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於文軒: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下野生動物保護法制之反思

2020-12-25 中國環境

  ◆中國環境報記者王瑋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讓野生動物非法交易和食用再遭口誅筆伐,記者就此採訪了中國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政法大學環境資源法研究所所長於文軒教授。他認為,這次疫情可悲地反映了人們在「非典」17年之後,「好了傷疤忘了疼」,在野生動物利用方面一錯再錯,同時也暴露出現行野生動物法方面存在的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因盜獵、非法貿易和棲息地破壞等原因,穿山甲的生存受到嚴重威脅。圖為功夫明星成龍在北京參加由其主演的保護穿山甲公益廣告發布會,呼籲更多人向瀕危野生動物伸出援助之手。中國環境報記者鄧佳攝

  來之不易的「保護優先」

  中國環境報:野生動物是生態系統不可或缺的要素,對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以及維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國的野生動物保護立法經歷了一個怎樣的過程?

  於文軒:野生動物同時具有資源屬性和生態屬性。我國在20世紀80年代制定《野生動物保護法》時,更多地強調野生動物的資源性,注重對野生動物的利用。

  隨著野生動物保護的必要性與緊迫性日益凸顯,對強調資源屬性的即期利益的主觀追求與對強調生態屬性的生態保護的客觀要求之間的張力越來越明顯,並在社會生活各方面引發了各種博弈,最突出的表現是持續多年的針對野生動物利用範圍和手段的爭論。

  此種價值追求層面的衝突及其結果,是2016年修訂的《野生動物保護法》諸多變化的根本原因。

  修訂後的《野生動物保護法》在立法目的中刪除了野生動物利用方面的內容,提出「保護野生動物,拯救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維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這在立法理念上與環境保護基本法——《環境保護法》確立的環境保護應當堅持保護優先原則一脈相承。

  中國環境報:您怎麼評價法律在保護野生動物方面起到的作用?

  於文軒:目前,我國形成了以《野生動物保護法》為核心、以《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管理辦法》等法規和規章為補充的野生動物保護法律體系,為我國野生動物保護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基礎。

  同時也應看到,儘管修訂後的《野生動物保護法》在立法理念上有了轉變,但在制度設計和制度實施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從公共健康保障角度講,不當利用野生動物的巨大風險性及其導致大規模疫病傳播的可能性未受到足夠重視,是引發17年前的「非典」和如今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重要原因之一。

  保護範圍過窄留下隱患

  中國環境報:在現行野生動物保護法制框架下,很多問題都無法迴避「三有」標準。為什麼我們不能只強調對「三有」野生動物的保護?

  於文軒:「三有」是指我國《野生動物保護法》長期以來遵循的劃定該法保護範圍的標準,即有益、有經濟價值和有科研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

  從生態學角度講,生態系統的各個組成部分都具有特定的生態價值和生態功能,每一種野生動物物種在生態平衡中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對其中的某一生態要素不當利用,人為地進行調整、變更甚至破壞,就有可能使整個生態系統的順暢運行和健康發展受到負面影響,同時也可能殃及人類社會。此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就是一個沉痛的教訓。

  「三有」標準最明顯的問題是保護範圍過窄,致使大量非「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難以得到應有的法律保護。這一問題與其他因素相結合,為大規模的疫病傳播留下了隱患。在《野生動物保護法》實施和修訂過程中,這一問題已飽受詬病。遺憾的是,2016年修法在這一方面未能邁出實質性的一步。

  人工繁育可以保護「野生動物」?

  中國環境報:保護優先原則是否定對野生動物的利用嗎?

  於文軒:不能這麼理解。保護優先原則是綜合考慮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平衡野生動物的保護與利用,維護生態系統的整體性和統一性。國際法層面並未禁止對野生生物資源的合理利用,在國家法層面也對合理利用野生生物物種資源做出了制度安排。人工繁育野生動物就是我國《野生動物保護法》明確規定的保護和利用野生動物的方式之一。

  一般來說,通過科學合理地人工繁育野生動物擴大物種種群數量,可以為人類提供科學研究的樣本、恰當的物質和生活資料,滿足人類利用野生動物的需要,還能夠減少對野外種群的獲取需求,從而起到保護野生動物的目的。

  中國環境報:目前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制度實施效果如何?存在哪些問題?如何改進?

  於文軒:目前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制度存在的一些問題,嚴重影響了制度功能的實現。這其中最主要的問題是對商業目的人工繁育規制不足。根據《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管理辦法》,人工繁育野生動物的目的包括保護、研究、科學實驗、展覽及其他經濟目的。在現實中,對野生動物製品的非理性需求與消費,使得商業利用人工繁育野生動物可能獲取高額利潤,甚至使得商業利用成為人工繁育野生動物的最重要動因,這在很大程度上與《野生動物保護法》的立法目的是不相容的。

  因此,建議進一步立法可從生態系統保護、物種保護和生物遺傳資源保護等角度,對人工繁育野生動物的行為進行區分目的的全方位管理。對以保護野生動物為目的的人工繁育活動予以鼓勵,對以商業利用為目的而繁育野生動物的活動應進行規範和引導。在種源管理方面可以規定,只有在不存在人工繁育子代種源或因客觀情況確實難以獲得人工種源的情形下,從事人工繁育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方可依法獲取野外種源。

  千呼萬喚的禁食「紅線」

  中國環境報:禁食野生動物,法律還有多遠的路要走?

