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條,在人們口裡流轉的絲路

2020-12-22 歐埋雷的社會人文說

麵食,或許是人類史上最偉大的文化傳導媒介。西方人吃麵,東方人吃麵。如果計算自面類出現以來人類吃下肚裡的長度,可能足以環繞地球成千上萬周。

在東亞,面更是舉足輕重的食文化代表之一。而麵食文化更是在早期深受中國影響的日本成長札根,培養出令人讚嘆的美食文化。今天不少朋友去到日本,除了壽司、壽喜燒等美食外,更有不少人都把烏龍麵、蕎麥麵、甚至來自中國的拉麵當成是在日本的文化體驗。體驗美味是人生一大享受。但是如果在體驗美味之際,同時了解到這些食物的歷史與文化脈絡,那麼口腹之慾的滿足,就能同時化成我們精神和感性的養料。

中國唐朝時,大量衣食住行元素一起隨著思想和知識被視為高等文化的一部分,被輸入到日本而成為貴族等上流社會的新寵。其中一種稱為「索餅」的面類果子也在當時進入日本。顧名思義,索餅是把麵團揉成繩索狀,或炸或蒸後沾醬料食用的點心,也有人認為索餅就是麻花的一種。而索餅在日本,也被認為是「素麵」、也就是面線的始姐。

如果就形狀而言,索餅可能是日本麵食的濫觴。但是從日本麵食的性質來看,我們則應該先從烏龍麵談起,而且它和我們某種熟悉的食品系出同源。烏龍麵算是日本獨特的麵食之一,日文念作うどん(UDON),而漢字則寫作「饂飩」。

同樣的也是在唐朝時代,從中國傳進了一種把麵團撕成許多小塊並包了紅豆內餡後來吃的點心,因為其不規則且沒有稜角的形狀而名為混沌。久而久之,因為這種點心是食物而被寫成了饂飩。

但是中國這邊保留了包餡的傳統,而成為了今天我們看到的餛飩湯;日本這邊則演變成了同樣用麵粉作成,但不再有內餡的粗麵條,也就是今天我們吃到的烏龍麵。至於舶來品的混沌在日本成為烏龍麵,大約是在日本鎌倉時代後的室町時代前後。因為相當於室町時代的中國宋朝正好也是面類的形成期,這些影響想當然會傳入日本。另外小麥開始成為二期農作的附屬作物開始普及、磨粉的石臼傳入日本、因為宗教關係而讓禪宗的點心習慣被上流社會接受等,也促成了初期名為切麥的烏龍麵正式於日本登場。

接下來,我們來談談另一個日本面類的代表,蕎麥麵。

蕎麥麵的日文寫作「そば」,漢字寫成蕎麥。而「そば」是一種作物,並不是麵條的意思。蕎麥這種作物據說來自西伯利亞,因為它在越貧瘠的土地就長得越好的特性,讓它在日本初期被當成是救飢作物。而且蕎麥早期盛產於像山梨縣這種山多耕地少的區域,因為煮成的顆粒較硬根本無法下咽,所以當地的鄉土料理就是把蕎麥磨成粉後加水和成麵團,煮熟之後稱為蕎麥泥(そばがき),加上調味料後以半膏膏的狀態下食用。現在在某些地方還可以吃到這種特殊的古法鄉土料理。

但是其實還是一樣無法下咽。

──吃起來就像有香味的泥巴。至於為什麼早期會用這樣的作法,是因為較硬較幹的蕎麥粉缺乏像麵粉一樣的彈性。而後因蕎麥的便宜特性,而讓擁有大量外食人口的江戶人開始研發出以麵粉二、蕎麥粉八的比例調製成蕎麥團後切成面狀,這就是蕎麥麵的正式日文名稱為「蕎麥切り」的原因,也是為什麼江戶時代開始出現的蕎麥店會掛著「二八そば」的招牌。

雖然當時的蕎麥麵一碗賣16 文(約今天的日幣400 元),所以也有人說二八是從「二八十六」而來。不過後來因為幕府發布儉約令而讓蕎麥麵被迫降價成15 文,有蕎麥店打出「三五そば」的招牌卻被笑掉大牙,所以這個說法應該是不成立的。

總之,日本一直都有東蕎麥、西烏冬的說法。的確京都所在的西日本比關東歷史悠久,蕎麥的出現也比烏龍麵晚了許多。而且江戶人愛吃蕎麥,除了材料較為便宜親民和地區特性外,另外醬油和鰹節(柴魚)調味的普及,還有吃蕎麥要連著湯汁發出聲音吸著吃的豪邁吃法,也是讓個性較為外向開朗的江戶人較鍾情蕎麥麵的原因。

