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0月5日20時50分訊(許義麗 趙桂凱)北京時間5日下午17時30分,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率先拉開年度諾貝爾獎大幕,這項極具盛名的國際大獎,將一項項重大的研究成果再次推向前臺。同日上午,第29屆全國中學生生物學奧林匹克競賽在重慶巴蜀中學開幕,全國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30支代表隊240名選手亮相中學生生物學領域的「全運會」,共同探尋生物學的奧秘。
據了解,第29屆全國中學生生物學奧林匹克競賽由全國中學生生物學競賽委員會主辦,重慶市中學生生物學競賽委員會、重慶巴蜀中學承辦,這也是此項競賽第一次落戶重慶。
全國中學生生物學奧林匹克競賽是公認的五大學科競賽之一,是一年一度的全國生物學教學教研的集中檢閱,也是國際生物學奧林匹克競賽的預選賽,其內容涉及教學、科研、交流、溝通等多方面。
重慶巴蜀中學校長王國華致辭 趙桂凱 攝
作為此次競賽的東道主,重慶巴蜀中學在全國中學生生物學奧林匹克競賽中成績斐然。重慶巴蜀中學校長王國華在致辭中表示,巴蜀中學堅持「挖掘潛能,張揚個性」的辦學特色,歷來重視學科競賽體系的優化與完善,組建了一支高水平的教練團隊,探索了一套有巴蜀特色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
據悉,從2014年至2020年,巴蜀中學生物競賽團隊共培養出122位全國生物聯賽一等獎選手、40位重慶市代表隊隊員、14位全國金牌選手。
中國科學院院士、教育部高校生物科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全國中學生生物學競賽委員會原主任、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趙進東講話 趙桂凱 攝
開幕式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教育部高校生物科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全國中學生生物學競賽委員會原主任、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趙進東表示,希望參賽選手正視此次競賽,輕裝上陣,將比賽當成挖掘潛力、完善自我的平臺,在相互學習中共同進步,提高生命科學素養。
本次競賽試題範圍包含《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準(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實驗)》的教學內容,同時為適應國際生物學奧賽,增加了與大學生物相關的內容包括:動物生物學、植物生物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生態學、植物生理學、動物生理學、遺傳學、生物技術及生物信息學。本屆競賽分設4個實驗,內容涉及動物生物學、植物生物學、生態學、生理和生物化學、細胞遺傳及分子生物學等。根據賽程安排,所有參賽學生於10月5日進行理論考試,10月6日進行實驗考試。
重慶市人民政府、全國中學生生物學競賽委員會、中國植物學會、重慶市科學技術協會、渝中區人民政府、重慶市教育委員會、渝中區教育委員會等相關部門領導出席開幕式。
節目表演 趙桂凱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