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11月出口增長10.7% 民企7個月正增長

2020-12-16 廣東頻道

原標題:11月出口增10.7% 民企7個月正增長

  海關總署廣東分署12月15日發布數據,2020年1—11月,廣東出口3.89萬億元,下降0.1%,基本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單11月,進出口增速較10月回升6.4個百分點,出口向好態勢延續,進口繼續修復調整,其中出口4353.5億元、增長10.7%。

  商務部原副部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魏建國認為,以中日韓為核心的東北亞經濟圈吸引全球供應鏈東移,高端的產業、技術、資本、人才、服務正在向中國聚集。廣東外貿發達、製造門類齊全、供應鏈條恢復暢通,抓住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服務鏈「東移」機遇,搶佔更大的國際市場份額。

  海關指出,當前全球需求繼續恢復趨勢比較明確,出口高景氣有望持續,廣東系列穩外貿政策措施落地生效,將對廣東外貿形成有力支撐。

  外需增長

  「三鏈」東移拉動外貿回穩 11月加工貿易結束負增長

  今年11月,廣東進出口增長4.3%,增速較10月回升6.4個百分點﹔其中,出口增長10.7%,成為拉動外貿的重要因素。

  「現在是『快魚吃慢魚』的時代。誰盡快控制住疫情、重啟經濟,誰就能在國際貿易中贏得先機、佔據主動。出口訂單轉到中國、轉到廣東,就是因為這裡靠得住。」魏建國說,中國最早開始復工復產,如今產業鏈、供應鏈優勢進一步鞏固和增強。

  在佛山順德,海信家電集團就經歷了驚險的「V型反彈」。該企業4月末還有不少海外訂單延期、取消。但到7月底,海外累計銷售已追平去年同期,彌補了上半年的缺口。「關鍵是產業鏈、供應鏈穩住了。」海信國際營銷股份有限公司業務經理張存榮分析說。

  這是今年廣東外貿基礎較強、持續回穩的縮影。今年前11月,廣東外貿進出口6.36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佔同期我國進出口總值的21.9%。其中,出口3.89萬億元,下降0.1%﹔進口2.47萬億元,下降2.4%。

  前11月,廣東一般貿易進出口3.26萬億元,增長3.2%﹔加工貿易進出口1.78萬億元,下降15.4%。單11月,加工貿易進出口增長2.3%,結束了今年以來的負增長趨勢。

  政策加持

  前11月市場採購出口增長45% 對東協外貿增長6.6%

  近幾個月,廣州一達通公司出口貨物的海關通關時間壓縮了近15%。作為廣東省級外貿綜合服務平臺,廣州一達通背後連接著約12000家中小微企業。今年疫情下,廣州海關指導廣州一達通申請成為AEO高級認証企業,並在該企業探索「一站式通關」融合監管模式創新。如今,更多中小微企業可通過外貿綜合服務平臺開展業務,享受貨代、船代、融資、通關等多項便利服務。

  從國家到省、市,一系列穩外貿政策不斷「補位」,激勵新業態快速發展。如今,廣東已有5個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今年1—11月,全省市場採購出口2705.2億元,大幅增長45%﹔保稅物流進出口9922.6億元,增長8.2%。

  目前,在廣東7個直屬海關關區中,有5個已開展跨境電商B2B出口試點。前10月,全省跨境電商進出口大幅增長25.1%。

  近期《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簽署,廣東迎來更大的戰略機遇。前11月,東協為廣東第一大貿易夥伴,廣東對東協進出口9691.6億元,增長6.6%,佔全省外貿總值的15.2%。

  轉型創新

  廣東「接得住」海外需求大增 民企外貿佔比提升4個百分點

  全球市場需求增長下,廣東企業「接得住」,關鍵靠產品轉型和技術創新。

  進入冬季,西方聖誕節將至,力升樹燈(河源)有限公司生產的聖誕樹在歐美市場佔有率達七成以上,今年該公司出口聖誕樹多達2800多批次,貨值達7億多元人民幣,預計明年還能增長30%左右。

  「廣東外貿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嗅覺靈敏、抓住機會,取得了良好的發展。」在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所長白明看來,持續不斷的創新投入,才能在疫情的危機下把握住商機,這正是廣東民營企業強大韌性的體現。

  數據也印証了這一點,廣東民營企業外貿已實現連續7個月增長。1月至11月,廣東民營企業進出口3.51萬億元,增長6.5%,佔全省進出口總值的55.1%,佔比較去年同期提升3.9個百分點。

  行業分化

  「宅經濟」商品出口增長快 服裝箱包等出口大幅下降

  據海關統計,今年前11月,廣東機電產品出口2.66萬億元,下降0.1%,基本恢復去年同期水平,佔出口總值的68.4%。其中,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電工器材、家用電器分別增長8%、4.7%、13.7%。