其實麵條是人類許多文明共通的食物。不同的文明,產生出不同的面類文化。到日本除了體驗他們的人文跟自然景觀外,這兩種在日本極為普及、但卻也極為深奧的麵食,其實內藏了日本這個民族的特性和歷史的沉積。源自於中國的麵條,越過海洋,經由人們的嘴裡,拉出了傳達文化和美學的長度。或許這種細條狀的食物,才是人類史上最長的文明交流絲路吧。所以有機會到訪日本,千萬別忘記了這兩種奇特又而充滿美味體驗的經口文化冒險。

相關焦點

  • 不知道人們到底為啥叫它麵條菜?你們那裡又怎麼稱呼它?
    不知道人們到底為啥叫它麵條菜?生活帝網上搜索了一下,發現它還叫麵條棵、麥瓶草、淨瓶、香爐草、米瓦罐、梅花瓶、廣皮菜、這麼多的叫法,看來它的分布還挺廣的,各地的叫法也各有特色,不太相同。
  • 正在減肥的人們,吃米飯和麵條哪個更容易長胖呢,你了解嗎
    正在減肥的人們,吃米飯和麵條哪個更容易長胖呢,你了解嗎變美變瘦是每個女性都想擁有的夢寐以求的東西,那麼想要變美變瘦就要做到合理的運動,並且合理控制自己的飲食,和每天卡路裡的攝入量,這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至關重要的。
  • 福州線面永泰李乾等福州特產製作工藝亮相《絲路百工》
    《絲路百工》第二季將重點展示福州線面等多項福州特產製作工藝。福州新聞網6月15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陳堅 文/攝)13日晚,由國家文旅部立項,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福建省圖書館、福建海峽衛視聯合出品的大型民間工藝紀錄片《福建文化記憶·絲路百工》第二季在海峽衛視首播。記者獲悉,福州線面、永泰李幹、福州壽山石雕等福州特產的製作工藝將在本季中得到充分展示。
  • 絲路南線神話符號的遷移與衍化
    絲路南線在歷史上雖然是一條輔線,其作用和重要性並不讓於經河西走廊的路線。絲路南線的道路開闢與連通中,有西羌種姓部落的留居和遷往中國西、南的民族,有不同時期來自中國各地的漢民族,還有因絲路商貿而往來的其他民族,這使絲路南線民間口傳文學與民俗呈現典型的多元一體特徵,神話原型符號的精神內核構成了此地多民族的宇宙觀、生命觀。
  • 人心裡所充滿的,口裡就說出來
    從雅各書第3章10/12節中,我們可以看出雅各書的書寫者是想告訴我們——人心裡所充滿的,口裡就說出來。01心裡所充滿的,口裡就說出來心存詭詐的人,說出來的是詭詐之言。
  • 絲路傳奇 宋韻開封 開封因絲路而昌盛,絲路因開封而綿長
    「宋韻開封,絲路傳奇」,清明節前,俺又一次前往了那個號稱「八朝古都」的古城開封,繼續去尋找「一帶一路」上的旅遊奇蹟......
  • 日本的麵條來源於中國,可是為什麼日本的麵條花樣更多呢?
    一手飛快地撩撥筷子夾起麵條,另一隻手拿起大大的湯匙接住面尾,再將筷子舉到饑渴的嘴邊,熱騰騰的水蒸氣從麵條上滴落成湯汁。整個動作一氣呵成。為了避免燙到自己的舌頭,你必須同時往嘴裡吸進些冷空氣。大口吸空氣、吸麵條的同步合作下,我們的嘴裡會發出悅耳的聲音,「哧溜 - 哧溜」,這種聲音肯定會讓大部分試圖提高子女修養的西方母親覺得不堪入耳。
  • 土地流轉是什麼意思 土地流轉需要遵循的條件 農村土地流轉的原因
    現在在一些農村經常面臨的就是土地流轉的問題,那麼土地流轉是什麼意思呢?一、土地流轉是什麼意思?1、土地流轉就是指家庭承包的土地,通過管理單位規定的方式保留了承包權,並且將經營的權利轉讓給了其他的農戶,或者是其他的一些經濟組織。
  • 絲路伴侶駝奶的神奇功效
    絲路伴侶駱駝奶中有什麼?絲路伴侶駱駝奶富含蛋白質,胺基酸和免疫球蛋白,並且含有與牛奶相似的多種營養成分。絲路伴侶駱駝奶有什麼好處?絲路伴侶駱駝奶是有效促進健康的營養成分。最後,絲路伴侶絲路伴侶駱駝奶已被證明可以幫助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類風溼關節炎,潰瘍性結腸炎,溼疹和牛皮癬。
  • 春色無邊 《絲路傳說》女性新時裝養眼秀_絲路傳說新時裝養眼秀...
