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市三中銳意進取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百年名校厚積薄發 乘風破浪再鑄輝煌
核心提示華章一曲奏光影,鯤鵬直上九萬裡。伴隨著南陽市中招錄取工作的有序進行,繼2015屆畢業生勾藝霖在2018年高考奪得河南省文科第一名、2017屆畢業生呂興泰在2020年高考奪得河南省理科第二名(南陽市理科第一名)之後,市三中建設路校區這片教育沃土捷報頻傳,再鑄輝煌。拼搏創造奇蹟,數據彰顯實力。2020年中招,市三中建設路校區參加考試的1601名考生中,一中過線233人,第一批次高中上線1135人,各項數據再次穩居南陽市中心城區各校榜首!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厚積薄發,實百年之功。市三中歷經115年的發展歷程,以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優質的教育教學質量再立潮頭!這每一份榮譽的背後都凝聚著全體三中人艱苦卓絕、開拓創新的精神,每一組沉甸甸的數據都彰顯了這所百年名校「志當存高遠、敢為天下先」的氣魄!這接連攀升的輝煌得益於趙慶峰校長「立德樹人,雙育一體,涵養品牌名校」的工作思路,更是對他帶領全體三中人追求卓越、銳意開拓、爭創一流的最高褒獎!
千磨百鍊,鐵杵成針;浪淘水洗,沙盡金見;一朝亮劍,金榜題名。作為一所百年名校,市三中堅持構建體系強核心、品牌建設促提升、科學有序促規範、精準「挖潛」提質效、師資優化促教學、德智共抓促成才的原則,不斷探索優質辦學之路,在實現傳承歷史傳統文化、體現社會時代精神的同時,打開了學校向前發展的新思路、新引擎——
「雙育」聚神 文化塑魂
夯實品牌發展之基
乘風破浪正當時,涵養品牌鑄輝煌。市三中確立了以「教以人為本、校以師為本、師以生為本」為核心的科學管理方案,即充分尊重、相信、依靠教師,創設寬鬆的管理環境,營造民主和諧、政通人和的管理氛圍,在此基礎上構建了基於教師和學生發展的核心素養體系的「雙育」。將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總體要求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關內容具體化、細化,轉化為具體的品格和能力要求,進而貫穿到各學段,融合到各學科,最後體現在學生身上,深入回答「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問題;為衡量學生全面發展狀況提供評判依據,引導教育教學評價從單純考查學生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轉向考查學生的綜合素質;在教學管理上,始終堅持從實際出發,以教學常規管理為主線,以課堂教學為中心,實施精細化管理,從教學實踐的點點滴滴抓起,持之以恆抓過程落實,為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教育發展重在以文化人,因此,市三中注重校園文化建設和發展主體文化內涵,營造了「以美促德、以美益智」的育人環境。大力創建書香校園,建設學習型學校,以讀書活動為載體,營造濃鬱的書香氛圍。加大校園文化建設力度,著力建設綠色、自然、美觀、人文、和諧的校園環境,體現校園「處處皆教育」的內涵。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通過系統開展「養成教育」「理想教育」等不同內容的德育主題活動,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開展「摘星少年」系列活動,凸顯「敢為天下先」的校訓;在「學習之星」等系列活動評選中,引導學生爭做品學兼優的學生;開展隊列廣播操比賽等「陽光體育」系列活動、學生寫字比賽等活動,促進了師生的身心健康。
精細管理 強化協作
彰顯團隊作戰之力
沒有精細化的教育管理,就不能實現以管理帶動教育現代化發展的構想。在教學的管理上,市三中注重對常規教學工作的過程性管理、指導型管理,在精細化管理上走在了前列。狠抓教學常規管理,使教學的各個環節管理制度化、規範化和科學化;在課堂教學的主陣地上,以互助學習為方法,以小組競學為手段,以訓練應用為目的,體現新課改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極大地發揮學生參與課堂的主動性,教師教學的主導性。側重加強對備、講、輔、批、考、評等常規教學環節的指導。教學的每個環節均有目標、有落實、有考核、有評價,使教學工作整個過程紮實有效,也確保了學校各項工作不斷邁向新臺階。
