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麥當勞最近動作頻頻,前不久出了一個《如果我三十歲沒有結婚你就娶我》的廣告,爭議百出。這兩天,又推出了一個虐汪廣告,講的是一個女生在閨蜜的神助攻下,讓男生主動開口告白的故事,霎時又刷爆了社交網絡。
麥當勞2016最新短片 一個溫暖的表白
麥當勞的創意廣告,總不得不令人為它點一個贊!在網絡這群雄輩出的地方,當然有神評論立馬跟進:
看到這個廣告的時候,突然想到前不久麥當勞還拍過一個《愛在一起》的暖心廣告。
麥當勞廣告《愛在一起》
有沒有很感動?
最後附上被瘋傳的臺灣麥當勞廣告短片《如果我30歲還沒有嫁出去,你要娶我》,看完被虐成狗,又名《論備胎的自我修養》。
《如果我30歲還沒有嫁出去,你要娶我》
仔細一想,臺灣麥當勞頻頻引爆社交網絡,而社交媒體一直是它展開營銷戰役的重要陣地。據麥當勞品牌暨整合行銷傳播副總裁李意雯稱,臺灣人社群媒體接觸率達64%,遠高於全球平均25%,很多人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上社群網站,因此,品牌經營社群非常重要。
掌握社群共同話題,隨時監控社群上的討論,那麼,今天就來看看臺灣麥當勞是如何善用社群創造品牌價值的?
社群就像社區,很多人在上面討論共同話題,而且有不同意見。根據觀察,「感人有洋蔥」、「正妹」、「貓狗」、「達人」、「爆料」及「素人幽默」最容易得到關注,而品牌應該跟著操作,「運用社群力量,將品牌正面聲量放到最大,同時管理負面情緒,這就是社群行銷的目的」李意雯稱。
如4、5年前跨年的時候,臺灣麥當勞讓門市的員工,有一天可以「變裝」,穿自己想穿的衣服,和顧客一起同樂。於是,有門市的女店員穿上女僕裝,沒想到過了半年竟忽然在全球社群媒體上爆紅,這再次證明,「萌女生是社群網路不敗的話題」。
麥當勞的萌商機
麥當勞旗下有好幾個自媒體,有各自的目的及目標對象。如其在社群上的五個品牌:
「麥當勞官方粉絲團」針對核心顧客年輕族群,會提供促銷訊息。
「麥麥童樂會」主打有小孩的年輕媽媽,講究和品牌的互動。
「麥當勞叔叔之家慈善基金會」目標是社群大眾,用來溝通企業社會責任。
「官方Instagram」用來溝通的族群年輕,講究美的事物,是一個視覺說故事的平臺,麥當勞把品牌故事變成圖片,不需要額外的文字說明。
「麥當勞鬧鐘App」則經營對促銷優惠訊息敏感的人。
在社群媒體上品牌一定要說故事,不能只放促銷訊息,因為這樣無法吸引網友目光,也不會引發社群擴散。講故事是品牌打動人心最常用的手段,在場景消費體驗中講訴悲歡離合與喜怒哀樂,麥當勞更是箇中高手。
讓群眾一起協助,傳達品牌訊息。例如,麥麥辦桌「婉君上菜單」活動,用麥當勞牛肉做成牛肉丸,和海嵾、鮮蝦、蔬菜做成「翡翠牛肉丸」料理,在麥當勞Facebook粉絲團上,邀請網友替這道菜命名,並有機會拿到麥當勞禮券。
結果有超過1,200位網友加入,有人說該叫「無敵海景牛肉丸」,也有取名為「獻瑞龍珠」,活動效果非常好,就是和網友互動,讓他們「參與品牌內容」、「觀眾說故事」的典範。
麥麥辦桌「婉君上菜單」活動,用麥當勞食材做出精緻料理,讓人驚喜。例如:用麥當勞牛肉做成牛肉丸,和海嵾、鮮蝦、蔬菜料理出「翡翠牛肉丸」。(圖片來源:麥當勞)
無論任何活動,最後還是為品牌的營銷成績來服務的,在受到廣泛關注後,用盡方法把線上的網友導入實體門市便成為了關鍵。
所以麥當勞有「麥麥童樂會」這個官方社群,會定期找出常按贊、留言的網友,給予鼓勵。
此外,操作社群得跟上時事,當電影「我的少女時代」正紅,粉絲團上就出現了「我的麥當勞K書時代」; 有陣子流行「神在創造XXX的時候」組圖,麥當勞也藉此炒做出「神在創造麥當勞叔叔的時候」的有趣漫畫,充分展現出品牌幽默感!
當然,社群上的人有千百種,有品牌擁護者,當然也會有反對的聲音,因此適時的社群聆聽也很關鍵,每天監控社群上的討論,提早因應,並且追隨時事、社群話題,找尋品牌可以著力的空間。
臺灣麥當勞經營社群清楚的方向、明顯的策略,的確值得品牌經營者一起來學習。
本文內容綜合自:品牌幾何(ID:brand-vista),創新也瘋狂(ID:chuangxinfk)。
因業務發展需要,品叔找尋合作小夥伴:
1. 文案,有較好的文案功底,能獨立完成撰稿,俗稱寫稿小能手!
2. 策劃小能人,負責線上線下營銷活動。腦洞無邊際,策劃有創意接地氣。
3. 設計師,膽大心細像素眼+細節控,實時關注業界潮流,有眼界有功底。
工作地點:上海、廣州、南昌 感興趣的小夥伴請勾搭 微信:pinpaimima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