  於文軒:我國現行相關立法對出售、購買、食用野生動物並非置之不理,而是將其納入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範疇進行管理。對於其他非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在可以提供合法來源證明和檢疫證明的前提下,並未明確禁止食用,這就為這些非重點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出售、購買和食用留下了「空間」。這也是引發此次疫情的原因之一。

  為解決這一問題,建議依託規範化的名錄製度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南,制定禁止食用野生動物的專門規定。明確一條清晰的禁食「紅線」,是解決這一問題的突破口。這一專門立法在調整範圍上與《野生動物保護法》不同,不宜「一刀切」地禁食所有野生動物,而應在生態保護、物種保護和生物遺傳資源保護考量的基礎上,更加充分地考慮公共健康安全等因素,區分依法人工繁育的野生動物和野外來源的野生動物,明確義務主體,細化具體措施。

  在這裡需要特別強調的是:確定禁食的野生動物範圍,需經過科學論證,免受「飲食文化」等因素的幹擾,並特別注意與現有相關制度的銜接。在制定專門規定的過程中,林業草原、農業農村、生態環境、衛生健康、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以及其他相關部門應共同參與,充分考慮包括公共健康安全在內的各方面因素。

  中國環境報:作為一名環境法學者,您覺得這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對我們的啟示是什麼?

  於文軒:野生動物保護與公共健康安全保障的協同推進,需要精細的制度安排和嚴格的法律實施。這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提示我們,保護優先理念的落實、人工繁育制度的完善、明確的禁食野生動物規定,以及保護範圍的科學化,對於物種保護和公共衛生保障是何等重要。同時,有關部門在立法和執法中協同配合,應急制度的嚴格落實,以及社會公眾的有序參與,也應當在野生動物保護中受到更高程度的重視。

