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山五行》上線了,它用三集內容,打破了B站投幣記錄,衝上豆瓣首頁拿到9.2的高分,登上微博熱搜榜,從公眾人物到廣大網友,都在揣手賣安利、等更新。
《霧山五行》的畫風絕對是夠令人驚喜的,無論是從人物設定,還是從場景設定來說都絕對算得上精良。
水墨畫風,厚塗用色。大景開闊靈動,細節處理細膩,注重氛圍的呈現。處處儘是詩意或江湖氣。
有不同的聲音認為《霧山五行》的打鬥處理不夠精緻,但我認為霧山的打鬥確十分的乾淨有張力,畫面的處理收放得當,視覺呈現效果上令人覺得非常舒適。
除此之外,這部作品也處處可見一些網絡流行語,顏藝等亞文化內容……算是將水墨畫風與新元素結合的一次嘗試性的作品,多少有些實驗意味。
《霧山五行》的上線還直接帶出了的話題詞。事實上,近幾年每一部還算可以的國漫,都曾領到過崛起(0/1)的支線任務。
這樣看起來,國漫從未趴下,也從未崛起,它只是隨著一部又一部的作品反覆仰臥起坐。然而,一路走來,中國動畫人從未缺席過國漫發展的任何一個時刻。
這批作品絕不是老土的、只講傳統的,相反,是非常前衛的。
圖1:《大鬧天宮》(1961)圖2:《哪吒鬧海》(1979)圖3:《寶蓮燈》(1999)
這三部作品的題材看似都是取自傳統故事,實際上講的都是與天鬥,與地鬥,與神鬥的事,具有強烈的反抗精神,放到現在看也完全不落後。畫面上來說這一時期的國漫畫風具有很高的藝術性。
01
傳統國畫風格
這一時期的國漫,畫風上還可以看到國畫的影子。
左圖:李清照 右圖:宋,蘇漢臣《秋庭戲嬰圖軸》
《寶蓮燈》中幼年沉香的形象
《寶蓮燈》中幼年沉香的形象,也是如國畫中的嬰兒一般,虎頭虎腦,額頭飽滿,面龐圓潤。國漫這一時期的人物形象塑造和JUMP、迪士尼都是有著非常顯著的風格差異的。
《貓眼三姐妹》
《美女與野獸》
02
民俗年畫風格
除了國畫,我們還能在這些國漫裡找到民俗年畫的影子。
上圖:年畫 下圖:《大鬧天宮》
一個畫面裡色彩越多,意味著我們要處理的色彩關係越多,《大鬧天宮》在處理畫面色彩的時候,沒有選擇粗暴的對顏色刪減,而是選擇了對每一處的色彩都進行了細緻化的處理,鄰近色的融合,對比色之間的映襯,讓整個畫面色彩豐富,過度細膩,繁而不雜。
《大鬧天宮》場景
03
戲曲元素的運用
除了,國畫,年畫,前輩們還探索過,戲曲人物形象在動畫中的運用。《天書奇譚》裡的大多數角色,都是帶著戲劇臉譜的。
《天書奇譚》
04
純粹的水墨畫風
這一時期,也有一些非常優秀的作品,用的是純粹的國畫畫風,讓本就靈動的國畫給動了起來。
《小蝌蚪找媽媽》
《山水情》
我們從這些經典作品中,也能看到早期,國漫身上傳統美學的影子。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其實一直跑在時間的前面,在本世紀初就嘗試了去創造一些」熱血「、」青春「元素的作品。在這段時間裡,國漫作品縱然只是差強人意,縱然走的氣喘籲籲,也從未停止過腳步。
《我為歌狂》(2001)
《夢裡人》(2005)
在2007年的時候,國漫《秦時明月》裡,人物的頭髮還是以「片」為計量單位的。然而,玄機科技用了將近十年的時間,陪著國漫一起長大,也捋順了角色的頭髮。
國漫《秦時明月》人物對比圖
《大聖歸來》《魔童降世》《白蛇緣起》這幾部國漫也都採用了3D的形式。這些作品的畫面也都非常的精緻。
《大聖歸來》(2015)
《白蛇緣起》(2019)
《哪吒之魔童降世》(2019)
國漫一步步走下來,在每一個時代裡,都有不認命也不言棄的動畫人。《霧山五行》的整個製作團隊不到十人。人人是磚,導演林魂更是哪裡都扛。
《霧山五行》導演 林魂
《霧山五行》片尾演職人員表
魔童劇組的情況也並沒有好到哪裡去。網友們稱「貧窮讓中國動畫人無所不能」。我們在荊棘裡拓荒,邁出一大步仍在起步。
《哪吒之魔童降世》 導演餃子
各個時期哪吒對比圖
如果說迪士尼孵化作品,像是頂尖的珠寶商按季度推新品,那麼國漫出作品,就像是賭石,我們永遠不知道這塊兒石頭下一刻能開出什麼,但中國動畫人卻已經下注了,他們比誰都勇敢。
《霧山五行》即使不是無可挑剔的標準化商業作品,我仍想要大聲讚美他。同樣的,也十分期待即將上映的《姜子牙》,國漫沒有崛起,卻也絕不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