  然而,外貿出口也出現「冰火兩重天」現象,行業分化明顯。今年前11月,廣東手機、服裝、箱包、鞋靴等出口相對不景氣,分別下降20.9%、12.3%、29.9%、27.9%。

  從進口來看,集成電路、農產品進口增長較快。前11月,廣東進口集成電路8055.8億元,增長7.7%,佔廣東省進口總值的32.6%﹔進口農產品1522.3億元,增長14%。煤部分大宗商品進口下降,如煤炭、原油、成品油進口值分別下降8.7%、44.8%、28.3%。

  在白明看來,在中國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重大機遇下,廣東作為外貿大省,應進一步推進外貿轉型升級,夯實外貿發展的產業基礎,激發更大的市場潛力,在國際產業鏈供應鏈上爭取更加主動。(記者 陳曉、昌道勵 通訊員 陳琳、汪雨薇)

(責編:張晨牧、陳育柱)

相關焦點

  • 7-11月,巴基斯坦紡織品出口同比增長4.88%
    據巴基斯坦《每日時報》12月22日報導,根據巴基斯坦統計局(PBS)的最新數據,7-11月,紡織品出口額為60.45億美元,同比增長4.88%。其中,針織品同比增長14.34%,達到15.1億美元,床上用品增長12.28%,毛巾出口增長14.24%,成衣出口增長了4.36%,達到12.05億美元;與此同時,原棉、棉紗、棉布等初級產品出口額出現了較大幅度下跌,其中原棉跌幅最大,達96.34%,棉布的出口亦下跌8.73%,由8.47億美元減至7.73億美元。另外,11月紡織品出口同比增長9.27%,出口額為12.86億美元。
  • 11月汽車商品出口保持快速增長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12月22日訊 昨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據海關總署公布數據分析,11月,汽車商品進、出口金額環比均呈增長,其中出口金額增速更為明顯;與上年同期相比,汽車商品進口金額略有下降,出口金額保持快速增長。
  • 前11個月山東省外貿進出口增長7.3%,11月份進出口值再創
    據海關統計,今年前11個月山東省外貿進出口總值1.98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7.3%。其中,出口1.16萬億元,增長16%;進口8214.9億元,下降3%。同期,全國進出口總值和出口總值分別增長1.8%和增長3.7%,進口總值下降0.5%。
  • 我國貨運指數連續7個月實現正增長!
    (原標題:我國貨運指數連續7個月實現正增長!) 昨天(13日)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發布11月中國運輸生產指數。11月運輸生產降幅保持基本穩定,貨運指數延續較快增長勢頭,客運指數繼續處於恢復通道。
  • 山東前11個月貨物貿易進出口增長7.3%
    央廣網濟南12月10日消息(記者柴安東)據海關統計,2020年前11個月山東省貨物貿易進出口1.98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7.3%。其中,出口1.16萬億元,增長16%;進口8214.9億元,下降3%。貿易順差3419.7億元,擴大119.6%。
  • 日本對中國出口連續5個月保持正增長
    日本財務省16日公布的貿易統計報告顯示,11月日本出口額同比降幅由上月的0.2%擴大至4.2%。至此,日本出口已連續24個月同比下降。報告顯示,11月,由於礦物性燃料、鋼鐵、汽車出口同比下降,日本出口額降至6.1136萬億日元(1美元約合103日元);受原油及液化天然氣等產品進口繼續顯著下滑影響,日本進口額降至5.7469萬億日元,同比下降11.1%;當月貿易順差3668億日元。
  • 中國傳統玩具月度出口由負轉正 9月出口41.1億美元同比增長7.9%
    來源:新華網原標題:成功應對疫情衝擊:我國傳統玩具月度出口「由負轉正」新華社上海10月21日電(記者吳宇、陳杰)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玩具出口國。記者從21日在上海開幕的第十九屆中國國際玩具及教育設備展覽會上了解到,在經歷了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後,中國傳統玩具月度出口從下半年起「由負轉正」,前三季度累計出口已接近去年同期水平。來自展會主辦方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協會的最新統計顯示,今年前兩個月,受國內生產和對外運輸雙重困難影響,中國傳統玩具出口額為25.7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26.8%。
  • 1-11月南京外貿進出口增長10% 民營企業成增長主力
    1-11月我市外貿進出口增長10%  民營企業成增長主力  記者昨從金陵海關獲悉,1-11月,南京市外貿進出口總值4792.5億元,同比增長10%。  1-10月,全市出口3035.9億元,同比增長12.3%;進口1756.6億元,同比增長6.1%。
  • 8月上海實現進出口雙增長 連續3個月保持單月外貿正增長
    今年8月,上海克服全球疫情複雜的不利因素,實現進出口3125.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9%,且出口、進口雙增長。其中,出口1218.7億元,同比由今年7月的下降0.3%,轉為增長5.8%;進口1906.4億元,由今年7月的增長2.3%,提升至增長5.9%。 上海從今年6月開始,已連續3個月保持單月外貿正增長,這種增勢已覆蓋今年上半年上海進出口損失,直接帶動前8月進出口總值同比翻紅,實現進出口總值2.19萬億元,增長0.5%。
  • 11月同比增長超20%,驚人的「出口馬車」能加速到什麼時候
    火爆的出口數字再次令市場大吃一驚。12月7日,海關總署公布數據顯示,11月份,我國以美元計價的出口金額達2680.7億美元,同比增長21.1%,增幅比10月份擴大9.7個百分點,增速快了近一倍,大大超出預期。
  • 交通運輸部:港口貨物吞吐量連續7個月實現正增長