相關焦點

  • ...關於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實施方案》的通知
    附件1:盤州市教育系統關於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實施方案一、加強組織領導為進一步強化校園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責任意識,特成立盤州市教育系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組成人員名單如下:
  • 中國官方:新型冠狀病毒來源於野生動物 年齡較小者不易感
    來源標題:中國官方:新型冠狀病毒來源於野生動物 年齡較小者不易感中新社北京1月22日電 針對湖北武漢發生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來源,有關專家22日確認,病毒來源就是海鮮市場銷售的野生動物。就目前的流行病學認知來說,兒童、年齡比較小的人確實不易感。
  • 蛇、水貂、蝙蝠,新型冠狀病毒究竟來自哪種野生動物?
    記者 | 陳鑫2019年的冬天,一種新型冠狀病毒在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滋生,悄然從野生動物傳染給人類。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截至1月26日19時,我國已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2051例,死亡56例。
  • 新型冠狀病毒流行形勢下的動物衛生監督檢查站工作的建議
    摘要2019年12月份以來,在湖北省武漢市發現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均診斷為病毒性肺炎/肺部感染,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衛生組織命名為新型冠狀病毒,即「2019-nCoV」,國家衛生健康委決定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納入法定傳染病乙類管理,採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
  • 高考作文輔導10:倡議書之「抗擊新型肺炎,拒絕捕食野生動物」
    縱觀近幾十年新型傳染病的發源,愛滋病毒來自於非洲白眉猩猩,寨卡病毒來自於恆河猴,伊波拉和H1N9禽流感這些更為熟悉的疾病,也都和野生動物有關。這次肺炎的第一例感染者與隨後十餘名病人都來自野生動物市場,而多年前SARS的第一位感染者正是一名野味廚師……這些事實無一不告訴我們:捕食「野味」是病毒傳播關鍵的一環。
  • 《聖鬥士星矢》誕生創作到劇情與國內「新型肺炎」疫情聯繫與反思
    引言: 作為一個動漫圖文領域寫作愛好者,其實怎麼也不會聯想去寫作一篇動漫的介紹與當前國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爆發相關聯的文章。不過,今天靈感油然而生,確實想寫了。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知識手冊(雙語)
    第三部分 防控常識21.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病例監測措施主要有哪些?22.如何預防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23.接觸動物有什麼特別需要注意的事項? 24.當出現了發熱、咳嗽等症狀時,一定要去醫院嗎?冠狀病毒是自然界廣泛存在的一大類病毒,是目前已知核糖核酸(RNA)病毒中基因組最大的病毒,該病毒形態在電鏡下觀察類似於王冠而得名。冠狀病毒僅感染脊椎動物,與人和動物的多種疾病有關,可引起人和動物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經系統疾病。
  • 吉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
    吉林省政府新聞辦於2020年1月26日(星期日)13時30分在省政務大廳新聞發布廳召開吉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吉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省衛生健康委主任張義出席並介紹相關情況,吉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醫療救治組組長、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高佔東;吉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物資保障組長單位領導
  • 新型冠狀病毒究竟來源於哪種動物?
    2019年的冬天,來自武漢的一種新型冠狀病毒悄然滋生,伴隨著春運的「大遷徙」,迅速蔓延到了全國各地。據國家衛健委通報,截至1月29日24時,累計報告確診病例7711例,現有重症病例1370例,累計死亡病例170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124例,共有疑似病例12167例。短短一個月時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確診病例已超過2003年的SARS疫情。
  • 是時候徹底反思「吃野味」了|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果子狸|新型...
    當前,舉國上下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相關情況的披露,已經足以令人反思一些事情,比如「吃野味」。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今日(1月22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新型冠狀病毒的來源是武漢一家海鮮市場非法銷售的野生動物。根據目前的流行病學認知,新型冠狀病毒對於兒童等年紀小的人不易感。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擴散,如何保護自己和他人?早期識別症狀很重要
    自2019年12月開始,橫空出現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到現在已經有一個月時間了;至2020年1月29日下午14時,官方公布的確診人數,已經超過6000例。這個冬天,一種叫做新型冠狀病毒的微生物,困擾著所有的人。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肆虐下如何做好心理健康的防護
    每天大家打開電視和手機都是看到到處是關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信息——「每天不停地看電視新聞、微博和朋友圈傳的肺炎最新消息,越看越恐慌,然後更想看」「總覺得自己很危險,流點鼻涕,咳嗽兩下就怕是已經感染了」「心情差吃不下東西,沒生病但是焦慮的胸悶、氣短」「真的不能再看了….每天看著這些新聞,感覺自己快瘋了」「剛有好轉的抑鬱又捲土重來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常見法律問題問答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恩施州司法局堅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上來,嚴格落實省委、州委工作部署要求,高度重視,積極行動,採取各項措施投入防疫工作。在開展防疫法制宣傳、推進疫情防控依法開展的同時,州司法局精心整理撰寫了疫情防控相關法律知識問答,提供給有關部門和社會參考。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識手冊
    三、居家防護知識1、在家中怎樣預防新型冠狀病毒傳染?2、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時,我們怎麼吃才好?3、前往公共場所怎樣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4、到生鮮市場採購,怎樣預防新型冠狀病毒傳染?2、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時,我們怎麼吃才好?(1)不要食用已經患病的動物及其製品;要從正規渠道購買冰鮮禽肉,食用禽肉、蛋奶時要充分煮熟。(2)處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開。處理生食和熟食之間要洗手。(3)即使在發生疫情的地區,如果肉食在食品製備過程中予以徹底烹飪和妥善處理,也可安全食用。
  • 【新型冠狀病毒科普知識】工業企業防控臨時指南!疫情防控健康教育...
    出現疑似症狀,或有新冠肺炎流行病學可疑暴露史,及時向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或所在村(居)委會報告,根據要求及時就醫或隔離觀察,密切配合有關部門採取的調查、隔離和救治措施,可有效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擴散,減少疫情危害,保護自身和他人的健康和安全。
  • 宣城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若干政策...
    》《關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保障主副食品生產流通供應的若干措施》《關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保障能源供應的若干措施》《關於保障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道路物資運輸有序通行的若干措施》《關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加強市場監督管理的若干措施》《關於加強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醫療廢物收集轉運處置工作的若干措施》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 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309例,武漢對進出武漢人員管控
    ◆澳門將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預警提升至第二級 即「可能面臨爆發」級別◆上海加強新型肺炎疫情監測防控,進一步追蹤排摸病例◆廣東:重點場所啟動體溫監測機制、嚴管嚴控野生動物市場◆廣東省教育廳:假期到過武漢師生要加強健康監測◆鐵路部門免收到達和離開武漢的火車票退票手續費◆天津航空:對武漢出港旅客提供全額退票或改籤服務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217例,絕不是戴口罩那麼簡單
    央視聯播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全國確診217例 四川報告2例疑似病例2019年12月30日,武漢市「不明原因肺炎」首次出現在公眾視野。疫情來勢洶洶。根據《傳染病防治法》的相關規定,基於目前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病原、流行病學、臨床特徵等特點的認識,報國務院批准同意,國家衛生健康委決定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納入法定傳染病乙類管理,採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
  • 廣東佛山確診首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患者為40歲男性
    1月22日,省衛生健康委確認佛山市首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患者為男性,40歲,現居佛山。患者於1月10日出現頭暈伴咳嗽等症狀,於1月20日到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就診並隔離治療。1月21日,經省疾控中心檢測呈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陽性。
  • 新型冠狀病毒究竟哪兒來的?病毒之王嫌疑最大
    2019年的冬天,來自武漢的一種新型冠狀病毒悄然滋生,伴隨著春運的「大遷徙」,迅速蔓延到了全國各地。據國家衛健委通報,截至1月29日24時,累計報告確診病例7711例,現有重症病例1370例,累計死亡病例170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124例,共有疑似病例12167例。短短一個月時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確診病例已超過2003年的SARS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