    伴隨著12月18日《絲路傳說》新資料片「末日神兵」的公測,新版本新增的14套靚麗時裝也首度曝光啦,有可愛的女僕裝,純潔的天使裝,還有氣勢十足的女王裝,每一套女性時裝都秀出豐乳肥臀,魅惑無邊。男性時裝更是霸氣十足,盡顯王者風範。不僅有養眼的時裝,同時,新版本「上線就送100級,還包極品套裝」,讓您體驗無需練級,直接PK的暢爽享受,更有雙倍經驗新服永久開啟!
  • 絲路餐廳又見「嫋嫋炊煙」「夥計,我在西安等著你」
    老董、海達和伊布是在絲路上做生意結識的兄弟,2019年他們合夥在西安高新區開了一家專做絲路沿線美食的餐廳。老董,叫作董立軍,在國外跑了十多年,在俄羅斯開過大飯店,在義大利推介過陝西肉夾饃,熟悉他的人都親切地叫他老董。他和海達、伊布在俄羅斯一拍即合,到西安去開餐廳。
  • 鄉村記憶 難忘的紅薯麵條
    我和妻子就勸他,講我們小時候連白饃也吃不上,能吃點紅薯麵條就不錯啦,老家都把白面饅頭叫白饃。兒子聽後卻說「啥是紅薯麵條?我也想吃哩!」給我們出了一個不大不小的難題。回老家幾次,問過好多家親戚,都說白面已經夠吃了,種的紅薯很少,不再磨紅薯面了,失去了一次教育兒子的機會。我在感慨之餘,引出了對往事的無限遐想。
  • 麵條怎麼和面呢?
    麵條最早起源於我國,應該是在漢朝時候,至今歷史源遠流長,是我國最常見的傳統主食之一,是中式麵食的一種,特別是在北方地區,對麵條的喜愛是與生俱來的,幾乎家家戶戶都會自己和面製作麵條,因為種類繁多、製作方法多樣,食用方便,營養豐富,深受人們所喜愛。
  • 半月談|蜻蜓眼玻璃珠:絲路前的「絲路」
    而隨著考古研究的深入,人們發現,早在絲綢之路開闢之前,中華文明就已經表現出與其他文明的開放性聯繫。最早可以追溯至先秦甚至是史前時期,中華文明就在向外傳遞自身的優秀文明成果,同時也在吸收外來文明元素的過程中不斷壯大。神秘的蜻蜓眼玻璃珠早在1978年,湖北隨州擂鼓墩一號墓石破天驚,1.5萬餘件各類隨葬器物浮出水面,包括樂器、禮器、漆木器、金玉器、兵器、車馬器和竹簡等等。
  • 中國美食多種多樣,麵條的種類口味也豐富,每種麵條口味獨特好吃
    中國美食多種多樣,麵條的種類口味也豐富,每種麵條口味獨特好吃中國人從很早以前就開始研究吃了,而麵條就是中國人研究的最早的食物了,據說,中國麵條已經有了四千多年的歷史了呢,中國的麵條歷史悠久,方便製作,使用的時間短,而且不用油炸也不用,還是一種綠色健康的美食。
  • 《絲路傳說》「末日神兵」挾50倍巨型BOSS虐心
    12月18日《絲路傳說》推出年度重磅資料片「末日神兵」,八大海量內容開啟「新紀元」。其中,挾50倍巨型BOSS而來,虐你心!【迎戰三大巨魔 締造絲路新的傳說】本次新資料片三大全新BOSS已經出現,它們分別是「魔神:馬伊娜;盜賊頭目:卡裡亞;大將軍:沙勒」。他們的出現會讓:邪惡,兇殘,惡毒等名詞變得那麼的真實。
  • 炒麵條,先蒸還是先煮?總有人做錯,難怪炒出來的麵條軟爛沒味道
    中國人是非常喜歡吃麵食的,尤其是在北方,人們一日三餐,總有一餐是要吃麵條的,麵條的吃法有很多種,味道好,營養價值又比較高,而且麵食是我們人類健康飲食寶塔中最底層的一種食物,它可以提供人體所需要的能量和碳水化合物,讓我們的健康得以保障,而且是我們賴以生存的一種主食。
  • 吃麵條容易長胖嗎 麵條怎麼做好吃
    麵條是常見的主食,喜歡吃麵的人很多。麵條當中是含有很多營養的,對身體有利。但是,有的人擔心吃麵條會讓自己發胖。那麼,吃麵條容易長胖嗎?吃麵條有什麼好處?怎麼做好吃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吃麵條容易長胖嗎吃麵條是不會胖的。麵條當中含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等,當中的熱量比較低,脂肪不多,可以給我們帶來飽腹感。每天吃適量的麵條是不會發胖的。
  • 絲路傳說遊戲賺錢攻略
    絲路傳說遊戲賺錢攻略 大家好,我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絲路傳說這款遊戲,絲路傳說是以歷史苦難時期被戰亂
  • 做鮮麵條和鮮溼麵條放了什麼東西?
    家庭製作鮮麵條要放的東西在家裡自己做鮮麵條,為了使做出來的麵條有筋力,耐煮不渾湯,吃起來爽滑可口,可放入適量的食鹽,把和面的水部分用雞蛋液或鴨蛋液代替。如果和面時加入適量的果蔬汁,還可以做出各種顏色的彩色麵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