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之死成千古謎團,扶蘇自殺李斯被腰斬,趙高與胡亥為受益者

2020-11-30 騰訊網

秦始皇的死因一直眾說紛紜,有的人說秦始皇是病死的,有的人說秦始皇是誤食長生不老仙丹中毒而死。

總是秦始皇死得蹊蹺,死得不明不白不清不楚,這加重了秦朝歷史的懸念,甚至給人一種籠罩在陰謀論的疑雲裡出不來的感覺。

秦始皇之死成千古謎團

大部分歷史學家都傾向於秦始皇是死於疾病,而死於什麼病,卻眾說紛紜,不一而足。秦始皇死於疾病,很多歷史典籍都已明確記載,似乎也沒有多少疑義。

不過既然是死於疾病,為何隨從人員秘不發喪,後來還發生了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詭異皇位更替事件。

使得人們不得不懷疑此中有詐,認為秦始皇死於非命也無可厚非。畢竟從頭到尾都不光明正大,很容易引起人們的豐富聯想。

既然大家都有疑議,那麼秦始皇是怎麼死的,我們可以從長計議,先看看《史記》和《資治通鑑》的觀點。

秦始皇的死得從秦始皇的愛好說起,秦始皇喜歡遊歷,於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開始了他人生的第五次巡遊。

這也是秦始皇最後一次巡遊,秦始皇莫名其妙地死在了這一次浩浩蕩蕩的皇家豪華「自駕遊」上。

秦始皇雖然躲過了荊軻的匕首、張良的鐵錐、高漸離的擊築,卻謎一樣的死在了旅途中,估計現實中很多自駕遊發燒友會很羨慕秦始皇。

這是真正的現實版寧願死於旅途,也不願死於床上。對於秦始皇的死,太史公甚至惜墨如金: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臺。

