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11月起,大連理工大學「垃圾分類始於心,綠色生活在於行」社區服務項目小組積極響應國家對於落實社區垃圾分類的號召,開展了有關垃圾分類的調研服務,從走訪到調研再到最終踐行,垃圾分類小隊遵循三步走的調研戰略,循序漸進,一步步探尋社區垃圾分類的流程,一點點提高自己進行垃圾分類宣講的水平,在實踐中調研垃圾分類的痛點與癢點,並在調研報告中提出了可行性的意見和建議。
殘料費材隨處處,遍是文明遺渣物。世代變遷多蒼桑,繁華落儘儘毀無。我們的鋼筋水泥堆砌在一片片消失的森林上,一條條渾濁骯髒的河流上,一個個生靈絕望的嚎叫中,正如李健歌中所唱「我的輝煌讓你黯淡了很久,我的揮灑窮盡了你的所有」那樣如菟絲子一般,通過攀附並榨取其他植物的養分來維持自我的發展,這樣的發展之路同是自我毀滅之路。因此不斷推進垃圾分類,改善我們的生存環境就變得至關重要了。
1、線下走訪,從深入了解邁出行動第一步
我們聯繫社區專幹,對星海公園社區的垃圾分類情況進行初步的了解。為了方便社區專幹的時間安排,我們選擇了使用線上騰訊會議的方式,對專幹進行採訪。在這次採訪中我們主要調研了星北社區目前的垃圾分類執行情況,通過與負責人蔡姐姐的對話我們也了解到,現在社區已經做好了垃圾分類的宣傳工作,並且民眾的配合度也比較高,社區發布的安排大家也基本可以落實到位,居民們也非常理解垃圾分類工作的意義。另外,在採訪快要結束時,蔡姐姐還特別感謝了大連理工掛職同學對垃圾分類工作的積極支持,同學們的宣傳與實際工作有效地推進了垃圾分類工作在社區的開展。此外我們還走訪了附近商戶,了解商鋪內垃圾分類的進展》
2、關注實情,從多維宣傳走向民生實際
作為以調研類為核心的掛職服務項目,我們將在調研期間通過做推送,宣講會,垃圾分類繪畫活動的方式,在宣傳中調研民生實際:定期、及時地為社區整理本地垃圾分類推行的最新情況,結合自己在調研中的感悟,製作成推送或是小文章,為居民提供最精簡、準確、有效的資訊。我們還結合當地社區的實際需求,聯合社區相關工作人員,配合宣傳垃圾分類的相關知識,開展「本土化」的垃圾分類小活動,如在小區中進行垃圾分類的宣講,配合社區人員進行垃圾分類主題兒童繪畫活動。
3、實地行動,從實踐體驗打通分類最後一公裡
垃圾分類落到實處,往往就差在了打通社區與居民的最後一公裡。我們實際地深入居民家中,在幫助社區居民進行實際分類操作的過程中,了解家中實施垃圾分類的具體困難,在實地的實踐中將我們的調研真正落到實處,從居民遇到的真實困難中得出了真正接地氣的調研的結論。
雖然我們只是普普通通的大學生,但也希望能盡我們微薄的力量,在垃圾分類的道路上獻出我的真心,期待大連能夠早日對全品類垃圾實行全覆蓋、全流程安全分類管控,做到「應減盡減、應分盡分、應收盡收、應處盡處、應用盡用、應納盡納」。
給垃圾一個分類的歸宿,還我們一個清潔的世界。走出校園,用服務社區的熱情溫暖大連的冬日!
編輯:王茹
編輯部事務聯絡/投稿熱線:cciadgs@sina.com
#垃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