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7 10: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她是警界的「劉三解」,善創新,解執法監督難題、解民警執法問題、解信訪難題;她是群眾的「暖心姐」,知民心,用心理諮詢技巧化解信訪積案,讓當事人感受到執法溫度。
她就是本期「平安之星」
廈門市公安局湖裡分局法制隊隊長
劉敏玲
走進劉敏玲辦公室,桌上是一本本卷宗,這些卷宗背後各有不同的故事。涉案的每個人都各執理由,各有訴求,法制民警需要做的,是對各類案件審核把關,提高執法質量,確保群眾在民警的每一次執法活動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解民警問題:全省首推民警執法助力站
「劉姐,您幫我看看這個聚眾賭博案件有沒有什麼問題?」12月11日下午,新辦案民警小黃,抱著一大摞材料過來,讓劉敏玲給他的案子「把脈」。
「這個要這樣改……」針對黃警官在辦案中存在的問題,劉敏玲在提出如何整改補證的同時,結合自己的經驗,還跟民警講解如何辦理此類案件,指導他如何歸納總結。
「我叫她劉姐,但更準確地說她是我們民警的『劉三解』,總是能幫我們有效答疑解惑。」黃警官說。
為實時解決民警執法問題,三年前劉敏玲就在全省首開民警執法助力站,並帶領單位同事擬定發布涵蓋基礎排查、打擊整治、安全監管類執法提示12份,編制《執法手冊》《執勤手冊》2千餘本,通過微信等新媒體發布「法制微課堂」等法律知識,在線解答民警執法問題、真正成為民警執法加油助力站。
解監督困局:首創「執法管理輔助系統」
「您辦理的案件A35XXX的嫌疑人羅某某取保候審傳訊期即將到期,請及時製作傳訊報告書。」每天早上8點,湖裡公安分局就會通過「執法管理輔助系統」向辦案民警發送類似的提醒內容,提醒當天工作任務。
「通過該提醒,可以確保各執法環節不出紕漏,破解執法監督困局。」湖裡公安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道,這個系統是劉敏玲帶領團隊經過近三年的摸索而推出來的,是在全省首創的「2+N」執法管理模式基礎上,結合信息化提升其實用性而研發出來的系統,旨在破執法監督難題,是有效解決警力不足,實現增效、減負的目標的執法管理模式的成功典範。
在日常工作中,分局下發各類任務都只能通過手工或者讓各個辦案單位人員到分局領取,無形中增加工作負擔。通過該系統中的分局下發任務管理功能,能直接點到點將任務分派到具體辦案人員手裡,能有效解決人員來回跑,從而提供日常工作效率。
此外,該系統中的「統計分析」功能還能將大量日常統計數據自動統計為每周、每月數據,從而將各個辦案單位統計人員從繁瑣的統計工作中釋放,達到增效減負成果。
解信訪難題:推出「四色預警」監控機制
作為法制民警,劉敏玲常常處理群眾的意見訴求。面對信訪,劉敏玲也善用心理諮詢技巧,在全省首創「情理法責」四心法解決難題,總能讓當事人如沐春風,感受到執法溫度。
「你們公安這是推卸責任!」今年1月,因為合同糾紛經濟虧損的王先生在多次報警無果的情況下,信訪投訴湖裡分局。
案件到劉敏玲手裡的時候,劉敏玲耐心聽他訴苦,設身處地為他想辦法。並通過普法的方式,向信訪人普及經濟糾紛和刑事詐騙的法律區別,還特地帶信訪人到律所、法院,以心換心,以情化訪。
在劉敏玲的指引下,信訪人王先生在今年5月份通過起訴的方式拿到了原屬於自己的錢。從法院出來的王先生,馬上給劉敏玲打了一通電話,除了致謝就是道歉。
通過20年的經驗積累,劉敏玲發現化解信訪案件一定要跟化解糾紛矛盾的思路是一樣的,要注重源頭治理、標本兼治,為此,今年在劉敏玲的帶領下,湖裡公安分局推出「四色預警」信訪監控機制,通過大數據分析,將信訪件劃分為紅橙黃綠四個顏色進行預警,為各級領導提供好決策依據和科學建議。
今年8月份,殿前派出所接信訪人黃某某反映其被打一案沒及時辦理。「按照以前,可能會因為告知不及時或者不全面導致重訪。」劉敏玲說,這個案件在反饋的同時,按四色預警機制標註關注,辦案單位根據預警馬上約訪信訪人,快速得以圓滿解決。
劉敏玲和其他法制民警一樣,日常工作中沒有驚心動魄的抓捕、沒有劍拔弩張的對峙,有的只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檢查提醒、跟蹤審核、嚴格把關,憑著自己滿腔的熱忱、執著的精神將最美的青春奉獻給警營,並積極探索執法規範化建設的新路徑,不斷提升公安民警的執法質量,為公安工作築起一道堅實的法律生命線,更為人民群眾撐起一片公平正義的藍天。
原標題:《【平安之星】劉敏玲:警界的「劉三解」,群眾的「暖心姐」》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