太史公寥寥幾字就搪塞過去,看來也是對他的死頗感迷茫,對此中委曲不敢妄言,只能點到為止了。

秦始皇的這最後一次巡遊,最初的目的十分科幻,是要實現很多人夢想的長生不老。雖說秦始皇是一位暴君。

但秦始皇卻是一個比較怕死的人,在此之前秦始皇還派徐福出海為自己尋找長生不老藥。

尤其當時民間還冒出「始皇帝死而地分」的傳聞,讓秦始皇更是決心出外尋找長生不老藥。

據《資治通鑑》記載,此次皇帝出行,除了左丞相李斯陪同前往,小兒子胡亥也要跟父皇去遊玩,作為心肝寶貝掌上明珠,秦始皇也很開心。

秦始皇君臣一行就這樣一路風塵僕僕又興高採烈地東奔西跑,時間過得飛快,天有不測風雲,沿海西行到了平原津後忽然他就病倒了。

秦始皇十分忌諱死亡,此時秦始皇病態懨懨,更是怕自己會突然死掉,所以群臣都不敢提死字。

病倒了的秦始皇硬熬著,艱難地跑到了一百四十裡外的沙丘來養病,當然秦始皇最後也死在那裡。

剛到沙丘,秦始皇意識還比較清醒,雖然病越來越重,至少他還能讓隨行的寵臣趙高兼掌符璽事務。

秦始皇讓趙高給長子扶蘇送詔書,詔令扶蘇前來「參加喪事處理,靈柩到鹹陽後安葬」,由此可見秦始皇遺囑安排的是很妥當的。

趙高弒君嫌疑最大

雖然秦始皇讓趙高給扶蘇送詔書,但是趙高並沒有尊皇命,詔書被趙高束之高閣,並未讓使者送達扶蘇。

七月二十日秦始皇暴斃於當時十分荒涼的沙丘行宮,終年49歲,可謂是英年早逝,雖然說是秦始皇是病死。

但當時指鹿為馬的權臣趙高,他的舉動實在是令人費解,所以後世,人們不得不懷疑趙高是謀殺秦始皇的兇手。

從後來的皇位的交接形式和結果,趙高與胡亥是最大受益者,同時他們也有謀殺秦始皇的作案動機。

因為秦始皇死後,本應繼承皇位的扶蘇被自殺了,與扶蘇關係密切的蒙氏兄弟也死了,甚至於跟從秦始皇巡遊的知情者李斯也慘遭腰斬。

這一系列圍繞皇權承繼的慘烈死亡,尤其是李斯的橫死,正是最典型的殺人滅口行徑。從秦始皇死後趙高的所作所為。太史公雖然沒有明說,但所作記載早已暗含了趙高是最大的嫌疑者。

秦始皇死後,因為天子意外駕崩於都城之外,頗為細心的丞相李斯為了怕皇權承繼出大問題,如果幾十位皇子爭奪皇位,天下將會大亂。

所以才秘不發喪,只是把棺材放在既密閉又通風能調節冷暖的涼車中,一切都按照皇帝沒死前的規格辦事。

包括陪乘、上飯,奏事,一樣都不能少,還裝得特別像,且宦官們就在轀涼車中裝模作樣地降詔批籤,忙得不亦樂乎。

當時,也只有胡亥、趙高和五六個受寵宦官知道秦始皇死掉了,詭異異常。反正,心懷鬼胎的這些人,就這樣一路若無其事地往前走,很快就從井陘到達九原。

不過由於正處於暑天,再怎樣小心調節冷暖,時間久了龍體也會發臭,為了掩蓋真相,就把發臭的鮑魚往車裡裝,以使人們分不清究竟是屍臭還是魚臭,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

好不容易回到鹹陽,居然接任皇帝的不是秦始皇欽點的扶蘇,而是與趙高關係密切的無德無能的秦二世胡亥。

至此,一切對秦始皇死於非命的懷疑都得到了強力支撐。首先,秦二世稱帝前,趙高就攛掇李斯合夥篡改秦始皇詔書。

然後假傳王命讓扶蘇自殺,掃除了胡亥上位的最大障礙,也正是扶蘇死後,出行在外的胡亥才匆忙趕回都城稱帝。

其次,回到都城後趙高又大開殺戒,藉故殺了與其有隙的蒙氏兄弟,且作為巡遊隨行人員的蒙毅,在秦始皇病重的時候被突然支走,更是凸顯了趙高的不懷好意。

最終趙高還喪心病狂地把於己有恩的合作夥伴李斯給腰斬了,趙高的殺手面目此時昭然若是。

綜上所述,趙高是秦始皇死於非命的罪魁禍首,因為按照秦始皇的意思,扶蘇扶正的結果:蒙恬必定是丞相,蒙氏兄弟當政。

趙高也逃不脫被幹掉的命運,不如先下手為強,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何況當時不是在都城戒備森嚴的深宮。