    11月27日,交通運輸部舉行11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會上,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孫文劍表示,隨著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交通運輸各項工作效果持續顯現,10月,交通運輸經濟持續回升,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保持高位,貨運量、港口貨物吞吐量增速進一步加快,國內客運穩定恢復。
  • 1-11月海南省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7.2%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海口12月24日訊 據海南省統計局網站消息,1-11月海南省固定資產投資較去年同期增長7.2%,增速較1-10月份下降1.6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提高15.7個百分點。其中,11月當月完成投資較去年同期下降1.0%,較10月份增長31.9%。
  • 中國11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 創2019年3月以來新高
    中國11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0%,增速較10月份加快0.1個百分點,同比增速創2019年3月以來新高。從環比看,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月增長1.03%。1—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3%。
  • 前11個月外貿進出口超29萬億元 連續6個月實現同比正增長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7日訊 (記者 顧陽)得益於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戰略成果,我國外貿持續回穩向好,連續6個月實現同比正增長。   海關總署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我國外貿進出口3.09萬億元,同比增長7.8%。其中,出口1.8萬億元,增長14.9%;進口1.29萬億元,下降0.8%;貿易順差5071億元,增加92.6%。   今年前11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9.04萬億元,同比增長1.8%。
  • 閃電指數|山東前10個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7%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24日訊 記者從山東省統計局獲悉,隨著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積極成效持續顯現,國內外市場需求不斷回升,山東省工業經濟繼續延續了穩定恢復的態勢,行業、產品增長面不斷擴大,穩中提質態勢更加明顯,增長勢頭進一步鞏固。
  • 中國外貿連續三個月正增長 未來出口高增長勢頭能否延續?
    據海關總署網站消息,據海關統計,今年前11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9.04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1.8%。這是繼前9月外貿進出口累計增速轉正以來,連續第三個月保持正增長。  其中,出口16.13萬億元,增長3.7%;進口12.91萬億元,下降0.5%;貿易順差3.22萬億元,增加24.6%。
  • 海外網評:外貿連續6個月正增長,中國角色不可替代
    青島港貨櫃碼頭外一艘貨輪正在進港(圖源:新華社)  12月7日,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按美元計價,11月中國出口達2680.7億美元,同比增長21.1%,出口增速創下了2018年3月以來新高。作為全球第一大貨物貿易國,中國外貿進出口也遭受嚴重影響,但隨著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在開展跨境電商B2B出口試點、開通「綠色通道」等一系列精準穩外貿措施的推動下,中國外貿進出口從6月份起已連續6個月實現正增長,展現了良好發展態勢,彰顯了中國外貿的韌性。  一方面,中國出口增幅擴大得益於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 臺灣11月對大陸出口同比增長17.2% 創歷年新高
    中新社臺北12月7日電 臺當局財政事務主管部門7日公布,臺灣11月對大陸(含香港)出口額達144.6億美元,同比增長17.2%,約佔臺灣當月總出口額的45.2%,大陸(含香港)持續位列臺灣地區最大出口市場和最大貿易順差來源地。
  • 家電出口增長訂單應接不暇,深圳家電出口連續5個月兩位數增長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董芳芳 通訊員 萬健 朱自明 孫園園據深圳海關統計,今年前10個月,深圳市出口包括電扇、空調、冰箱、洗衣機、吸塵器、微波爐等家用電器產品337.7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8%。
  • 玩具等行業出口訂單快速增長,供不應求
    有的企業甚至無處安放出口產品,只能臨時堆放在員工停車場裡。廣東飛魚集團有限公司今年出口訂單增長超過600%,加溼器、吸塵器等產品增長明顯。艾媒網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電炒鍋、麵包機、榨汁機等出口分別增長62.9%、34.7%、12.1%。阿里巴巴國際站數據顯示,空氣淨化器、空氣炸鍋、面部護理小家電以及冷櫃的需求量同比增長均超過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