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咱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消費能力越來越高,如今出去吃飯、理髮都是非常普遍的現象了,特別是一些注意形象的年輕人,更是喊出了「頭可斷,血可流,髮型不能亂」的口號,每次出門前光是整髮型都要整幾個小時,理髮店更是他們經常出入的場所。
相信大家都有過去理髮店的經驗,那麼問題來了,不管是大型理髮店還是小區裡的理髮店,都會在門口放上一個旋轉的「紅白藍三色柱」,特別顯眼,這到底是啥講究呢?換個顏色行不行?
故事還要從中世紀的歐洲說起,當年的理髮師可不僅僅是給人理髮的,他們同時還「兼職」外科醫生,幫顧客拔牙、接骨、截肢啥的,你要想拔火罐,也能找理髮師,所以當時這是一個特別有技術含量的工作。
後來一種名為「黑死病」(鼠疫)的瘟疫席捲了整個歐洲,在不到7年的時間裡,奪走了2500萬歐洲人的生命,要知道,這是當時歐洲總人口的3分之1,當年整個歐洲都籠罩在「黑死病」的陰影中,大街小巷全是病人的屍體。
突然一位醫生提出了「放血法」(沒錯,就是直接割開靜脈放血),認為這樣可以排出體內「有害的血液」,病自然就好了。由於一時之間沒有治療黑死病的有效方法,病急亂投醫的大家紛紛使用了「放血法」,而負責放血的,就是萬能的理髮師(因為醫生們認為放血是下等人做的事,拒絕替人放血)。
由於病人們在被放血的時候實在太痛了,所以理髮師們會在旁邊放一根杆子讓他們抓住,同時也讓患者的血管更清晰地暴露出來,後來他們又給柱子纏上紗布,放血速度就更快了。
為了「招攬生意」,一位理髮師事後把這根被病人弄得滿是血跡的柱子掛在店門口,其他理髮店也紛紛效仿,於是就出現了「紅白兩色柱」,紅色代表血液,白色代表繃帶,旋轉代表血液在流動。這種宣傳方式很快就火遍了全國。
1540年,英格蘭國王親自批准,成立「理髮師、外科醫師聯合會」,從此理髮師們能堂堂正正掛上外科醫師的牌子了,他們特別高興,然後摘下了「招攬生意」用的兩色柱,但他們很快就發現,一些老顧客根本不認外科醫師牌子,反而更喜歡以前的兩色柱。
經過理髮師們的修改,他們重新設計了「紅、白、藍」3色的柱子,白色依舊代表繃帶,而紅色變成了動脈,新加入的藍色代表人的靜脈,這便是我們如今常常見到的「三色柱」了。
由於「紅白藍三色柱」顏色醒目,旋轉起來效果更好,世界各國紛紛效仿,時至今日,「紅白藍三色柱」已經是全球範圍內理髮店的象徵了。當然了,如今也有許多別出心裁的商家,弄出了「彩色柱」、「黑白柱」啥的,不過小編還是覺得傳統的「三色柱」最好看,你們覺得呢?