而且在病貓秦始皇面前,得手的機會大增也,成功率的陡然增加也促使了趙高的殺戮之心。他才有機會一勞永逸地保住自己的前途,甚至於生命。

文/閱史明心

圖/網絡

參考資料/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李斯在秦始皇死後與趙高篡改遺詔廢扶蘇,立胡亥為皇帝呢?
    李斯從治國理念來看,是「法家」的忠實執行者,雖然他師出著名的儒家人物荀子,李斯從政後,完全放棄儒家治國理念,繼承和發揚了商鞅、呂不韋等秦國名相的法家思想。這也是他為什麼在秦始皇死後與趙高篡改遺詔廢扶蘇,立胡亥的根本原因。雖然扶蘇是他的女婿。
  • 秦始皇遺詔被篡改扶蘇自殺,趙高才是唯一主角,胡亥李斯棋子而已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七月,秦始皇死於第五次東巡途中的沙丘宮(今河北廣宗)。病情嚴重自知來日不長,秦始皇給遠在北方上郡監軍的大兒子扶蘇寫好遺詔:命令他將軍隊交給將軍蒙恬,趕快回到鹹陽處理自己的後事。很顯然,秦始皇的遺詔是要長公子扶蘇繼承皇位。但是,詔令還沒有發出,秦始皇就死了,給扶蘇的書信和皇帝的信璽,都落在了親信宦官趙高手中。
  • 秦始皇駕崩,李斯選擇趙高,幫助胡亥上位
    秦始皇在位期間,整合了六國,手下大將謀士,當真不是不少啊,蒙氏一族都是武將出身,李斯又位居丞相之位,能夠為秦始皇出謀劃策。說到李斯的智慧和格局,就不得不說一下,在李斯的建議下,秦始皇幹出了什麼大事。更為關鍵的是,秦始皇的格局觀很大,正是李斯追隨的不二人選,可是在秦始皇駕崩於沙丘後,李斯為何選擇了趙高呢?李斯選擇了趙高,也就相當於拋棄了大公子扶蘇,幫助胡亥上位。秦始皇臨終前,已經把遺詔立好了,正文中就是扶蘇繼位,成為下一任秦朝皇帝。只是李斯沒有這麼做,反而和趙高一塊把遺詔改成了胡亥。
  • 公子扶蘇被害:秦始皇子孫差點被滅族,胡亥、趙高、李斯都無善終
    秦始皇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突然病重,找尋長生不老藥的童男童女也一去無蹤跡。雖然貴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皇帝,秦始皇也敵不過自然的衰替。在自知不久將離開人世之時,秦始皇也做了精心的打算。他打算立公子扶蘇為皇帝,李斯為相,盡心輔助,蒙恬為帥,統御四方兵力。
  • 李斯為何會被趙高脅迫擁立殘暴的胡亥為帝,為何又被腰斬於鹹陽?
    在陝西省鹹陽市,壓扶蘇路的不遠處,有一條路被命名為李斯路,但是李斯與扶蘇好像沒有多大的交集,甚至是李斯,趙高,胡亥等人合謀害死了大秦帝國合法繼承人扶蘇,就有一個新的非常棘手的問題來了,趙高逼迫李斯和自己一起改遺詔,此時扶蘇又遠在大漠,作為爾虞我詐一生的李斯當然會分的清局勢,他怎麼可能會去扶持扶蘇,千百年來,不知有多少後人會質疑李斯為何不幫扶蘇,對於李斯來說,他不會去打一場不知結果的仗,而且當時局勢全被胡亥和趙高控制,論勢力,李斯是弱勢,若是不從,肯定會被殺害,在封建王朝的政治鬥志中,殘酷非你所能想像
  • 扶蘇是李斯女婿,趙高和胡亥才是外人,李斯篡改遺詔到底圖什麼?