團隊協作,是市三中制勝的另一個關鍵因素。本著「基礎年級常抓不懈,畢業班教學工作穩紮穩打」原則,學校管理團隊分工明確,包班到人,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實現課堂教學管理全覆蓋。校領導包班到位,堅持深入教學第一線,不定期到所承包班級推門聽課,密切關注所聯絡班級的學生學習情況、教師上課情況;每周至少與所聯絡班級班主任或任課教師交流、溝通一次,定期召開教師座談會、學生座談會,聽取師生對班級管理、複習備考工作的意見或建議,為班主任工作提供支持和幫助;包班領導注重轉化所聯絡班級2-3名後進生,每周找學生談話一次,每月電話訪問或走訪一次,每季度對學生的學習方法指導一次,並做好記錄。細緻入微的工作保證了畢業班的工作方向明確,落實到位。
教研組長是備戰中考的領軍人物,學校組建了一支由富有經驗、銳意改革、管理能力強的骨幹教師組成的隊伍,每一次教研活動都提前安排到位,每周教研時間、人員固定,每次教研都有目標、有主題、有內容、有總結。全體成員各抒己見,深度融合,思維碰撞的火花不時湧現,收穫巨大。
教學相長 特色育人
鋪就師生成長之路
一所好的學校,不僅是教師工作的學校,更應成為教師學習、成長、發展的園地。市三中注重對教師的思想引領,促進教師發展,圍繞「做有思想的教師」的內涵、標準、要求,引導全體教師圍繞「教育理想、專業理想、生活理想」制定個人發展願景,成就教師的職業尊嚴感和生活幸福感。本著「培訓是最大的福利,也是對教師最好的關愛」理念,學校的校本教研工作堅持教研和科研齊頭並進的工作思路,以全體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教研能力、科研能力提高為主線,構建了「教學名師—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三級骨幹師資體系,為教師培訓提供了完善的制度和充足的經費保障,有效促進了教師隊伍專業化發展。藉助學校「中原名師」工作室平臺,充分發揮名師的輻射帶動作用,同時聘請外地骨幹和本地名師,在校內開展「名師講壇」「名師說課」「名師課展示」「名師成果展」「名師風採錄」等活動,在名師工作室帶動下,校園內競學競教爭創名師蔚然成風。
德智共抓促成才,是時代賦予學校的基本要求。市三中堅持特色育人,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管理時,每個階段的德育、智育目標各有側重,以「志當存高遠,敢為天下先」的校訓為核心,實施「智育德育三步教育法」——七年級「立志」:以打好基礎為主,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加強理想教育,引導學生樹立目標;八年級「為志」:培養學習與自學能力,加強自律與紀律教育,引領學生不懈奮鬥,防止過早分化;九年級「成志」:培養學生融會貫通的學習能力,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培養責任擔當意識。學校通過開展「養成教育」「理想教育」「惜時教育」等系統的德育活動,凸顯特色教育潤物無聲的效果。利用節假日、傳統文化節日開展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社會服務意識、責任擔當意識、良好生活習慣和生活技能、家庭觀念、家國情懷,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合作,在實踐中增強社會責任心。
時空流轉精神永駐,鬥轉星移心血凝練。南陽市三中以其豐厚的文化積澱,培育、造就了一屆屆學有所成的優秀學子。一摞摞獎牌證書、一個個感人故事,如一座座豐碑,鐫刻著三中昨日的輝煌,見證著三中今日的蓬勃發展。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市三中人一路乘風破浪,一路披荊斬棘,牢記使命,書寫傳奇;逐夢領航,擁抱輝煌!115年含英咀華,百餘載滋蕙樹人!市三中這所百年名校將繼續著力創建底蘊深厚、特色鮮明、品位高雅的優質教育名校,持續涵養學校品牌的深度與厚度,使三中的沃土綻放創新靈動的光芒,結出和諧芬芳的累累碩果!
編輯:馮長順
審核:周若愚
終審:柏伴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