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7 12: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貴州省威寧縣地處烏蒙之巔,低緯度、高海拔、高原臺地的地理特徵,使這片土地的光能資源和風力資源為貴州之冠,深受太陽神眷顧,被氣象學家命名為「陽光城」。亦是因為威寧縣的地理特徵,讓其成為全國脫貧攻堅主戰場——貴州省掛牌督戰的深度貧困縣之一。
威寧縣雪山鎮生態畜牧基地
我們到貴州調研的第一天,就深刻感受到了威寧縣山高水長、天險密布:從貴陽出發,一路穿山越嶺,歷經5個多小時的車程才到達威寧縣雪山鎮。怎料到了之後,原本還是萬裡晴空的天氣,不一會兒便起了大霧,能見度和氣溫驟降,而牧民卻還得在這樣的天氣裡放羊、放牛。採訪過後,又經過一小時車程才到達當天採訪的第二站——威寧縣草海鎮。
新聞行業的從業經驗告訴我,一篇好的報導背後,必然與記者深入基層的腳力、發現新聞的眼力、主動思考的腦力以及善用報導說話的筆力分不開。然而,在這次調研中我發現,金融人也需要踐行「四力」,才能決戰決勝深度貧困。
威寧縣草海鎮蔬菜種植基地
中國人民銀行貴陽中心支行副行長孫湧介紹金融扶貧創新模式
腳力,這是金融人在威寧縣開展業務的基礎。一位當地銀行的業務經理說:「為了開展業務滿足當地貧困戶的金融需求,雪山鎮這樣的山路一年下來不知道要走多少遍。一開始很多地方還不通公路,我們就先貸款幫老百姓修路,『要致富先修路』嘛。就希望以我們的『腳力』來換貧困戶發展產業的效益。」
眼力和筆力,這是金融人發現貧困戶金融需求的渠道。在走訪調查過程中,準確識別並記錄貧困戶的金融需求,並通過貸前調查判斷其資質,再做好貸中、貸後管理,靠的就是信貸員專業的眼力和筆力。
威寧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理事長周正介紹扶貧再貸款運用情況
腦力,這是金融人對當地貧困戶扶貧又扶智的支撐。威寧縣雪山鎮雪山村的貧困戶管仕貴,就是在威寧農信聯社和村委會又找金融支持、又找致富門路、又普及知識的扶持下加入了西門塔爾牛的養殖合作社,靠著扶貧小額信貸一步步擴大養殖規模,現在家裡已經有了12頭牛,今年年收入能達到15萬元。
在金融扶貧中善用腦力的實踐不止於此。在貴州省福泉市,「農村金融致富學校」的開辦讓無數缺技術、缺資金的貧困戶學會了致富手藝,找到了致富門路。2016年9月,福泉農商行聯合福泉市社保局創辦首家「農村金融致富學校」至今,學校已開展各類學習培訓七期,累計培訓學員4500餘人次,向學員發放各類貸款1.6億元,在學員帶動下實現貧困農戶就業創業2400餘人。
農村金融致富學校校長介紹如何帶動貧困戶脫貧
身高只有1.2米的王華銀,屢屢就業受阻,創業失敗。一次偶然的機會,在參加由福泉農商行舉辦的「金融夜校」時,他聽到信貸員講解人民銀行「扶貧再貸款」政策,萌生了再次創業的想法。隨後,在福泉農商行貸款支持下,他創辦了福泉市銀富種養殖專業合作社,帶動周邊90戶貧困戶脫貧增收。富起來的王華銀成為「農村金融致富學校」的初級班講師,向學員們傳授他的致富經驗。
王華銀講述脫貧經歷
福泉市華銀養殖場環境
文字:中國銀行保險報 李林鸞
視頻:金融時報 韓昊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金融支持精準脫貧 | 記者手記③金融人的「四力」》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