    正是攜帶著儒法兩個元素的李斯從楚國辭官來到鹹陽,為輔佐秦始皇親政,統一天下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而秦始皇帝也是對李斯不薄,在消滅六國之後直接封李斯為大秦丞相,就是處於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李斯卻在秦始皇之後協同趙高篡改遺詔,間接地殺害了自己的女婿扶蘇,實在是讓人想不通到底是為了什麼。
  • 胡亥、李斯、趙高,大秦帝國是怎樣毀在了這三個人手裡的?
    這就是秦始皇第五次巡遊、也是他最後一次的巡遊車隊。到了德州的平原津後,秦始皇就突然地得了重病,為使病體儘快康復,他派蒙毅代表自己返回會稽山,沿途再度祭祀山川神靈以祈福求神保佑自己儘快康復。自己繼續沿著原定路線往前走。到了沙丘平臺(今河北省平鄉縣東北)宮,秦始皇覺得自己實在不行了,就要死了。於是他自己口授,吩咐身邊的趙高寫下給長子扶蘇的詔書,詔書是這樣寫的:「以兵屬蒙恬,與喪,會鹹陽而葬。」
  • 胡亥、李斯、趙高,大秦帝國是如何毀在了這三個人手裡的?
    這就是秦始皇第五次巡遊、也是他最後一次的巡遊車隊。到了德州的平原津後,秦始皇就突然地得了重病,為使病體儘快康復,他派蒙毅代表自己返回會稽山,沿途再度祭祀山川神靈以祈福求神保佑自己儘快康復。自己繼續沿著原定路線往前走。到了沙丘平臺(今河北省平鄉縣東北)宮,秦始皇覺得自己實在不行了,就要死了。於是他自己口授,吩咐身邊的趙高寫下給長子扶蘇的詔書,詔書是這樣寫的:「以兵屬蒙恬,與喪,會鹹陽而葬。」
  • 李斯女兒嫁給了扶蘇,秦始皇死後,為什麼李斯不幫扶蘇卻幫胡亥?
    首先,李斯和扶蘇在政見上區別很大,李斯思想為法家思想,而扶蘇的思想為儒家思想,當年李斯主張的焚書坑儒,扶蘇言辭激烈反對李斯,也因此扶蘇被秦始皇派往了長城軍團當監軍,如果扶蘇繼位後,由於和李斯在思想上的分歧,必然君臣之間會出問題。再者,扶蘇器重蒙氏兄弟,扶蘇有自己的左右手,那便是蒙家兄弟,蒙恬和蒙毅。
  • 李斯為什麼和趙高一起偽造秦始皇詔書,殺害扶蘇和蒙恬?
    這次東巡的時候,他帶了趙高和次子胡亥,已經丞相李斯,或許,這幾個人對秦始皇來說,是當時最信任的人。他也沒想到在這裡死,之前一心求仙想著長生不老的他還沒有做好身後的準備,也沒有給帝國預立繼承人,這給他身後的帝國留下巨大的隱患。
  • 秦始皇遺詔被篡改,扶蘇蒙恬被逼自殺,趙高胡亥李斯誰才是主謀?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七月,秦始皇死於第五次東巡途中的沙丘宮(今河北廣宗)。病情嚴重自知來日不長,秦始皇給遠在北方上郡監軍的大兒子扶蘇寫好遺詔:命令他將軍隊交給將軍蒙恬,趕快回到鹹陽處理自己的後事。很顯然,秦始皇的遺詔是要長公子扶蘇繼承皇位。但是,詔令還沒有發出,秦始皇就死了,給扶蘇的書信和皇帝的信璽,都落在了親信宦官趙高手中。
  • 秦始皇究竟將皇位傳給了扶蘇還是胡亥
    據史記記載秦始皇死於沙丘,趙高李斯篡改遺詔逼死扶蘇蒙恬,但是李斯趙高在密室之謀又怎麼會外洩於史官,密詔之說是太史公根據民間雜談所記,全是當時的傳說。,秦始皇曆次巡遊沒見書上記載他帶過哪個兒子,只有最後一次胡亥要求跟著一起走一走,始皇帝立即答應可見他對胡亥有多喜歡,還有就是胡亥的年齡,胡亥是秦始皇最小的兒子,按:秦始皇去世時49歲,胡亥21歲。
  • 趙高害死蒙恬、扶蘇、李斯,而他六天就斬了趙高!
