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最好的禮物!」8歲女孩暖心手繪感謝醫生
「醫患之間的互信非常重要,患者的康復是醫生最希望看到的。」收到感謝信,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神經外科副主任賽克教授非常感動:「真的很用心,這是最好的禮物!」
近日,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收治了一位63歲的腦膜瘤患者,顱內腫瘤最大直徑達5.8釐米。術後患者恢復順利,並於11月24日出院。出院前,患者8歲的外孫女用心繪製了一封特別的感謝信。充滿真摯感情的文字旁,一個小女孩與醫生互相鞠躬的圖案生動有趣,非常暖心。
一個多月前,家住湛江的鄭伯突然感到頭暈,去當地醫院體檢發現顱內有腫瘤。家屬連忙帶他來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求醫,賽克為他主刀進行了手術。鄭伯顱內的腫瘤較大,而且出現了鈣化變得較硬,為手術帶來了難度。
賽克用超聲骨刀等器械為鄭伯進行了微創顯微切除手術,最大程度地保護患者的神經和血管。腫瘤生長的地方離腦部大血管非常接近,每一步操作都要非常精細。手術耗時6個多小時,鄭伯的腫瘤順利切除,賽克的手術衣也快被汗溼透了。
鄭伯術後的恢復很順利,但因為住院離家遠,鄭伯有一些焦慮的情緒。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神經外科的醫護人員時常開導鄭伯,鄭伯的外孫女王一心知道後,也專門在周末和家長一起坐車來廣州探望外公。在醫院,看到來來往往忙碌的醫生護士,8歲的王一心被觸動了。
「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沒有開學,她就常常在家看著電視,為衝在一線搶救生命的醫護人員流眼淚。」 王一心的媽媽鄭女士說,那天看完外公回到家後,女兒就開始想著要畫感謝信。每天放學回家做完作業,她就一筆一畫地繪製,用了4天的時間才完成。遇到不認識的字,王一心就自己查字典或者問家長。怕自己寫錯字,她還在草稿紙上把想說的話先寫了一遍,再謄抄在感謝信上。
「每次上完課,同學們都會向老師鞠躬說『謝謝老師』。醫生護士們這麼辛苦救治公公,我也想鞠躬和他們說謝謝!」在感謝信的右側,王一心專門預留了一大片空間,畫了一個小女孩向醫生鞠躬,醫生笑著回禮的圖畫,表達自己最誠摯的謝意。
收到感謝信的那天,賽克激動地拍下了圖片發了個朋友圈,這封充滿真摯謝意的感謝信也被科室放在「醫患交流園地」裡顯眼的位置。「每次看到它,心裡都覺得很溫暖,滿滿的正能量。」賽克說,雖然當醫生工作辛苦,但每次看到患者恢復出院、聽到患者的感謝,都是他最開心的時刻,「醫患攜手互信,才能更好地對抗病魔。」
這封充滿真摯謝意的感謝信也被科室放在「醫患交流園地」裡顯眼的位置
【記者】朱曉楓
【攝影/剪輯】萬穩龍
【通訊員】陳鋆
【作者】 朱曉楓;萬穩龍
廣東健康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