藥,會讓一切過去。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瘋狂地喜歡上了這句話:「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
  • 「笑看花開花落,淡看雲捲雲舒」——如何能達到這種狀態?
    有朋友問:「笑看花開花落,淡看雲捲雲舒」這句詩你會怎樣理解?首先確定一點,這句話不能叫作「詩」。這是殘句,因此顯得沒頭沒腦。即便是找到原文補全了,這個句子也不能稱之為「詩」,因為一沒節奏感,二不押韻。原文出自陳繼儒《小窗幽記》以及洪應明《菜根譚》,有些字詞出入,但關係不大: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這兩本書和《圍爐夜話》一起,被稱為修身養性的三大奇書。
  • 優美庭院 | 閒看庭前花開花落,漫隨天外雲捲雲舒
    優美庭院 | 閒看庭前花開花落,漫隨天外雲捲雲舒 2020-07-07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寵辱不驚,看庭院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雲捲雲舒
    二,一花一天堂,一草一世界,一樹一菩提,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淨。三,傾我一生一世念,來如飛花散如煙。四,歲月無痕,浮生若夢,唯有你拂去的雪花,依然守候在記憶裡,編織著亙古的纏綿,那曾經凋零的希望與月光不斷磨擦,漸漸燃起,在風中搖曳。
  • 花開花落終有時
    戴新閣 /文每當看到花落時,總會有一種悽然的感覺,其實也不必傷感,花開花落是一種自然的現象,世上的每一種植物都會經歷不同階段,成熟、孕育、開花,凋謝、枯萎、死亡,周而復始,代代不息。人生何嘗不是如此?人生如花開花落,有開花時的燦爛,也會有花落時的悽涼。花開時,人們蜂擁而至,讚嘆欣賞,品味芬香,花落時,人們惋然離去,感慨嘆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看花開花謝,如品味人生百態,雲捲雲舒,潮起潮落,月圓月缺,生死離別,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閒看庭前花開花落,漫隨天外雲捲雲舒
    媳婦一邊咒罵著,一邊粗魯地抬起宋佳,生吞活剝的,根本沒把宋佳當人看。宋佳看著邊上趴著的狗,被媳婦養得很溫順,感覺自己遠遠不如一條狗。宋佳再一次埋怨起老伴不將自己帶走。兒子隔三差五地打電話回來,問長問短的,宋佳聽著,百感交集。這是自己一把屎一把尿撫養長大的兒子,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為了兒子的學業、事業、婚姻,自己忙活了大半輩子。
  • 走進尹家峪,看雲捲雲舒,閒花落水
    有時候是一條小徑,兩邊樹木落葉靜靜,秋風微撫,似有還無,落在心間。▲攝影‖李後振有時候是一叢長草,吾不知其名,卻喜愛它搖曳輕靈之姿,正好是秋季最美的背景。這樣的草,清清淡淡,不多嫵媚,給蕭殺的秋季多了一抹溫柔。
  • 寵辱不驚,歷經春夏秋冬;去留無意,看遍花開花落!
    心裡倒是真佛系,佛繫到陽臺上的綠植被乾死大半還沒有澆水的這種想法,佛繫到一棵春夏和盆一樣大的肉肉到了秋冬縮的只有三分之一大小了,其實沒有特意控,只是真的忘記了,因為四季全露養,澆水這個詞從腦海裡消失不見,全靠春雨夏露秋霜冬雪四季輪流滋養,可謂恩寵不斷,有一種且聽風吟,靜待花開的感覺。
  • 靜賞花開花落
    回家後,養花賞花,製作可口飯菜,看書聽書,都能讓我樂在其中。外人看來我頹廢了,我卻喜歡這種「閒情逸緻」「寵辱不驚」的生活態度。都說養花也是養心,看著它們在自己的精心照料下,靜靜長大,悄無聲息的綻放花朵,都能讓人心情愉悅,浮躁的心情也消失的無影無蹤。
  • 佛說:做人只有做到毀譽不驚、去留無意,方能達觀進取、笑看風雲
    佛印禪師從書童手中接看之後,拿筆批了兩個字,就叫書童帶回去。蘇東坡以為禪師一定會讚賞自己修行參禪的境界,急忙打開禪師之批示,一看,只見上面寫著「放屁」兩個字,不禁無名火起,於是乘船過江找禪師理論。船快到金山寺時,佛印禪師早站在江邊等待蘇東坡。蘇東坡一見禪師就氣呼呼地說:「禪師!
  • 煩躁時,讀讀王維的田園詩:淡看人生煙火,細品歲月靜好
    靜聽花開花落,漫看雲捲雲舒,藏於心中的所有艱難與不易,都融於這份廣闊,釋於這份恆靜。煩躁時,讀讀王維的田園詩,淡看人生煙火,細品歲月靜好。1.渡頭煙火起,處處採菱歸這一句出自他的《山居即事》。拈一縷清風,沐一場微雨,賞一場花事,淡看人生煙火,如此便好。2.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猶眠這一句出自王維的《田園樂》。
  • 看庭前花開花落,曲徑通幽處的中國式宅院,伴隨著人類文化的發展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一個看庭前三字,大有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春夏秋冬之意。屋簷,房屋前後坡的邊緣部分(俗稱瓦簷),民間俗語(挑簷),即房簷。
  • 「溪客行」暮雲:日暮鄉關雲捲雲舒
    對方說去得多的地方,就是沿湘江路向南走到盡頭,到暮雲與昭山交界的地方,看江水望遠山,一坐一天。碰巧某日同學南去,遂送至暮雲,這一趟送行,又得以發現昭山與興馬洲妙不可言的親密邂逅,感受那些縈繞在暮雲間的民俗之風。
  • 「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當你靜不下心時,讀讀劉長卿這首詩
    只有靜下心來,我們才能回歸自我,可很多時候我們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總是無法讓心靈保持平靜。每當煩躁的時候,我總喜歡讀一些很有意境又頗具禪意的詩,例如李白的「天清江月白,心靜海鷗知」、王維的「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蘇軾的「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默念著這些詩詞,遙想詩人當年,在山間,在江邊,對著清風明月,朝雲晚霞,和他們一起沉醉在山光水色中
  • 笑看雲捲雲舒,不戀塵世浮華,不寫紅塵紛擾,留下美好時光記憶!
    #美好時光#很多人喜歡晴天,仿佛溫暖的陽光可以照進心裡,一併除去那發黴的心情,歲月一片靜好每到這個時候,我會找一個空曠一點,地勢稍高的地方,去看它們提筆揮灑間的暢快,拿著相機,記錄它們那僅僅出現在那一瞬間的美好,心情這個時候是最放鬆,一切都是那麼的美好。
  • 花開,花落,終成殤……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春夏秋冬,花開,花落,終究還是抵不過人心。「流水無情,落花無意」。一樹花開,一樹花落,花開一樹風韻,花落一地風情。眼看著一切成為過往,成為鏡花水月,繁花落盡,終究落花成殤。我不知道多年以後我能否再等一場花開,但願花開如往昔,你依舊在舊念彼岸牽起我的手,陪我一起走,一起看花開花落。等到繁花落盡,經歷了歲月的滄桑磨難,走過了生活的平淡無味,還有幾個人能留下來陪你,走過地老天荒,走過匆匆地流年,走過萬水千山,走過白頭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