    趙高是歷史上著名的奸臣,指鹿為馬說的就是趙高。在秦朝末年,趙高把持了朝中大權,在秦始皇病重快要去世的一段時間裡,趙高玩弄權謀,沒有按照秦始皇的意思讓公子扶蘇來繼承皇位,而是讓胡亥成了秦二世。為了達到目的,趙高將當時在秦國位高權重的蒙恬、扶蘇、李斯盡數害死,而有一個人僅僅六天就斬了趙高。
  • 篡改秦始皇遺詔擁立胡亥,落得腰斬下場,精明李斯為何這般糊塗?
    雖然李斯的才能,也許不如子房與孔明,但是如果在秦始皇死於沙丘時,李斯可以大義於公,選擇支持賢明的長公子扶蘇,而不是與趙高同流合汙,篡改始皇帝遺詔改立少子胡亥,秦國也就不會二世而亡,而李斯本人也一定會彪炳史冊,成為張良、諸葛亮式的人物。
  • 李斯被趙高陷害,判處腰斬並夷三族,為何滿朝文武無人為他求情?
    李斯與小人趙高為謀擁立胡亥為二世皇帝,殺公子扶蘇及其兄弟姊妹而被嬴姓宗親所恨;殺蒙氏兄弟而得罪了所有朝廷大臣;到頭來李斯也得罪了小人趙高,被其陷害處以腰斬。可謂是人死了還被人唾棄,可悲! 李斯原本只是楚國的一個小吏,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向天下名儒荀卿學習帝王之術,畢業後來到秦國謀職。
  • 秦二世上位之謎,秦始皇長子扶蘇德才兼備,李斯為何卻扶持胡亥?
    秦朝末年,秦始皇在東巡途中駕崩於邢臺沙丘,留下遺詔由長子扶蘇繼承帝位,但是秦皇遺詔卻在丞相李斯和中車府令趙高的聯合之下篡改為由始皇第十八子胡亥繼位。李斯和趙高將胡亥繼位的消息放出之後舉國上下一片譁然,李斯等人為了防止扶蘇率領邊軍奪取皇位,於是便假稱秦皇遺詔令扶蘇自盡。
  • 李斯被腰斬之時,滿朝文武大臣,為何沒有一人站出來為他求情?
    秦始皇死後,李斯為趙高和胡亥所迫,與之秘密背叛了始皇帝,與趙高合謀偽造詔書,逼秦始皇長子扶蘇自殺,另立始皇幼子胡亥為帝,其作為為自已埋下禍患,最終身敗名裂,落得一個腰斬而亡的慘死結局。秦二世胡亥登基後,趙高自任郎中令,胡亥雖為秦朝的二世皇帝,但整日只知道吃喝玩樂,趙高才是秦朝的實際掌權者。
  • 李斯為何不幫助扶蘇,而去幫助趙高,扶蘇是李斯的女婿?
    李斯卻感嘆說:「以前我聽老師荀子說過,事物禁忌太過分。我李斯本是上蔡一布衣,現在卻位極人臣,富貴之極。物極則衰,不知道將來我的歸宿在哪裡!」第三次是黃犬之嘆。李斯為永保自己的名利富貴,不惜與宦官趙高私改秦始皇遺旨,改立胡亥為帝,逼死公子扶蘇和大將軍蒙恬。不成想還沒過兩年,在朝廷的激烈權力鬥爭中,李斯就被趙高陷害,自己被判腰斬,並夷三族。
  • 扶蘇VS胡亥——千古一帝秦始皇選定的繼承人究竟是誰?
    《趙正書》的主要內容記述從秦始皇第五次出巡之死,到秦二世繼位後誅殺公子大臣,直至秦亡國這段歷史中,秦始皇、李斯、胡亥等人的言行。 《趙正書》最關鍵的地方,在於提供了一個與《史記》的內容大相逕庭的說法: 胡亥就是秦始皇明確的繼承人。
  • 李斯那麼聰明,為何不幫英明的扶蘇,而去幫紈絝子弟胡亥繼位?
    唯上察之。」始皇怒,使扶蘇北監蒙恬於上郡。但是,秦始皇還是對扶蘇的能力放心,所以才給予希望。上病益甚,乃為璽書賜公子扶蘇曰:「與喪會鹹陽而葬。"。秦始皇做的這件事情,當時李斯到底知道不知道呢?經過考察,李斯不知道。李斯是三個人中最後知道詔書內容的人。扶蘇是這樣一個人,李斯應該是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