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看了大明風華下部分,編劇的腦洞驚得我連吃了30塊椰子灰也沒把驚壓下來了。更嚴重的是我看了演員表,居然發現被做成烤乳豬的「朱高煦」居然是俞灝明演的!我當時就驚呆了,這倆風格簡直是天地之差好嗎?
看看這張圖,你告訴我他倆是一個人演的?
提起俞灝明,我們就不得不說2010年的一次事故了,由於拍戲中遇到意外,俞灝明的背部和四肢都受到了嚴重的燒傷,並且有吸入性的損傷,必須要割開喉管治療,三天之內隨時都會出現生命危險。雖然最後他撐了過來,但是全身都是燒傷,臉部也受到波及。對於在「只要長得好,三觀跟著五官跑」的演藝圈,這簡直是毀滅性的打擊。身體上的痛苦,心靈上的壓力。讓他變得非常敏感,而和女友的感情破裂,更是讓他一度陷入自閉的環節。
談起這件事時,俞灝明曾經自嘲說:「我在鏡子裡看到一個豬頭。」
但是萬幸他終於撐了過來,經過長達兩年的治療,終於痊癒。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體膚。經過災難磨礪的俞灝明沒有自哀自怨,而是不斷地磨練自己的演技。在電視劇《那家年花開月正圓》中一鳴驚人。
繼而大明風華中的朱高煦,讓人驚豔。和梁冠華等一眾老戲骨一起飆戲也不顯得尷尬。不知道是不是都命裡和火過不去,朱高煦這個角色最後也是犯在火手裡。
朱高煦是明成祖朱棣的第二個兒子,生性兇猛剛勇,擅長帶兵,是個能徵善戰的狠角色,而且由於比較大哥更受父親的疼愛,所以非常飛揚跋扈。這個角色對俞灝明來說難度是空前的。因為之前他所飾演的角色大多數都是「溫文爾雅。溫潤如玉,溫柔平和」的三溫主義。和朱高煦這角色可謂天差地別。但是出乎所有人意料,他用自己精湛的演技近乎完美地演繹出了朱高煦這個角色。
其實某種程度上他是和朱高煦很像的一個人,一樣的自信,一樣的驕傲。俞灝明是不甘心自己被災難擊敗,他不願意因為一張臉一副皮囊就向人生認輸。即便是身處「顏值決定高度」的娛樂圈也是一樣。
朱高煦則是在弱冠之年就跟著父親發動靖難之役,戰場之上刀劍無眼,多少次生死邊緣的徘徊才換得了父親的重視。他自信更勝大哥朱高熾,自信自己也能向父親一樣,父親能給靖難成功,他也能打敗侄兒朱瞻基奪得皇位。所以不願意因為區區長幼之序就聽天由命,向大哥還有侄子俯首稱臣。在大哥朱高熾逝去之後毅然造反,只是時運不濟,沒有建文帝時期的社會背景條件(PS:建文帝是自己作死,非裝聖人,說「勿使朕擔上殺叔之名」一邊把四個叔叔逼死,這句話意思是朱棣要死了不是他的錯,最大的可能是殺朱棣的人背鍋,成全他的仁厚之名,二來這貨搞井田制,導致土地兼併嚴重。而且啟用了大明軍神李景隆,10萬精兵打1萬老弱打一年都沒打下來。他真的沒歷史上說的仁厚)最後兵敗被俘虜,然後各種作死,成功的拜把自己作死了。
不同的是朱高煦最後成了烤乳豬,而俞灝明成功憑藉精湛的演技完成了轉型,一舉突破了觀眾對他「奶油小生」的印象,成功晉級演技派。燒傷五年後,俞灝明在臺下素顏接受了首次紀實的特別報導,他告訴記者和觀眾:皮囊易傷,但「我的靈魂沒有傷疤。
正如他唱的歌曲《其實我還好》那樣:「就算沒觀眾,自己第一個被感動」,「被故事選中,沒資格懵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