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士兵突擊》這部電視劇,該電視劇是以許三多一個在農村長大的孩子,通過軍旅生活從木訥寡言變得熱血勇敢為主線。在許三多的整個軍旅生涯中,他從新兵連,分到紅三連,再轉到鋼七連,後來鋼七連被撤番,轉入特種兵A大隊。雖然經歷了很多連隊,但是感情最深的還是鋼七連。
「鋼七連」的歷史原型是解放軍39軍116師347團七連,這是一支老紅軍部隊,而七連則是這個師的尖刀連隊。那麼為什麼在面臨軍改時,要將這支全師戰力最強的連隊整編呢?
鋼七連是一支傳統的機械化步兵連隊,雖然配備著全團最好的設備和兵力,有著全師最好的偵察兵和偵查設備。但是面對目前逐漸以信息化作戰為主的戰爭,還是顯得格外的吃力。
就像電視劇中,702團與A大隊的演習中,702團運用了所有的偵查手段都沒有找到A大隊的指揮部。而A大隊僅僅因為許三多揣的一個雞蛋,就用電子信息設備掃描到了702團的隱蔽地點,毫不費力地拿下了指揮部,所以現代的部隊更加需要的是這種與時俱進的信息化部隊。
那麼,為什麼要將全團最好的連隊整編呢?首先,從個人發展角度來講,連隊中的每個兵放在其它連隊都是可以成為排長的尖子兵,但是如果在七連就得不到升遷,就只能在三級士官服役期滿後離開部隊,但是對於部隊而言,並不想淘汰這些優秀的兵員。
其次,一個人的優秀僅僅是一個人的優秀,但是一個團的優秀也讓人望而生畏。整編鋼七連是想讓鋼七連的兵進入各個連隊,帶動其他連隊兵員進步。樹立「標杆」形象,帶動全團甚至全師的發展。讓七連的每一個兵帶動一個班,那麼分散的這個連就能帶動整個團。
第三,雖然「鋼七連」的番號沒有了,但是鋼七連的精神永遠地刻在了所有出身鋼七連的兵的身上。「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並沒有隨著連隊番號的裁撤而消失,反而跟隨著每個老七連的兵融入了整個團。我軍之所以即使面對重重困難,也能直面挑戰,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重視繼承,發揚傳統。
正如電視劇中,在七連解散後,702團團長所說「最好的,拆不散」,他們有些最堅定的信念和百折不撓的精神,即使連隊不在了,但是連隊的信仰和精神沒有消失。反而隨著人員的改編,匯入了新鮮的血液,得到了更好地傳承與發揚。
俗語云,「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即使進入了部隊,也總有轉業的一天。雖然個人不能長久地留在部隊,但是可以將精神與信念傳承下去。雖然軍改會經歷陣痛,但是陣痛過後,留下的就是新時代的信息化作戰部隊,這支隊伍會傳承老一輩的精神,利用新興技術,也更能打好仗、打勝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